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单穴治病选萃 主编:吕景山(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次,留针40分钟。
  注意事项:取穴必须准确,方能保证疗效。取穴时,一般压痛点位于下腹穴上,也有个别病例出现在腰穴或腰穴与下腹穴之间。针刺时如得气较弱或无得气,针尖必须在前后左右寻找最佳针感,始终无得气者无效。
  67.阳合
  【取法】肘前外侧尺骨桡侧缘2…6寸间的压痛点上,左右臂不拘,取按之痛甚者。
  【主治】闪挫腰痛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杨济生、吴濂清:治疗急性闪挫腰痛效果极佳。
  操作:用28号1。5寸毫针,切准穴位后,沿皮肤向下垂直刺入1。2寸,得气并有向下传导的痠沉胀重感后,在呼气时运用提插结合捻转2…3分钟。手法终止后,提针至天部,让患者起立,做腰部的俯仰及转体动作,获得即刻效果后,再采用坐位或卧位依上法再运针2次。
  典型病例:X男,28岁。腰痛,不能活动2天。患者昨天搬动石块用力过猛,扭闪腰部,行动困难,不能翻身转动,咳嗽时痛甚。脊柱直,4、5腰椎及其旁侧寸许有明显固定压痛,下肢沿足太阳经无明显固定压痛,腰前俯困难,不能着袜拾鞋。舌苔薄白,脉象沉涩。按其前臂,以左肘前4寸尺骨桡侧缘痛甚,即定此处为穴。针刺入1。2寸,得气,病人白觉小臂酸胀,诉至手腕后,于患者呼气时做小幅度提插结合捻转,患者反应一般。增加捻转角度及提插幅度后,病人反应较强,如此施术2分钟,提针至天部,嘱病人咳嗽,谓已不大痛,又运针1分钟,再令其大力咳嗽,谓已不痛。又令其站立,试行俯仰、转体,动作自如,均可达正常范围。又运针2分钟,留针15分钟起针,患者高兴而去。
  按语:经临床观察,凡患急性闪挫腰痛的患者,其肘前外侧、尺骨桡侧缘均有压痛,最近者2寸,最远者6寸,以压痛最敏感处为穴。查此穴虽不见经书,但其位置与手太阳经所行之处相近,据经脉流注的相交相贯规律,当与足太阳经相合。为针刺时记载方便,故代师将其命名为阳合穴。
  68.东乳穴
  【取法】曲泽穴与大陵穴之间,正中点处即是东乳穴。
  【主治】⑴急性乳腺炎 ⑵回乳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东兴明:治疗急性乳腺炎、回乳症有效。
  操作:嘱患者上肢伸直,手心向上,平放在桌子上,按要求选准穴位,用28号或30号2寸毫针,快速直刺进针,一般深度1…1。5寸。在得气的基础上,快速捻针,一般约1…2分钟,至患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触及无痛感为止。左侧患病针左侧东乳穴,右侧患病针右侧东乳穴,双侧患病针双侧。
  典型病例:王xx,女,26岁。患者产后20天,自感婴儿吸乳时右侧乳房疼痛,伴有畏寒、发烧、全身不适、关节酸痛等。右侧乳房红肿,表面灼热,触及有硬块,压痛明显,无波动感。予针东乳穴,行针1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又经强刺激2分钟,胀痛消失,乳房触及较针前发软,1次即愈。
  张xx,女,28岁。停乳后2天,自感双侧乳房胀痛难忍,彻夜不眠。查:双侧乳房肿大,拒按,体温、脉搏正常,余未见异常。经针刺双侧东乳穴,得气后,强刺激1分钟,双侧乳房胀痛明显减轻,有舒适感,又经强刺激2分钟后,触及双侧乳房明显发软,疼痛消失,1次即愈。
  注意事项:病情发现越早,针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取准穴位,进针后患者必须有痠、麻、热、胀之针感,否则效果不佳。
  69.下内关
  【取法】在内关下1cm处取穴。
  【主治】手中指苍白综合症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朱长生:手中指苍白综合症是指手中指发生苍白、厥冷、麻痛、指僵直屈曲困难,影响睡眠和工作,轻者仅出现麻痛、冷、指伸屈障碍。采用针治此病,取得显著效果,一般当时即可见效,针治1次完全恢复正常。
  操作:在前臂屈面,内关范围消毒,用1寸毫针,在内关穴稍下1cm左右,针尖向手掌方向刺入,深约2cm,一定要有酸麻得气感为度,留针15…20分钟,在10分钟后捻针1次,待手摸病指由冷转温,苍白随留针时间逐渐泛红变温热时起针,起针后麻痛症状基本消失,指屈曲活动良好。
  典型病例:王xx,男,53岁。右手中指苍白、厥冷、麻痛5个月余。初感中指痠麻痛,以后出现厥冷苍白,不能屈曲,受冷受热,均可加重病情。经多方面诊治无效。无扭跌伤史,无风湿痛史。平时健康,有吸烟史。针刺后留针约10分钟左右,触摸手指有明显温暖感,逐渐看出右中指由苍白转为发红,至30分钟指色明显红润,温度同食指无名指指温基本相等,起针后右中指活动良好。
  70.腰点穴
  【取法】根据患者腰部扭伤的部位,左侧扭伤取右侧上肢桡骨全息律的腰点穴,右侧扭伤取左侧上肢桡骨全息律的腰点穴,双侧扭伤取双侧,此穴相当于手三里的部位,在此部位先用JJ201型中国经络诊疗器找到变阻点后定位。
  【主治】急性腰扭伤
  【刺灸法】电刺激
  【治疗经验】
  ◎贺同琦:采用此种取穴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易行,无痛苦,不用针刺,见效快,初病患者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治疗5…10分钟后,患者腰部自觉痛减,旋转幅度逐渐加大,前屈后伸感觉腰部轻松,继续治疗10分钟,患者腰部痛觉消失,活动灵活,旋转自如。
  操作:患者取站位屈肘,用找变阻点的探棒,按压腰点穴,然后将治疗键开启,将可调键调到疏密波,逐渐加大输出强度,患者会感觉此穴有麻胀感,麻胀可向上传导,并嘱其活动腰部。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10…20分钟。
  典型病例:张xx,女,31岁。昨日不慎扭伤腰部,当时自觉腰部不适,疼痛不明显,尚可继续工作,今晨起床时自觉腰部疼痛难忍,不能翻身,行走困难,由家人扶持来我诊。查体:表情痛苦,腰部僵直,双侧腰肌紧张,腰髓部压痛(+),前屈后伸活动均受限,直腿抬高试验(+)。印象:急性腰扭伤。取穴:双侧上肢桡骨生物全息律腰点穴。1次治疗后,自觉腰部疼痛消失,旋转、前屈后伸,轻松自如,自行行走。
  71.扭伤穴
  【取法】曲池穴下2。5寸,压痛明显处是穴。
  【主治】急、慢性腰扭伤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李延芳:治疗急慢性腰扭伤,一般2…3次即愈。
  操作:用30号毫针,直刺1。5寸,用泻法,边捻转边活动腰部,留针15…20分钟。
  典型病例:何xx,男,45岁。因搬重物不慎将腰扭伤,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取扭伤穴,强刺激,边转针边活动腰部,留针20分钟而愈。
  72.疔俞
  【取法】神门后4寸,向内侧3分。压迫时无名指与小指有疼痛感处是穴。
  【主治】脂膜炎
  【刺灸法】隔姜灸
  【治疗经验】
  ◎许建阳:脂膜炎,又称回归热型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是临床上较为罕见的一种疾病。笔者认为此病属祖国医学之痈疽疔疖痰核范畴。灸之则营气相从,火气下彻,化瘀祛痰,故取疔俞一穴。
  操作:选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略薄的大片(太厚不易传热,太薄易烧伤),厚薄要均匀,用针点刺许多孔贴于穴处;取患侧穴处,若病发于两侧或中央应取两侧治之,各灸50壮,施灸后宜暂避风吹,以干毛巾覆之轻揉;若起泡者,可在此穴上下1、2分处灸之。
  典型病例:赵xx,女,36岁。双臀部包块疼痛2年余,加重半年。两年前无明确诱因,渐感双臀部疼痛,无红、肿,可触及2个黄豆大小包块,伴见低热,有轻度汗出、恶心、呕吐,无潮热盗汗。其包块逐渐增大,曾到我院住院手术切除,经活检诊为“炎性包块”。年余后,手术处再次生长2个米粒大小包块,逐渐长大。曾用药治疗,效果不显,疼痛未解,包块未消。近半年其包块逐渐增大,疼痛加重,腹部、四肢内侧可触及无数米粒大小包块,左外踝前下方处可见花生米大小包块,伴疼痛,来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双臀部近坐骨会阴处可触及o。5xo。5cm大小包块各1块,质稍硬,压痛,边缘尚清,外观无红肿,皮温不高。耻骨联合处可触及0。2x0。3cm大小包块。四肢内侧可触及无数米粒大小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缘清楚,无粘连。左外踝前下方处可触及1。5x1cm一包块,外观微红,质硬,压痛,皮温稍高。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细滑数。血沉:48mm/小时,肝功能:SGPT正常,黄疸指数4单位,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0单位,麝香草酚絮状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阴性,活检报告,脂膜炎。双侧疔俞穴处隔姜灸,各60壮,每日1次。治疗第l次,疼痛大减;第2次疼痛基本消失,第3次疼痛消失,包块缩小,第4次包块基本消失,第5次包块完全消失。再灸5日,以巩固疗效。复查正常。
  按语:前人用此穴治疗痈疽疔疖效果甚佳,余试用于治疗脂膜炎,其疗效较满意。由于病例尚少,未能进行临床总结。
  73.侧关
  【取法】仰掌,平内关穴,在尺骨与尺侧腕屈肌健之间。
  【主治】急性腰扭伤
  【刺灸法】直刺
  【治疗经验】
  ◎吴志刚:治疗急性腰扭伤均在3次内治愈。
  操作:直刺1…1。5寸,针尖向内关、外关深部交界处,酸胀感向手指放散,向上可致肩背腰部。治疗时,行捻转泻法,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
  典型病例:李XX,男,40岁。于转身时突觉腰部掣痛,随即动弹不得,次日即卧床不起。查:腰部板硬,第3、4腰椎两旁压痛,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证属气滞血瘀,经络瘀阻。针双侧关穴,针感上传至肩背,疼痛当即缓解,可自己翻身,可行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