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帮帮他,开口把两个完讲得长些:「不过……」
「不过,我觉得他们应该将诚实二字改成『心态』,就像我现在的公司中有多位股东,如果大家不同心协力,搞内部斗争的话,我就头痛了。所以,我觉得『心态』是最重要的……」
其实,我这个表亲在很久以前曾告诉过我:「做生意要成功的话,『眼光』是非常重要,而且做事一定要有『手段』……」
当年的他,完全没有提到「心态」,但现在他越来越像那七百卅三个百万富翁了。
权谋法则
从果诠因容易,从果乱诠因更容易。
请注意:一个人成功「前」、成功「时」和成功「后」,他们所讲的话、所相信的,甚至他们的价值观,都可能不同,甚至还可能前后矛盾。
我们可以从简单的物质生活,看到这个前、中、后的变化。
买名车的「期待期」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个人一直以来都很想买一辆宝马或马赛地,他买到前、买到时和买到后的心理,有分别吗?
我们可将三个阶段分为买到前的「期待期」,买到时的「享受期」和买到后的「习惯期」。
他在买到手之前可分为两个阶段:「遥不可及」和「一手之外(即还差那一点点)」。
在很想但又「遥不可及」这个时候,他处于最多幻想、憧憬、欲求感最强的阶段。
在「一手之外」时,期待感则是最强的。
买到名车时的两种「爽」
刚把名车买到手时,就是你的「享受期」。你的心情可能会分为两大类:「明爽」和「暗爽」。
「明爽」是跟亲人朋友不断讲自己的车,或者刻意联络很久没见的朋友,执意的一定要来载他去喝茶。甚至周末将车驾到最热闹的夜店区,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夜店外排队时,你就在附近停车、打开门出来,然后屁股靠在车上,满面堆笑的假装听着手机。五分钟过后,你自信满满的如超级型男般进入车子,准备要去街尾的另一家夜店门前……再来一次。
「暗爽」就是当你驾著名车在高速公路上以危险驾驶者的姿态飞驰,或在市中心塞着车时,后面刚巧跟着一部二十年的烂铜旧铁车,你心中就会有「暗爽」的感觉。
又或者当你买下名车时,你知道当年看不起你的人还是驾着很普通的车子,这时候你心中的快意是难以形容的。
曾经有一个当年看不起我的朋友,当我知道我买下的一所房子,相等于他房子的两倍价格,我一辆车的价钱可以买三辆他所驾的车,而且他还吃力的供着房子和车子,你别告诉我甚么「做人要宽容,有钱不需要骄傲」的大道理,我当时的心中超爽就对了。
当然,若要把这个「爽」从暗变明,就刻意的制造「巧合性」,比如故意驾车碰上他,最好还要给他看到你载着他以前「追求失败」的女生。这种报仇的快意,毕生难忘。
终于习惯了
这三个阶段中,最长的就是「期待期」和「习惯期」,有些人的「期待期」是十多二十年,甚至一生人,而最短的肯定是「享受期」。
无论是「明爽」或「暗爽」,三个星期后,这种爽的感觉就会渐渐的消退,三个月后就可能完全消失了。
那时你理性上虽然知道自己高人一等,不过,感性上则没有甚么大的感受。
「习惯期」会一直维持到作的下一个「期待期」出现。这情况在男女关系上也常看到。
对惹火尤物可以视而不见的正常男人
我在餐厅用餐时,常看到一些夫妻或情侣,女的花容月貌、骚味十足,美到八十岁的老人家看到她,也会好像吃了十八颗伟哥(Viagra)般,但她的男友或老公,正眼也没看她一眼,只是留心阅读报纸,女方却还是很体贴细心的帮他斟茶递水。
我们这些旁观者心中会吶喊:「哇……暴殄天物!」
这么漂亮的尤物,相信在餐厅的诸位男士,如果是单身的,都会很乐意成为她的男友,就算已经是双身的,也不介意与她搞地下情。
但同一时候,我更相信,这尤物的伴侣在追求她的三个阶段,追到手「前」、得手「时」和成为情人之「后」,他有不同的想法和价值观。
男人的好色是……得不到时才最色
那些有经验的男士就知道你「成交」前想的,跟你「成交」后的经验,往往不能妥善的配合。例如:成交前你认为你喜欢她的理由是她有高贵的气质,成交后你心里可能就会嘀咕她怎么在床上的时候还要这么高贵。成交前你觉得她很性感,成交后你可能就觉得她是「电厂」—乱放电。
假如章子怡是我的梦中情人,最初期的「遥不可及」阶段,她在我心中是女神,全是幻想出来的完美。当我有机会追求她时,我可能会为她神魂颠倒。追到手的头三个星期,我肯定会有「明爽」和「暗爽」,甚至有很纯粹的「器官爽」。
不过,三个月后呢?
我可能就会想「范冰冰不知道怎样?不知道阿怡认不认识她?」
起码我们很坦白
所以,在得到前、得到时和得到后的三个阶段,所发表的意见、看法、想念皆不同,甚至前后矛盾也不出奇。同样地,一个人成功前、成功之时和成功后,所讲的话也未必能够前呼后应。
当一个成功过后的人说「要成功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甚么!我之所以成功,中因为我知道自己要甚么。」这句话时,他会讲得振振有力,而且你若用测谎机来测试他,他也肯定是百分百在讲诚实的话。
但这些成功的人没有坦白问过自己,如果当时他所实行的「做对事、跟对人、看对前景」都失败了,他还敢讲「要成功一定要知道自己要甚么」吗?
我问过自己,如果我一直痴迷的研究演讲,也去演讲,不过,做了几年之后,还是做得很辛苦、没成绩,我还会夸口讲要做讲师做到八十岁吗?
我更坦诚的问自己,如果我们出版的书,销量只是马马虎虎,我今天还会讲要写作写到临死的那一刻吗?
不要以为我对演讲和写作没热诚,只是对钱有兴趣,我的那种痴迷和执着的程度,是普通人所做不到的。我记得科幻小说名家Isaac Asimov 曾在一本书中透露,他可以一天花十多个小时在写他的小说,当时我第一次看到这信息时,觉得很不可思议,但现在我明白了,因为我也能够做到。
人生方向的真相大揭秘
成功前的「知道我要甚么」其实是「我『猜』我知道我要甚么」。
成功过后的「知道我要甚么」则被扭曲成为「我『一直』都知道我要甚么」。
而成功过后的这个「我一直以来都知道我要甚么」,就是大家所追求的人生方向。
(他妈的,就是这么简单!但却要花了我们整本书的长度,才能写出这么简单的道理。)
「人生方向」在内心的主观世界是超真实的,不过,它落在客观世界中就好像《达文西密码》般—半真半假。
权谋法则
「人生方向」是从经验中扭曲出来的结晶,它不可以靠「想、问、看书、算命」等来决定。
人生方向就是靠「以果诠因」的事后分析法:即走一下、走一下,结果走出了一个人生的好方向,然后就继续的马后炮解释下去,相信这就是对的方向。
这时候,你就不会再问人生有甚么意义,因为都已经知道了,你也不关心自己了解不了解自己,因为由无始以来,就一直知道自己要甚么。这个时候,「不听人言」的个性也开始有火候了,因为你的「自我」已经成熟。
一旦到了这个「自我」的境界,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可以阻碍你人生继续要走的路、要爬的山、要过的海和要越过的云……
最后要问问你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在小时候可能跟自己说过:「When I grow up; I can do what I want。我长大后,我就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
不知道你还记得那时候你喜欢做甚么吗?
几年前我遇到一些中学的旧同学,他们才提起我在中学时的一些「创意反叛」行为。
闷中作乐的学校功课
原来,我在中学做造句功课时,因为写来写去都是同样的闷东西,所以我开始写一些「带色」的造句。因为我的华文老师是女的,可能是我想在思想上轻薄她吧,只是行动上不敢轻薄她而已。
例如功课中要做「因为……结果……」的造句,我就在作业簿上写:「因为他在河边大便被野兽咬伤,结果他就断了子孙根。」
当时还跟另外一个朋友比赛写「带色」造句,他的「既然……不如……」的造句就是:「既然你是个暴露狂,不如你去跳脱衣舞吧。」
结果我们两个都被老师当众扭耳朵。
小时候的市场差异化
我们中学时会写一些「我是一个脚踏车」或「我是一棵树」之类的作文,有一次马来文老师说给我们自由发挥,就写「我是一个XX」,XX是甚么都可以。哈哈,我就写了「我是一个云南大理石的马桶」,故事内容牵涉到我如何被人从云南挖了出来,弄成一个高级马桶,卖到一个富贵人家的房子,最后结局是个悲剧,就是当那个胖胖的富翁越来越重时,他有一天一坐在马桶上,我终于就崩溃了。
作业簿交了上去给老师改,老师也奈我不何,她应该是在做老师的生涯中,还没有见过一个学员写这个主题。她就在我的作业簿上写评语的地方写下了一个问题:「为甚么要写这样龌龊的东西?」
我再看回我十三岁时的校刊照片,我发现原来我拍照时就是喜欢跟别人不同,照片中每个人都站直,就只有我一个身体弯去一边,还扮了一个鬼脸。
我中学时的花名叫Monster(怪物),记得在中五时,有些不认识的学弟在学校附近见到我也会叫我Monster,当时我的样子很怪,头发不梳、戴极厚框的书呆子眼镜(当然我现在的样子也很怪),所以在中学时期我就已经做市场差异化的举动。
青春期定江山
我还在小学时期(大概九岁)的时候,就会带邻居的漂亮小女孩回我家(他妈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说服她们),而且是回到我家玩医生病人检查身体的游戏(即是我给你看我的,你给我看你的),现在长大了就在书中和课程中教人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