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们历次的会谈中,战争都预定在1942年:到那时候,按照预先协商的计划,我在陆、海、空三方面将准备就绪。
墨索里尼的复函,于8月25日送到柏林总理府,迎头泼了希特勒一盆冷水。这封信加上英、波同盟条约签字的消息,使希特勒不得不推迟原定第二天就要发动的进攻;他冷静下来以后,立即给意大利领袖发去一封短信,问他,为了保证意大利能够“参加一场大规模的欧洲的冲突”,“您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和物资,并要在什么时限内提供”。
墨索里尼收到这封信的第二天上午,就火速召集意大利三军司令开了一个会,拟订了一份作战12个月的最低军备需要清单。用参加拟制清单的齐亚诺的话来说,这份清单“足够气死一头牛,如果牛认得字的话”。清单中包括700万吨石油、600万吨煤、200万吨钢、100万吨木材以及一长串其他物品,一直到600吨辉钼矿、400吨钛和20吨锆。除此之外,墨索里尼还要150门高射炮,来保护意大利北部距法国空军基地只有几分钟航程的工业区。这封信开列的不仅是一长串所需要的物资。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显,这个泄了气的法西斯领袖已经下定决心要摆脱他对第三帝国所承担的义务。希特勒看过“领袖”的信后,对于这一点不可能再有丝毫的怀疑了。
第二部分 扼杀西班牙革命第18节 色厉内荏(2)
这封由齐亚诺起草而以墨索里尼的名义致希特勒的信说:“元首,如果当初按照我们以前商定的办法,让我有时间来积累物资和加快自给自足的速度,我现在就不会向您提出这份清单,即使提出,项目也会比较少,数字也会小得多。”这个意大利领袖强调指出:“我有责任奉告,除非我肯定能得到这些物资供应,否则我要求意大利人民作出牺牲……就可能成为徒劳,并可能损害您和我自己的事业。”
无独有偶的是,驻意大利的德国大使马肯森,也和齐亚诺一样热切希望能够避免与波兰之间的战争。因此,他也帮助齐亚诺规劝墨索里尼如此这般。终于那一张意大利紧急需要的单子被列出来了,数量庞大得叫人咋舌,简直是狮子大开口。当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询问意大利驻德国大使阿托利科:“贵国何时需要这些物资”时,意大使说:“即刻需要,必须在开战前送到!”事实并非如此,大使的回答,不过是要德国人知难而退罢了。
当时按照意大利的情况,墨索里尼要卷入这场欧洲大战,确实是力不从心的。他不仅对新征服的阿比西尼亚和阿尔巴尼亚需要投入相当大的力量维持“治安”,而且国内的“治安”亦复如此,工人罢工和学生游行就够使他伤脑筋的。为了战备,意大利政府还必需把工厂以及机械设备,从密集的北部工业区迁到贫困的南部。同时,1942年正是法西斯党进军罗马的20周年,墨索里尼计划在罗马召开国际博览大会,并想借以改善外汇储备情况并掩饰他专制独裁和战争狂人的形象。此外,为了从法国撤离约100万的意大利侨民,再度整编陆海空三军,使装备现代化,以及提高将校军官的军事素质等,这些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在这多事之秋的年份里,实在无力另外再开辟战场了。
在8月26日当天,希特勒看过“领袖”的电报后,在不到三小时之内,就给墨索里尼回了一封很长的信。下午3点08分又由里宾特洛甫把这封信用电话传给德国驻罗马的马肯森大使,这名大使在5点刚敲过不久又连忙把它送给了墨索里尼。希特勒说,意大利提出的某些要求,如煤、钢之类,可以如数供给,但许多其他物资则难以办到。阿托利科坚持这些物资必须在战争爆发之前运到,这一点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
阿托利科大使事后对齐亚诺说,他故意强调必须在敌对行动开始以前将物资完全运到,“为的是使德国人知难而退,放弃满足我们要求的念头。”要在几天之内运交1300万吨物资,当然是绝对办不到的事。后来墨索里尼为这种“误解”向马肯森大使表示歉意说:“就连万能的上帝也不可能把数量如此庞大的物资在几天之内运到这里。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提出这样荒谬的要求。”
直到这个时候,希特勒才把他立即要开始实现的真实目的吐露给他的盟友。他说:“由于法国或英国都不可能在西方取得任何决定性的胜利,而德国由于和俄国达成了协议,在击败波兰之后,就可以腾出东方的全部兵力……所以我即使冒在西线发生纠葛的风险,也不会在解决东方的问题上退缩。”希特勒再一次要求说:“领袖,我了解您的处境,我只请您进行积极的宣传,并适当采取您自己已经建议的军事姿态,设法为我牵制英、法军队。”
墨索里尼收到“元首”的信后,于8月26日当天晚上,又做了一点努力,再次劝阻希特勒,寻求政治解决。他说:“我认为现在还有政治解决的可能性,而且认为这样一个解决办法,一定能使德国在道义上和物质上都完全得到满足。”
经过这番穿梭般的信件往返之后,现在希特勒也只好让墨索里尼临阵脱逃了。8月26日深夜,“元首”又给他的轴心伙伴去了一封信。这封信是在27日零时10分从柏林用电报发出的,送到“领袖”手里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点了。希特勒在电报中写道:
“领袖,我已经收到您表示最后态度的来信。我尊重促使您作出这个决定的理由和动机。在一定情况下,这样做还是可能有良好结果的。
“但是我认为,先决条件是意大利不应使外人知道它所打算采取的态度,至少在战争开始以前应当如此。因此,我诚恳地请求您,用您的报纸和其他手段在心理上支持我们的斗争。我还要请求您,领袖,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在军事上采取示威性措施,至少要牵制住一部分英、法军队;即使不能如此,无论如何也要使他们狐疑不定。
“领袖,现在我有一件事要求您鼎力协助。在这一场艰巨的斗争中,您和您的人民所能给我的最大帮助是派来意大利劳工,从事工农业劳动……希望您慷慨应允,对您过去为我们的共同事业所作出的努力谨表谢忱。”
墨索里尼于当天下午对希特勒的要求作了答复。表示外界绝不会“在战争爆发以前知道意大利的态度”,他一定严守秘密,并答应设法牵制住尽可能多的英、法陆海军力量,他还将向希特勒派出所要求的意大利劳工。
据《英国外交政策文件汇编》记载,实际上,墨索里尼早在头天晚上就把他的决定通知英国了。8月31日晚间11点15分,英国外交部接到帕西·洛林爵士从罗马发来的一份电报说:“意大利政府已经作出决定。意大利不会同英国和法国作战……这是齐亚诺外长于21点15分(晚9点15分)通知我的,并要求保守秘密。”
这个愁肠百结的意大利独裁者,9月1日一清早,就亲自打电话给柏林的阿托利科大使,“催促他去恳求希特勒给他来一个电报,解除他在同盟条约中的义务”。纳粹元首很快地甚至可以说是“欣然地应允”了他的请求。不过对他提出警告说:“即使我们目前所走的道路不同,命运仍会把我们联结在一起。一旦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为西方民主国家所毁灭,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也将遭到困难。我个人始终认为,我们两国政权的命运是联结在一起的,而且我知道您,领袖,也持有完全相同的看法。”
第二部分 扼杀西班牙革命第19节 向英、法开战(1)
虽说墨索里尼临阵脱逃,并暗中和英国人勾搭,但他并没有使意大利采取完全的中立,只是使之处于“非交战状态”而已。
他向法西斯代表大会如此通告说:“在目前,意大利将不开始军事行动。但这也并非意味着我们要严守中立,冷眼旁观、伺机而动是我们宜采取的立场。这次战争与意大利关系甚密,我们切不能默默寡言。我们要保留一切权利,以便在适当之际,以我们本身的语言和手段,叙述我们所欲言的东西。”
1939年10月1日,齐亚诺在柏林同希特勒作过一次长谈,对这个“元首”的心理了解得最透彻的,也许就要算他了。这个年轻的意大利外交部长现在虽然已经对德国人厌恶透顶,但是还不得不维持着表面的“亲善”关系。齐亚诺说,希特勒讲述自己计划时,只要提到他作战的手段和方法,两眼就闪射着凶狠的光芒。他像连珠炮似地手舞足蹈地说,他要消灭波兰,他要征服北欧,他要征服西欧,他决心打败英国和法兰西!
当齐亚诺告诉墨索里尼说希特勒对胜利满怀信心时,墨索里尼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英国人和法国人“会坚决抵抗……为什么要隐讳这一点呢?”齐亚诺在10月3日的日记里写道:
“他(墨索里尼)对于希特勒的名噪一时多少是有些嫉妒的。”
大战开始后的第一个秋天,罗马—柏林轴心就发生了龃龉。在一些分歧问题上,双方各级官员互相指责。意方指责德国人没有履行前一年6月间的协议,从意大利的南提罗尔撤退“日耳曼族人”;德国人没有按月供应意大利100万吨煤。另一方则指责意大利人未能突破英国的封锁将原料供应德国;意大利同英国和法国大做其买卖,趁机发财,包括把战争物资出售给他们;齐亚诺的反德情绪愈来愈强烈。
意大利独裁者像往常一样,忽冷忽热,齐亚诺在日记里记下了他摇摆不定的情况。11月9日,这名领袖在草拟祝贺希特勒遇刺脱险的电报时颇费踌躇。他打算写得热情些,但又不想过于热情,因为据他看来,意大利人对希特勒的幸免于难并不感到十分高兴,墨索里尼尤其如此。他一想到希特勒在进行战争,尤其是当他想到希特勒取得胜利的时候,就感到简直不可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