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重者。加温润。如葱白、生姜之类。风温温热。治以辛凉。于辛润法中。酌加微苦。如桑叶、姜皮、栀皮、
连翘、蔗皮、梨皮、沙参之类。热重者。酌加凉润轻品。如银花、菊花、知母、羚角、竹叶、芦根、梨汁、
蔗汁之类。湿痰。加半夏、蜜炙橘红之类。热痰。加川贝母、天竺黄、栝蒌霜、花粉、胆星之类。燥火甚者。
清燥救肺汤。在所必用。湿夹热者。加辛凉辛苦。如蔻仁、通草、茯苓、滑石、鲜竹叶、鲜荷叶、扁豆花、
姜炒川连之类。阴液亏极。色悴窍干。无涕无泪。口喑不能言。宜速救液。如鲜生地、麦冬、元参、鲜首乌、
阿胶、鸡子黄、鲜石斛、生玉竹、女贞子、牡蛎、龟版之类。液虚燥极。必多进方回。切勿中途易法。致令
不救。
又按王勋臣小儿抽风之论。实亦螈 之类。即吴鞠通所谓内伤饮食痉。世俗所谓慢脾风是也。王清任曰。夫
抽风一症。今人治之不效者。非今人错治。乃古方误人。此证多由于伤寒温疫。或痘疹吐泻等证。病久而抽。则
名曰慢惊风。慢惊风三字相连立名。不但文义不通。亦未细察病源。若真是风。风之中人。必有由皮肤入经
络。亦必有由表入里之证可查。既查无外感之表证。何得总言是风。其所以言风者。因见其病发作之时。项背
反张。两目天吊。口噤不开。口流涎沫。咽喉痰声。昏沉不省人事。以为中风无疑。殊不知项背反张。四肢抽
搐。手指固握。乃气虚不固肢体也。两目天吊。口噤不开。乃气虚不上升也。口流涎沫。乃气虚不归原也。元
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痧。以一气虚血瘀之证。反用散风清火之方。服散风药。无风
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则凝血。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败血亡。岂能望生。每见业小儿科阅历多者。绝不误
人。因抽风古方不效。见抽风则弃而不治。亦有看小儿现下之证。知必抽风。虽无方调治。亦必告知病家。此
病恐将来抽风。凡将欲抽风之前。必先见抽风之证。如见顶门下陷。昏睡露睛。口中摇舌。不能啼哭。哭无眼
泪。鼻孔煽动。咽喉痰声。头低不抬。口噤无声。四肢冰冷。口吐白沫。胸高如碗。喘息气促。面色青白。汗
出如水。不能裹乳。大便绿色。(大便色青、有寒有热。)腹内空鸣。下泻上嗽。肌肉跳动。俱是抽风先兆。
前二十证。不必全见。但见一二证。则知将来必抽。其中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若露睛天吊。不食不哭。痰
鸣气喘。病虽沉重。乃可治之证。若天庭灰黑。肾子收缩。或脉微细。或脉全无。外形虽轻。乃不治之证。可
治者。宜可保立苏汤主之。(生黄 一两五钱、党参三钱、白术二钱、甘草二钱、当归二钱、白芍二钱、炒枣
仁三钱、萸肉二钱、枸杞子二钱、破故纸一钱、桃核肉一枚、水煎服、此方专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
等证、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反张、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至其分两、指四岁小儿而言、
若两岁者可减半、若一岁者可用三分之一、若二三月者、可用四分之一、不必拘于剂数、余治此证一日之间、
用至二三剂者、服至不抽、必告知病家、不可因不抽、遂不服药、必多服数剂、气足方妥。)
又按所述二十余证。皆虚寒之象。故尚可救药。若虚中挟热。则难治矣。余治马氏小儿。甫匝月患痉病。发表
攻里。汤丸杂投。针刺兼施。而痉不止。昼夜十数作。诊之左臂上伸。右臂下垂。手固握。目斜视。口流涎。
肢搐搦。身微热。用灯草、薄荷、白蜜、煎汤。少点姜汁。磨紫金锭灌之。痉减半。再服热退而痉未全止。改
用可保立苏汤两剂全愈。
【荣斋按】本节俞氏所讲的“病因”,引申渊博,为全书中最突出的一篇。但由于头绪繁复,因而失去了重
心,把“伤寒类症的痉”与“伤寒变症的痉”混在一起。本篇章节,既然是“伤寒坏证”中的“伤寒转痉”,
则所述者,应该是“伤寒变症的痉”,而不是“伤寒类症的痉”了。这一点,吴坤安《伤寒指掌》里分析得比
较清楚,他说∶“如太阳未曾表汗而发痉,明系风湿之邪,混扰于太阳,风湿相持而不解,则湿热交并,留滞经
络,营卫不和,津液不行,筋脉失所养而作也。此是伤寒类症,非伤寒变症也。其证背反张,头摇口噤,项强
拘急,转侧艰难,身热足冷。当审其风湿甚者,则有汗而为柔痉,风寒甚者,则无汗而为刚痉。若伤寒过表,
汗多而成痉,乃是伤寒变症;治分两途。盖汗多则血液干枯,筋无所养而痉作也。非湿非风,不得妄施前药。
故凡伤寒汗下后。痈疽溃脓后、妇人新产后,而见身体角弓反张,手足挛搐者;多是气血大亏、液不荣筋所
致。治法汇均以八珍汤加枸杞、川断、钩勾、桂枝主之,以养筋脉,不可纯作风治。”这样的论证处治,我意
认为很合理,不知俞氏何以下采取?廉臣先生勘语,也只引了吴鞠通的痉病九大纲,而不及吴坤安这条说法,
是必有故。现下、根据本节题意,我认为俞氏把伤寒类症的痉混入本节,是不够恰当的。这些直觉的体会,特
提请国内学人讨论。
第十章·伤寒坏证
第二节·伤寒转厥
属性:【因】厥有二症。曰阳厥。曰阴厥。阳厥者。热厥也。必先自三阳传入阴分。故初起必因头痛发热。自浅入深。
然后及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证由邪热内结。或伏阳失下之所致也。阴厥者。寒厥也。
初无三阳传经实热等证。仲景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证】阳厥证初起。必头痛发热。然后入于三阴。变为四肢逆冷。或时乍温。其症必便结躁烦。
谵语发渴。不恶寒。反恶热。吴云峰云。阳厥者。外感六淫初起。头疼身热。口干脉数。或变乍凉乍冷。
有似阴证。但寒不过肘膝。冷不过一时。大便闭结。目红溺赤。此热邪入里。气血不得宣通。所谓阳
极发厥。火极似水也。阴厥证。畏寒厥冷。腹痛吐泻。战栗不渴。脉沉无力者。此阴寒厥逆。独阴
无阳也。故为阴厥。吴云峰云。阴厥者。素有内寒。或食凉物。或中寒邪。或因病后自汗自利。变而
身寒厥冷。倦卧不渴。面青溺白。脉沉细迟。忽然烦躁不宁。欲坐卧泥水井中。此阴极发躁。阴竭似阳
也。脏厥证。仲景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其人必心腹痛。
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证。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
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成无己云。蛔厥虽厥而烦。
蛔吐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患脏寒胃虚。故宜与乌梅丸。温脏安蛔。此仲景之论厥也。
至于《内经》论厥则不同。以猝然倒仆。昏冒不知人。手足冰冷。色脱口噤。状若中风。但无歪斜搐
搦之异。夫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景岳云。凡厥之将作。则寒热麻痹。必先
由手足而起。卒然仆倒。手足冰冷。面色不泽。昏冒不知。牙关紧闭。或六脉沉伏。状若中风。而
无痰声搐搦之异。
【脉】凡伤寒阳厥。脉沉有力。阴厥脉沉无力。李士材云。阴厥脉沉弱。指甲青而冷。阳厥脉沉滑。
指甲红而
温。脏厥脉微而厥。寸口脉沉实滑大。为痰气食厥诸有余之证。微濡而弦。为阴阳虚厥诸不足之证。
大小无常为尸厥。沉细无力为蛔厥。浮大者风。紧细者寒。芤数暑热。促急瘴湿。涩滞血逆。无脉脱元。
【治】阳厥厥微则热亦微。宜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厥甚热亦甚。宜承气汤。
或三黄石膏汤。中寒阴厥。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回阳等汤。寒厥三建汤(川乌、附子、天雄、生姜
水煎。)加人参。热厥人参白虎汤。(荣斋按。《内经》的论厥。着重是在元气。所以热厥当补阴。
寒厥当补阳。《伤寒》的论厥。辨在邪气。所以寒厥宜温。热厥宜清。甚至可以攻下。这里是根据《伤寒论》
而辨证施治的。)蛔厥理中汤。加乌梅炒花椒。煎厥因于烦劳过度。阳气外张。阴精内竭者。宜六
味地黄汤加知母、黄柏、龟版。因于元气虚衰。不能收摄阴火。而昏昧卒仆发厥。脉软数者。宜黄 人
参汤(人参、黄 、生地、麦冬、五味子、天冬、黄柏、炙甘草。)薄厥因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宜犀角地黄汤。加消瘀降气之品。或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青皮、陈皮、茯苓、白芷、
乌药、甘草。)痰厥者。忽然气闷痰鸣。吐涎肢冷。脉见沉滑。重者不醒。为痰中。轻者渐醒为痰厥。
宜导痰汤。(制半夏、制南星、枳实、茯苓、陈皮、甘草、姜。)或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尸厥因
冒犯不正之气。如登 入庙。吊死问丧。猝中恶气。忽然肢冷口噤。昏晕妄言。则为尸厥。治以苏合香丸。
姜汁调灌之。更宜醋炭薰鼻即醒。气厥之证有二。气虚气实。皆能为厥。实则形气愤然。卒倒肢冷。
口无涎沫。其脉沉弦或伏。治宜顺气调肝。四磨饮。乌药顺气汤之类。与中风身温多痰涎者大异。
虚则形气索然。色青脉弱。肢体微冷。治当大补元气。如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皆可选用。血厥之证
亦有二。血逆血脱。皆能为厥。逆则因产后适有恚怒而见者。血从气逆。必先调气。与薄厥相似。气
行则血亦行。重者、宜桃仁
承气汤。血脱如大吐大崩。或产后恶露过多不止。则气随血散。卒仆无知。宜先掐人中。或烧醋炭。
以收其气。急服独参大剂。血脱益气之法也。(荣斋按。血逆而厥。可用白薇汤。──白薇一两、
当归一两、人参、甘草各一钱。水煎服。)因醉得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