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话。

华领队接着说道:

“想要击败小强,尤其是在番棋赛中击败小强,坚强的实力,充足的准备,良好的发挥缺一不可,偏偏在本次比赛中,李石佛这3样都做到了,所以这棋输了也无话可说。不过要警惕呀,要警惕啊,感觉现在的李石佛和以前已经完全不同。几盘棋下来进入没有看到小强像样的机会,这在以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华领队说我轮到俞彬开口:

“李石佛还是厉害呀,正当大家都以为小强已经一骑绝尘的时候,他这方面是迎头赶上的节奏。不知道我的感觉对不对,只从这3盘棋来看。。。我甚至觉得他的整体实力隐隐占了上风。”

马小飞是最后一个停止研究的,当别人已经开口议论时,马小飞还在棋盘上帮李小强寻找办法。听了俞彬的话,马小飞也开口说道:

“占上风这道未必,不过这次李石佛的进步有目共睹。以往大家把他和小强相提并论,但怎么说他都要比小强稍差一点,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他至少能和小强真正并驾齐驱吧。”

下午接近5点,韩方阵容那边,刘昌赫再次询问曹燕子:

“曹国手,我现在的判断依然还是黑棋盘面8目,现在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一直紧绷着脸的老曹这时候终于露出笑容:

“没问题了,现在应该是没问题了。。。”

下午5点出头,面对始终无法追赶上的差距,李小强平静的接受失败的事实。

对局室内,当李小强停钟认负的那一刻。和李石佛已经非常熟的李小强来了一句:

“没想到你现在的棋变成这样啊。”

李石佛微笑回应:“这都是你逼出来的。”

李小强默默无语,这么多年职业生涯,一两次输赢并不会很放在心上。但这次的输棋,却让李小强感觉有点特别。

这是一个李小强从没见识过的李石佛!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李小强完全没有见识过的李石佛!

这时候李小强甚至想起,在真实历史中,30多岁的李石佛,“九连亚”期间的李石佛,也曾经尝试的那次棋风转变。

“那时候的你也曾经试过改变棋风,可惜最后没有成功,当时的你想变成什么样呢?或许,大概,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吧。。。”

不知道为什么,下完这次三番棋后,李小强甚至生出这样的想法。

再次看向坐在对面的李石佛,李小强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自从进入职业棋坛,李小强对李石佛无比重视没错,他把李石佛视为自己最大劲敌没错。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由于自己从小开始就“领先一步”,并且在总体战绩上一直对李石佛保持压制。其实在李小强的潜意识中,他一直认为自己比李石佛稍强。

或者说,他一直对李石佛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心理优势。

这种心理优势,哪怕是在李石佛成绩最好的1996年,李小强都从未丧失。

“你现在成绩好,那是因为我状态低迷,等我状态好转以后,到时我们再来练练。。。”

也许连李小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以上这种想法,其实就是深藏在自己潜意识中的想法。

不可否认,这种想法其实给李小强到了莫大好处,他后来每到关键时候中能战胜李石佛,就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有个声音告诉自己:

我比你强!

可李小强现在发现:自己深埋在潜意识里的心理优势现在好像正在消失。

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李石佛,是一个完全不了解的李石佛,完全没见识过的李石佛。因为是重生者,李小强相信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李石佛,而他的心理优势,恰恰就建立在“了解”上面。

因此当李小强发现自己这个优势不在,他在心理层面上的优势自然也就消失。

“李石佛啊李石佛,你让我说什么好呢?我本来以为击败你之后,我可以过几年安稳日子了,以为需要等到李石头古大力他们崛起才能威胁我的地位。真是没有想到,再次向我发起最强有力挑战的竟然还是你,你甚至用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面前。。。那就让我们继续缠斗下去吧,你李石佛可以提高,,我相信我李小强,也一定能够变得更强。。。”

李小强的“LG杯”之旅就此止步,本次三番棋的失利,除了让李小强自己产生很多感触,生出一些明悟,外界的反应远比李小强想象的热烈的多。

李石佛获得本次胜利后,韩国媒体的反应自不用说,不少日本媒体甚至中国媒体都对他赞誉有加:

“感谢李石佛!是他让世纪末的世界棋坛重新变得有趣和热闹。。。”

“在李小强的恐怖笼罩之下,最终还是李石佛!是他率先撕开了一个裂口。。。”

“目前寂寞如雪这个词很流行,因为李石佛,现在我们终于可以说:李小强不用担心自己寂寞如雪了。。。”

大家如此亢奋自然不是没有道理,由于在“LG杯”中落败,李小强在全年4项世界大赛中终于有一项比赛没成闯入最后决赛,达成“全满贯”的梦想再次破碎。

本次三番棋结束时已经是1999年11月中旬,在接下来不到1个半月时间,本年度4个世界大赛中,除了“富士通杯”以外的其他3个世界大赛决赛将陆续打响。

在这其中,李小强将参加2个,李石佛将参加2个。

其中“秋菊杯”李小强VS曹燕子,“LG杯”李石佛VS马小飞,“三星杯”李小强VS李石佛。

毫无疑问,李小强和李石佛在“三星杯”决赛中后三盘的较量,将再次成为整个世界棋坛的重中之重。

717。第716章 硬实力

结束“LG杯”半决赛,李小强从韩国回到国内。

11月底的某天,中国棋院某间中型训练室,李小强正在讲解自己这次和李石佛的三番棋。

“。。。总体来说,李石佛的棋增加了很多的攻击型,而且他这种攻击性和他原先“控制流”的特点结合得很好,我认为这就是发生在他身上最大变化了。。。”

“。。。比如说这步棋,以往原先对他的了解,我认为他总会稳稳补一个的,没想他却下在这里。他实战中的这步棋,我对局时也并非没有想过,只是因为思维惯性,对这里的后续变化算得并不那么透彻。。。”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更重要是当我在这个局面准备和他战斗,几步棋之后他又转为他原先的“控制流”,他这种虚实结合的下法,而且结合得如此自然,如此完美的下法是我以前在他身上从没看到过的。他这种下法完全破坏了我的节奏,我认为这应该就是这次失利的很重要原因吧。。。”

李小强分析得很仔细,讲解的很耐心,将自己赛后心得完全和盘托出。而且这次研究会本身就是李小强主动发起。

“集体研究”本来就是中国围棋的优良传统,在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有3个世界大赛决赛即将打响,而在这其中,李石佛无疑是目前中国围棋最大敌人,他除了和自己的“三星杯”决赛,还有和马小飞的“LG杯”决赛。因此李小强以国家围棋队副队长的身份召集这次研究会,他除了将自己的心得告诉队友,也为自己后面的比赛做准备。。

进行这样的研究,李小强当然不会奢望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在群策群力下,哪怕是稍微扩宽一下思路,李小强认为也是值得,这也是李小强召集这次研究会的主要目的。

李小强召集的研究会,大家当然很给面子,不仅聂旋风,马小飞,常韧圣,俞彬等国内一流高手赫然在座,古大力孔二杰等国少队成员也有参加,甚至李小强新收的弟子陈小强也跑来凑热闹。当然在这种场合,后面这些人基本上是没有资格说话的,他们只有聆听的份。

将自己的心得完全和盘托出后,李小强把目光投向了国家队总教练聂旋风:

“聂老师,您怎么看李石佛这个变化?”

在李小强分析棋局的时候,老聂一直没有开口说话,他只是托腮静静看着李小强在大棋盘上摆变化。听到李小强询问,他也没有马上回答,他转头看向马小飞:

“马小还是你先来说说吧,接下来对付李石佛,你可是首当其冲,我相信你的感触应该比我更深。”

听了老聂的话以后大家都在偷笑,在国家队,马小飞是出了名的特立独行。以往类似于这样的集体研究,他基本上是能够不参加就不参加。他今天能出现在这里,除了给李小强面子外,他也对即将到来的“LG杯”决赛异常重视。

已经3年多时间了,从96年开始,这是马小飞和李石佛再次在世界大赛决赛中相遇,说他不重视这不可能。

听到老聂把问题抛给自己,马小飞那把“八风不动”的折扇一开一合,动作是很潇洒,他的表情却并不轻松:

“李石佛的破绽本来就少,现在在破绽少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这么多的节奏变化,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啊。我想我到时唯一能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他总能发挥这种水平,连小强都束手无策,那我也只有认了。”

听了马小飞的话以后,国家队一干高手默默无语。良久,聂旋风长叹一声:

“是啊,这就是人家的硬实力啊,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在绝对实力面前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枉然。这句话适合其他领域,我认为其实更适合围棋。比如李石佛这几盘棋表现出来的水准,如果这已经是他的硬实力,那还真找不到好的策略。”

李小强对老聂的话深为认同。如果只会下“控制流”的李石佛,李小强用自己多变的棋风,有很多种办法对付他,这在以往多次对局中早已证明。如果只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李石佛,李小强同样不怕,比如那届末代“东洋证券杯”著名大逆转之战的第4局,单纯比拼力量,李小强同样能够将他击溃。

可偏偏他现在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如此完美,简直就像是无缝连接,这就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了,这就是老聂口中的“硬实力”。

这样的李石佛,连李小强都觉得有点束手无策,这也是李小强召集这次集体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