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次,3次胎位转为正常。
◎陈全新:艾条温灸至阴治胎位不正。
操作:施灸前孕妇宜排空膀胱,取靠背坐位或仰卧位,松开腰带,双侧至阴穴同时施灸。以局部有较强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若温度适当,被灸者常可感到有热气沿小趾循足上行,部分病人可随即觉胎位有转动感。
典型病例:李xx,女,26岁。妊娠7月后检查发现胎位不正(横位)。接受温灸至阴,施灸10分钟后自觉有一股线条状温热感沿小趾侧、足背、下肢后侧缓缓上升,至骶、腰部后则渐扩散,随即感胎儿转动,灸治后复查胎位已矫正。后因过于劳累、胎位复横,再自行施灸2次,足月顺产。
◎沈华莉:灸至阴穴矫正胎位的效果是可靠的,而且多数灸1…6次即可生效,最理想的纠正时机是孕28周…33周,复位后不易复发。
操作:取仰卧位曲膝,解松腰带,用艾条对准双侧至阴穴,距离1寸远,达到温热感为度,每次15…20分钟,灸后休息1…2小时,1…3天复查1次。
典型病例:吴XX,女,32岁。孕30周,产前检查为臀位,灸至阴穴l次,于3月20日复查转为头位。
◎喻喜春:用至阴穴放血治疗产后或手术后尿潴留及胎盘滞留效果良好。此种尿潴留,只需每天放血1次,l…3次即小便通顺,有的放血后当时即能解出小便。用此法治疗30例胎盘滞留,有的可立即下来,只2例在同1天内治疗2次下来。
操作:先揉搓小趾数10次使皮肤充血,用细三棱针点刺后,挤出血0。5…lml。
典型病例:廖xx,女,25岁。1968年8月13日会诊。诊断:产后尿潴留。患者为初产妇,产一男婴后,48小时内不能自行解小便,已导尿1次,膀胱胀满至脐下二指。用细三棱针点刺双至阴后,各挤血约lml,同时用手向下轻按膀胱底,当即解小便750ml,当夜自行解小便1次而愈。
◎刘柄权:采用针刺至阴治疗痛经,针治次数以月经来潮无痛为止。
操作:用28号或30号0。5寸毫针,垂直刺入0。2寸,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捻转为主,提插要轻。针刺时间以来月经前2天或痛经发作前2天。实热者出针时摇大针孔,让其出血少许;虚寒者可艾条灸。
典型病例:邓xx,女,24岁。1983年7月5日就诊。主诉:小腹疼痛2天。患者痛经2年余,每次月经前下腹疼痛,这次行经前下腹阵发性疼痛,难以忍受,经色多紫暗,夹有血块,月经周期28天,尚准。伴有腰痛、下腹冷感、恶寒、体倦。小腹部压痛,喜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寒邪凝滞经脉,不通则痛。单手刺入至阴穴0。2寸,每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加艾条灸。针灸后15分钟疼痛缓解,30分钟后出针,急按其针孔。次日复诊疼痛已止,第2次月经周期继用上法治疗而愈,l年后随访再未复发。
◎李美琪
操作:仰卧位,将裤带松开,双脚平放或屈膝脚平放,露出至阴穴,用艾条温和灸或艾炷直接灸3…5壮,使局部红晕为度。
典型病例:王X,女,25岁。1980年4月2日患者已怀孕7个多月,经产前检查为横位。按上法采用温和灸至阴穴,每次灸5…10分钟,共灸3次复查胎位已正。后顺产生下一男孩。
足少阴肾经穴
1.涌泉
【取法】踡足时,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取穴。
【主治】⑴产后乳汁不行 ⑵呃逆 ⑶气厥 ⑷鼻衄 ⑸呕吐 ⑹突发性耳聋 ⑺癔 ⑻高血压
【机理】涌泉为肾经井木穴,肾主水,木气通肝,肝主疏泄,故涌泉功可滋肾水而涵肝木,治疗由肾阴不足所致的咽喉、肝郁不舒所致的神志等疾患。
【刺灸法】针刺;穴位贴敷;
【治疗经验】
◎黄永生、王宝英
操作:产妇取仰卧位,双腿平伸。常规消毒,用28或26号1。5寸毫针直刺涌泉穴(一侧或双侧),快速进针1寸,待有针感后(向大腿,甚至腹股沟及小腹放射),行强刺激,平补平泻法,捻针1…2分钟,留针半小时,10分钟捻针1次。起针后按摩和挤压乳房5…10分钟,或让婴儿吸吮乳头。
典型病例:李xx,女,27岁。88年12月15日就诊。该产妇10天前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第2天开始分泌乳汁。嗣后,因情志不遂乳汁减少,继而全无,伴乳房及胸胁胀满不适,口干汗多,头晕目眩。曾服中药通乳治疗无效,故前来就医。针刺双侧涌泉,针刺后,按摩、挤压乳房即见乳汁渗出,乳房,胸胁胀满亦随之消失。翌日,余症悉除,乳汁充盈。
注意事项及禁忌:产后大出血者慎用。
按语:涌泉穴系足少阴肾经之井穴,具有开窍醒神、交济水火的作用。产后乳汁不通可认为乳窍闭,而乳房位于胸膺,根据“上病下取”法则,针刺涌泉穴,可使乳窍通,乳汁分泌。
◎李杰:用涌泉穴治疗呃逆,效果甚佳。
操作:用28…30号1。5寸毫针,将针迅速垂直刺透皮层,再缓慢刺入0。8…1。0寸,每3…5分钟捻转l次,留针3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男,38岁。1987年4月17日就诊。主诉:呃逆1年,每天发作。患者1年前与他人争吵后出现呃逆,昼夜不已,除睡眠外少则1…2分钟,多则3…5分钟发作1次,伴腹胀胸闷,神疲纳减,睡眠欠安,曾口服多种中西药物及针刺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故前来就医。查:患者形体消瘦,呃声响亮,声短而频,舌红苔薄黄,脉弦极。辨证为因情志郁怒,肝失条达,化火动肝,上逆犯胃,则呃声不止,气机逆乱,则腹胀胸闷。治宜潜阳降逆,疏肝理气。治疗以指切进针法垂直刺入涌泉0。8寸,患者因疼痛剧烈而短时憋住呼吸,随之呃声顿减,留针30分钟,起针时呃声明显减少且声低,先后共针7次,呃逆停止,胸腹闷胀亦消,终获痊愈。
注意事项:该穴针刺时疼痛剧烈,故手法不宜过强。
按语:该患者曾接受针刺治疗却未效,若再按常规取穴恐难收功。历来虽无刺涌泉治呃逆之记载,却有治癔病性瘫痪的报道,该患临床表现虽与癔病性瘫痪不同,但病因病机相似,故刺涌泉以潜阳降逆,竟收殊功。
◎王惠玲:气厥属于中医“厥证”范畴,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癔病性晕厥”。本病一般均在明显的精神因素影响下突然发生。笔者体会,除虚证当灸治百会、气海等穴以补气升阳外,实证气厥临床又有体质壮实、气逆血升和本虚标实、阴虚阳亢之不同。前者,针刺人中、内关、十宣放血多获良效,而对后者,则针刺涌泉,更为适宜。
操作:用28号或30号1寸毫针,直刺进针0。5…0。8寸,行平补平泻手法2分钟,留针5…10分钟。如患者迅速清醒,也可不留针。
典型病例:霍xx,女,45岁。88年5月6日出诊。主诉:突然昏厥已5分钟。患者平日与婆母不睦,经常争吵。今日因家务再次争执,一气之下,昏倒不省人事,肢体僵直。查患者身体瘦弱,面色灰白,两目上视,肢端冰凉,脉细弦尺弱。既往有头痛、神经衰弱、胃病史。脉证合参,属肝肾不足、阴虚阳亢昏厥。治疗以单手刺入涌泉进针,施平补平泻,捻转提插手法。1分钟后,患者开始呻吟,继续行针,约2分钟,患者长吁两声,屏气缓解并啼哭出声,目睛下降,手足开始活动,同时啼哭不已,遂即清醒。
注意事项:对元气虚脱者,不宜用此法。
按语:涌泉为肾经井木穴,肾属水,木气通于肝,故涌泉能兼通肝肾二经。本症为水不涵木,火郁风动,该穴既能滋肾,又能解郁,引火下行,故对肾阴素虚,阴不制阳,因情绪激动而诱发之气厥恰到好处。
◎梁栋富
操作:用30号1寸毫针,单手快速直刺深度8分许,捻转提插运针手法轻而柔和,平补平泻得气即可,留针15分钟,间隔6…7分钟,捻转l次。
典型病例:方XX,男,45岁。患者素有眩晕,鼻衄已月余,每日1…2次,每次出血量约2…3ml,先后用安络血、止血敏、止血环敏等止血药,双侧鼻腔局部用凡士林纱布填塞,鼻腔仍然渗血不止。面色苍白,头晕目重,两耳鸣响,心烦不寐,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象细数,舌红苔剥,症属肝阳上亢。治宜滋阴潜阳,泻火止血,选肾经涌泉穴,针刺30分钟后,鼻腔不见血液渗出,2天后取下填塞纱布,连续治疗5次,以资巩固。
注意事项:用涌泉穴治疗鼻衄止血快,效果好。针刺1…2次即愈。但针刺该穴甚痛,患者不易接受,医生要做疏导思想工作,针刺技术要熟练,可以减少疼痛。
按语:针刺涌泉以滋阴潜阳,阴平阳秘,则鼻衄自止。
◎邢克利:
操作:①涌泉穴贴敷法:取独头紫皮蒜,横断面切成2mm左右薄片备用。每晚睡前贴于患侧涌泉穴处,用麝香虎骨膏敷盖。早晨起床时取下。②艾条灸双侧涌泉穴。每次30分钟。
典型病例:程x,男,8岁。1972年8月30日转诊。耳鼻喉科未见异常,父代诉:经常流鼻血2年余,每隔2、3个月即出血1次。其他无不适,面赤,舌微红。告其父回家用蒜贴敷涌泉穴处,每晚换1次。直到下月上旬不再出血。10月16日告诉这个月未出鼻出,半年后亦未犯。
按语:鼻衄以15岁以下的男童多见。贴敷涌泉穴以治风热袭肺或胃火炽盛,迫血妄行之鼻血为佳,而艾条灸涌泉多适于阴虚火旺、鼻衄不止者,以滋肾阴降火止血。
◎蔡宗敏
典型病例:江xx,男,13岁。诊断:急性鼻出血(鼻衄,脾肾气虚型)。1963年10月4日急诊。患者禀赋瘦弱,体质素虚,病前1天因劳累过度,突然鼻部流血滴漓不止,神疲倦怠,面色(白光)白,气促、呻吟、手足凉,不能平卧。舌淡,脉细无力。立即针刺双侧之涌泉,行针不到5分钟,鼻衄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