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子皓的高级敞篷车自从进了学校之后还没用过,因为寝室里其他人都还没来得及买车,大家都是集体活动,所以他也就一直是陪着他们走,这就是现在自己一个人骑车,直奔图书馆。
周末人本来就少,再加上那么早,校园里显得十分空旷。也就是这一批刚刚消失的“部队”会在这个点自然醒,当然,在过不了多久,他们也会融入到整个大学的节奏中。
刚刚把自信车从车棚里取出来,拭去坐垫与龙头上的粉尘,抬起头却见到前面一个女生已经冲他挥手打招呼。
余苑也是见到徐子皓之后才突然停下来的,两人互相看看,似乎都在疑惑为什么对方起得那么早。
问了徐子皓的目的地,也没有征求同意,余苑毫不客气地坐上了他的后座,这个动作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徐子皓也不好拒绝,在高中的时候余苑也搭着他的顺风车不知道多少次了,只是到目前为止,坐过他的后座的人似乎只有余苑一个。
当初两人还在谈论以后考一个什么样的大学,将要去什么地方读书,只是没想到,现在竟然还能成为同学,而且寝室住得也那么近。
四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余苑心里有个声音告诉她,最起码现在可以常常见到他,甚至可以一起上学,一起吃饭。
而今天她却是要去协会面试,还刚好顺路。
周末一般没有课,但对于忙的人,几乎都是被各种活动填充。协会,社团,学生会,要不就是选择在这时候开会,要不是就是开会,而想艺术团文工团,舞蹈协会,武术协会这样的团体,周末则都会有最少一次的集体排练,而平时也会抽一个时间出来,晚上或者下午放学。
徐子皓蹬着自行车,只觉得脚上有一种信号传来,不是很强烈,却有一种隐隐的信号,当时坏笑道:“余苑,你跟高中的时候比较起来,肯定胖了,我当初就说你了,军训的时候吃那么多,肯定发胖。”
余苑眉头一拧,从后面掐着他的腰,怪嗔道:“没有那么明显吧,我用照片对比都看不出来。你别乱说,军训时吃得多的都被军训给消化掉了,没有变胖,没有!”
“我又没说胖在脸上,反正肯定胖了,我确定。”
余苑真的不乐意了,一拍他:“喂,你会不会聊天啊,还说。是啦是啦,是胖了,一点点,都怪你,当初不阻止我,所以才胖的,你要负责。”
“胖一点负什么责?我只是说你胖了,又没说胖又不好。就算我有嘲笑你的意思,那也只是一种想法,还没有变成现实,你又没有证据,凭什么要我负责。大家好好说话,讲道理嘛。”
“不讲,就是你害的。”
徐子皓的话刚出口就觉得错了,只是没想到还越错越离谱,换来的却是无情的粉拳砸在背上。
打闹中,余苑已经到站。就在图书馆旁边的一个教学楼,教室在没有课的时候都是可以供学生申请以用来举办一些会议活动的。
“待会我面试完了你来接我,我们一起去吃饭。”余苑下着命令。
“你请吗?”徐子皓厚着脸皮说道。
“我请你吃食堂。”余苑也很直接地答道。
“那算了,还是我请你去外面吃小抄吧,昨天发现一家店子经济又实惠。你要面试多久?”徐子皓哭着脸,本能的对食堂的饭菜有些抵触情绪。
“不知道,11点前应该能结束吧。”
“到时候打我电话。恩,小肥妞。”反正已经被掐过了,不鄙视一下还是觉得不太对等。
而等余苑反应过的时候,徐子皓已经蹬上自行车,一溜烟没了影。
图书馆每层楼都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书籍,一般人来结束都会在一楼的电脑上查阅好自己所需书的种类与数量,收藏地点,直奔而去。
而在徐子皓脑海里,已经知道了大概,他不清楚的是不知道该看什么样的书。
或许感觉会自己告诉自己。
徐子皓拿出一枚硬币,向上抛了上去,决定如果是国徽,那就往上走,如果是字那就是这一层。
结果他连续抛出了8次国徽,而且每次抛的高度与自己手接到的高度都一样,这时他才确定,原来自己现在可以精确的控制自己的发力,并且已经到了如此如此细微的程度。甚至有时候不需要太努力去做,那仅仅只是一种感觉。
这里已经是图书馆的顶层,他还想用硬币来判断向左还是向右,可想想又把硬币收了起来。因为这种能控制的结果,又何必去骗自己的多做一次呢。
他往左看,这里放着的书还和他的专业有些关系,都是工程类的书。
走了两步,书架上就摆放着一类教材,封面让他看着也觉得十分熟悉,这本书叫《工程制图》,而他们这学期的课就有这门,但是版本上,这本书要更老一些。
徐子皓突然想到什么,拿出书来翻阅着。而在几分钟之后,他的眼光所及的世界里竟然全是数字。
这种事情很早以前就发生过,那时徐子皓看一个东西,就能很快感觉到他的长宽高,这也使得他在打架的时候很容易判断出来对方的高度臂长,从而决定自己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跟人动手,用什么样的招式将人擒拿。所以在面对一米九几的烈火时,他依然从容不迫的面对,轻松跳的房梁上。
实话说,那种判断对他用飞刀,甚至玩跑酷都有极为大的好处,几乎做什么事都是有把握的。而现在,这些数字又有的新的概念。
原来他所接触的只有中学的长宽高的盖帘,而现在的工程制图,添加的弧度的概念。原来对一个圆就是直径和半径的描述,而现在看了这个东西,对于曲面的描述,徐子皓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这些东西也可以用半径和角度来描述。
于是,徐子皓眼中的世界更宽了,那些很多东西都被定义了出来,以至于整个三维的世界,没有东西是无法描述和精确表达的。
好像有点意思。徐子皓琢磨着,也就知道了自己下一本要看的书是什么。
他来到图书馆的另外一层,这里堆放的多是物理学方面的书籍。很快,他就找到了本力学方面的书。这本书上是针对力学单独分离出来的,跟他的《大学物理》课本又有所不同。可是这本书明显要难一些,因为上面有很多微积分的公式应用。
他勉强把书看完,发现除了新引入的一些东西,其他的跟高中的差别并不是很大,最大的差别,就是用了新的概念来对力进行描述与计算。但是这种计算得到的结果却是原来没法算出来的。
既然已经全都在了脑海里,暂时没办法理解也没关系,因为徐子皓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在什么地方,《高数》,那个传说中有很多人都挂在上面的树。
《高数》的辅导材料版本很多,数量也不少,只是现在在书架上剩下的却不多。看来有不少人已经抢先一步,看来这门课的内容还真是很抢手。但徐子皓相信,不是因为大家对这门课多么有兴趣,而是源于对这门课的难度和恐怖的挂科率心存恐惧和敬畏。
看了辅导材料里的详细讲解,徐子皓也渐渐体会到其中的难度。说的是导数翻过来就是微积分,一句话却把其中暗藏的难度全都遮掩过去了,当固定的和不固定的东西放在一起,固定的明显简单很多。而难度往往随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
徐子皓看得很仔细,对其中的概念推导也细细品味,最终才在脑海里形成各种维度空间图形,最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这一整本书讲述的东西都极其精辟,却都是18世纪的数学家们就总结出来的东西,对他们也心存敬佩。当然,徐子皓用换位思考去想,这些东西对小智他们来说,似乎还真没有多大用,在生活中没什么用。
而对于徐子皓,他却不那么认为,至少,根据三凯本地的重力,地面的摩擦力,车轴的距离导致的杠杆作用等等一系列东西,在他脑袋中飞快的计算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余苑比高考结束前重了6到7斤。这个数据当中还有着很大的误差,如果徐子皓以现有的能力进行剧中估算,大概是斤。或许在累积了更多的实际情况和分析结果后,这个数据可以更接近真实值,并且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更多的位数。
至于得到这个结果,对他来说有没有用,徐子皓倒是没有关心那么多。总会有用吧,至少以后跟人在碰上一下,可以不在说“他用力撞了我一下;他用很大力撞了我一下……”而可以说“他用35n的力撞了我一下,接触到了平方厘米的面积,受力时间,我的疼痛等级……”。
徐子皓第一次觉得,“人若犯我,双倍奉还”这句话原来还是真的可以做到的,并且确实可以精确到“双倍。”
第二卷4…97素描
工科的东西本来就是很奇妙并且抽象的东西,如同从理解方面来说,现在的徐子皓学工科反倒更加合适,因为在他学习理解时,有一样东西是他不知道的。
就是所谓概念的引入和推导过程,并不是本科生需要完全理解的,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还理解不了,而且并不作要求。课本里的东西并不需要全都知道,那些推导的过程只需要知道有那么一个东西就够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甚至不需要去理解这些东西怎么来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更别说在脑袋里真的出现这个东西的多维图像,那本身就是很难且复杂的。
对于这些过程和概念,其实应该是硕士生才需要去理解,博士生才去研究,博士后才去深入研究。所以博士后学的东西,几乎是没有几个人能明白他们研究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也很难跟大众解释清楚,至于转为实际上能用的东西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对于一般的本科生,越去较真这些东西就会越不清楚,越迷糊,最后纠结到对这门课程的产生极度的怨恨情绪,这也成为不少人挂掉高数的原因,因为概念上的东西和高中时相差太远,琢磨不透。
而像徐子皓这样竟然能将其快速理解领悟,并且用上实践,这样的人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因为某个一念之间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