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医学的运气学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生于标者。

阳明本燥(阴)而标阳,中气为太阴湿土,其标本异气。因金遇土则从湿化,故其病不从标本而从乎中,出现胃中虚冷、水谷不别、食谷欲呕、大便初硬后溏等中见阴湿之候。但是,阳明病并不一定完全按标本中气的从化规律发展,因为太阴脾与阳明胃同居中州,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之间燥湿相济,升降相因,以维持水谷消化吸收和输布的正常生理功能。胃喜润恶燥,胃气以下行为顺的生理特性决定了阳明病的病理特点:阳明病易从燥化,临床上以从本化燥的燥化证为主。故曰:“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伤寒论》)。此为病本应生于中气又非完全生于中气者。

上面我们以太阴、少阴、阳明为例,用标本中气的理论分析了它们的病理变化。其他各绎的气化为病,率皆如此,不一一赘述。总之,标本中气理论提示了六经为病的病理特性及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变化。一般说来,三阻中以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其病多属于热证、实证,概为阳证。病在三阳表示人体正气亢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一般呈亢奋状态。三阴中以太阴人里尚浅,少阴人里已深,厥阴人里尤深。其病多属于寒证、虚证,概为阴证。病在三阴表示人体正气衰减,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虚衰状态。受邪相同而病证属性判然不别,这也是标本中气变化不同使然。

必须指出,脏腑经络是气化的物质基础,气化是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表现。因此,脏腑、经络、气化三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明乎此,方得六经气化学说之真谛,才不至于把标本中气理论当成刻板的公式,方能正确地运用标本中气理论去阐明生理病理现象。

六、标本中气与治疗

六气(淫)之邪感人虽同,但是由于人之禀赋各异,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故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或从虚化,或从实化,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而生病各异。所以,在临床上就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而辨证施治。

(一)生子本者,求之于本

太阴湿土,本湿而标阴,标本同气,所以病人太阴,邪从本化,则出现中阳不振,寒湿内阻之候,故用理中丸(汤)温中散寒、健脾燥湿而治其本。如是脾阳得运,寒湿既除,中土有权,升降复常,诸症自愈。即病生于本,就求之于本。

(二)生子标者,求之子标

少阴君火,本热而标阴。病人少阴,其标本有水火阴阳之别。若病邪从本化热而为少阴热化证,属少阴阴虚火旺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属少阴阴虚水热互结者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病从本化,故治之于本。如病邪从标化寒而为少阴寒化证,则治宜扶阳抑阴,以四逆汤回阳救逆,附子汤温经扶阳、除湿止痛,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等。病生于标,就求之于标。

(三)生于中气者,求之于中气

太阳中见之气为少阴。太阳病外邪久羁,或汗下失宜,均可导致病从中化之候。如下后复汗,阳气大伤,阴寒内盛,而致昼日烦躁不得卧,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身无大热,脉沉微之阳虚烦躁证,是阳虚阴盛,阳为阴格,病势重急,阳气将脱之象。病在少阴,性属阳虚。故急用干姜附子汤急救回阳,姜、附辛热,急复其阳,附子生用,其力更锐。其方类似四逆,然而不用甘草,其势尤猛,浓煎顿服,则药力集中,较之四逆收效更速,单捷小剂,其力精专,有单刀直人之势。病生于中气,就求之于中气。

(四)生于标本,标本兼施

太阳本寒而标阳,其病从本化寒,从标化热,若病既生于本,又生于标,则标本同治。如太阳伤寒,兼有里热之候的大青龙汤证。太阳表寒证是病生于本,发热烦躁为病生于标,是标与本俱病,故大青龙汤用麻黄汤加石膏、姜、枣,发汗解表,清热除烦,而标本兼顾,表里双解。

总之,标本中气的治法,无论取标本或取中气,只要是病之所在,就是治之所施。不论是治标、治本还是治中气,不论是从治、反治、逆治、正治,都是针对着疾病的主要矛盾而采取的不同方法而已。要之,“知标与本,用之不殆”,“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素问,至真要大论》)。

第三节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在中医学上,运气学说主要是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作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疾病时的参考。

一、运气与生理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从人体水液代谢和调节上,可以看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是必需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当气候顺逆失常时,人们如果不注意摄生,就会引起疾病。所以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人们必须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而尽终其天年。

二、运气与发病

运气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点。火为二运,相当于每年的夏季,由于火在天为热,在脏为心,故每年夏季在气候变化以火热变化较大,在人体以心气变化为著,心病较多为其特点。土为三运,相当于每年夏秋之季,由于土在天为湿,在脏为脾,故每年夏秋之间,在气候变化上雨水较多,湿气较重,在人体以脾气变化为著;脾病较多为其特点。金为四运,相当于每年的秋季,由于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故每年秋季气候变化以燥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肺气变化为著,肺病较多为其特点。水为五运,相当于每年的冬季,由于水在天为寒,在脏为肾,故每年冬季气候比较寒冷,在人体肾气变化为著,肾病、关节疾病较多为其特点。

从六气来说,与五运基本相似。主气的初之气为厥阴风木,·相当于每年的初春,气候变化多风,疾病流行以肝病居多。二之气为少阴君火,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气候逐渐转热,疾病流行以肝心病居多。三之气为少阳相火,相当于每年的夏季,气候炎热,疾病流行以心病、暑病居多。四之气为太阴湿土,相当于每年的暮夏初秋,气候变化以湿气为重,疾病流行以脾病居多。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相当于每年秋冬之间,气候变化以燥气较重,疾病发生以肺病居多。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气候严寒,疾病发生以关节病和感冒居多。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运气中五运六气的变化规律来推测疾病发生的大致情况。

(一)五运与发病

大运有平气、太过和不及之分,其发病情况是:

1.平气之纪与发病:运气的变化既非大过,又非不及,谓之平气之纪。木之平气称敷和之化,其病里急,支满,因肝主筋,故其病宜在筋。火之平气称升明之纪,其病响动,痪疯,因心主血脉,故其病宜在脉。土之平气称备化之纪,其病痞满,因脾主肌肉,故其病宜在肉。金之平气称审平之纪,其病咳嗽,因肺合皮毛,故其病宜在皮毛。水之平气称静顺之纪,其病厥逆,因肾主骨,故其病宜在骨。如《内经》云:“敷和之纪……其病里急支满……升明之纪,其病困痪……备化之纪,其病痞……审平之纪,其病咳……静顺之纪,其病厥”(《素问·五常政大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