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聂旋为什么说“不一定”的原因。在这一个回合,两人依然平分秋色,谁也占不到谁的便宜。

当然,只有张大记者这种人才会用这种方式进行形势判断。想要真正弄清楚目前的形势,那还是需要看实战的进行。

短暂思索一会后,李石佛的选择没有出乎聂旋风的意料。两位对局者在棋盘的右下角制造出一个“两手劫”。接下来的实战进展,就是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打劫过程。

时间到了下午3点半,比赛已经进行2个半小时,双方在读秒声中也已经度过了30多分钟。这个时候棋盘上的总手数也已经达到了150多手。

在普通的棋局,150多少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进入官子阶段。但今天的棋局不一样,由于大量的手数消耗在打劫中。当比赛下到这个时候,双方的中盘战斗远远没有结束。

不过在这时,双方的中盘战斗也可以称为“阶段性告一段落”。经过两次转换,除了那个“两手劫”还没有消除,前面的两个劫争都已经解决了。

这两个劫争都被李小强打赢,可以说在这两个局部都被李小强获利不少。但是李小强付出的代价,就是自己最开始形成的那道厚壁被对手吃住。

厚壁被人家的残子杀死,可以想象李小强在这个地方损失惨重。那么这两个转换完成以后,目前的形势到底如何呢?研究室的棋手又忙碌开了。

“看不清,这个棋完全看不清啊。双方的目数没法点,棋的厚薄看上去也差不多,而且那个地方还有一个两手劫。。。这样的棋,反正按照我的水平是完全无法判断形势。”

当比赛进行到这个时候,研究室很多棋手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就连聂旋风和曹燕子这样的围棋大家,也纷纷认为这个时候不好进行形势判断。

“这个时候真想跑进对局室去问问啊,问问两位对局者对目前的形势是什么看法。”

听到这样一句话,研究室很多人都笑。的确,今天的两位对局者,李石佛自不用说了。在当下的世界棋坛,甚至还有这样一句话流传:

“假如你的形势判断和李石佛不同,那没什么好说的,以李石佛的意见为准。”

至于李小强,虽然没有人直接说过李小强的形势判断很厉害。但是要注意的是,李小强是目前大家公认对胜负最敏感的超级高手,他对胜负的嗅觉相当敏锐。

一个对胜负敏感的棋手,他的形势判断能差吗?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能知道他们对目前的形势判断。”在韩国棋手那边,曹燕子呵呵笑道。众人连忙追问能有什么办法。

“看他们后面的招法,一位棋手如果对形势判断不同,那么他们下出来的招法,肯定也会有所不同。。。”

比赛还在继续,下午3点50左右,当最新一张棋盘传进研究室。看过棋谱后,曹燕子的表情稍微有点严峻:

“看来石佛自己是判断形势不怎么样啊,不然的话。。。”

在中方研究阵容这边,张大记者恢复了眉飞色舞:

“小强也就算了,这家伙一直就是个悲观派,他什么时候下棋都是这么激烈。但是李石佛呢,他可是公认的能忍。你看他现在的招法一招比一招激烈。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认为自己目前的形势不算好。。。”

是的,虽然没人知道目前李石佛心里到底是怎么想,但是他这一段时间的下法相当激烈。他竟然在棋盘的左下角。。。又制造了一个劫争!

在今天这盘比赛中,竟然在棋盘的4个角部出现4个劫争!

“名局啊!不管今天的结局如何,我相信今天这盘棋一定会成为名局!这真是近年来少有的大激战。看到今天这盘,让我不由自主想起另一盘棋,我估计也只有那一盘棋,能够和这盘棋媲美吧。”

在研究室内,以“普通棋迷”身份跑来观战的陈超越发出这样的感慨。

“哦?老陈你想起哪一盘?”

“那还用说,当然是中国古谱中“九龙共舞”那一盘名局。”

中国古谱中的“九龙共舞”名局是由李小强的偶像施襄夏棋圣和“清四家”之一程兰如先生下出来的。一盘棋竟然出现9条不活的大龙。其他的不说,没有超强的力量和卓越的掌控力,根本下不出这样的棋局。

当然,估计这样的棋局也只能在“座子”制度下才能出现,因为“座子”制度,可以算是是一种“无根”围棋,如果下现代这种“有根围棋”,那样的场面几乎不可能出现。

先贤们下出的是“九龙共舞”,李小强和李石佛今天下出的是“四角劫争”。那么今天这盘比赛,最后的结局到底会是如何呢。

比赛还在继续,到了下午4点一刻,全局已经超过200手。不过到了这时,这盘棋好像依然还是处在中盘阶段。

由于李石佛刚才又挑起一个劫争,双方在这段时间内又完成一次转换。

四角劫争,三度转换!

时间到了下午4点半,对局室内,无论是李小强还是李石佛,都把双目对准了那个“两手劫”。两个人的心里都非常清楚,现在已经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能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本局胜负的最关键之处。

李小强和李石佛还在鏖战,本局最后的胜负处也很快就要到来。

571。第571章 到底谁胜利在望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将近5点,“真露杯”三国围棋擂台赛最终决赛,李小强和李石佛的比赛还在继续。

这个时候,棋局的总手数已经达到将近300手,但是双方依然没有分出胜负。无论是对局者本人,还是在研究室关注这盘比赛的棋手和记者,好像依然没人知道这盘棋的终点到底在何处。

“太激烈了,这盘棋实在是太激烈了。”

研究室内,不时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的确,今天这盘棋也许不是那种屠龙局,但其激烈程度,惨烈程度,比起大部分屠龙局都毫不逊色。到目前为止,这盘棋大的转换就已经出现了3次。棋盘上经常沧海桑田。一会某一方吃掉另外一方一块棋,过一会这块棋可能就死灰复活,再过一会,这块棋可能又被主动弃掉。

大转换是如此,小的转换就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小转换,那当然是因为棋盘上那个“两手劫”的存在。由于“两手劫”的特性,让每步棋的价值变小。因此当棋局进行到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把这个“两手劫”当成一个“官子劫”,一个非常复杂的“官子劫”,一个可能决定本局最终胜负的“官子劫”来打。

从下午4点1刻到下午5点,双方就是围绕这个“两手劫”展开新一轮斗智斗勇,几十回合你来我往,虽然劫争依然没有最终消除,但这个“两手劫”本身的价值已经越变越小,已经彻头彻尾的沦为一个“官子劫”。因此可以说目前的形势已经逐渐明朗,好像已经到了可以清点战果的时候了。

“棋下到现在,好像已经可以进行比较精确的形势判断了吧,韧圣和大洋,你们几个现在点点目,看看现在的形势到底谁好?”

研究室中,聂旋风对他的几个弟子发令。打劫多的比赛就是这样,在做形势判断的时候有其容易的地方,也有其麻烦之处。

容易的地方就在于棋盘上的“余味”已经不多。在打劫的时候,双方找劫材的过程其实就是消除“余味”的过程,今天双方出现多次打劫,那肯定要消耗大量的劫材,大家把变化都走尽了,那棋盘上自然就没多少“余味”。

“余味”少,就意味这棋盘上的变数少,变数少,要进行形势判断自然就相对容易一些。

当然,对这类棋局进行形势判断也有棋麻烦之处,由于双方提子众多,清点双方的目数是一件麻烦的事,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算错个1到2目。

对于聂旋风来说,他当然认为点目这种事情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这纯粹就是一件体力活。既然是体力活,那当然由弟子他们来完成。

常韧圣他们开始做算术题,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常韧圣他们反复清点几遍,并且还小声商议几次,却迟迟没有说出他们的判断。

现在不仅聂旋风,就连张大记者都有点紧张:

“小常,怎么样?你们清点的结果怎么样?”

“我们感觉。。。老大好像稍微要差一点。”

“啊?!”

在今天的研究室中,张大记者可以说是对李小强最有信心的一个。而且一个小时以前,当这盘棋完成前三次大转换的时候,那时虽然场面极其混乱,不太好进行形势判断,但种种迹象表明,那时候应该是李小强稍微占点优势。怎么到了现在。。。

“你们判断差多少?”

“很细,我们判断黑棋的盘面大概在6目到7目左右。”

盘面才6到7目,这个棋确实很细,如果是“应氏杯”或者是后世的大贴目,甚至可以认为这棋是白棋优势。但是现在毕竟是黑贴5目半的时代。常韧圣他们的判断,确实是李石佛稍稍领先。为什么会这样呢?张大记者把目光投向了聂旋风。

聂旋风苦笑:“别看我,这棋我也说不清楚,我看不出小强哪里下得不好。形成现在这个结果,我认为可能就是那个原因:均衡感!虽然小强的棋现在日趋平衡,但是和李石佛相比,他的均衡感还是稍有不如。”

“两手劫容易形成均衡的局面,而如果形成均衡的局面,这方面是李石佛稍占一点上风。。。”这是聂旋风之前就说过的话。情况真的是这样吗?张大记者不太清楚。不过从今天这盘棋的进程来看,好像还真的说明了这点。

前面场面一片混乱的时候,形势是李小强稍占一点优势。不过当棋局进入相持阶段,特别是那个“两手劫”开打,李石佛就在不知不觉中扭转了局势。

注意!他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到这点的,而能在不知不觉中扭转局势,这恰好是均衡感超强的一种表现,这就是李石佛的强项!

“那。。。那小强还有机会吗。”这时候的张大记者说话都有点结结巴巴。

“大家说李小强还有机会吗。。。”就在张大记者在为李小强担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