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益气生脉。麦冬能续胃络脉绝。五味子能引阳归根也。佐以白术、二陈、健脾和胃。上止干呕。下止泻利。
妙在使以些许麝香。斩关直入。助参、附、姜、桂、以速奏殊功。浅学人每畏其散气而不敢用。岂知麝香同冰
片及诸香药用。固属散气。同参、术、附、桂、麦、味等温补收敛药用。但显其助气之功。而无散气之弊矣。
此为回阳固脱。益气生脉之第一良方。
【廉勘】此节庵老名医得心应手之方。凡治少阴中寒。及夹阴伤寒。阳气津液并亏。暨温热病凉泻太过。克
伐元阳。而阳虚神散者多效。妙在参、术、附、桂、与麝香同用。世俗皆知麝香为散气通窍之药。而不知麝食
各种香药。含英咀华。蕴酿香精而藏于丹田之间。故西医药物学中。推为壮脑补神之要药。阅过香港曹锡畴麝
香辨者。皆深悉之。惜吾国医界尚多茫茫耳。陶俞二家。于西医学未曾进行之前。能深信麝香功用。配合于温
补回阳之中。殊有卓识。吴鞠通辄诋其谬。亦未免所见不广。信口雌黄者矣。以余所验。服此方后。脉渐渐缓
出者生。不出者死。暴出者亦死。手足不温者亦死。若舌卷囊缩。额汗如珠不流。两目直视者速死。
附姜白通汤 回阳通格法 俞氏经验方 载喻嘉言《医门法律》
川附子(五钱炮去皮脐) 干姜(四钱) 葱白(五茎取汁冲) 猪胆(半枚取汁冲)
【秀按】猝中阴寒。厥逆呕吐。下利色青气冷。肌肤凛栗无汗。脉微欲绝。甚则十指脶纹绉瘪。俗名瘪脶痧
证。实则为盛阴没阳之候。故以大剂附姜回阳为君。臣以葱汁。得生阳之气独盛。以辛通脉道。反佐以一味胆
汁者。恐阳药一饮即吐。格拒而不得入也。此为温热回阳。苦辛通格之良方。然必内外兼治。庶几能奏捷效。
故嘉言外治两法。(1)用葱一大握。以带轻束。切去两头。留白二寸许。以一面熨热。安脐上。用熨斗盛炭
火。熨葱白上面。取其热气从脐入腹。甚者连熨二三饼。(2)用艾灸关元气海。各二三十壮。内外协攻。务在
一时之内。令得阴散阳回。身温不冷。脉渐出者。次服附姜归桂汤。以驱营分之寒。若病患畏胆汁太苦者。代
以莹白童便亦可。
附姜归桂汤 回阳温营法 俞氏经验方 载喻氏《医门法律》
川附子(二钱炮) 川姜(一钱炮) 紫瑶桂(八分) 当归(二钱) 净白蜜(两匙冲)
【秀按】中寒暴病。用附姜回阳后。继用此方者。因附姜专主回阳。而其所中之阴寒。必先伤营。故加归桂
驱营分之寒。庶几药病相当。冲以白蜜者。柔和阳药之刚烈也。此为回阳暖血。温和营分之良方。
附姜归桂参甘汤 回阳兼补血气法 俞氏经验方 载喻氏医门法律
淡附片(一钱) 白归身(钱半) 老东参(一钱) 嫩闽姜(六分) 川姜(八分炮) 官桂(六分)
清炙草(八分) 大红枣(两枚)
【秀按】阴寒渐衰。阳气将回。病势已有转机。故君以附、姜、轻剂。温和阳气。即臣以归、桂、暖血。
参、草、益气。佐以闽姜。使以大枣。调和营卫也。此为轻剂回阳。双补血气之良方。若阳已回。身温色活。
手足不冷。吐利渐除者。本方附、姜、官桂。可减其半。加蜜炙绵 一钱。土炒于术一钱。酒炒白芍钱半。五
味子十二粒。温和平补。俾不致有药偏之害。
正阳四逆汤 回阳攻毒法 俞氏经验方 载陶氏《伤寒全生集》
生附子(三钱炮去皮脐) 清炙草(一钱) 真麝香(五厘冲) 川姜(三钱炮不可焦) 皂荚
炭(八分) 生姜汁(两匙冲)
【秀按】猝中阴毒。吐利腹疼。身如被杖。四肢厥逆。冷过肘膝。昏沉不省。心下硬满。面唇手指皆有黑
色。舌卷囊缩。烦躁冷汗自出。或时呻吟。六脉或沉伏。或沉微欲绝。汤药每多不受。此皆阴寒毒瓦斯入深。乃
最危最急之证。较中寒证尤笃。故用生附子以毒攻毒为君。臣以干姜回阳。皂荚麝香速通经隧。佐以炙草和
药。使以姜汁和胃。且姜汁炙草二味。更有和解附毒之功。调剂合法。此为回阳急救。直攻阴毒之良方。然必
内外兼治。庶可十救一二。外治法。先以通关散。(生半夏一钱、细辛五分、川芎五分、青藜芦五分、麝香五
厘。)搐鼻取嚏。以通清窍。次用麝香三厘。皂荚末三分。肉桂末二分。硫黄二分。共研细末。以葱汁调粘。
填入脐中。再以生姜薄片贴于脐上。放大艾火于姜片上。蒸二七壮。炙关元气海二七壮。必将阴退阳复。手足
温暖即止。知人事者生。昏沉不省。过一周时必死。或仍用喻西昌熨脐法。亦能通阳气而利小便。
新加八味地黄汤 补阳镇冲法 俞氏经验方
浓附块(钱半) 大熟地(六钱炒松) 山萸肉(八分) 紫石英(四钱杵) 紫瑶桂(五分) 淮
山药(三钱杵) 浙茯苓(四钱) 泽泻(钱半)
先用铁落五钱。镇元黑锡丹三钱。用水六碗。煎成四碗。取清汤代水煎药。
【秀按】肾气虚喘。动则喘甚。腰痛足冷。小便不利。肾水上泛为痰。嗽出如沫而味咸。故以八味地黄温补
肾气为君。去丹皮者。恐其辛散肺气也。臣以紫石英温纳冲气。妙在佐以铁落合黑锡丹。重镇冲逆。以纳气定
喘。用之得当。奏效如神。此为温补肾阳。镇纳虚喘之良方。气虚自汗者。加蜜炙绵 皮三钱。五味子三分。
小便利者。去苓泽。防其损津液也。
【廉勘】以上六经正治六法。统计一百零一方;方方有法,法法不同,真可调门门透澈,息息通灵者矣。先
祖谓伤寒专科,必先通杂证,而后能善治感证;今观俞氏方法,益信而有征。但必列一百一方者,推其意,大
抵仿陶氏肘后百一方例耳。
【荣斋按】程钟龄说∶“补者,补其虚也。《经》曰‘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又曰∶‘精气夺则虚。’又曰∶‘虚者补之。’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
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阖,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是不可不
讲也。何谓当补不补?夫虚者损之渐,损者虚之积也,初时不觉,久则病成;假如阳虚不补,则气日消,阴虚
不补,则血日耗,消且耗焉,则天真荣卫之气渐绝,而亏损成矣!虽欲补之将何及矣。又有大虚之症,内实不
足,外似有余,脉浮大而涩,面赤火炎,身浮头眩,烦躁不宁,此为出汗晕脱之机;更有精神浮散,彻夜不寐
者,其祸尤速。法当养荣归脾辈,加敛药以收摄元神,俾浮散之气,退藏于密,庶几可救。复有阴虚火亢,气
逆上冲,不得眠者;法当滋水以制之,切忌苦寒泻火之药,反伤真气,若误清之,去生远矣!古人有言∶‘至
虚有盛候,反泻衔冤’者,此也。此当补不补之误也。然亦有不当补而补者何也?病有脉实症实,不能任补
者,固无论矣!即其人本体素虚,而客邪初至,病势方张,若骤补之,未免闭门留寇。更有大实之症,积热
在中,脉反细涩,神昏体倦,甚至憎寒振栗,欲着覆衣,酷肖虚寒之象;而其人必有唇焦口燥,便闭溺赤诸
症,与真虚者相隔天渊,倘不明辨精切,误投补剂,陋矣!古人有言∶‘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者此也。此
不当补而补之之误也。然亦有当补而补之不分气血,不辨寒热者何也?《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用
四君子汤,凡一切补气药,皆从此出也;血用四物汤,凡一切补血药,皆从此出也。又如血热之症,宜补血行
血以清之,血寒之症,宜温经养血以和之。立斋治法,血热而吐者调之阳乘阴,热迫血而妄行也,治用四生
丸,六味汤。血寒而吐者,谓之阴乘阳,如天寒地冻,水凝成冰也,治用理中汤加当归;医家常须识此,勿令
误也。更有去血过多,成升斗者,无分寒热,皆当补益;所谓血脱者益其气,乃阳生阴长之至理。盖有形之
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此气血寒热之分也。然又有补之而不识开阖、不知缓急者,何也?天地
之理,有阖必有开,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如补中汤加参 ,必用陈皮以开之,六味汤用熟地,即用泽泻以
导之。古人用药,补正必兼泻邪,邪去则补自得力;是以古方中,有补散并行者,参苏饮益气汤是也;有消补
并行者,枳术丸理中丸是也;有攻补并行者,泻心汤硝石丸是也;有温补并行者,治中汤参附汤是也;有清补
并行者,参连饮人参白虎汤是也。更有当峻补者,有当缓补者,有当平补者;如极虚之人,垂危之病,非大剂
汤液不能挽回,予常用参附煎膏日服数两,而救阳微将脱之症;又尝用参麦煎膏,服至数两,而救津液将枯之
症。亦有无力服参,而以 、术代之者。随时处治,往往有功。至于病邪未尽,元气虽虚,不任重补,则从容
和缓以补之;相其机宜,循序渐进,脉症相安,渐为减药,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以底于平康。其有体质素虚,
别无大寒大热之症,欲服丸散以保真元者;则用平和之药,调理气血,不敢妄使偏僻之方,久而争胜,反有伤
也,此开阖缓急之意也。然又有补之而不分五脏者何也?夫五脏有正补之法,有相生而补之之法。《难经》曰∶
‘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此正补也。又如肺虚者补脾,土生金也;脾虚者补命门,火生土也;心虚者补肝,木生火也;肝虚者补肾,
水生木也;肾虚者补肺,金生水也;此相生而补之也。药既补矣,更加摄养有方,斯为善道。谚有之曰∶
‘药补不如食补。’我则曰∶食补不如精补,精补不如神补;节饮食,惜精神,用药得宜,病有不痊焉者寡矣。”
第三章·表里寒热
属性:凡勘伤寒。必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