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令撤退,尤其不能下令从克里特岛和多德卡尼斯群岛撤退,因为这样做势必带来不利的政治反响。他说:“我们的东南欧盟国的态度和土耳其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他们对我们实力的信心。如果放弃这些岛屿,那就会造成一种极不利的印象。特别令人担心的是,这会使新近成立的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共和政府发生严重的动摇。”
为了扭转在爱琴海的不利局面,9月底在英国海上驱逐舰和潜水艇的协助下,三营陆军分别占领了科斯、勒罗斯和萨摩斯三岛。从战略上说,科斯岛是罗得岛之外又一重要岛屿。该岛有一处飞机场,盟军的战斗机可以从那里展开活动。因此,该岛自然成了敌人发动反攻的目标,并且从9月18日起,成为日益频繁的空袭目标。10月3日黎明,德国降落伞部队,突然在中央机场降落,击退了岛上的英军,重新占领了科斯岛。
第四部分 咎由自取第45节 粉墨登场(2)
就在科斯岛陷落的那一天,英国海军部曾命令包括五艘巡洋舰的强大海军增援部队,从马耳他岛开往爱琴海。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派遣两大队远程战斗机前往中东,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它们到达当地后不久就显示出威力。10月7日,德军一个载运援兵前往科斯岛的护航队,在海空军的夹攻下被摧毁了。几天后,海军又击沉了敌人的两艘运输舰。可是,远程战斗机却在11日撤退了。此后,海军再一次面临两年前克里特岛战役所遇到的那种局势。敌人掌握了制空权,而盟军的舰只只有在夜间活动,才不致遭到严重的损失。
战斗机的撤退,决定了勒罗斯岛的命运。德军几乎在不受严重干扰的情况下,利用分散的小船队,能够继续集结兵力。11月12日清晨,敌军在强大的海上舰队的掩护下,分别在该岛的东北端和勒罗斯城东南的海湾同时登陆。敌人对该城的进攻最初被击退了,但在当天下午,600名伞兵在阿林湾和格纳湾之间的地峡降落,从而把英方防线切成两段。为了夺回这个地峡,曾经作了极大的努力。在最后阶段,驻守萨摩斯岛的皇家西肯特第二团,曾被派往勒罗斯岛,但是一切都晚了。他们自己也成了牺牲品。岛上的三营守军,自己没有多少空中支援,却遭受了敌机的猛烈轰炸;他们苦战到11月16日的夜晚,终因众寡悬殊而被迫撤退了。
勒罗斯岛既已陷落,盟军在爱琴海的一切希望暂时也就破灭了。英军立即设法撤退萨摩斯和其他岛屿上的少数驻军,并且从勒罗斯岛救出残余的部队。撤出的英国和希腊的部队在1000名以上,此外,还有许多持友好态度的意大利人以及德军俘虏。盟国的海军这次又遭到很严重的损失。六艘驱逐舰和两艘潜艇被敌机和水雷击沉,另有四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受到了损伤。希腊海军分担了这些损失,他们始终英勇地参加战斗。
盟军在陆上的军事行动,开始进展得也不大顺利。9月8日夜晚,当英、美军队从广播中听到了巴多格里奥政府宣布投降的消息后,许多士兵以为明天的战斗行动将会是轻而易举的,但实际上恰恰相反。9日凌晨4时30分,克拉克的部队开始在萨勒诺登陆。尽管对德军阵地进行了夜间轰炸,舰艇进行了强大的炮火支援,第五集团军仍遇到了德军强烈的抵抗。德军航空兵首次使用了遥控导向滑翔炸弹,对盟军的炮火支援舰艇进行了突然的袭击。盟军在上陆的第一天,仅攻占了一小块立足点,直至11日才占领萨勒诺,建立了一个登陆场。由于盟军的行动极为缓慢,德军统帅部得以调集两个师的兵力,于13日向萨勒诺地区进行猛烈的反扑,迫使盟军后退,并将其分割为两部分。盟军已面临失败的危险。幸好大批空军和三个师的增援部队及时赶到,总算保住了已夺占的登陆场。
10月初,希特勒采纳凯塞林元帅的建议,改变了他对意大利战略的原有决定。在这以前,他本来主张把他的军队撤到罗马的后面,而仅仅守住意大利北部。现在他命令军队尽可能向南面打去。他所选定的战线,即所谓“冬季战线”,从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桑格罗河背后开始,穿过意大利崎岖不平的山脊地带,延伸到西海岸的加里利亚诺河口。意大利的自然特点是险峻的山脉与湍急的河流,使得这个纵深数英里的阵地非常坚固。一年来,德军从非洲、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几乎马不停蹄地后撤,这时高兴地转过身来杀回马枪了。
而盟军在魁北克会议作出了主要战略决定——把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进攻置于首要地位,要从意大利和地中海战区撤出八个精锐师遣返英国,这就使意大利从此成为一个次要的战场。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明显意图是,想在罗马南面保持一条战线,那里的地形有利于防御,而盟军的装甲部队或炮兵的优势却无用武之地。这不仅可以有效地牵制盟军,而且有利于保卫墨索里尼的摇摇欲坠的北方“共和国”。
由于战略重点的转移,这时意大利战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在南部,盟军11个师对抗德军9个师,而敌人还有大约15个师在更北的地区,已知的总数达到24个师,或许多达28个师。墨索里尼还在加紧搜罗散兵游勇和征兵抓兵,按敌人掌握的交通线足以使他们在意大利,主要是在北部地区,集结总数约60个师的兵力。德国人显然要缩短他们在欧洲堡垒周围的战线,以便组成一支后备军。这支后备军可以用来进一步增援他们在意大利的军队。
对比之下,盟军的地位就不是那么有利了。他们在意大利本土可以使用的军队最高数量是:10月底12个师,11月底13个师,12月底14至15个师。以当时的人力和物力,再加快军队集结的速度是办不到的。从战略安全上考虑,在罗马南面建立一条稳定的战线是必要的,而且必须获得足够的纵深地带,然后福贾机场和那不勒斯港才被认为是安全的。既然如此,盟军在罗马北面攻占一个坚固的防御基地就变得迫切需要了。
为着这一目的,英第八集团军已向前推进,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后,逼近桑格罗河。这里驻有德军的四个师。为了保持主动,亚历山大将军的意图是,第八集团军应当过河,在这条战线上突破“冬季战线”。由于天气恶劣,阴雨连绵,道路泥泞,河水猛涨,因此进攻推迟到11月28日才开始。这一天,英第七十八师、第八印度师和最近到达的新西兰师发动了攻势,并且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经过一周的激烈战斗以后,它们在桑格罗河对岸10英里的地方稳住了阵地。
到12月20日,加拿大部队已到达奥托纳的近郊;但是,直到圣诞节后三天,经过非常猛烈的大规模的巷战后,奥托纳城的敌人才被肃清。
在克拉克将军统率下的美国第五集团军,沿着公路费力地向卡西诺逼进,并袭击了德军主要阵地最前哨的防御工事。敌人在公路两旁的山上布置了坚强的阵地。12月2日,英国第十军和美国第二军,攻打公路西面的巍峨的卡西诺峻岭,经过了顽强的战斗,在一个星期后,终于把敌人肃清了。在公路的东面,由美国第二军和第六军进行了同样的激烈战斗。直到新年伊始,敌人才被击退。这时第五集团军才沿着加里利亚诺河及其支流拉皮多河全面摆开阵线,准备来年发动新的进攻。
尽管德国人还在拼命挣扎,他们在兵力上还暂时占着优势,墨索里尼还在耀武扬威,加紧搜刮民财人力,为希特勒输血,提供炮灰,但从总的方面来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了。愈临近死亡,他们也愈加对墨索里尼这个傀儡施加压力。
第四部分 咎由自取第46节 枪杀齐亚诺
墨索里尼被盟主搭救来到慕尼黑后,见到了他的女儿爱达和女婿齐亚诺伯爵。他们夫妇在意大利投降时从罗马亡命出奔。齐亚诺在法西斯党大委员会举行的那次决定命运的会议上,虽然投票反对他的岳父,但仍希望依靠他妻子的影响,同墨索里尼言归于好。在慕尼黑期间,这种愿望确已实现,从而引起了希特勒的愤怒,因为他在齐亚诺一家到达时,已将他们软禁起来。
就在这群法西斯匪徒进入坟墓之前,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丑剧就开场了。对那些曾在1943年7月间投票反对他的旧法西斯政权的领导人员,凡能在德国占领的意大利境内逮捕的,到了1943年底,都在维罗纳的中世纪城堡中加以审判,其中就有齐亚诺。他们毫无例外地都被判处死刑。尽管爱达百般恳求并要挟,墨索里尼坚决不肯赦免。1944年1月,这批人,不仅包括齐亚诺,而且还有曾与墨索里尼一同向罗马进军的伙伴、78岁的德·邦诺元帅,都以叛徒的罪名被处死了。
齐亚诺的一生是一场悲剧。他生前帮助墨索里尼干了许多坏事,但在有些重大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政见,以至到7月会议上,公然站到了墨索里尼的对立面一边。但这些都并不重要。对于后人来说,也许最有价值的是他的日记,他生动地描述了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记载了它的“胜利”,也记载了它的失败,为人们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墨索里尼、研究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齐亚诺所以堕落到这般地步,这和他的出身、经历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是分不开的。加莱阿佐·齐亚诺,1903年3月18日生于里窝那。他是科斯坦佐·齐亚诺的独生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斯坦佐·齐亚诺在意大利海军任上校。老齐亚诺是法西斯运动初期最尽职守的人物之一,是墨索里尼的好友。法西斯掌权后,他被提升为海军上将,并受封爵位。此后,他多年担任交通部长和所谓法西斯众议院议长。他最为人知的是他的巨大财富。这笔财富是倚仗他在法西斯党内的势力,特别是担任交通部长期间聚敛起来的。
加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