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醮蠛佣ǎ拭蠛悠獭!绷跸匾鹜防聪蛘饧讣业昶坦弁患懊嬗幸患也杵獭4耸保蹂稣锌诳剩阊娲拥侥亲杵毯缺柙僮摺�
众人跟着刘大人进了茶棚,茶童搬来了椅子让客人坐下。茶铺老板急忙提起茶壶为诸位客官泡茶。刘县尹接过老板端来的香茶,几欲把它一饮而尽,但由于茶水滚烫,只好对着碗口吹了吹气,摇了摇头,然后慢慢地呷了一口,又将茶碗放了下来。在这天气炎热之际,大地被太阳晒得滚烫,禾苗都被晒死,他也同样被晒得喉干舌燥,汗湿衣衫,当然急需喝水解渴,便唤茶铺老板端杯凉水解渴。但茶铺老板却说:“客官,对不起!十分抱歉,凉水实在是没有了,这一壶水我已放在炉子上面烧,快要烧开了,请客官原谅。”刘弼奇怪地问:“哪有茶铺无凉水之理呢?是不是害怕我等喝了你的凉水不给钱?”茶铺老板慌忙解释说:“不是!不是。客官有所不知,只因天旱无雨,塘堰干涸,井里无水。我这小茶铺为了谋生,每天天还未亮我们父子俩人就要到山沟里去挑泉水,一趟路程就有十多里远。最近几天,因天旱,几乎无人前来喝茶,但不知今天遇见众位客官光临,我们父子毫无准备,所以没有凉水供奉,望乞原谅!”刘弼见他说得有理,心表同情。他想:百姓吃水都很困难,我身为父母之官不能为民排忧解难,还有何理由来责怪茶铺老板呢?他沉思片刻,便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转身对茶铺老板说:“你身为平民百姓,能在夜里进山挑水,为过路行人解救口渴,救人危难,功德无量。刚才我误怪你没有凉水供应,是我不知下情,理不应当。这锭银子算是我等茶费,请你收下。这就叫‘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如果没有你们这些茶商挑水解渴,在这大旱之年,又有多少行路之人渴死在路旁!虽然我身有银钱,一不能充饥;二不能解渴。你说说这银子又有何用呢?”刘弼说罢将桌上的银子交与茶铺老板手中,拍了拍老板的肩膀,然后端起茶碗一饮而尽。他对诸位说了一声:“我们走吧!”刘弼一边说一边走出了茶棚。
这位憨厚的茶铺老板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是不断地向刘弼等人打躬作揖。站在茶棚门前,目送这些不明身份的客官消逝在远方丛林之中……
刘弼一行离开茶铺,操着小路上山。他们不怕山高路险,不怕烈日暴晒,不怕荆棘刺破衣服,划伤皮肉,一步一步艰辛地翻山越岭,走了好长时间才来到石牌山的山谷口。刘弼等人刚刚走进山谷口时,看见前方有一道人站在路口中间,像是在等候什么人似的望着他们。刘弼走到跟前,那道人双手抱拳拱手问道:“列位大人,贫道稽首了,请问来者莫不是县尹刘大人吆?”刘弼一怔,十分诧异地问:“请问道长尊姓大名,居住何方仙山,在此等待何人?”道人答道:“贫道姓宋名益,道号飞仙,住在本山黄龄洞,特到此处迎接刘大人进山。”刘弼听罢大喜,急忙上前深施一礼说:“岂敢烦劳道长,但不知道长是如何得知卑职来访?”宋益微微一笑说:“如此说来您就是刘大人哩!刘大人迈步进山,声音早已报告贫道知晓。这就叫:“空山早报先声矣!’请刘大人进山!”宋益很有礼貌地后退一步,躬身让开道路要刘弼走在前面。刘弼谦让了一番还是走在前面,宋益和六乡里长一行跟随着刘弼向黄龄洞走去。
刘弼在宋益的陪同下,走进了山谷口,突然感到浑身上下凉爽轻松。山谷两旁怪石林立,树木荫翳,鸟语花香。山涧里泉水清澈透底,低首观看大小不一的鹅卵石铺满了河床。刘弼见有这么好的清泉水欣喜若狂,他解开汗透了的衣衫,走到河边弯下腰来想洗洗灰尘,痛饮清泉,享受一下这美好的自然风光。宋益见状,慌忙上前拦住说:“刘大人不必在野外濯面,前面就是寒舍,那里有的是龙潭泉水,洞中有的是云雾香茶,任您梳洗和品尝。”刘弼很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沿着小溪曲径,向黄龄洞迈进。
走了数十步,一拐弯就进了山门。这座山门是天然形成的,两旁高山矗立像一座又高又大的城门。刘弼举目一看,哎哟!好一个处所,真像走进了神仙境地。洞口在巨大的崖石中间,在这悬崖峭壁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将这洞口嵌镶得惊而无险,非常得体。洞门高有数丈,洞前龙潭深不可测,飞泉自上而下倾泻潭中。溪水潺潺由山门流出,小道幽径,沿着崖檐弯弯曲曲地通向洞中,真是高山流水响,人在画中游。刘弼被这美丽的风景吸引住了,站在那里昂首东张西望,一饱眼福,忘记了刚才上山的劳累之苦。宋益站在旁边多时,他对刘弼非常客气地说:“刘大人,请进洞中歇息。”这时,刘弼才警觉自己有些失态,陪笑地答道:“好!请道长引路。”宋益走在前面,刘弼等人沿着小路绕过龙潭攀登而上,早有童子在洞门前迎接,刘弼等人跟着宋益走进了洞府。
黄龄洞内有三座大厅,一间书房两间卧室。正中央的大厅为客厅,厅内摆设非常简朴,大多是以石器为主,如石桌、石椅、石床、石凳,连下棋的棋盘棋子也都是石头所制。刘弼进洞后,在道童的带领下,到卧室梳洗更衣。刘弼换了衣服,虽然衣不合体但比汗湿的衣服穿在身上要舒服得多。他整理了一下衣衫来到大厅坐下,其他里长也都梳洗完毕,分别在大厅两厢石凳上落座。瞬间,道童送来香茶,宋益从房中端来棋子走到刘弼跟前微笑地说:“刘大人,贫道石洞穷窟,招待不周,还请大人多加原谅,我已吩咐道童去准备斋饭,趁饭未熟之前,同大人对下一局棋,您看如何?”刘弼说:“道长不必过谦,卑职承蒙圣上恩典,官放县尹来到永兴,只因老天久旱无雨,田禾枯槁,民不聊生。前天承蒙仙人指点,卑职特率六乡里长进山求仙,今日得见道长,是我等之大幸!恳请道长法施甘雨,拯救黎民。由于盼雨心切,卑职确无下棋之兴,请道长多加谅解!”宋益听罢笑着说:“刘大人不必过虑,雨要下,棋亦要下。”说罢将石棋摆在石桌上,并命道童为刘大人上茶。刘弼见宋公这样热情,也不好意思再三推辞,只得与宋益坐下对奕。
宋益见刘弼勉强地坐下对奕,便说:“刘大人心要放宽些,我俩一边下棋,一边吟诗作对,您看如何?”刘弼微笑地答道:“卑职才疏学浅,怎能与道长相媲美呢?”宋益说:“刘大人不必过谦,贫道先口占一首,请刘大人斧正!‘强学龚生未夭年,首阳不见兴飘然。漫敲一局山中午,赢得人间半日闲。’”刘弼听了后,连连点头说:“好诗,好诗!”他用手举着棋子沉思片刻,然后将棋子落在棋盘上便随韵而和之:“欲挽乾坤大有年,桑麻无露尚茫然。一朝借得回天力,四海人同此日闲。”宋益听罢哈哈大笑说:“好一个‘尚茫然!自回天!’我宋益就借他一个‘回天’力吧!”宋益举起手来向头上一挥,刹时,电光一闪,只听洞外劈雷一震!地动山摇。说来也真奇怪,顿时乌云四起,狂风大作,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刘弼此时欣喜若狂,站起身来望着外面说:“道长真乃神人也,举手为云,挥手为雨,果然有呼风唤雨之术。”他边说边往洞外跑。宋益说:“刘大人不要到洞外去,恐怕雷雨急至,热人受了风寒有伤千金贵体了。”刘弼说:“不妨,不妨!望道长快施雷雨普救黎民,也让我等开开眼界见识见识!”宋益说:“请诸位回洞,贫道立即召唤雷公电母,借东海之水施永兴雨泽了。”宋益从墙上取下拂尘,向空中一挥,只见乌云四起,狂风呼呼,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大雨倾盆,涧溪里的水顿时咆哮起来,一条势不可挡的巨大“黄龙”奔出了山门。雨下得天连地,地连着天,好像是大地要沉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宋益对刘弼说:“我只有四十八雷雨的权力,今天就下了二十四雷,足够用了。现在雨在下,您也应该安心下棋吧!”刘弼答道:“好!好!还是按照道长所说的‘漫敲一局山中午,赢得人间半日闲’!”两人又继续下起棋来。
再说石牌山上有两个樵夫正在山上砍柴,突然遇着暴风骤雨来临。他们感到非常惊奇,老天爷久旱不雨,想不到万里无云的天空竟下起雨来。他俩缩着身子钻在崖石旁暂避一下雨淋,谁知雨越下越大,这块崖石不是藏身之地,只好向黄龄洞跑去。这俩个樵夫一个姓张、名叫张茂才;一个姓李、名叫李尚斌。张茂才年过五十,李尚斌三十刚出头。俩人非常要好,经常一起上山砍柴挑到街市上去卖。李尚斌年纪比张茂才要小二十岁,因此称茂才为叔,茂才呼李尚斌为小侄子。叔侄两人今天砍柴,偶遇暴雨,他俩丢下茅柴,肩扛冲拐手执柴刀向黄龄洞跑来,目的是为了躲避雨淋。由于张茂才经常到黄龄洞砍柴,又常常看见宋益炼气功,并且同宋益谈天说地常来常往,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他俩十分熟悉山间小路,一会儿就跑到了黄龄洞前。
雨停了又下,下了又停,时大时小,时弱时强。张茂才和李尚斌一跑到洞前就迅速将冲拐插在洞外,扔下柴刀,就一个劲地钻进洞中。他俩进洞后脱下了被雨淋透的衣衫,光着脊梁坐在古洞门前。此时,六乡里长吃完斋饭后,又都围着石桌旁观看刘弼和宋益下棋,也没有人去理睬他叔侄二人。一个时辰过去了,宋益的这局棋还没有下完,突然一阵风吹进洞中,樵夫感觉有点凉意,便将凉在洞中的衣服拿来披上。张茂才刚将衣服拿到手中一摸,哎哟!衣服凉干了。他穿起衣服向洞外一望,只见微风吹来一片片花瓣,纷纷地落在地上。张茂才仔细一看,原来落在地上的是一片片桃花。他惊奇地喊了起来:“你们看哩!这是何处飞来的桃花呢?”六乡里长听说微风将桃花吹进洞中,也感到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