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
若湿竭化燥。热极发痉者。误治居多。择用清燥养营汤。羚角钩藤汤。随证加减以
救误。若疹 不得速透者。新加白虎汤加炒牛蒡(三钱)、大青叶(四钱)、鲜西河柳叶
(三钱)、辛凉开达以透发之、若夹食滞便闭者。枳实导滞汤。下滞通便以消导之。其
间权轻重。度缓急。在临证者随机策应之。
【秀按】伤寒兼湿热者多。湿热酿痰者亦甚多。故丹溪翁大阐痰湿法门。谓十人九
湿。湿生痰。痰生热。然其所论多外生之湿。少及本身之湿热。仲景书论寒湿风湿者多
。论湿热惟黄胆及痞证而已。如茵陈栀子等方与小陷胸泻心诸法。皆为湿热发黄、湿热
成痞而设。盖伤寒误遏。使内湿上甚为热。热郁发黄。轻则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
重则栀子大黄汤、大黄硝石汤等。或利或下。皆以祛内郁之湿热也。伤寒误下。则变痞
满。亦有不经攻下而胸痞者。由其人素多痰湿热。一经外邪触动。即逆上而痞满。故仲
景特立小陷胸诸泻心法。正以祛逆上之痰湿热也。罗谦甫云。泻心汤诸方。取治湿热最
当。以其辛开苦降也。余谓参、草、枣、究宜慎用。干姜宜易枳实、橘皮。庶免反助湿
热为患之流弊。或佐利溺。如滑石通草二苓之类。或佐通便。如清宁丸枳实导滞丸之类
。此在临证者权宜耳。
【廉勘】吾绍地居卑湿。天时温暖。人多喜饮茶酒。恣食瓜果。素禀阳旺者。胃湿
恒多。素体阴盛者。脾湿亦不少。一逢夏秋之间。日间受暑。夜间贪凉。故人病伤寒兼
湿为独多。俞氏区别兼寒湿、兼湿热、两端。分际极清。治法方药。亦属正宗。予每宗
其法。初用辛淡芳透以解表。藿香正气汤加减。最为繁用。继则观其体肥而面色白者。
兼顾阳气。治用苦辛淡温法。或佐桂苓。或佐姜术。体瘦而面色苍者。兼顾津液。治宜
苦辛淡凉法。或佐芦、茅二根。或佐梨、蔗二汁。惟酒客里湿素盛。不重摄生。阴虚而
挟湿热者。最为缠绵难愈。前哲善治湿证者。首推叶天士先生。其除气分之湿。用蔻
仁、滑石、杏仁、川朴、姜半夏、栝蒌皮为主。有热加竹叶、连翘、芦根等。全取轻清
之品。走气道以除湿。湿伤脾阳。腹膨溺涩。用五苓散加椒目。一从肺治。
用辛淡清化法。一从脾治。用辛淡温通法。此二者。皆为化气利湿之正法。湿热治肺
。寒湿治脾。先生独得之新传也。其他脘痞便溏之用苓桂术甘汤。吞酸形寒之用苓姜术
桂汤。误攻寒湿成痞、变单腹胀之用真武汤加减。寒湿郁结伤阳、鸠聚为痛之用白通汤
加味。酒客三焦皆闭、胸满不饥、二便不通之用半硫丸。酒客脾胃受伤、腹胀肢肿、二
便不爽之用小温中丸。虽皆古人成法。而信手拈来。略为加减。恰中病情。足征其服古
功深。又有病中啖浓味者。肠胃腻滞虽下。而留湿未解。胃不喜食。肛门坠痛。舌上白
腐。用平胃散去甘草。加人参、炮姜、炒黑生附。阳伤痿弱。阴湿麻痹。虽痔血而用姜
附、苓、术。此二条。不因酒毒痔血。认作湿热血热。竟以苦辛温药通阳劫湿。尤觉高
超。更有舌白身痛。足跗浮肿。太溪穴水流如注。谓湿邪伏于足少阴经。而用鹿茸、
淡附子、草果仁、浙苓、菟丝。以温煦阳气。湿久脾阳消乏。肾真亦败。中年未育子。
用茯苓、菟丝、苍术、韭子、大茴、鹿茸、淡附子、胡芦巴、补骨脂、赤石脂。仿安肾
丸法。均非浅识所能步武。此皆寒湿传变之方法也。湿热上升清窍。头胀耳聋。呃忒鼻
衄。舌色带白。咽喉欲闭。谓邪阻上窍空虚之所。非苦寒直入胃中可治。而用连翘、牛
蒡、银花、马勃、射干、金汁。乃轻扬肺气。清芬达郁法。湿热内陷包络。身热神昏。
四肢不暖。用犀角、元参、连翘心、石菖蒲、银花、赤豆皮、煎送至宝丹。乃清热通窍
。芳香辟秽法。湿热挟秽。分布营卫。充斥三焦。头胀身痛。神识昏闭。渴不多饮。小
水不通。舌苔白腻。用生苡仁、茯苓皮、大腹皮、通草、猪苓、淡竹叶、广郁金汁、石
菖蒲汁、煎送牛黄丸。乃淡渗宣窍。芳香通神法。湿热阻中。气滞脘痛。大便不爽。用
豆豉、枳实、川连、姜汁、苓半。热轻则去黄连。加广郁金、橘红、苡仁、杏仁。此湿
伤气痹治法。热甚则用川连、生晒术、川朴、橘皮、淡生姜渣、酒煨大黄。水法丸服。
此治气阻不爽。治腑宜通法。若湿热甚而舌白目黄。口渴溺赤。用桂枝木、浙苓皮、猪
苓、泽泻、寒水石、生白术、绵茵陈。此从桂苓甘露饮加减。以宣通三焦。此皆湿热传
变之方法也。至其用药。总以苦辛温治寒湿。苦辛寒
治湿热。概以淡渗佐之。甘酸腻浊。在所不用。湿证备此诸法。大致楚楚矣。
【荣斋按】伤寒今释作者陆渊雷先生,对于“湿”之病理,分析得极清楚,他说∶
“湿之为病,可分二类∶曰外湿,曰内湿。外湿者,空气中水蒸汽饱和,汗液不得蒸发
,因不得适当排泄也。健康人之排汗量,平均一昼夜有二磅因之多,劳力之人及夏日,
犹不至此;然皮肤上不常见汗滴者,以其一出汗腺,即蒸发成汽,飞散于空气之中故也
。黄梅时节,或潮湿之地,空中水蒸汽常有饱和状态,则汗液之已出汗腺者,不得蒸发
,未出汗腺者,阻于腺口,未蒸发之汗,不能复出,则为外湿之病。内湿者,因炎症所
起之炎性渗出物也。炎症初期,患部之毛细血管扩张,呈充血状;血液之流动成份,及
固形成份,常渗出于管外,渗出管外之流动成份,名曰炎性渗出物。其停潴于体腔内者
,即为饮;浸润于组织中者,即为湿;甚者则为水肿。炎症多发于有粘膜之器官,其时
粘膜表面,由毛细血管渗出浆液,而粘液之分泌,亦同时增加;此种病变,发于胃,则
为痰饮;发于子宫,则为带下;发于咽头气管支,则为喉痒咳嗽;发于大肠,则为下利
;发于十二指肠,则为黄胆;此皆所谓内湿也。”这篇文本,以科学方法,解释汗液阻
于蒸发而生的疾患,叫做外湿;炎性渗出物所生的疾患,叫做内湿。明白了当,把湿的
病因和病理,原盘托出,对于我们的帮助是很大的。
第八章·伤寒兼证
第三节·伤寒兼痧
属性:(俗称冷痧。势急者又名急痧。势缓者则名慢痧)。
【因】日间触闻臭秽。夜间露宿贪凉。其大要也。夏秋最多。缓则寒湿凝滞于脉络
。或湿热郁遏于经隧。急则鼻闻臭毒而阻逆上气。或内因食积而壅塞中气。皆能气胀成痧
。故通称痧气。又称痧胀。或称痧秽。
【证】头胀晕痛。发热恶寒。胸闷气逆。腹痛胀满。轻现红点。重现青筋。甚有上
下不通。吐泻不得。四肢厥逆。
绞肠剧痛。或挟臭毒。或挟食滞。面色青黯而指甲亦青。舌苔灰白而滑者。冷痧夹食
也。面色紫浊而指甲亦紫。舌红苔白而糙者。热痧夹食也。甚或猝然腹痛昏倒。面色黑
胀。不呼不叫。舌苔灰腻者。此为痧闭。证最危急。亦有一发即洞泄肢冷。腹胀无脉。舌
苔白腻者。此为痧泻。证亦凶险。
【脉】沉弦而滞。甚则沉伏者。此寒闭于外。痧郁于内。气郁血凝而不能外达也。
若沉弦而数。甚则沉牢者。此冷食中阻。痧毒内伏。湿遏热结而不能外发也。初尚弦劲搏
指。继则昏厥无脉者。《内经》所谓大气入于脏腑。病多猝死是也。
【治】伤寒兼痧者。先去外寒。急用辛香流气以发表。香苏葱豉汤去甘草。加
越鞠丸(三钱)白蔻末(六分冲)、继辨其因以去痧。寒湿凝滞脉络者。急用辛温流气
以芳透。仁香汤加浙苓皮(四钱)、生苡仁(六钱)、湿热郁遏经隧者。急用苦辛凉淡
以疏利。藿香正气汤加辰砂拌滑石(五钱)、绵茵陈(三钱)、焦山栀(三钱)。臭毒
阻逆上气者。急用芳香辟秽以宣上。连翘栀豉汤加紫金锭(二枚、磨汁冲)。食积壅塞
中气者。若其人吐泻不得。急用涌吐法。炒盐汤冲生萝卜汁。继用理气法。香砂二陈汤
冲紫金锭汁。若其人泻利无脉。当辨阴阳。阴痧急用正阳四逆汤。以回阳通脉。阳痧
急用红灵丹。(一二分、凉开水调下。)或行军散。(二三分、鲜石菖蒲汤调下。)以
开关通脉。至其外治法。轻则用刮痧法。(用瓷碗盖搽香油。刮肩背及手足臂湾等
处)。搐鼻法。(用通关散吹入鼻孔以取嚏)。重则用刺痧法。(用银刀刺入少商、中
冲、尺泽、委中、及舌紫筋出血以放痧)。此皆宣气活血。内外开通之法也。
【秀按】自古医书。从无痧证之名。始见于赵宋三世医张季明医说。引叶氏录验方
辩痧一则。谓痧病江南旧无。今东西皆有之。其证初发寒栗似伤寒。状似疟。头疼壮热
。手足厥冷。初以饮艾汤试吐。即是其证。急以五月蚕蜕纸一片。剪碎按碗中。以盘盖
密。以沸汤泡半碗许。仍以纸封盘缝。勿令透气。良久。乘热饮之。就卧。以浓衣被盖
之。令汗透便愈云云。此即后世所谓冷痧之滥觞也。继起者。前明张景岳。着刮痧新案
。其说简略。惟国初郭张王三家。各有发明。郭右陶着痧胀玉衡。其说甚辩。大旨谓书
虽不载痧名。而所云青筋白虎。中恶。干霍乱等名。实皆痧证之见于诸书也。至俗称
绞肠痧。由来已久。其病种种不一。或为暗痧。或为闷痧。或为痧晕。或为痧痛。或为
痧胀。或为痧块。或现痧筋。或现痧斑。总由于气郁血凝。湿滞食积。其总因则以地方
不洁。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者居多。看法。先辨表里。次辨冷热。其治法。
痧在肌肤。当刮即刮。痧在血肉。当放即放。痧在胃肠经络。当药即药。若痧气横行。
表里充斥。当三法兼用。刮痧用油盐搽在瓷碗盖中。先刮胸前脘腹。次刮后背脊骨。又
次刮手足两湾。使痧毒不致内攻。放痧要看痧筋。痧筋色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