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百万雄兵是“明”。所谓明枪好躲暗箭难防。司马懿为曹丕出的主意恰恰是一道根本无人能够料到的诡异暗箭。吴凡纵使本领再大,武力再强,在这道暗箭下也是无处施展。

众人见吴凡说出这样的话来,互相看了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后纷纷退回班列。而站在帐门附近的小乔,在众人退回班列后,马上被吴凡看到。

见到小乔,吴凡面露诧异,因为他和小乔私下里早就说过:自己平时在宫城正殿,或战时在中军大帐,召集手下将臣议事的时候,你不要进来,以免让人说闲话。

此时小乔突然出现在这里,想必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吴凡因此很是诧异。

小乔却是气呼呼地迎着吴凡的目光紧走几步来到他的近前,不等吴凡说话已是抢先开口道:

“老……”

一时仓促,差点把私下里二人单独在一起时常叫吴凡的“老公”称呼给喊了出来。马上意识到不妥的小乔连忙顿了一下,转口道:

“相公,听说你在明知文书有假的情况下,仍然要回邺城?”

吴凡一听这句话,顿时明白小乔此来用意。他很奇怪,小乔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不过,眼下不是搞清这个问题的时候。吴凡与小乔四目相对,二人短暂较了会儿劲,见小乔丝毫没有退避的意思(吴凡希望小乔先回去,等两人单独在一起时再细说这件事),吴凡只好回道:

“没错,为夫是有此意。”

小乔顿时撅起小嘴儿以示不满,道:

“相公,你好意气用事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大哥知道这件事,会不会让你去?你心中以为回返邺城,会让大哥在天之灵获得安慰,实则却是让大哥为你而担忧不已,甚至,为你的意气用事而失望”

说到这里,本来已经和吴凡相隔仅一米左右的小乔又近前一步,以极低的声音对吴凡道:

“死人都要被你气活”

说完这句话,小乔身形一转,从吴凡身边走过,绕着吴凡边行边继续道:

“再者,相公一直以来以拯救天下万民苍生为己任。如今中华版图仅剩南蛮一军,兵力却近六十万,战力不可覤。相公若在此时回去邺城,令三军无帅,倘若南蛮军趁势猛攻,难保不会兵败如山。届时又会令多少将士无辜惨死?相公可曾想过这个问题?”

小乔的智力为82,在吴凡手下这些文臣当中并不算高。但是,她有一个其他人都不及的优势——她很了解吴凡。

其他人劝慰吴凡,多是以吴凡的个人安危为理由,说出一通大道理;少数以军情为理由,同样说出一通大道理。不过都不能打动吴凡。

而小乔的这番说法就不同了。

吴凡此去就是为了告慰大哥曹操的在天之灵,但小乔却说,如果大哥知道你回去的话,不但不会高兴,反而会担忧甚至失望。仅此一个理由,就已经让吴凡幡然醒悟,继而心生动摇。

然后,小乔又抛出天下万民苍生这张牌,进一步摧毁了吴凡心中仅存的一点顽固意识。

于是,在小乔说完后,吴凡凝眉思索了一阵,微微点头道:

“娘子说得也有几分道理,此事容我再思衡一番。”

以吴凡现在的身份和权势,尤其是他此前还以不容争辩的语气强调过自己“心意已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能在小乔说完后,立即就当着手下众位将臣的面连连称是,再改变口径,称自己不会回邺城了。

那样就未免显得自己说出去的话太廉价了。

不过,既然吴凡没有在小乔说完后,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明白人都看得出来,吴凡已经改变主意了。所说的“再思衡一番”,实际上就是个托词罢了。

小乔当然也明白此中道理。因此在吴凡说完这句话,并用眼神示意她离开后,小乔没有再多做停留,直接就离开了。

接下来,吴凡假意沉思了一阵,而后抬起头来对众人道:

“此事,我思虑有欠周详。正如娘子所说,若大哥知道我欲冒险回返邺城,定然不会答应。况且我军为这次平定南中之战准备日久,若我此时离去,于军中来讲有百害而无一益。既然如此,我决定,仍然留在军中,待平定南中后,再搬师回朝,与众位一起祭奠大哥在天之灵。”

众人见吴凡终于决定不回邺城,心中都暗松了一口气。大树底下好乘凉,吴凡现在就是这些人心目中的大树,一旦吴凡有个什么三长二短,不仅他们无法乘凉,只怕接下来还会惹火烧身。

因此,就算出于这一点,吴凡手下的这些将臣们也都希望吴凡能够平平安安,安然无恙。

另外,这些将臣中还有很多人和吴凡交情不错,这些人更是不想吴凡出什么意外。。

复回中原第291节晓以利害

收粮终于完事了,下午的时候去了练歌房,人生中的第一次,震耳欲聋的伴音中一顿干嚎,回到家后各种嗓子疼……(纯粹就是唱歌,连伴唱都没叫,重甲可是很纯洁滴,别想歪了哈)

虽然不用收粮了,但更新还是得保持现在这个节奏,因为接下来重甲还要正式开始写新小说。此前断断续续写了一万来字,觉得开篇情节有些不满意就晾那了,这些天总算又想出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开篇情节,前面写的那些自然就作废了。

感谢这段时间以来大家的理解和默默支持。正如重甲曾经说过的那样,这篇故事在本月中旬,最晚下旬就会正式完本。那么,一路走来的朋友们,在这最后阶段就把你们的订阅和推荐等等能代表你们支持本书的东西都砸过来吧,吴凡可是很期待大家的表现呢~

——————————

回过头来再说吴凡,把这个假文书事件在脑中回想了一遍后,却冒出一个疑问:郭嘉是怎么知道文书有假的?

虽然第二军团的谍报人员由军团军师郭嘉直接管理,不过,吴凡对这些谍报人员的分布情况也有所了解。邺城自当年河北之战后就一直身为后方都市,民心度较高,治安良好。最重要的,邺城是大哥的第一军团谍报人员布设地区,第二军团没有必要,也一直没有在那里布设过谍报人员。

那么,郭嘉所说的布设在邺城的谍报人员是怎么回事?难道他私自布设了间谍而没有通知我?

吴凡由此向郭嘉询问,是怎么知道文书有假的。

郭嘉的回答不仅让吴凡始料不及,众人更是惊愕不已:

“回都督大人,其实属下只是怀疑文书有假,并无相关情报,更没有在邺城布设间谍。属下在得到都督大人传唤前来中军大帐前,路过马厩,偶见文官所乘之马所属为邺城(战马在战乱年代异常宝贵,每个城市对于所拥有的战马都打着记号,标示归属地和品级等等)。而我军布设在汝南的谍报人员在前段时间所带回情报中称:‘大公子子修在操办完魏王的葬礼后,已经回返汝南’。而这封文书却是在邺城发出,却又盖以长公子印章,因此属下有此一疑,并用诈语审问文官。最终得出真实情报,实乃我军之幸,都督大人之福也。”

虽然第二军团没有在邺城布设间谍,但邺城都有哪些主要的文臣武将却是根本不需要间谍就可以知晓。遍数邺城所有驻守人员,唯有曹丕有写此假文书的动机,郭嘉因此才会在诈语中直接声称此文书为曹丕所做。

吴凡在听郭嘉说完后,愕然良久,随后微微点了点头,道:

“奉孝实乃我军之子房也”

话虽简短,经由军团一把手吴凡口中说出,意义却是非比寻常。郭嘉向吴凡躬身致礼,退回班列,吴凡手下众位将臣都对郭嘉报以钦佩目光。

接下来,就是怎么处理这个送达文书的从事文官。

有人建议将之直接处斩,对外严守秘密,让曹丕以为文官在半路出了什么意外,比如遭遇山贼,江贼等等,总之就是失踪了,都督大人因此也就并没有收到假文书。

就算文官进入我军军营的消息事后被曹丕知道了,至少也应该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到那个时候,我军早已经班师回朝,量他曹丕做贼心虚也不敢拿我们怎样。

这个建议得到很多人支持,吴凡却没有立即表态,只因吴凡的性格不喜欢滥杀无辜。凡是死在吴凡手里的人,都有必死的理由:要么彼此互为敌营,要么对方对吴凡有歹意在先,要么吴凡已经预知到对方日后肯定会刺杀自己(比如丘力居),等等。

而这个从事文官不同,他只知道文书有假,却不知道为何要做假,也不知道里面包藏着什么阴谋。况且他只是曹丕手下的一个小职员,拿老板钱为老板跑脚,天经地义。吴凡实在找不出杀他的理由。

陆逊看出吴凡心中作难,稍一思索后,出班道:

“都督大人,属下有一建议。”

吴凡抬头看了陆逊一眼,小伙长得挺精神,五围属性也很丰满,自从经周瑜介绍加入到吴凡帐下后,一直勤勉尽职,为人谦和,毫无自视清高之意,深得吴凡喜爱。

见陆逊有不同意见,吴凡颇有兴致,伸手示意陆逊直说便是。

陆逊道:

“属下以为,将从事文官处斩之举并不明智。一来此文官奉命送传文书,并不知其内情,若被处死,实属冤枉。二来,属下听闻第三军团之军师司马懿,与次公子子恒交厚;此人深谙谋略之道,老成深算,此假做文书极有可能与他脱不开关系。如此,我军若将从事文官处斩,司马懿就算事前没有在我军内部安插间谍,也必然会料到文官有去无回绝非半路遇到不测。”

此话一出,令那些支持将从事文官处死的人顿时醒悟过来。眼下,吴凡和众人只知道曹丕的这封文书肯定有阴谋,但具体是什么阴谋却并不得知——是想把吴凡关押起来?还是夺了吴凡的兵权?亦或是最坏的,想要暗杀吴凡?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不好和曹丕闹翻。毕竟大家都是曹营一家人,曹丕又是曹操的次公子,身份特殊,有什么事能和平解决最好。直接闹翻甚至兵戈相见,那是下下之策。

那么,这个从事文官又该如何处置呢?

吴凡问出了自己,也是众人心中的这个疑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