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超凡智慧揭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从中索取秘密。但是,有关原子弹的研制,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实际中因为
存在许多困难,例如难以提炼大量的铀,难以控制反应速度等,所以认为原
子弹难以造成,就在这种情况下,玻尔指出慢中子裂变应归于稀有的同位素
铀235。又是玻尔发明了有效分离同位素的方法,这就使得制造原子弹成为
可行的事情。

一个人,一个丹麦人,一面心酸地看着自己亲爱的祖国被铁蹄征服,一
面可以说是改变了时代的方向,这已是第二次了。

玻尔的洞察力就要导致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了,而他本人在哥本哈根却
一无所知。由于玻尔对纳粹公开采取不合作态度,而且还有为地下活动出力
的嫌疑,盖世大保对玻尔进行了秘密监视。致使他和外界的联系很少。

战争仍在大规模进行着,英国、美国,法国万分焦急,深恐德国抢先制
造出原子弹,他们得知世界上最著名的原子科学家玻尔已落入德国人手中,
德国在挪威的重水工厂每年将生产1500 公斤重水,这足以进行原子弹试验。
又由于玻尔一贯主张把他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众,就在德国占领丹麦之后,他
仍不改初衷,继续向德国人讲授原子的威力,这使英、美更加坐立不安。美
国总统罗斯福向谍报人员发出命令,把玻尔带出来,参加曼哈顿计划,英国
首相丘吉尔也听取汇报,亲自部署夺取玻尔的秘密行动,劝说他为盟方效力。
因为玻尔天真地反对一切暴力,甚至想托人或直接找希特勒说情,以停止战
争和迫害,所以,他起初拒绝逃往盟方。与玻尔的愿望相反,纳粹的恐怖浪
潮席卷了整个丹麦,并直接威胁到他的实验室。他的幻想破灭了,只好选择


了逃往同盟国的道路。德国总部很快获悉了这个消息,立即下令:逮捕玻尔!
然而晚了一步,玻尔已在秘密组织的帮助下到了中立国瑞典。

1943 年10 月6 日,是一个让人难以忘记的日子。一架英国的蚊式轰炸
机在斯德哥尔摩机场降落。玻尔坐到了弹仓里,因为只有这个地方能容纳这
位特殊的乘客。当飞机到最大高度时,驾驶员告诉玻尔打开氧气开关,而玻
尔没有听到这一指令。因为飞行员的帽子戴在玻尔的大脑袋实在是太小了。
耳机没能贴在耳朵上。这位出逃的科学家不一会儿就缺氧而昏迷了。驾驶员
从冒着这么巨大的危险由纳粹手中救出的这位著名教授那里得不到回答,还
以为他死了呢。幸好,飞机一会儿降到了较低的高度,玻尔苏醒了过来,安
全地飞到了伦敦。

到了伦敦,玻尔很快会见了丘吉尔,同意加入美国研究原子弹的行列。
他说:“时代不好,为了抢救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东西,我只得违背原则了。”

玻尔在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后,又秘密地来到了美国的研制原子弹基
地。同费米、奥本海默、西拉德等人共同合作,努力合作,终于使原子弹成
形。

然而,这时,一个重大问题又在玻尔的脑子里以新的强度出现了:要制
止全世界竟相制造原子武器的局面出现。为了这一目的,玻尔到处奔波,主
张人们应该把原子能用于人民的生活,为人民谋利,防止原子武器的灾难性
扩散,同时把原子能研究的果实为所有愿意和平利用的人们共享。由于玻尔
的努力,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立了一个正式机构“过渡委员会”,
以考虑人类面临的最巨大的危险和最重大的机会。

1945 年7 月16 日,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附近
的沙漠里爆炸了。

原子弹所造成的后果是科学家远远没有料到的。玻尔力图把引而未发的
力量用于为人类造福的方面上,而绝不想让它产生灾难。到目前为止,他是
失败了。哈姆雷特那忧烦的声音不停地侵扰着他的心灵: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无涯的苦难。。”。

七、向未知的世界进发

8 月底,玻尔一家返回丹麦。人们热烈、激动、真挚地欢迎了他。玻尔
担任了丹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和丹麦皇家科学院院长。在这个时期,国外的
大学毕业生再次云集到他的研究所,许多科学家受到过他的指教。他自己也
写出了大量的科学论文。

玻尔创建了原子时代的一大部分,又确定了核物理学的方向,因而,他
在物理学界雄据了30 年的支配地位。他所得到的各种奖金、头衔,名誉学位
和各种会员资格比任何一个在世的科学家都要多。

1962 年11 月18 日,因患脑出血,这位科学巨匠逝世,享年77 岁。

一位世界性的人物离去了,他是巨匠当中的最后一位。玻尔比任何人,
甚至包括爱因斯坦在内,都更多地改变了这个世纪。他用他的重大发现,把
一个世纪引进了科学时代,这个时代既体现了玻尔的性格、天才,也包含了
他的绝望。但是玻尔并没有止步,他永不休止地继续奋斗,希望把世界引进
一条他相信会给全人类带来和平与新繁荣的道路。他没有成功。他所主张的
公开与合作能否改变历史的进程呢?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另一条他所担心和
一直发出警告的道路——核武器的增长,核国家的增多,敌对和不信任——


倒是确实出现了。

(魏宏)


“我们正走向战争边缘”
——“核和平之父”西拉德

在1960 年美国著名的《哈泊斯杂志》上,讲了一件有趣的事:

在一个大学教授参加的聚会上,有人要求客人们写下他们认为在近代史
上起了特殊作用的人物,要求是所选人物在他的时代中起了任何人不能替代
的作用。根据得票的多少选出的前五个人依次是林肯、甘地、希特勒、邱吉
尔和西拉德。

本文所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第五位人物,即里奥·西拉德。

一、“一线希望”——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西拉德于1898 年2 月11 日出生在匈牙利一个犹太家庭。其父是位建筑
师。10 岁以前,他一直是一个瘦弱多病的孩子,在家中由他母亲给予家庭教
育。10 岁那年他被送入公立学校学习,一直到18 岁。在学校里,他并不十
分用功,但总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好成绩。再加上他坦率、诚恳,对许多问题
常常发表独到的见解,使他成为一位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格外喜爱的学生。

西拉德的母亲非常喜欢讲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常常隐含着一些哲理,对
西拉德的启发很大。西拉德曾说:“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来自
何处,而我的价值观的来源却很清楚,这就是我母亲常常给我讲的那些故事。
我对真理的爱全部都来源于这些故事,我乐于为‘拯救世界’做些事也来源
于此”。

匈牙利一位剧作家创作的诗剧《人的悲剧》对西拉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西拉德读到该诗剧时年仅10 岁,后来他谈到该诗剧时说:

“这个诗剧的思想是告诉人们,在你做出悲剧性的预言时;仍要抱有一
线希望”。“一线希望”——这正是西拉德一生信心和力量的源泉。

本世纪初,匈牙利有着浓厚的崇尚知识与科学的社会风气,这种风尚对
于促使西拉德跨入科学殿堂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风气也曾促使大批匈牙利
的青年学生到欧洲科学发达国家求学,最后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西拉德在学校里就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尤其
喜欢物理学和数学。在13 岁那年,他为了得到几件物理实验仪器。而欣喜若
狂。然而,到了18 岁那年,他却没能如愿到大学里学物理或与物理接近的化
学,这是因为当时物理学家不容易在匈牙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别人的劝说
下,他进了一所技术学院学习电机工程。

二、博士论文和关于信息论的预言

1919 年夏,西拉德去了柏林,一开始学的仍然是电机工程,并被认为是
在电机工程方面最有出息的学生。此时,柏林的物理学界十分活跃,这对西
拉德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爱因斯坦、普朗克、冯·劳厄、能斯待和弗兰克
都在柏林,并经常参加物理学家的定期聚会。西拉德很快就成为这种定期聚
会的热心听众。另外,他的匈牙利同胞伽博、维格纳也在柏林大学读物理,
这使西拉德更多地了解物理学的现状和辉煌远景。促使他下决心改学物理的
原因或许还有爱因斯坦的鼓励。西拉德曾“以他特有的直率向爱因斯坦作了
自我介绍”。一方面由于他的真诚、直率,另一方面由于他的犹太血统,使
爱因斯坦对他产生了很好的印象,使他们建立了师友关系。

西拉德转入柏林大学以后参加了爱因斯坦主持的统计物理研讨班。这个
研讨班是由西拉德促成的。伽博、维格纳和西拉德的其他几个朋友都是这个


研讨班的成员。爱因斯坦以他那物理学大师特有的见解和智慧给了他们不少
的启发和帮助。许多年后维格纳回忆说:“研讨班对于大多数参加者来说都
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经历。我相信,它也苦西拉德的博士论文以不少的灵感。”

1922 年,西拉德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唯象热力学的涨落
现象”。这个问题从1921 年圣诞节开始做起,只用了3 周时间就完成了。涨
落现象是由玻尔兹曼提出,并用统计物理学的方法推出的。西拉德竟然用热
力学第二定律这一纯唯象的理论,一点也没有使用原子概念就推导出了涨落
的存在,这引起了爱因斯坦和冯·劳厄的极大震惊。

这个时期是西拉德一生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时期。6 个月后,西拉德又在
这一领域完成了另一篇论文“精灵的干预使热力学系统的熵减少”。该文“在
热力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说明了麦克斯韦妖
的本质。同时,这篇文章也在信息论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