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霸道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赵大喜,终于开口说话了:“我答应他绝不裁员,我可没答应他不减薪,从仓重英武开始,薪水后面先给我减一个零!”

下面众人对看一眼,也都知道这是他跟孙正义之间的默契,牺牲几个拿高薪的高管,保全数十万软银职员的饭碗,孙正义绝对下不去手的事情,赵大喜做起来眼睛也绝对不会眨一下,集团公司重组上市之后,管理层肯定都得换成自己人。

几个人又议论一阵。还是林海燕轻轻的叹一口气:“要说起来孙正义这个人,倒也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这要是换一个黑心的老板,早就把手里的股份套现开溜了吧,谁还会去管员工的死活。”

雷主任心气很高,也笑一笑:“日本人,其实还是挺注重社会责任感的,让他仍下几十万软银员工不管也不太可能。”

几个人又聊了一阵看一眼手表,快下班的时候仓重英武领着几个日本人匆忙赶到,刚下飞机行李还没放下,人就赶到会场来了。朱宇通过翻译跟他谈一谈,话尽量说的客气一点,公司现在财务状况窘迫,赵总的意思想给你减薪。众人本来还有点担心,这拿惯了高薪的日本人不服气。

哪知道仓重英武二话没说,恭恭敬敬的站起来手贴裤缝,恭恭敬敬的给赵大喜深深鞠了一躬。

不但同意了减薪,说话态度居然还如此恭敬:“赵先生,拜托了!”

众人看在眼里大觉惊奇又对看一眼,听着这日本人别扭的汉语,心里也都挺不是滋味,一贯看不起人家东洋人,哪知道危难之际才知道这些日本企业家,比大部分中国商人大大的有良心,为给旗下数十万员工找一条活路,不惜低声下气点头哈腰。

赵大喜心里也挺不是滋味,无趣的摆一摆手:“小董,你带他们找个酒店先住下吧,多订几张去北京的机票。”

散会之后众人心里面都挺不是滋味。都有点接受不了,哪知道日本人还都是这么有良心的,这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吧。赵大喜又哈哈一笑挺无所谓,迈着四方步回家睡觉,第二天上午带着仓重英武去北京,见一见老首长。

这天晚上在中南海,苏和的住处。

苏和满面红光看着态度恭敬的仓重英武,也自然露出大度表情:“来者是客,你也请坐吧仓重先生。”

赵大喜自然不动声色态度沉稳,田中勤又偷偷竖一个大拇指过来,脸上也都是红光满面。这天在苏家饭桌上,苏和兴致大起听的入了神,听着赵大喜给他讲解下一步的重组上市计划,苏和对于跨国并购重组根本也是一窍不通,却并不防碍他的兴致。尤其软银第二号人物仓重英武的恭敬态度,更让苏老爷子觉得老脸上大有光彩。

听完了赵大喜的汇报,苏和也拍桌赞叹:“你也挺不容易,为了这次跨国并购重组,你也计划了好多年吧。”

田中勤言语之间也唏嘘感慨:“别人都看到你风光无限,背后遭了多少罪又有几个人清楚。”

赵大喜眼睛也稍有点红,还是擦一擦眼睛把话题带开:“呵呵,我看中的还是软银技术,可惜动手还是慢了。软银技术优势已经不象前几年那么明显了。”

苏和眼睛也有点红了,善意的摆手:“什么话,人家是做了多少年的大公司,就算技术优势不明显了也还是世界一流,好好跟人家学。”

赵大喜自然听教听话乖乖点头,把老领导哄的开开心心才回酒店休息。数天之后消息见报,这一回在日本国内倒是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响,大部分日本人已经接受了软银被收购的事实。只是日本产经大臣紧急召见了孙正义,知道收购已经完成之后也就没话讲了,已成事实再干涉也没什么用。

只是几个记者在产经新闻上,写了几篇无关痛痒的文章。酸意十足倒还替孙正义说了两句好话。还自欺欺人的认为中国公司,如果能帮助日本公司,把产品卖给日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那么让中国人持有一部分所有权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自欺欺人的文章见报,响应者了了无几,大多数日本人选择性失明,带着很微妙的心态,忽略了日本软银被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收购的事实。对于在日本国内遭受的冷遇,赵大喜只是咧嘴冷笑,下了四个字的评语,岛民心态。

《华尔街日报》也专门刊发文章,以一贯另类的角度诠释了这次收购,认为通过兼并收购日本企业,不但可以让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也有助于日本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实际上是一种双赢,并且委婉批评了日本企业一贯根深蒂固的,抗拒外国企业收购的毛病。华尔街的文章当然居心叵测,最后还补充说明日本人抗拒的,倒也不光是中国人,事实上所有的外国企业想在日本落脚都不容易,矛头直指日本奉行的日本壁垒政策。

赵大喜当然不关心华尔街日报怎么写,他更关心国内的反应。

如他所愿这一回消息传开,反而在国内激起渲染大*,舆论顿时一片哗然,不少人四处搜集北山集团的一切信息。都想弄清楚这么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凭什么收购日本软银,北山集团金字招牌几乎是一夜之间响亮了起来,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因此省下了上亿的广告费。

偏偏北山集团总裁赵大喜,拒不接受任何媒体记者的访问,仍旧保持着一贯低调的神秘面纱。以赵大喜的性格来说,当然知道崇拜神秘是人类的天性,他越低调越神秘别人就对他越感兴趣,就越怕他。

苏和也欣然兑现承诺,给北山集团亲笔题了四个大字“再接再励”,赵大喜满心得意让人把这四个大字连同老首长的亲自签名。镀成金字挂在办公室里。有了这四个大字撑腰,谁敢动他都得考虑后果。

第八卷 第四章 出书立传

这天早晨田中勤进了苏和的办公室。看到老领导桌子上摆的一本书,书名叫做《经典跨国并购案例》,书是摊开的书里还夹着书签,应该是老领导最近热衷的一本书,连吃饭的时候都摊开来看。田中勤心里也跟着得意,脸上露出会心笑意,知道老领导是有意给赵大喜出书立传了。

这天晚上田副秘书长回家之后,一个电话打给赵家村:“恭喜你了,从古到今有几个人能著书立传的,一次壮举足够你传唱千古了。”

赵大喜仍是一笑置之:“就我这样的还传唱千古,能安安稳稳过好这辈子就不错了。”

两个人电话里聊了一阵,赵大喜还是跟老雷两个人商量一阵,还是由北山集团投资部出面,写一份《中国跨国企业并购风险研究报告》。现身说法拿出各种数据,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要完成跨国并购需要面临的风险,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并且提出了“信息不对称风险理论”。

北山集团投资部为了这份研究报告也算精英尽出,借着收购日本软银的东风,也要在业界争一争辉。长达五万字的研究报告印成了书,这天出版社送来样品的时候,赵大喜握在手里也多看了几眼。心里暗赞自己手下投资部这些人。每个都是能独挡一面的精英。

这些人跟着梁新城研究了十年美股,又跟着自己先后完成了盛大集团上市,收购软银这样的壮举,也都算是身经百战的投资高手,随便挑出来一个都可以做国策顾问还绰绰有余。可比那些光说不练的专家学者强上百倍。

身边老雷也满心得意,说话的时候也意味深长:“赵总,要不要先给段书记办公室送一份?”

赵大喜抬头看他一眼,油然笑道:“老雷,你想干什么?”

雷主任又嘿然一笑:“书出版了当然是要给人看的,也是该让咱们这位段书记醒一醒了,让他知道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

赵大喜听到有趣哈哈大笑:“老雷,你这个心态真不好。哈哈,说到投资炒股我不如你,但是说到跟领导相处嘛,你还得慢慢学……咱们这位段书记是脸皮很嫩的人,你把书送去他的办公室,他脸上还能挂的住嘛?”

雷主任也不过是发两句牢骚:“唉,对,厚黑学还真是挺高深一门学问。”

赵大喜又捧腹狂笑,笑到直不起腰:“厚黑学……呵呵,厚黑学可是咱们段书记最看不上的一本书。”

雷主任被他笑到抓一抓头发,也忍不住跟着摇头失笑,就好象听到了这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两人嘻嘻哈哈笑了一阵,赵大喜收拾心情把小董叫进来,坐在老板椅里稍一琢磨,心思自然也就活跃了。

从桌上拿几本样书,吩咐小董:“去。找个人,把这几本样书送去孟省长办公室。”

小董虽然一头雾水还是照办了,雷主任也听到收起笑意,认真琢磨赵总此举深意,不直接送段书记办公室,反而先送去给孟省长过目,这里面的深意就足够他琢磨上好半天。

雷主任琢磨了一阵,也若有所思的小声说话:“孟省长这个人……”

赵大喜脸上再次露出有趣笑意:“孟省长这个人挺好,跟谁都笑呵呵的也没什么架子,连换了三任省委书记他还能屹立不倒。老雷,你要是能把这里面的学问琢磨明白了,我就跟老领导推荐你去当国务院国策顾问。

雷主任又摇头失笑,跟赵总聊了一阵心里倒敞开了,自知不是当国策顾问的材料。

七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段书记办公室。

孟省长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背着胳膊迈着四方步,晃进了段书记办公室,手里还捏了一本白皮书。周围人看在眼里纷纷跟他打个招呼,对看一眼琢磨着孟省长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没事老爱往段书记办公室里面跑。

正在打电话的段书记也没在意,随口一问:“老孟。坐吧,找我有事?”

孟省长脸上仍是笑呵呵的,随意摆手:“没事,来你这坐坐。”

两个人对坐闲聊几句,孟省长也就起身告辞了,临走之前不经意间,把手里那本赵大喜主编的白皮书给忘在茶几上了。直到段书记匆忙起身去开会的时候,不经意间才看到这本书,下意识的拿在手里看了几眼。

段书记翻看了几眼,说话态度还算平和:“这本书谁送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