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婚纱照的陷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种需求。可见,香港服务业如工业一样也可北移,这不仅可以吸收不少港人到内地就业,也对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十分有利。地方政府对此会拍手欢迎。    
    也正是面对这种发展与机会,2001年5月7日香港城市大学举行的“大专生北上寻工论坛”。论坛吸引了在港不少大专院校学生参加。主讲嘉宾大多强调的是: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内地商机大增。面对着内地拥有庞大市场,对人才需求甚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可借助本身优势(如通晓两文三语及具独立思考力等),往内地寻找工作的机会。例如,除资讯科技界外,多个行业包括会计、律师、医生、设计、教育、金融、银行及服务业等,均需求大量人才,适合本地大学毕业生申请。内地有香港学生大展拳脚之机会。    
    不过,在这里有几个方面向香港青年学生提个醒。在中国,市场庞大、机会良多、潜力巨大,莫说是一些青年学生到内地工作,就是整个香港的600万人口融入到内地的13亿人口的汪洋大海中也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也就是说,内地有足够潜力容纳更多的香港青年学生到内地去大展拳脚。但是,这些机会、这些潜力都是市场在选择。在市场中,并不是谁要不要到市场去工作的问题,而是谁有能力为市场做市场所需要的事情。如果你有能力为市场做什么,那么市场自然会选择你;如果你没有能力为市场做事情,再多的机会对你也是徒劳的。因此,香港的青年学生要到内地大展拳脚,内地有的是机会,关键是你有没有知识与能力去把握这些机会。如果香港的青年学生现在不能从自己优越的生活中走出来,去增长知识,去磨砺自己,笔者想,莫说是北上就业,就是在香港工作也是难以胜任的。    
    其次,既然港人可以自由地进入内地工作,那么内地专才来港工作也就自然而然了。人才只有在交流中才得以发展与成长。试想,如果香港的青年在本地都无法与内地青年竞争,那么,他们岂有信心与能力到内地去发展。其实,内地专才来香港工作不仅有利于香港经济的发展,也是香港青年磨砺自己的一个绝好机会。如何利用其机会,就在于各人如何修行了。    
    总之,对港人来说,内地有许多大展拳脚的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能力来施展。    
    (2001年5月)


第四部分 互动中的香港经济第72节 港商如何才能融入内地经济

    中国“入世”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将向全世界开放了!面对着这诱人的商机,面对着中国这个深不可测的市场,世界各国的商人都跃跃欲试,都希望千方百计地尽早进入中国市场。欧美国家是这样,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看看菲律宾第一个推出对中国护照的免签证,看看新加坡政府出面组成中国工商会,看看印尼对中国投资者的企望等等,都表明了国外的政府与商人已经看到中国经济这“一枝独秀”诱人之商机。境外其他地方尚且如此,具有人缘、地缘、国家缘的香港岂会落于他方神仙之后?但是在这蜂拥而至的热闹中,“懂行的看门道、不懂行的凑热闹”。香港投资者如果不能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国情,不能融合到内地的经济生活中,那么不仅不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即使你进入了中国市场,你也可能是无利可图。而任何无利可图的生意对一个商家来说都是不愿意做的。    
    对于内地的经济运作,无论是现代的经济理论,还是港商以往在境外的经验可能都会无用武之地。因为,中国一些具体的实际情况可能让你百思不得其解。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可能明白其中的一二。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两件最大的事情,大多数港人可能都会知道,应该也会感触很深。一是B股对国内有资格的投资者开放;一是国有股减持。B股开放为什么能够使部分投资者一夜暴富,并大张其道。就在于这些投资者能够紧紧地抓住“国家政府”这个中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变量,相信“国家不会不管B股”。相比之下,原本有利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利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有利于理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国有股减持”却失败了。因为,政府只考虑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没有考虑有决定作用的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可见,决策者与投资者的成败在于能否从合适的角度看清中国经济利益的格局,能否认真地考虑这背后的最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这也就说明了,港商进入中国做生意,不仅要知晓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各种文件与政策,而且应该了解其所从事生意的经济利益格局,应该考虑其所从事生意之后的最大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当然相应的原则,相应的规定你得坚持,但在其原则背后应该会有更多的灵活性。如果仅仅是依赖清清楚楚的规定,仅仅以过往的法治文化行事,那么你可能无法进入该市场,即使进入该市场也可能会被摒弃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入世的承诺,这些仅是中国确立市场体制的基础或原则,如何把这些原则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还有一段不短的路程要走。特别是在目前政府主导经济的情况下,无论是中央政府各部门,还是地方政府,它们都会千方百计地利用现有的政策或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政策或规定看上去冠冕堂皇,实际上都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最近国家计委为了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加快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下文取消农民入城暂住证、务工证、进城计划生育费等费用。但是中央的文件是下达了,而要在地方落实却难上加难。中央下文后,有记者到北京相关部门采访此事。相关部门负责人就说,一则他们到现在没有收到此类文件,二是即使是收到了该文件,还得通过地方人大会议通过决议或制定法规来取消其只有规定才可真正落实执行。一项如此之小事,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相关利益者都可以找出许许多多的理由。可曾知道,那时在推行这些收费规定时,各地方各部门是如何雷厉风行的。简直是一夜之间就可能盛行南北。真是“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尚且如此,在那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方就更为严重了。因此,港商要想进入内地市场,不仅是要看清一些表面的规定与文件,还应该考虑其背后的相关利益者。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想绕过这些最大相关利益者的利益把生意做成功,笔者想是会十分艰难的。    
    最近,香港讨论得红火的QFII(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和QDII(合格的国内机构投资者)制度,希望借此制度让内地的资金与香港的资金在两个市场内相互流通。这当然是中国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下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对双方都有利的制度安排。不少国家的实践已经表明,这项制度在控制外来资本对本国经济独立性的影响、抑制境外投资性游资对本国经济的冲击、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如果不考虑到背后的最大的相关利益者,这项制度安排要得以真正的推出估计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QDII的推行更是如此。试想,这些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谁来承担。这种机构投资者背后的最大的相关利益者是谁,它们与制度确立的决策圈距离多远?如果这些事情没有弄清楚,无论媒体如何炒作,人们如何议论,双Q制度如何确立永远是不确定的。原有的经验已表明,中国证券市场之所以能够在10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就在于那时的决策者本身——中国人民银行及下属机构积极参与其中。    
    总之,中国“入世”,香港人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存在各方面的优势,无论是与“台湾人”还是与欧美国家相比,他们都是大为逊色的。但是港人同样要注意到,对于中国内地市场,特别是一些落后的边远地方,一些十分具体的方面,港人同样是了解太少,信息同样是处于不完全、不对称的状态,但这些都不是最为重要的。最为重要的是港人应该了解其生意所谓的经济利益格局,考虑到其经济利益格局之后的最大相关利益者。这是生意成功不可或缺的方面,也是中国的国情。    
    (2001年11月)


第四部分 互动中的香港经济第73节 内地经济是香港股市最大支撑

    近几个星期以来,随美国股市的频频下跌,香港股市也不断告急,股价一路走低。特别是,美国联邦储备局星期二(3月20日)做出了将联邦基金利率由5厘半降至5厘的决定后,由于减息的幅度与分析员的预期有差距,美国股市即时反应是掀起“失望性抛售”,当日道琼斯指数下跌238点,而纳斯达克指数则跌93点,同创近期的低位。一般以往的情况,香港股市有跟随美股变化的特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美国股市打喷嚏,香港股市患感冒”。这也说明了在以往,股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香港经济的发展深受美国经济盛衰的影响。现在我们要问的是,尽管美国经济的盛衰会严重影响香港经济的发展,但它是否成为香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因素,香港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是什么?    
    实际上,美国经济的盛衰虽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有不少影响,但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几十年的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影响香港发展的最大或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如何?在1997年以前的经验表明如此,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这种现实与影响更是其他方面无与伦比的。目前香港的股市随着美国股市的下跌往下探底,这只能说明香港资本市场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一种敏锐反应,它却不能说明香港经济也会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而衰退,反之,就目前世界经济的表现来看,中国内地经济尽管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毛病,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与风险,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