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境使然,男人要比女人来得明显和强烈得多。
为了更清楚说明这个理论,我试着帮你们描绘一个场景:
当一个已婚的女人在办公室里遭遇了许多的不愉快,如果现下缺少了她这份薪水,对家庭开支还不足以有立即伤筋动骨的危险的话,那么她大可以撅着嘴、跺着脚、撒娇地说:“哼!大不了我不干了!反正我老公可以养我!”当她任性地扭头离去的时候,我敢说,大部分的女同事都会在心里羡慕她的幸运:“唉!看看人家多幸福啊,有会赚钱的老公养着,不用在外面受气!”
可是,如果我们把相同的场景换成一个男人。当一个在工作上受到巨大压力的男士,即使他老婆的薪水足以很好地养活一个家庭,他也不会(更不敢)在大庭广众下公然承认自己的老婆是撑起家庭开支的那个人。如果他像前面那个女人一样,跺着脚说:“哼!反正我老婆会养我!”当他潇洒地扭头离去时,我敢说,大部分的耳语会是“真没出息!”的嘲讽讥笑,而不是来自心底的羡慕了!
这就是男人在父系社会里成长所必须承受的压力。他们被定位成“给予者”的角色,生来就背负着养家活口的重责大任,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教导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哥哥要让妹妹;哥哥要保护妹妹)。作为女人,我们可以毫不困难、极为骄傲地享受“妻以夫为贵”的荣耀光环,可是男人在真的陷入“夫以妻为贵”的现实情况时,却得努力消化掉心里“吃软饭、没出息”的难堪情结。
因此,当一个男人走进三十多岁的责任期时,在心理上,他没有像女人一样有个可以“合法”依靠的退路可走(即使有,这也是另一种压力的来源)。他的职业生涯,不论喜不喜欢、开不开心,都只允许前进不允许后退,因为他肩上背负着对妻小的责任,以及作为大男人该有的尊严。
可是,任何在职场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当你只是初进公司的小职员时,你可以挥洒的空间是很大的。那个时候我们初生之犊不怕虎,我们还年轻,我们还可以选择,我们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尝试错误,而且,还没鞋穿的我们也没有什么是可以输掉的。可是当我们拥有了一定的工作年资,在公司里逐渐往上攀爬的时候,除了发现竞争越来越激烈、可以抢到的位置越来越少之外,最可怕的是,我们不再潇洒自如,我们害怕失去已经穿上的那双鞋,也害怕付不出每个月按时寄到的账单和妻小因此而受到的伤害。所以,处在这种心理环境压力下的三十多岁的男人,内心其实是非常脆弱和容易受挫的。bookbao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关于婚姻(9)
男人的脆弱,除了和肩上所背负的压力有关之外,还有一个不公平的地方,就是他们从懂事开始,就被剥夺了自由表达情绪的权利。你想想看,一个小男孩从几岁开始就被告诫说:“男孩子要勇敢,男孩子不可以爱哭?”我曾经在一个亲子教育讲座中被一位年轻妈妈完全击败!这位忧心忡忡的妈妈告诉我,她很担心自己的儿子有恋母情结,因为儿子每天睡觉一定要挨着她,而且还不停地摸着她的耳朵。我刚开始听了也有点担心,可是等追问孩子有多大了之后,却不禁为之气结。原来她的儿子才三岁多!
试想,我们在男孩才三岁时就已经给他勾画了男子汉的形象——勇敢、坚强、冷血!当我这么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还可以看悲剧电影自由地呜呜哭着时,男孩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做好擦干眼泪的准备。他们没有获得好好学习如何处理挫折、如何宣泄压力的机会,所以只能从父辈身上学会打落牙齿和血吞;学会将情绪感受闷在心里;学会遇到事情要不就一翻两瞪眼,要不就拍拍屁股,走为上策。
所以任何结婚超过1年以上的女人,都会对我接下来描述的场景有似曾相似的莞尔。家里的男人平时看起来雄赳赳气昂昂的,可是你千万别让他有个小病。只要他有了个芝麻蒜皮的小毛病,例如感冒,他就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一会儿发烧了,一会儿胃口不好了,一会儿又这儿疼、那儿疼的,娇弱得让人看了都好笑。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强化身体的不适,其实就是因为想藉由这些小病痛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并且满足平日得不到、或不好意思需索的被呵护的心理需求。
好了,我们明白了男人的情商,持平而论,为什么比女人低了之后,再来看看在婚姻关系里的“反抗”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在不同的人生场景里,每个人都难免会面临着自我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如何取舍的难题。大焉者,例如在职场中,我是要做个懂得牺牲个人的成就而重视团队精神的人,还是反之?小焉者,生活中平凡琐事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例如面对高峰时间拥挤的地铁,我是选择遵守共同利益、规矩地排队上车,还是先保证自己能上车比较重要?
在讲究妥协智慧的婚姻关系中,需要做出取舍决定的选择题更是频频出现,并且扮演着维系婚姻的关键性角色。这些取舍可以细小到一些芝麻绿豆大小的生活琐事:星期天下午,我是推掉闺蜜的下午茶邀约,和他一起逛那热得要命的花鸟市场,还是……取舍也可以巨大到关乎个人的生涯规划:面对他的工作变动,我是继续留在很有前景的原工作单位,让他自己一个人搬到外地,还是……
面对选择,让我们做出取舍决定的背后动因,除了理性的分析和感情的考量之外,还有一个幽微的、但至关重要、有决定性影响力的内在声音:“在这段关系中,我被满足了吗?”
啊哈!问题的关键原因终于浮现出来了。是的,凭什么都是我在退让呢?我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吗?如果我一直委屈妥协,在这样的婚姻里,我会快乐吗?这就是形成“反抗”的诱因和动机,也是我担心年纪还轻的三十多岁孩子无法顺利过得去的心理关口。
在我祖母、母亲的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女人的婚姻选择题里没有“离婚”这个答案可以勾选。当她们遇到了心里没有满足的缺口时,她们所能做的,只是用认命的心理情绪去合理化她的遭遇,她不会难过,也不会夸大自己的匮乏,她只是在被赐予的欢乐中安静地生活,安然地与自己的宿命妥协。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关于婚姻(10)
到了我这个年代,解放后的女人比母辈独立自主得多,我们不太可能只用“宿命论”来解读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很好的养活自己,赚的钱甚至比男人还多,工作能力也毫不逊色。可是大部分的我们,仍然尽可能地把“离婚”这个答案排除在可以勾选的范围之外。我们不一定是安然地与自己的宿命妥协,我们只是选择“不得不”妥协,我们不反抗,只因为我们不好意思离婚。
至于比我们更优秀、更有能力、思维更开放、更独立自主的你们,如果不能理解婚姻的真谛,不能学会如何应对“反抗”的心理情绪,那么离婚率的高居不下,自是可以预期的事。
我相信读到这里,正在看书的你一定气愤难平:金老师,你为什么总是把维系婚姻的大部分责任放在女人身上,难道我们就那么活该倒霉吗?难道只有他会反抗,我就不会反抗吗?
是的,是的,亲爱的孩子,就是因为知道婚姻走到一定年头,“反抗”是必经的阶段,也因为知道女人当然也会有反抗的心理情绪,我才会用这么多的篇幅,这么不厌其烦地举例告诉你男人在责任期所承受的压力,帮助你知道如何理解这个年龄段男人的焦躁反抗心理,以及如何不“对号入座”地认为这些反抗情绪都是冲着自己来的。我的看法是,当我们不把对方的情绪take personal时,我们就能比较心平气和地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像紧绷的弦丝那样一拨就断。
此外,我还想对年轻的你说几句心里话。在不同的演讲场合中,只要谈到家庭,我最喜欢反复提醒的一句话就是:“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情绪稳定成熟的女主人,那么这个家庭里的成员就不会错到哪儿去。”没错,对一个家庭来说,男人也许是那根支撑着家庭保护伞的顶梁柱,可是让那根柱子牢牢地站着的却是女人温暖的胸膛。对每个有母亲的孩子来说,回到家,一推门扯着嗓子喊的绝对是:“妈妈,我回来了!”妻子、妈妈,就是那个让人回到家见了就安心的秤砣。太太开心了,丈夫也就放心了;妈妈开心了,孩子也就安全了。
所以,女人本来就应该在婚姻里扮演那个情绪比较稳定成熟的角色,也是带领着家庭演奏出和谐律音的指挥家。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的这番话并不是打压女人,也不是教女人自我矮化。对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我们来说,拥有最坚强心理素质的人,是那些能冷静地看见问题,勇敢地面对问题,技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智慧地引导对手的人。
那么我期待的智慧女人是怎么解决“反抗”这些情绪的呢?
首先,你一定要确认这是“我的选择”,而不是他逼我做的选择。如果你自己决定要扮演这个带领情绪、稳定情绪的角色,那么在遇到需要用忍耐和妥协来化解反抗时(包括自己的反抗和他的反抗),就不要再怨天尤人,不要再唠唠叨叨地诉苦埋怨,免得徒增自己的痛苦。
其次,女人的妥协绝对不是无知的牺牲。如果他值得我为婚姻付出努力,这些妥协就是有价值的。可是如果他的人品、他的价值观、他与人交往的态度以及他对我和孩子的态度,都不能得到我的尊敬,那么这些付出就是愚蠢的,就必须仔细考虑下一步该如何走的问题。
如果我假设你的答案是前者——“他值得我这么做”。此时,就是我们该“先斟满自己的杯子”的时候了。面对自我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如何取舍的难题,妥协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逃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