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的原始過程。在他的畫“耶穌變容”的下半幅,凝神的孩子,失望
的仵工,困惑不安的信徒,反映出原始而永恆的痛苦,世界的唯一根
基,畫中的“假象”就是萬物之源的永恆矛盾的反照。現在,從這一
假象,宛若襲來一股芬芳的天香,升起了
五
五
現在,我們接近研究的真正目的了,我們的目的在于認識酒神兼
夢神型的天才及其藝朮作品,至少先要了解其初步的神秘結合。到此
,我們將首先探討這顆新芽怎樣先在希臘世界出現,后來又發展為悲
劇與酒神祭曲。關于這點,古希臘人自己就給我們一個象征的答案。
他們把荷馬和阿奇洛科斯的像并列刻在雕塑,飾物等等之上,視為希
臘詩歌的始祖和持炬人,他們深深感到只有這兩個匠心獨叩耐吿
才值得尊重,因為一股熱情之流從他們發源,流遍希臘晚期的全部歷
史。荷馬,這個潛心默想、白發蒼蒼的詩人,現在愕然看著狂放豪邁
,馳騁人間的尚武詩人阿奇洛科斯的慷慨激昂的才華,現代美學只能
把這解釋為第一個客觀詩人與第一個主觀詩人分庭抗禮。這種說明對
于我們無甚幫助,因為我們認為主觀的藝朮家不過是可憐的藝朮家,
而在各種藝朮和藝朮高峰尤其需要首先克服主觀成份,從自我解放出
來,制止個人的意志與欲望。真的,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作品,如果
洠в锌陀^性,洠в屑兇獾某坏撵o觀,我們就不相信它是真正藝朮。
所以,我們的美學必須首先答復這樣的問睿透鲿r代的經驗而言,
所謂抒情詩人言必及“我”,總是對我們有聲有色地歌唱自己的眷戀
愛慕,那么這種詩人又怎能算是藝朮家呢?比之荷馬,阿奇洛科斯以
他的憤恨輕蔑的吶喊,如醉如狂的熱情,使我們驚心動魄﹔那么,號
稱第一個主觀藝朮家的他,豈不是非藝朮家嗎?然而,在這情況下:
又怎樣解釋人們對他的崇敬,甚至客觀藝朮之策源地狄爾斐的不同凡
響的神喻也尊他為詩人呢?席勒從心理方面觀察,闡述他的創作過程
,他自己雖然不能解釋,但這似乎是可靠的。他承認,創作活動之前
預備階段的心情,并不是先在眼前或心中有一連串依照思維程序排列
起來的映象,而毋寧是一種音樂情眨#ā霸谖遥杏X初時并洠в忻
確固定的目的,這是后來才形成的。我先有某種音樂性的心情,只有
在這之后才產生詩的思想。”)此外,讓我再指出一切古代抒情詩最
主要的一種現象──往往抒情詩人與音樂家自然而然結合于一身甚且
同是一人。就這點來說,現代抒情詩,在相形之下
六
六
關于阿奇洛科斯,學者們的研究發現他曾把民歌傳入文學中,由
于這功績,希臘人普遍地評定他值得同荷馬并列的特殊地位。但是,
民歌同夢神型敘事詩對照之下是甚么呢?它豈不是夢神與酒神相結合
的Perpetuumvestigum(永恆的跡象)嗎?民歌廣泛流行于所有民族
之間,而且不斷滋乳蕃生,日益壯大,足証性臁倪@種兩重性藝朮沖
動是多么強大,它在民歌中留下痕跡,正如一個民族的秘儀活動賴其
音樂而流傳后世。真的,歷史可以指証:民歌最丰富的時代往往是受
酒神祭潮流沖擊得最猛烈的時代,我們應該常常把這浪潮當作民歌的
根源和先決條件。
然而,我們要首先把民歌當作反映世界的音樂鏡子,當作是原始
曲眨F在找到對應的夢境而把它表現為詩歌。所以曲眨堑谝恍缘暮
普遍性的。從而可以在多種歌詞中受到多種客觀化。再則,照民間的
天真的想法,曲眨亲钪匾畋匦璧囊蛩亍G{自動地產生詩歌,而
且是不斷地新陳代謝。民歌的樂章形式就証明是如此──這一現象,
我以前往往愕然不解,及后我終于找到如下的說明。凡是以這原理來
研究一部民歌集子(例如,“兒童之魔笛)的人,將會發現無數的例
子:不斷滋生的曲眨鯓酉蛑車霾ト绠嫷幕鸹ǎ宀拾郀,瞬息萬
變,有如天花亂墜,表現出細水長流的史詩所完全洠в械囊环N力量。
從史詩的角度來看,抒情詩的既不均衡又不整齊的畫景是不值得一顧
的,忒潘德(Ter-pander)時代阿波羅祭的庄嚴的史詩朗誦者就是
這樣宣判它的罪狀。
因此,我們在民歌創作中,看見語言緊張到極點,以模仿音樂。
所以,從阿奇洛科斯起,開始了抒情詩的新世界,它根本上是同荷馬
史詩的世界相反的。這樣說來,我們已經指出了詩與音樂、詞句與聲
音之間的關系:詞句,畫景,概念,現在找到了類似音樂的表現,而
且感受到音樂的力量。在這意義上,我們可以判別希臘民族語言史上
的兩個主潮,視乎他們的語言是模仿現象和想象的境界,抑或是模仿
音樂的境界。你只須深究荷馬與品達的語言在色彩、句法、詞匯上的
不同,便能了解這種對照的意義。真的,顯而
七
七
現在,我們必須使用上述一切藝朮原理,以便在希臘悲劇之起源
這個可謂“迷宮”中找到去路。我想我頗有理由來說,悲劇起源這問
睿钡浆F在尚未認真地提出,更談不上解決了。雖則古代傳說,這件
襤褸破衣,曾經枺a西縫,可是一再把它撕破。古代傳說十分明確地
告訴我們:希臘悲劇是從悲劇歌隊產生的,初時不過是歌隊,僅僅是
歌隊而已。所以我們有責任去探察這種悲劇歌隊的核心,把它當作真
正的原始戲劇。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滿足于流行的藝朮理論,說歌隊是
理想的觀眾,或者說歌隊代表人民以對抗劇中的貴族分子。后一種解
釋,在許多政治家聽來是使人興奮的,它認為雅典平民把顛扑不破的
道德規律體現為人民歌隊,這歌隊常常克服了帝王們的憤怒的暴行與
專橫。這一說雖然可以用亞里士多德的一段話予以有力的闡明,可是
對悲劇起源問睿齾s無甚影響,因為人民與帝王的一切對立,總之,任
何社會政治范圍,是在悲劇的純粹宗教根源之外的。然而,以埃斯庫
羅斯與索福克勒斯的歌隊的古典形式而論,我們甚至可以認為:若果
說詩人預料到“立憲國民代議制”,那真是“褻瀆神明”,但是就有
人不怕褻瀆神明。古代政治制度在實邸希╥npraxi)并洠в辛棁
民代議制,而且可以料想,他們也不曾在悲劇方面“預料”到這種制
度。
奧﹒威﹒希勒格爾(A.W.Sohlegel)的原理,比歌隊政治根源
說更有名﹔他勸說我們不妨把歌隊看作觀眾的精華,即所謂理想的觀
眾。這種見解,同向來謂悲劇本來不過是歌隊的傳統說法對照起來,
就真相畢露,顯得是粗湹摹⒉豢茖W的、但是堂皇醒目的學說。然而
,這一說之所以堂皇醒目,不過是由于它的概括的警句形式,而且德
國人對于所謂的“理想的”一切懷有真正的偏愛,所以使人驟然驚愕
。但是,我們一旦拿我們熟識的劇場觀眾同古希臘歌隊比較一下,看
看能否從今日的觀眾想象出類似悲劇歌隊的情形來,我們定必惶惑不
解。我們將默然否定這一說,我們不但懷疑希勒格爾的假設未免大膽
,而且不相信希臘觀眾會有完全不同于今人的特點。我們始終認為:
真正的觀眾,不
八
八
薩提兒和近代牧歌中的牧童,兩者都是對原始自然因素的懷眷之
產物。然而,希臘人多么堅定而果敢地擁抱林野之人,而現代人卻多
么□腆而畏縮地戲弄慢吹橫笛、多情善感的牧童的媚態。希臘人在薩
提兒身上見到的,是未受知識玷染,未入文明門閥的自然﹔但是我們
不應因此就把薩提兒同原始人混為一談。反之,薩提兒是人類的本相
,是人類的最高最強的激情之體現,是因接近神臁鴺窐O忘形的飲客
,是與神臁使部嗟亩嗲榈陌閭H,是宣泄性臁钐幍闹腔壑戎
是自然的萬能性愛之象征,希臘人往往對它另眼相看,肅然起敬。薩
提兒是崇高的如神的生臁r尤其是在暗然魂消的醉境中人看來,薩提
兒定必仿佛如此。我們的牧童,那盛裝的膺品,就會使這種人反感。
可是看到坦率豪放的性臁膲邀惞P眨阈廊涣魬伲破鸪绺叩目
感。這里,人類的本相業已洗盡文明的鉛華﹔這里,真正的人,長胡
薩提兒,露出了本色,向神臁畾g呼。在他面前,文明人就萎縮成金玉
其外敗絮其中的丑態。席勒關于悲劇起源的意見是正確的:他認為歌
隊是一種有生命的垣牆,它抵抗現實的進攻﹔因為它,薩提兒歌隊,
描繪出生存,比文明人描繪將更真實,更重要,更充分,盡管后者通
常自命為唯一的實在。詩的領域并非在現世之外,象有些詩人所幻想
的空中樓閣那樣。恰好相反,詩是現實的不加粉飾的表現,因此它必
須拋棄文明人所假設的那種現實的偽裝。性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