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锥。腰痛如折。此胎将堕欲堕之候。服药亦无及矣。虽投承气。但可愈疾而全母。昧者以为胎堕。必反咎于医 
也。或诘余曰。孕妇而投承气。设邪未逐。先损其胎。当如之何。余曰。结粪淤热。肠胃间事也。胎附于脊。 
肠胃之外。子宫内事也。药先到胃。瘀热才通。胎气便得舒养。是以兴利除害于顷刻之间。何虑之有。但投药 
之际。病衰七八。余邪自愈。慎弗过剂耳。即经所言损其大半而止也。 
【廉勘】周澹然云。妊娠之妇。一受温邪。胎为热伤。势在必下。胎下母亦难全。处此危急之际。不妨向病 
家帮助原委。急当速彻其热。以希侥幸。往往如此施治。不但胎不下坠。而反安然无事。岐伯云。有故无殒。 
亦无殒也。诚哉斯言。吴又可又有悬钟之喻。于理更切。要之此时下胎亦坠。不下胎亦坠。然下之胎坠。母犹 
可救十中二三。不下则母无生理。胎亦焉能独存。更有妊妇一病温证。舌即干红。苔或黑或焦燥。此属邪 
热过重。非大剂重剂。不能破格救人。攻下药中。惟减去芒硝。恐损胎也。亦有胎死腹中。舌见青黑。又非 
芒硝。死胎不能下也。尤宜向病家声明再用。不致受人谤毁。 
【荣斋按】《客尘医话》作者计寿乔诊疗妊娠伤寒,除辨证外,必察舌苔。他说∶“妊娠伤寒及温热症, 
最难措手,须辨舌苔,张诞先《舌鉴》六条,实为名论,治宜宗之∶“(一)孕妇初伤于寒,见舌赤,舌上 
白滑,即当微汗之,以解其表,如面舌俱白,发热,多饮冷水,阳极变阴所致,当用温中之药。若见厥冷烦 
躁,误与凉剂,则厥逆吐利而死。(二)面赤舌黄,五六日,里症见,当微利之,庶免热邪伤胎之患;若面 
舌俱黄,此失于发汗,湿热入里所致,当用清热利水药。(三)面舌俱黑,水火相刑,不必问其月数,子母 
俱死。面赤舌微黑者,还当保胎。如见灰色,乃邪入子宫,其胎必不能固。若面赤者,根本未伤,当急下 
以救其母。(四)妊娠伤寒温热,见面舌俱赤,宜随症汗下,子母无虞。而色皎白而舌赤者,母气素虚, 
当略用温散法。若面黑舌赤,亦非吉兆;若在临月,则子生而母当殒。(五)见面赤舌紫,其人必嗜饮, 
乃酒毒内传所致;如淡紫带青,为阴症夹食,难治也,即用枳实理中,四逆辈,亦难为力。若面赤舌青,母 
虽无妨,子殒腹内,急用芎归汤合平胃散加朴硝下之;以救其母。(六)面黑而舌干卷短,或黄黑刺裂, 
乃里症至急,不下则热邪伤胎,下之危在顷刻;如无循衣撮空直视等症,十中可换回一二。”至于妊娠伤风, 
首宜固胎顺气,虽见脉紧无汗,不可用麻黄、青龙及一切解表猛剂;以风药性升,皆犯胎气也。郑虚谷曰∶ 
“妊娠伤风,无论时月及月分多少,俱宜严氏紫苏饮加葱白为至稳。”计氏为清代秀水县人,陆定圃《冷卢医话》 
称他“深谙医理,尤精妇科,诊胎产 
症二十余年,凡大险大危者,十中挽回七八。”则知他是一个妇科专家,经验一定可靠的。 

第九章·伤寒夹证
第十六节·产后伤寒
属性:【因】产妇始生。气血俱虚。外失卫护。内无主持。最宜调养。设受风寒。岂非难治。故产 
后伤寒。邪得以深入。非比寻常伤寒。内有郁热。与邪相拒。循经渐入之缓也。产后伤风。腠理空虚。 
风邪得以留恋。非若寻常伤风。元气壮盛。邪易解散。自无留邪致损之患者不同。 
【证】证状多与妊娠同。兹不复赘。 
【脉】伤寒脉紧。产后伤寒脉必紧细。伤风脉浮。产后伤风。脉必空浮。 
【治】寒宜温中达邪。俾中气温。而寒自散。风宜扶元托表。俾元气充。而风自解。若血气大虚。 
生阳不振。虽大温大补。不能破其范围。大抵产后血亏挟滞。营气不能布护。寒邪得以直入冲任。 
恶寒无汗。发热不休。脉紧细涩者。主以建中汤。(当归三钱、赤芍钱半。肉桂一钱。)无汗加炒 
黑荆芥。腹痛加炒焦砂糖。产后卫气空虚。腠理不密。风邪得以留恋经中。故恶风无汗。发热不休。 
脉浮软者。主以玉屏风散。(炒黄 、炒白术各三两、防风一两五钱、砂糖炒黑为散、水煎五钱服) 
产后气血两虚。风寒得以伤之。故发热无汗。而恶风寒。脉浮涩者。主以疏风芎归散。(当归三两、 
人参、川芎、紫苏、葛根各一两五钱、砂糖炒黑为散、生姜两片、葱白三枚水煎。)产后冒风。手 
足烦热。面赤气喘。脉浮数者。主以人参竹叶汤。(人参钱半、竹叶三钱、防风钱半、甘草、桔梗各八分。)产后冒风 
留恋不解。风热陷入少阳。身热烦渴。时作时止。脉弦数者。主以黄龙汤(人参钱半、柴胡八分、 
黄芩甘草各钱半)产后伤寒身热。恶露为热搏不下。烦闷胀喘狂言者。抵当汤。及桃仁承气汤主之。 
伤寒小产。恶露不行。腹胀烦闷欲死。大黄挑仁汤(朴硝、大黄等分末之、每一钱或二钱、桃仁 
去皮尖碎之、浓煎汤调下。)以通为补、此皆庞安常之法也。 
【秀按】陶节 治产后伤寒十余日不解。头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坚。干呕汗出。以阳旦汤。 
(即桂枝汤倍桂枝、加附子。)产后亡津液。大便多闭。或谵语烦躁。以神功丸。(麻子仁、人参各 
二两、大黄、诃子皮各四两、为末、麻仁研匀蜜丸桐子大。)产后头痛身热。兼腹内拘急疼痛。以桂 
心牡蛎汤。(桂心、牡蛎、白芍、地黄、黄芩。)产后伤风发热。面赤而喘。头痛。以竹叶防风汤。 
(竹叶一把、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葛根三两、生姜五两、大枣十五枚。) 
【廉勘】周澹然云。若产后受邪。较胎前更难施治。缘气血已亏。温邪直入难化。此时攻之不可。 
补之亦不可。惟审明证候。以固本为主。去邪佐之。邪轻宜大复苏饮。(白僵蚕、蝉衣、当归、人参、 
生地、茯神、麦冬、天麻、犀角、丹皮、栀子、黄芩、知母、甘草、滑石。)小复苏饮。(白僵蚕、 
蝉衣、神曲、生地、木通、车前子、黄芩、黄柏、焦栀子、黄连、知母、桔梗、丹皮、白蜜后入。)或 
神解散、合四物汤。(白僵蚕、蝉衣、神曲、金银花、生地、木通、车前子、黄芩、黄柏、黄连、桔梗、 
当归、赤芍、川抚芎)邪重以复苏为主。攻里邪如升降散。(白僵蚕、炒蝉衣、广姜黄、生锦纹。)或 
太极丸。(白僵蚕、蝉衣、广姜黄、大黄、天竺黄、杜胆星、冰片为丸。)至于放手攻里则不可。若 
果邪热深重。舌干黑。神昏。已成燎原之势。非大剂凉下急救。不能有济。或兼扶元。或佐育阴。总须 
临证时细心审察。攻补得宜。方治产后温热病之要诀也。 
【炳章按】叶天士云。至于产后之法。按方书谓慎用苦寒。恐伤其已亡之阴也。然亦要辨其邪能从上中解 
者。稍从证用之。亦无妨也。不果弗犯下焦。且属虚体。当如虚怯人病邪而治。总之毋犯实实虚虚之戒。况产 
后当气血沸腾之候。最多空窦。邪势必乘虚内陷。虚处受邪。为难治也。吴鞠通云。无粮之师。利于速战。若 
畏产后虚怯。用药过轻。延至三四日后。反不胜药矣。又云。治产后之症。自有妙法。手下所治系实证。目中 
心中意中。注定是产后。识证真。对病确。一击而罢。治上不犯中。治中不犯下。目中清楚。指下明了。治产 
后之能事毕矣。 
【荣斋按】本节治法根据庞安常,规模粗具,足资应付。证状方面,俞氏说∶“多与妊娠同”。但按之实 
际,不是这样简单;由于产后伤寒的辨证论治,是一 最复杂、最细致的任务,应加倍详审。王士雄说∶“产 
后暴感发热,可以鼻塞验之。苟胎前伏邪,娩后陡发者,惟舌苔颇有可凭;或浓白而腻,或黄腻黄燥,或有赤 
点,或微苔舌赤,或口苦,或口渴,或胸闷,或溲热;此皆温湿暑热之邪内蕴之见证。”吴蒙斋更指出类伤寒 
的证治,足补俞氏之缺。他说∶“新产后伤寒,不可轻易发汗。产时有伤力发热,有去血过多发热,有恶露不 
去发热,有三日蒸乳发热,有饮食停滞发热;状类伤寒。要在仔细详辨,切不可便发汗。大抵产后气血空虚, 
汗之则变筋惕肉 ,或郁冒昏迷,或搐搦,或便秘,其害非轻。凡有发热,宜与四物为君,加柴胡、人参、炮 
姜最效。盖干姜辛热,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且能去恶生新,有阳生阴长之道;以热治热,深合内经 
之旨。故丹溪见产后阴虚生内热,必以补阴药大剂中加干姜。王节斋亦以产后阴虚阳无所根据、浮散于外、发 
热,必用四物补血,以炮姜之苦温从治,收其浮散之阳以归于阴也。若果伤寒,须以伤寒法治之,但兼顾其虚 
耳。”这样的分析异同,如王士雄对于外证的观察,吴蒙斋对于类证的辨别;反复考虑,互相参证,在学说方 
面自然比较充实。 

第十章·伤寒坏证
第一节·伤寒转痉
属性:【因】痉者、强直反张之象。以其筋肉牵引。身体强直也。伤寒有变痉病者。项背强是也。太阳中风。 
重感寒湿则变痉。或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余谓痉即脑筋病也。如《金匮》所谓痉病者。身热足寒。 
颈项强急。背反张者。乃脊髓之脑筋病。《内经》骨空论。所谓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是也。恶寒时头热 
面赤。独颈动摇。卒口噤者。乃头巅之脑筋病。《难经》所谓督脉为病。病脊强而厥。《内经》所 
谓厥成为癫疾是也。徐灵胎云。诸痉项强。皆属于燥。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燥乃太阴燥金之气。风 
乃厥阴风木之气。大抵气血虚弱。有火有痰。陈无择云。人之筋脉。各随经络退出于身。血气内虚。 
筋失所养。则风寒湿热之气乘之则痉。或七情六欲内扰。均必挟痰火而后发痉。吴鞠通曰。痉症必兼 
风而后成。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皆因风而入。其强直、背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