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那自己和常韧圣来作比较,李小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天赋会比常韧圣更到。那自己的成长速度为什么会比他更快?因此自己从小注重基本功,注重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反观常韧圣,他用日本围棋那边传过来的传统方法,在基本功还没有练好的基础上,就注重一些“虚”的东西。

围棋中那些抽象的东西有用吗?当然有用,而且这些东西用处很大。不过李小强一直认为,想要让这些“虚”的东西发挥,你需要相应的基础作为匹配。

比如说现在的常韧圣。

尽管李小强认为这种方法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李小强还是和华领队说:“初段风暴”并没有那么可怕。

这不是李小强用来敷衍华领队的,这是李小强现在的真实想法。是他水平成长到现在这个程度后,他产生的新的感悟。

首先来看事实,在真实历史中,自从“公开赛”赛制成为世界大赛的主流,几乎每年都会上演所谓的“初段风暴”,年轻棋手的冲击力总会让大家津津乐道。但是话说回来,“初段风暴”的冲击力度其实相当有限,最起码从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世界棋坛的格局。

“初段风暴”最猛烈的一次,那应该是韩国一位叫韩尚垠的年轻棋手,他参加预选赛的时候还是“院生”,参加“本赛”时成了初段,他在那次世界大赛中一路打入决赛。最后被李石头斩落马下。

很可惜那时韩初段职业生涯最高光的一次。创造过最强“初段风暴”的韩初段,他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几年之后,他甚至连韩国的“中坚棋手”都混不上。

更重要的是,这还不是个例,这是后世世界棋坛的普遍现象。

李小强甚至认为,后世中国棋坛的那些“一冠群”其实也是这样。和韩初段相比,他们只是多了一个冠军而已,从本质上说并没有什么两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李小强认为这就涉及到这种方法的缺点。

第1,这种方法太依靠精力和体力。第2,这种方法容易养成错误的下棋方式或者说错误的思考方法。

精力和体力的问题倒是没什么好说,因为这也是属于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李小强认为真正可怕的就是第2种情况了。

由于从小就依赖精力和体力赢棋,依靠一些具体的东西赢棋。赢棋是硬道理嘛,因此很多棋手从来不想做任何改变,就这样一条道路走到黑。

结果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很多年轻棋手技术上的缺陷都相当大,一旦他们的精力体力不在,他们的成绩就开始下降,他们的输棋就在所难免。

后世的棋手为什么流行“早衰”?20多岁就开始平庸?还有些人认为什么这才是围棋的真正规律,认为十几岁或者二十多少才是一个棋手的真正巅峰棋。

对于这种说法,李小强是从来都不认同的。

李小强从来不认为20多岁就能成为真正的围棋大师。这是李小强内心最深处的想法!

“我重生的目的就在于,我想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

已经成为世界棋坛“六冠王”的李小强,他这一刻是这样想到。

653。第652章 五年之约

就在李小强在做着大师梦的同时,“三星杯”预选赛迎来最终轮的预选。

这种大型预选赛就像是一种“无差别级”比赛,参赛者有曾经巨星,有沙场老将,有成年高手,有少年新锐。除此之外还是女棋手,业余棋手,欧美棋手。以往的世界棋坛是很少有这种比赛的,因此可以说这种比赛也很有趣,其中的看点非常多。

尤其是到了最终预选的时候,赢了就能获得参加世界大赛“本赛”的资格,因此比赛的关注度并不亚于世界大赛的正赛。

本届“三星杯”预选赛就是如此,进入最后一轮预选的棋手有加藤正夫,武宫正树这样的老牌超一流,可惜大竹英雄先生倒在了倒数第2轮,以大竹英雄那样的年龄,习惯了日本一周一盘的节奏,这样的连续作战对他来说确实是勉为其难了。由于他的落败,参赛的3位日本老牌超一流棋手没能全部坚持到最后。

进入最后一轮的还有像刘大锤,曹大方,山城宏,羽根泰正,梁宰豪,徐能旭这样的成年高手,以及像周大洋,邵伟刚这种正值打当之年的实力派青年棋手。

当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只有十多岁的少年新锐。进入最终预选的新锐中日韩三国都有,其中又以韩国新锐居多。

中国国少队派的几个队员这次只有孔二杰进入最后一轮。古大力第3轮的时候就被山城宏淘汰了。孔二杰刚进国少队的时候还是一位嗜杀如命的棋手,所以当然国家队还特意安排刘大锤当他的师傅,没想就这两年之间他的棋风大变,下的棋很有一点李石佛的风采。孔二杰和古大力相比,现在不能说孔二杰更强,但他的棋稍微稳一些,因此在这种预选赛中,他的成绩最佳并不奇怪。

中国是孔二杰进入最后一轮,日本则是张栩进入最终预选。和中日两国相比,韩国进入最后一轮的年轻棋手就多多了。他们有睦镇硕,李石头,宋泰坤和崔毒4位少年棋手杀到最后。

最终预选比赛的当天,中国棋院,除了去韩国参加比赛的棋手外,包括中国围棋的管理层以及李小强,马小飞等人都在棋院关注比赛。

“日本队是老将占优,我们是邵伟刚,周大洋这些青年棋手实力最强,而韩国队就是那些小孩最猛啊。”

就在大家在议论中国队这次能拿到几张入场卷的时候,老聂发了这样一句感慨。的确,这样的预选赛可以看成中日韩三国“围棋厚度”的大比拼。老聂的这句话,可以说基本概括了三国棋坛目前的基本结构和状况。

最在最后一轮比赛中,,最引人瞩目的一盘是由日本的武宫正树对阵韩国的宋泰坤。世界上首位围棋世界冠军获得者,日本老牌超一流对阵韩国新锐。这是本轮最吸引眼球的一盘比赛。韩国电视台也特意选择了对这盘比赛进行直播。

而在中国棋院,虽然参加最后一轮比赛的中国棋手有很多,虽然还有其他很多看点,但大多数人都在选择观看这场比赛。

不过这盘棋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比赛快结束的时候,一直在关注比赛的聂旋风突然长叹一声:“唉,看来我们现在真是老了呀。。。”

李小强当然知道老聂为什么发感慨的。作为武宫正树的同龄人,这盘比赛又没有中国棋手参加,那么从情感上来说,老聂肯定是更希望武宫先生能够获胜的。只不过事与愿违,今天的武宫先生让老聂失望了。

而且武宫今天输棋的原因很简单,这盘棋并不能说宋泰坤下得有多好,从这盘棋甚至还看不出他的真实水平。因为这盘棋他赢棋的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对手失误了。

在前半盘的时候,武宫先生的“宇宙流”倒是下得虎虎生威,只可惜当棋局行至中盘的时候,武宫先生一个致命失误,或者说是一个简单漏算…………围大模样的棋就是这样的,最忌讳就是这种漏算,因为大模样不像其他的棋,出现漏算以后基本上就无法挽回。

今天这盘棋就是这样,武宫先生失误以后,他的大模样被人践踏一空,这棋其实早早就已经结束。如果武宫先生年轻几岁的话,他应该是不会出现这种失误的。见到武宫以这种方式输棋,这也难怪老聂会“于我心有戚戚焉”。

“三星杯”预选赛就这样结束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好像也基本符合当今世界棋坛的基本形势。在12个“普通组”中,中国队夺得5张入场券,然后是韩国队4张,日本队3张。另外除了“国际组”的以外,韩国队夺走“业余组”的门票。中日两国瓜分了两个“女子组”,其中张璇为中国队夺得一张,另一张被梅泽由香里拿走。

从出线棋手的年龄结构来看,日本队基本上还是以老将为主,他们获得3个出线名额的分别是加藤正夫,山城宏,以及不再年轻的结城聪。张栩虽然打入最终预选,不过可惜他和孔二杰一样,倒在最后一个关口。

中国队这次能抢走最多的入场券,其中的生力军就是和李小强同龄的这批棋手。除了刘大锤以外,另外4个获得出线权的分别是邵伟刚,周大洋,罗神猪以及丁伟,清一色中国围棋“八骏”之内成员。

和日本队相比,中国出线棋手的年龄算是年轻,不过和中国棋手相比,韩国棋手的年龄看上去更年轻。除了宋泰坤以外,另外一个年轻棋手睦镇硕也抢走一张出线名额。20岁以下年轻棋手占据韩国出线名额的一半,这样自然就拉低了韩国棋手的平均年龄。

本来“三星杯”预选赛结束也就结束了,虽然这是一个很有看点的比赛,但毕竟称不上是最顶级的较量。可是没想到几天之后,这个比赛再次成为话题,而且这个话题好像还和李小强有关。

“三星杯”预选结束时已经是1998年的5月底,到了6月初,第11届“富士通杯”8强赛在京城打响。“富士通杯”是传统赛事,自然有很多记者前来采访,不过很多记者并没有过多询问和“富士通杯”有关的事,反而说起刚刚结束的“三星杯”预选赛。

起因就是刚刚战胜武宫正树的宋泰坤。可能是因为赢棋后兴奋过了头,当有记者在赛后采访他,并盛赞韩国新锐棋手出色表现的时候。

“。。。是的,我们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对李小强以及李石佛的超越。。。”

年轻人说两句大话本来也没什么。关键是韩国这个国家专门出一些奇葩。年轻人说了大话,竟然还有些人专门去为他们找“论据”。

现在的他们当然没法和李小强或者李石佛相比,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那“论据”怎么找呢?这时候他们就把武宫先生拿来说事了。

“现在的泰坤当然无法了李小强相比,从各方面看来都有一定的差距。我承认这是事实,但是如果把泰坤和同期的李小强相比呢?我认为泰坤就不落下风了。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李小强当年刚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的时候,他两次都被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