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体坛多面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平稳下坡,毕竟这是xc不是速降。

唯一的超车机会,往往出现在平地无障碍路段上。

所以出发后的这500米平地砂石路段,最好能抢占先机,加速冲在最前。这也是山地赛的总体战略方针:上山安全第一,下山再拼速度。

杜柯骑行完了500米平地路段,开始进入山地路段。

骑着骑着,他发现坡度开始缓缓上升,爬坡了几百米,地形又趋于平缓,然后第一只拦路虎出现了,几块大石头横亘在杜柯面前七八米远处。

这几块大石头堵住了去路,最高的一块石头有半米多高。

强突肯定是突不过去的,杜柯开始刹车降速,臀部离开座椅,使用站骑姿势。

在外人看来,杜柯现在的样子就是站骑在车上,而他的车则定在原地。

实际上杜柯并未锁死车轮,看上去他控制赛车定在原地不动,其实他的车在以蜗牛般的速度前进。

杜柯用前刹进行刹车,偶尔松开一点点刹车,让车轮稍稍转动,并略微转动车把,让曲柄与地面平行,向下向前压,以对抗刹车的力量。

他利用定车技巧在观察面前的大石头,以决定该如何通过。

很快,杜柯便有对策,他扶正车把,松开前刹,保持站骑姿势踩脚踏,继续骑行。

接近大石头堆时,在前轮接触到石头之前,杜柯快速向上提拉把横、抬起前胎,同时向后移动身体,将脚后跟向后上方踢,使后胎离开地面。

嗖~

然后杜柯就操控着他的赛车飞了起来,他用出了山地赛中的终极大招:海豚跳。

杜柯驾车飞越了大石头障碍,落地之后他弯曲胳膊和双腿,以吸收落地的冲击力,整套海豚跳技术动作难度系数为3。7,杜柯做到了一气呵成,安全环保又顺畅。

可惜附近没有观众,否则大家一定会为杜柯的这套完美海豚跳热烈鼓掌。

海豚跳是装逼利器,同时也具备极高的实用性,遇到石块、沟槽或者一根粗大木头横在车手面前,驾车跳过去才够拉风,也节省时间和体力。

下车推着走,或者扛着车通过障碍,费时又费力,关键是逼格还很low。

“1号点,石块障碍,需要使用海豚跳。”杜柯在脑海中记下这处石块障碍,1号点是他自己编的号。其他车手也许会使用a点、b点、g点来编号,因人而异吧,自己能记住就好。

有1号障碍点,后面自然会有2号、3号、n号,总而言之,杜柯认为在赛段中有难度的障碍点,包括急转弯和坡度陡峭的上下坡路段,他都用自己的方式编了号,并记在心中。

骑行一圈是记不住所有编号点的,于是杜柯骑了12圈,第二天又骑了8圈,终于将扬斯顿赛道摸了个滚瓜烂熟。

6月16日上午10点,俄亥俄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即将鸣枪。

40位来自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的车手在出发区排成5排,杜柯是外卡选手,他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出发。

这个出发位置并不算理想,不过也没办法,出发位置是按uci积分来排的,积分排名靠前的选手在前排出发,外卡选手只能在最后一排出发。

杜柯戴着银色头盔,配一副铮亮的防护眼镜,其他人也看不清他的真面目。今日的比赛用车,杜柯用的是这两天用着很顺手的kona钢架车,对于他来说,这场邀请赛之目的,就是真刀真枪的和这些国际选手比一场,测试一下自己的山地赛实战水平到底咋样。(未完待续。)

425章 山地赛初体验

杜柯扶住车把手,做出发准备状。

他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出发,前面密密麻麻几十号人,这些车手穿着各色各样的骑行服,都戴着头盔、护目镜,也看不清谁长啥样,能准确辨认竞争对手的标记就是每位车手胸前、背后贴着号码布。

杜柯胸前、背后号码布上的信息是:

2040

ke

选手编号遵循一定的规则,本次赛事设男子速降、男子xc、女子xc、男子障碍等几个项目,前两位10表示男子速降,20表示男子xc,30、40表示女子xc和男子障碍。

参加男子xc比赛的40位选手中,uci积分最高者编号为2001,这位2001号车手来自西班牙,他的uci山地赛积分排名世界第9,能排进世界前十,他也算是位山地赛高手了。

2001号西班牙车手被安排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出发,他左边是2002号,右边是2003号,第一排的8位车手是2001号~2008号。

依此类推,2040号选手杜柯就被排到最后一排最右边的出发位置了。

杜柯的队友王桢出发排位要稍微好点,王桢是2028号,在第四排出发。

参加男子xc赛的一共有40位车手,除了王桢,杜柯也不太认识其他38位外国车手。

公路赛明星,杜柯能数出一堆名字。山地赛比较有名的车手,杜柯听说过法国山地赛之王阿布萨隆,以及瑞士猛男尼诺…舒尔特、捷克悍将库哈维。

杜柯记得,从2004年雅典到2012年伦敦,三届奥运会的男子山地赛冠、亚、季军领奖台上总能见到这欧洲三将的身影,所以他对这三位国际顶级山地赛车手记忆深刻。

法、瑞、捷的欧洲三强并没来到美国参赛,但世界排名前50位的山地赛选手来了11位,世界排名前50位意味着,他们随时都能去参加奥运会,所以这场xc山地赛也不负“国际邀请赛”之名。

自行车、游泳、短跑虽然都可以划分到竞速范畴,大原则是谁用时最少、最先抵达终点为冠军,但竞速的方式和过程,自行车和游泳、短跑有较大差异。

杜柯现在的心态就是,把自己当成自行车项目上的新人,去拼一拼这些国际车手,小马过河,拼一波才知道自己的斤两。

砰!

这时发令枪声响起,比赛开始。

听枪之后,原则上五排共40位车手可以同时出发,但前排的车手不行动,后排的也没法强插呀。

所以肯定是第一排车手最先启动,后面的车手再开始跟骑。

哗啦啦,刷刷刷,第一排车手启动后,后面几排车手迅速跟上,40位车手一阵猛蹬猛冲,带起沙土飞扬。

最后出发的杜柯同样也是加速骑行,他试图在出发之后的500米平地路段占据先机、冲到领骑集团位置。

冲了两百多米之后,杜柯发现:“尼玛这跟早高峰挤地铁没两样,插不到前方啊!”

正式比赛跟训练不同,训练中就是杜柯一个人玩,最多和队友王桢一起双打,属于信马由缰、狂野奔腾的性质。

这场比赛中,40位车手激励竞争,真如挤地铁一般,谁有力气谁上车,弱鸡只能等下趟。

前面几十号人堵路,杜柯骑的再快也无法杀出重围、冲到前方,根本就超不了车。

没辙了,只能先跟住大部队,上山之后见缝插针,一个个的追吧。

杜柯跟着大部队上了山,这是第一圈行程。

上山之后的四五百米虽然是爬坡路段,但坡度平缓,没太大难度。

杜柯挂着低档开始爬缓坡,齿比选择中等偏上,然后提高踏频、站骑加速,他要在缓坡阶段爆掉前面几位对手。

xc山地赛中,车手几乎全程都在刹车、换挡之间切换,并根据坡度和路况不同去选择齿比。

爬坡时,可能因齿比过大而停下来,齿比太小,又会因掌握不好力度而丧失抓地力。

杜柯选择中等偏上齿比爬缓坡,一是相信自己的车胎比较吊,二是对自己的操车技术有把握。

xc山地自行车比赛中,绝对的前进速度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更为重要的是:时刻保持身体平衡,持久的体力,精湛的操控技术,以及把握时机的能力。

杜柯的这辆钢架山地赛车以抗造为主,车架、轮胎、车圈以及其他配件的设计和选材,都遵循一个大原则:你就给我往死里折腾这车,如果其他车手的赛车都被整烂了,而你的车还没烂,那就是好车。

降低风阻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并未过多体现在杜柯的山地车上,速度和结实往往不可兼得,坦克如果能飙到200码以上,那还叫坦克吗?

绝对的前进速度在山地赛中也许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该爆发时还是得爆发,杜柯知道自己这部山地赛车属于坦克性质,他能做的就是将坦克加速到它能达到的最高速度。

杜柯提高踏频,加速爬缓坡。

“一个。”杜柯超了一位穿蓝衫的意大利选手。

“两个。”又超了一位穿白衫的新西兰选手。

几百米之内,杜柯连爆前面5位车手,进入到了一段平缓路段。这时他使用小齿比,轻松骑行几秒,以缓解腿部**酸堆积,然后升档,提高速度继续前进。

车道越来越窄,这条单人道长度有一百多米,杜柯已经熟悉过这条赛道,他知道在这条单人道上是无法超车的,所以要在刚才的缓坡路段爆一个算一个。

杜柯也知道,单人道的尽头有一堆石头堵路,那里是他编号为1号的障碍点。过了1号障碍点,车道变宽,又可以继续爆前面的车手了。

离1号障碍点越来越近,杜柯发现,前面有位穿绿衫的澳大利亚车手下了车,这位澳大利亚车手扛着赛车,步行通过石头堆障碍。

这处障碍点附近站了几个美国当地的车迷围观群众,美国群众一看澳大利亚车手扛着车跨过石头堆障碍,觉得澳洲车手一点都不酷:“喂,澳洲老兄,你是职业车手,不是苦力!”

澳洲车手扛着赛车跨过石头障碍,然后将车放回地面,扶正车把,准备跨上车继续骑行。英语是他的母语,澳洲车手当然能听懂美国群众在吐槽自己,吐槽就吐槽吧,现在骑感不佳,玩不出跳跃技术。

忽然,澳洲车手听见身后有人用英语大喊一声:“注意!不要左移!”

澳洲车手本能的回头一看,只见一位银衫银盔的2040号车手操控着一辆银色赛车,正朝自己这个方向骑行靠近。

此人正是杜柯,他着一身银装,手中若是再多一杆长枪,虎虎生风之势不输常山赵子龙。

杜柯骑行到石头堆前,提拉把横使前胎离地,紧接着向后上方踢脚使后胎也离地。

凭借前冲的惯性,杜柯使出海豚跳技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