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语:本症为经气壅滞不畅,复值经前冲任之气血壅盛,经气愈加壅滞,遂致循经上逆乳络,不通则痛。今于乳房胀痛之际,滞气上逆之机,刺其阳明之腧,乳络郁结之部,迎而夺之,直达病所,使经脉通调、冲任和畅,通则不痛。
  8.乳根
  【取穴】乳下1。6寸,即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
  【主治】缺乳
  【机理】乳根穴位于乳房处,针刺该穴可通经活络,疏通局部气血,促进乳汁分泌。
  【刺灸法】针刺
  【治疗经验】
  ◎梁粹英:乳根穴是治疗缺乳之要穴,可通经活络,行气解郁,笔者多年用此穴治缺乳之症,疗效甚佳。
  操作:患者端坐,全身放松,医者用左手捏住患者右(或左)侧乳头,把乳房轻轻提起,取乳根穴。消毒后用2。5寸毫针,沿皮下徐徐向乳房中央进针1寸,用导气手法行针1分钟。使针感向四周放射后,退针至皮下,再将针尖向乳房内侧徐徐进针l寸,行针1分钟。再进1寸,行针l分钟,针感直达膻中穴,此时出现全乳房沉胀、满痠感,即可退针。
  典型病例:余xx,女,27岁。产后15天因生气争吵乳汁突然减少。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于1976年6月加日前来就诊。查体:平素身健,面色红润,体胖神充,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而有力。属肝郁气滞型缺乳。用上法治疗1次后,乳汁分泌大增,2次后即可不添加牛奶哺乳,3次后,乳汁够吃有余。
  按语:导气手法是一种徐入徐出、不具补泻作用的手法。进针至一定深度时,均匀缓慢地提插、捻转,上、下、左、右的力量、幅度、刺激强度相当。用导气手法可诱发出乳房自身的精气,增强乳汁分泌。此法尤对肝气郁结型见效快,疗效佳。
  10,不容
  【取法】平卧,在脐上6寸、旁开2寸处。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入夜疼痛
  【刺灸法】针刺加灸
  【治疗经验】
  ◎马平之
  操作:用28号1。5寸不锈钢毫针,针体与皮肤呈45度角向下斜刺1…1。3寸,得气后留针10分钟,然后用艾条温和灸,施灸15分钟出针。左肩疼取左不容,右肩疼取右不容,双肩疼则取双侧穴。
  典型病例:宋xx,男,50岁。患左肩关节疼痛1周,不能上举,尤其是入夜疼痛加剧、不能入睡。经用本法,1次痛减,2次痛止,安然入眠。
  按语:肩关节周围炎(漏肩风)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尤其是夜间疼痛更剧。本法主要解决夜间疼痛不止。如肩关节仅有局部活动障碍,而无疼痛表现则不必使用。
  11.天枢
  【取法】仰卧,于脐旁2寸处。
  【主治】急性肠炎
  【机理】天枢穴为胃经腧穴,又为大肠之募穴,故可调理气血,通肠导滞,治疗肠腑疾病。
  【刺灸法】三棱针点刺加拔罐
  【治疗经验】
  ◎喻喜春:近40年来用此穴刺络放血治疗急性肠炎,每天放血1…2次,一般2…3天即愈。此外,肠痉挛急性者于发作时放血1…2次即愈,慢性者每天l次,5…7天即止,腹胀亦如此,收效可靠。
  操作:取腹壁皮肤无皱纹者,以细三棱针点刺拔罐吸出血5…15毫升。
  典型病例:汤姆逊,男,45岁,美国籍。1987年10月9日就诊。诊断:急性肠炎。患者由于食物不洁,引起腹痛及腹泻己经7小时,解6次稀水样大便,量不多,解时肛门灼痛,无红白粘液,作痛即泻。体温38℃;肠鸣音亢进,脉细数,苔少而腻,口干。不愿用化学药品,而用细三棱铃点刺该穴,中号罐拔之,共吸出血约20ml,治疗后症状即减轻,腹泻停止,6小时后重复治疗1次而愈,肠鸣音已不亢进。
  12.归来
  【取法】脐下4寸,旁开2寸处。
  【主治】痛经
  【机理】归来穴位于下腹部,近胞宫,故具有调经止带、理气止痛作用。
  【刺灸法】针刺加火罐,电针
  【治疗经验】
  ◎康泰隆
  操作:30号1…3寸毫针。以爪切式进针1寸半,捻转手法,局部胀重感应,刺激3分钟加火罐5分钟,腹痛消失,1次而愈,2次巩固,或挟持式进针,捻转手法3寸深加G6805电针机连续波每日1次,刺激5…6次。
  典型病例:姚x,女,19岁。临经腹痛。今晨起病,素有痛经,历时4载。脉数苔薄。治拟理气。取归来穴(双)加火罐。捻转补泻,每隔5分钟强刺激,留针20分钟,加火罐5分钟。起针痛消,巩固2次,未再发。
  13.髀关
  【取法】仰卧取穴,骼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横纹,触之可凹处即穴。
  【主治】⑴膝痛 ⑵胃痛
  【机理】髀关穴为足阳明胃经之穴,故可理气和胃,治疗胃痛。因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髀关可行气活血,强腰膝,通经活络,故可治疗膝关节疼痛。
  【刺灸法】针刺;电针
  【治疗经验】
  ◎张宏:2年多来,主取此穴电针治疗7例膝痛患者,均获良效。
  操作:常规消毒后,持30号4寸长针前部,迅速刺入穴内3…5mm深。轻度捻转同时向下用力,将针垂直刺入深部。有麻胀感停止进针,若麻胀感只在局部,则需继续提插捻转,针感传向膝部。针3寸左右。再选膝下任意一穴(足三里、阳陵泉或阴陵泉)为配穴。通以电脉冲疏波,髀关之针接负极,刺激量大小以们及髌骨明显振动,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时间30分钟,每日1次。
  典型病例:康x,女,46岁。1987年6月10日就诊。双膝关节疼痛3个月,阴天或遇寒加重。诊断为“关节炎”,给予“炎痛喜康”口服。最初服药后痛减,久之服药亦不显轻。查:夏日仍穿两条单裤,膝外观无红肿变形,屈伸活动时关节作响,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辨证:寒湿膝痛。治疗:电针双侧阳陵泉、阴陵泉、犊鼻、内膝眼、足三里,每日1次,连续6次,疗效不明显。决定试用髀关穴治疗。进针3寸左右即有麻胀感传至膝部,针感以左膝反应强烈。通以电脉冲疏波后,见股部肌肉群随波谐振,髌骨亦受韧带牵拉而振动。扪之可觉髌骨上下振动,刺激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5次后,左膝已不觉痛,又单针右膝2次,结果两膝痛感全失,并将单裤换成裙子。
  按语:髀关为足阳明胃经由腹部进入下肢的第一个穴位,为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关相会之处。故为调节下肢胃经的总穴。胃经之脉多气多血,下注膝中,为膝之气血的主要来源。针刺髀关,针感传至膝部,引本经气血下注膝中,起到濡养、润滑、祛邪等作用。针刺髀关得气后,通以电脉冲疏波,可引起股膝部肌肉谐振,髌骨被肌健牵拉亦随之振动。从而引起关节腔内压力规律性波动。这种振动对改善膝部之微循环状态,加强关节液的代谢和清除关节内的致痛物质,解离关节内外的筋键粘连将起到良性作用。故主取此穴治疗膝痛,不仅适用于初得者,而且对久痛者亦能取得良效。
  ◎仝祺龄
  操作:仰卧,在大腿前面、骼前上棘下4寸,或髌底外侧端上12寸取之,直刺1。5…2。5寸,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运针1次。针右侧。
  典型病例:安XX,男,33岁。胃脘剧痛6小时,曾在本厂卫生所注射654…2未见效果。照上法针右侧髀关一穴,留针30分钟,胃痛止,于第2天照常工作。
  14.梁丘
  【取法】仰卧,在膝簇上外缘上2寸凹陷处,当骼前上棘与…骸骨外上缘之连线上取穴。
  【主治】⑴腹泻 ⑵胃痛 ⑶恶心欲吐 ⑷急性乳腺炎
  【机理】梁丘穴为足阳明胃经之郄穴,郄穴可治疗急性病症,且止痛效果佳。而大肠、小肠又皆属于胃,胃经经脉循行过乳,故针刺、艾灸此穴可治疗以上诸症。
  【刺灸法】针刺;艾灸
  【治疗经验】
  ◎刑文堂:6年来,笔者用艾灸左侧梁丘穴治疗腹泻,取得满意效果。急性腹泻只灸1次即可痊愈。慢性腹泻灸7次有显效。如再配关元、中脘、天枢则可缩短疗程,增强疗效。
  操作:将艾绒搓成麦粒大艾炷,在左侧梁丘穴上施灸12壮。采用直接灸,每壮在皮肤感觉热痛时取掉复灸。
  典型病例:宁xx,男,23岁。1984年7月9日就诊。自诉昨天因食生冷,从夜间开始脐周作痛,泻下稀薄,日10余次,如水下注,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微弱。取左侧梁丘穴,用上法只灸l次,当即感腹痛减轻,当日便次减少成条状。翌日完全恢复正常。
  按语:梁丘穴为足阳明胃经郄穴,胃腑经气深聚之部位,取此穴灸之可调理腑气使转输运化正常而起到止泻作用。又因郄穴有救急作用,故对急性腹泻单灸梁丘穴即有良好的止泻作用,慢性腹泻也可以该穴作为主穴灸之,但止泻效果有时不象急性腹泻那样一次即可成功。
  ◎吴旭初:20年来运用此穴治疗恶心呕吐,即时取效,屡用屡验。尤其是对急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等病。如无针具时可用两手拇指重压按揉本穴,局部如有发热感,沿经络上行效果更好。神经性呕吐增加治疗次数也有效。
  操作:用28号或30号1。5寸毫针,针尖沿经络略向上斜刺,得气后拇指向后轻微缓慢捻转和提插2…3次,约1…2分钟,至恶心或胃脘部不适消失为止,留针15…20分钟。捻转时有针感向上传导至腹部更好。
  典型病例:李xx,男,11岁。主诉:晨起进食后吹风着凉,急于上学,行至半路,恶心欲吐,胃脘不适。恰遇笔者,急用双手大拇指重力揉压梁丘1…2分钟后,其两大腿、腹部发热,恶心即刻消失,未见呕吐,中午进食如常,无不适。
  按语:本穴是胃经郄穴,有清热消积和胃降逆之功效。实验证明可使胃蠕动减慢减弱,止吐效果显著且迅速稳定。本穴较内关安全,如用指压更是简便易行。
  ◎杨兆民:笔者在临床应用单穴梁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