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围棋的发展,靠的是天才的推动,一位资质平庸的棋手,就算你掌握了所谓的“最先进围棋理论”,该下不赢还是下不赢,该被人家切照样被人家切。

这就是李小强对待围棋中所谓“创新”的基本看法,这种看法也不是李小强一开始就有的,这是随着他的水平越来越高,随着他对围棋的理解逐渐加深而产生的新的认识。因此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用一直非常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新手”。

但是李石佛今天下出的这步“新手”,却让李小强感到一点不同寻常。

李小强是重生者,他自己就是著名的“新手创造者”,可以这样说,对于“新手”的认识,在当今棋坛无人能出李小强其右。可李小强现在确信,现在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步“新手”,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自己从来没有见过!

当然,让李小强感到不同寻常的还不仅仅是这个,另外一个才是最主要原因:

“我早就说了,李石佛这次明显是有备而来呀。。。”在观战室中,张大记者是这样感慨道:

“说到对小强的熟悉程度,那也只能是李石佛了。都说李小强下棋没有固定套路,但能抓住李小强行棋习惯的也只有李石佛一人而已。大家看到这个棋形没有?只有看到李石佛这步新手我才想起来,在最近的对局中,小强确实运用过这种下法。我的水平当然不知道这步新手的好坏,但有一点我敢肯定,这手棋肯定是李石佛精心准备的,它是专门针对小强而来。。。”

对局室内,面对一步专门针对自己而来的“新手”,李小强陷入了沉思中。

709。第708章 无招胜有招

“大家说,小强现在算不算是已经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三星杯”决赛首局,第一个看点是李石佛上午祭出的新手。经过一番冲拆后,到中午封盘时候,由这步新手引发的一个新变化出现的棋盘上。

这其中的得失如何?张大记者自己当然是判断不清,不过等他询问研究室其他高手意见,绝大多数人给出了“白棋不错”的判断,就算有些棋手的判断没那么乐观,也认为“小强至少没有吃亏”。

听到这个判断张大记者眉开眼笑,于是他顺口又给李小强戴上一顶高帽子。

最近几年,很多人发现围棋中的一些下法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旧定式逐渐淘汰,新下法和新套路层出不穷。这其中有围棋规则带来的影响,“大贴目”的实施肯定会影响围棋中的一些下法,但更重要还是棋手的作用。

这其中尤其是中韩围棋界,中国年轻棋手由李小强引领,韩国由李石佛和刘昌赫引领,最近几年不知道开发出多少新变化和新套路。

新手刚问世的时候,一般来说总是率先下出来的一方占便宜的。

“某某棋手在某某比赛中下出一步新手,这步棋还是第一次在实战中出现,他的对手由于应对不当导致在比赛中吃了大亏。。。”

类似于这样的文字,在最近几年的围棋报道中不绝于耳。对于李石佛今天这步新手,张大记者之前已经确认:中国国家围棋队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个变化,韩国棋手事先知不知道这个变化不清楚,但中国棋手肯定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变化。

因此张大记者见到李小强能够应对无误,他甚至能够下出让大家觉得“白棋不错”的结果,张大记者对此自然是相当满意。

“小强这个家伙,以前他自己就是个“套路王”,现在看来他已经逐渐超越这个阶段,这也算是他境界提升的一个明证吧。”

观战室内,张大记者继续在那肉麻的吹捧李小强,对于他这位“名记”的话,其他记者当然只有点头的份。不过必须承认,张大记者这话还是很有点道理,而且看得出来,张大记者受李小强影响很深,因为他这句话本身就是李小强的观点。

吴清源先生曾经有一句话:“围棋很多东西是靠背的”。小时候的李小强对这句话深以为然,有很长一段时间,李小强就把主要精力花在这个“背”字上面。“背”定式,“背”死活,“背”官子。。。

因为一个“背”字,这让李小强练好了扎实的基本功,这为他日后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李小强其实依然认为围棋中“背书”很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死活和基本官子,必须达到一望而知的水平,如果你需要到比赛时候再来计算一个官子到底是价值8目还是价值6目?那肯定是不行的,一来容易忙中出错,二来就算你能计算对,但你也没那么多时间啊。

但是对于围棋中的另外一些东西,例如布局,例如定式,例如“套路”,李小强就已经不需要“背书”了。

比如今天面对李石佛祭出的“新手”,李小强以前虽然没有见过,但他就是按照正常的棋理下棋,按照自己对围棋的理解来进行应对,照样能得出不错的结果。

这其实就是围棋中“棋理”的重要性。吴清源,藤泽秀行这些围棋大师为什么一直强调“定式无用论”呢?因为他们这些人本身就是棋理大师,对围棋的理解很深,因此当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对围棋的理解来下棋,走出来的变化很可能就是一个“新定式”。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像吴清源先生,藤泽秀行先生等人虽然一直强调“定式无用”,但是在他们的围棋人生,在贴目的职业生涯却走出过无数个新变化,创造出很多“新手新型”。反观另外一些棋手,例如后世的李石头,他的职业生涯不可谓不辉煌,但是他创造过什么“新手新型”吗?有什么“李石头定式”或者“李石头”套路流传于世吗?没有的,下棋不讲棋理的人是创造不出“新手新型”的。

这就是李石头和一些前辈棋手的区别,吴清源先生是毫无争议的“围棋大师”,而李石头只能称得上是“胜负师”,当然李石头是所有“胜负师”中的佼佼者,他配得上“绝代胜负师”这样的评价。

反过来看李小强,李小强目前能获得外界如此高的评价,除了他的战绩彪炳,他的“新手新型”层出不穷也给他带来很大加分。

但自家人知自家事,李小强自己可是知道自己的很多“新手新型”是怎么回事。所以李小强经常为此感到惭愧,特别是当别人表扬他在某个比赛中又下出“新手新型”的时候,李小强每每露出不好意思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这样反而帮李小强树立了良好的形势,一个谦虚谨慎,不急不躁的围棋高人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这自然就让李小强更加惭愧。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李小强尤其渴望属于自己“原创”的“新手新型”,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也正是因为他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所以他今天才能面对李石佛的“新手”应对自如。

要知道,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你想拥有自己的“原创”,你首先必须能够应付别人的“原创”。比如今天出现的这个新变化,假如将来能够流传于世,就算由于是李石佛率先求变,将来被命名为“李石佛定式”,但李小强的名字肯定也会被提及。从某种角度说,李小强能够获得的评价甚至会更高。因为李石佛毕竟是事前准备,而李小强呢:

“瞧,在猝不及防的情况啊,面对李石佛一步新手,李小强竟然在短时间内走出了最佳变化。。。”

李小强和李石佛的比赛在继续。在这场比赛的前半程,虽然李石佛下出新手,但由于李小强精准无误的应对,棋盘上并没有起大的冲突,整个棋局的进程略显平淡。因此大家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李石佛的新手和李小强的应对。大家在感慨李小强的水平又有进步,已经接近“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到了下午接近3点,棋盘上第2个焦点出现了。当李石佛一步棋出现在棋盘上,张大记者看着这步棋笑了:

“今天这是怎么回事?黑棋的下法很李小强啊!以前的小强就给人感觉特别“有招”,而现在的小强都已经“无招”了,李石佛却变得“有招”。刚才我们还在讨论李石佛像木谷实,现在看来还真有那么点意思。木谷实先生一生中出现过两次大的棋风转变,难道现在的李石佛,他的棋风也将出现转变了吗。。。”

对局室内,李小强也对李石佛刚下的这步棋有点意外,他抬头看了李石佛一眼后,再次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中。

710。第709章 都在变

纵观木谷实先生一生,他的棋风曾经发生过两次很明显的转变。少年时候的木谷酷爱实地,感觉敏锐,棋风细腻,而且有很多独特的思维。总之当年“怪童丸”的名头可不是乱叫的,年少时候的木谷符合一切天才棋童的特征。

等木谷实先生到了五段的时候,也就是他和吴清源先生共同创造“新布局革命”的时候,他的棋风出现过一次明显的变化,可能是那段时间他天天在思考怎么运用“新布局”,本来以细腻见长的木谷突然变身豪放派,天天以围大模样为乐事。

“新布局革命”的思想虽然是由吴和木谷两人共同提出,但两人的侧重点又有不同,吴先生的精髓是速度,追求迅速抢占要津。而木谷实先生呢,他当时更重视对围棋中腹的研究,可以说“宇宙流”的雏形就是在木谷实手中出现。

只可惜木谷实先生并没能创造出真正的“宇宙流”,等到他变成七段的时候,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成为天下有数的高手,木谷实先生的棋风却再次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

如果说前面那次变化还不明显,毕竟年轻时候棋艺还不成熟,谈论棋风什么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他后面这次变化就可以说是众人皆知了。因为这和日本围棋历史上一盘非常有名的棋有关,那就是秀哉“名人”的隐退赛。

当时日本唯一的“九段”秀哉“名人”年事已高,并且体弱多病,因此准备正式隐退。刚成立的日本棋院组织了一个小范围的选拔赛,准备挑选一位棋手来和秀哉名人下隐退棋,当时吴清源先生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