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少年罗密欧为了爱而叛离家族的时候,少年贾宝玉正被三姑六婆烦得快要窒息!
我难免会想到在没以有翻译作品可看的年代里,所有厌恶家人,内心狂热的少年少
女,把眼睛望向戏台上捏造的世界里,竟然也老是看到如此气闷的贾宝玉,一定会很绝
望吧。
还好,我们总算也有几个不那么〞正派〞的少年,像〞封神榜〞的哪咤这样的野孩
子,实在让我眼睛一亮,精神振作了许多。
哪咤,任性又逞能,杀了他爸爸也得罪不起的龙王之子,为了让爸妈不再为难,少
年哪咤自杀结束生命,把毁坏的肉身还给父母这当然很帅,但这〞帅〞的代价多数悲惨
!中国少年与家庭的关系,要不就像贾宝玉的那么恐怖,要不就像哪咤的这么恐怖?
5。
写故事的人是干什么的?
写故事的人,大致上是觉得人生充满琐碎杂质,生活又很单调,周遭世界也不怎么
迷人,只好动脑动嘴动手,捏造些有意思的人生出来。
对我们这些看故事的人来讲,一个又一个被捏制而成的人生,是值得观摩的,是可
能有启发的,是可供自我安慰的,是我们这黯淡世界的炫丽橱窗,神秘出口。
看故事的少年,一样也期望能看到为他们而设的橱窗,为他们开辟的出口。
可惜这样的例子并不多。
大部分的中国故事,在讲大人的人生。
大人的政治,大人的道德,大人的感情,婚姻,大人的家庭。
老练,纷扰,迂回曲折,千疮百孔。
对所有站在生命橱窗前张望,偶尔推开生命之门探探头的少年来说,哪会领会其中
的奥妙?
从一路看到张爱玲的话,人生是很不堪的,欲望是很龌龊的。
这当然有可能很真实,很能呈现某种人生的真相,但对许多被困禁在家庭多年,等
着拍拍翅膀试飞的少年来说,这些〞真相〞是很扫兴的,如果你去看电影,才开演十分
钟,电影院就误把结局先放映出来的话,怎么可能不扫兴?
艺术价值是很高,但对少年来说,很扫兴。
6。中国故事里,有少年情调,活得起劲,让人很想展翅飞离家庭,自己开辟痛快人
生的,是金庸的小说。
金庸捏造出来的少年,绝对不会是贾宝玉可以一起混的。
谁呢?
最有名的两个。
韦小宝,杨过。
的韦小宝,无赖少年的极致。
的杨过,叛逆少年的冠军。
他们不必像贾宝玉那样被锁在家里,因为韦小宝出生在妓院,杨过是孤儿。
他们吃尽了世界的苦头,所以他们不来那一套〞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骗人把戏
。他们当然有坚持,不然他们就只是混蛋而已。
韦小宝坚持了义气,其它一切〞从宽处理〃。
杨过坚持了爱情,其它一切〞去他的〃。
民族国家的大枷锁,他们两个〞试穿〞之后,立刻很识相的〞退还〞了。
写故事的金庸,从来没有明讲过他是受够了中国少年永远被家庭,民族,所牵绊的
郁闷,可是我们左看看杨过,又看看韦小宝,实在很难想象金庸不是在替闷了好几世纪
的少年出口气。
7。我在杨过和韦小宝的身上,看见一件重要的特质…
这两个少年,从来没有以家庭或国家为理由,停止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他们有弱点,有挫折,但他们也相信人生的价值,不轻易退缩,不找借口放弃。
跟〞托托小英雄〞的托托比起来,杨过和韦小宝更倒霉十倍。
可是他们不去〞抢回来〞别人的人生,他们自己搞定。
韦小宝得到过瘾的人生,杨过寻得了是宁静和幸福。
不管是什么,起码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出生的家庭尽管不能任你挑拣,人生却依然是你的,请务必善加挥霍。
一封看似过时的信。
…给北一女的一些师生前言:几年前,北一女的两个女学生,一起自杀了。
留下一封遗书,说〞在社会生存的本质〞,不适合她们。
当时北一女校长以及某些老师和同学的态度,让我非常反感,使我在自杀事件发生
后不久,写下了这封信。
信里提及的人名,很多当然已不在其位,引述的报纸,现在也早已堆在图书馆里,
泛黄变脆。
我多么希望这封信里谈的问题,也能够就此成为过去式,不再有讨论的必要。
很遗憾的,类似的学生自杀事件,依然继续在发生,学校反应的态度,也依然是如
此眼熟,如此令人失望。
这封写给当年北一女师生的信,虽然早已过时,但这封信里担忧的问题,并没有过
时。
我决定把这封信,依照当初刊登在中国时报的原貌,一字不改的重新登在这里,以
提醒所有应该被提醒的人,包括我自己。
1。两位女学生的自杀,逼得很多人不得不对一??磼F想法。
现在你们读的这篇文字,绝对无意揣测死者自杀的原因,也无意追究是谁的责任
…
生命是巨大的迷惘,谁有资格判例原因?谁有资格负起责任?
没有人。没有人有资格。
我写这篇文字,是在读了许多这次事件的报导后,发现了一些你们表达的信念,一
些你们采用的态度,这些信念和态度,是我想探究的,也希望能引起你们注意。
2。首先,如果我们承认:没有人有资格〞肯定〞她们的死因,那,我们是不是也应
该承认:没有人有资格〞否定〞任何一种她们可能的死因?
如果你们不理解,如果你们无法想象,那你们到底是凭什么〞排除〞,〞否定〞一
些可能的死因?
根据七月二十六日的中时晚报,记者石文南的报导…
〃丁亚雯今天郑重否认,所谓的两人关系的传闻,她强调,绝对没有可能。
因为班上同学及辅导室内并没有相关的说法及访谈纪录。〞
丁校长,〞辅导室没有纪录〞正是整个事件的重要病征之一,你怎么反而拿来当证
据?
如果警察认定某人犯了罪,通缉他,这人还会在彷徨无助时,上警察局去〞求助〞
吗?
他如果去了,只能去〞自首〞而已,他能留下的纪录,只能是〞忏悔录〞,〞犯罪
纪录〞
而已!
3。所以;我接下来就必须问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并不只请问丁校长,而是请问
在整个事件中,曾经表达过意见的北一女师生,因为我相信整个学校的气氛,不会只决
定于校长一人…
我绝对没有质问的资格或心态,我很真心地请问:第一,你们认为两位死者之间,
如果曾互相爱幕的话,这是错的吗?是道德上的错吗?是法律上的罪吗?
第二,如果你们不觉得两人有感情是错的,那为什么在缺乏证据的情况下,要一再
否认这种可能?为什么在你们要求外界〞勿作揣测〞的同时,你们自己却作了最大的揣
测,断定这件事和爱情没有关系?
两位少年,在人生初识爱情的阶段,在自己意志之下,如果互相产生了爱意,这到
底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地方?!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情被规定要〞在辅导室留下纪录〞?要被放败道德的天平上
接受审判的?
七月二十七日中国时报,记者陈荣裕的报导
至于有人揣测两名女学生可能因彼此的感情关系而有此举动。。。。。校方希望外界勿
X测而造成死者家人及他人的无谓困扰。
学校人员指出,当以此事向该班学生询问有无迹象时,同学们都笑了,认为不可能
。〞
我不相信你们笑了,我认为那位〞学校人员〞叙述有错。
我不相信始终被报导为〞充满哀戚〞的你们,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同学
们多笑了〃。
如果真的有人笑了,会是哪一种笑?是〞这个问题真荒唐〞的笑?是〞鄙夷还是害
羞?到底是什么地方可笑了?
我还在七月二十六日的中时晚报上,读到记者陈香兰引述师大附中辅导室主任黄福
的话…
〃劝社会大众不要做任何的判断,因为任何涉及感情的判断,事关小孩子的名节。
〞名节?!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这两个字,是从宋朝哪一位理学腐儒的书上剪下来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们把两位少年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一种感情,当成了可笑的对
象?
当成了可怕的,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兽?
这种对感情的洁癖,到底是哪里来的?
4。我再强调一次,我无意,也没资格揣测两位死者自杀的原因。
当她们已经用生命来换取一个存在下去的空间时,我们生者只能默默承受,而且尊
重她们的选择。
我们有什么权利去宣称〞这不可能〞,〞那不可能〞?她们在遗书中都已经不愿多
说了,你们为什么还要任意代她们做说明,做裁决?!如果你们要〞外界〞尊重死者沈
默的本心,那你们的尊重在哪里?
5。社会大学几年前曾组了教授团访问中国大陆,晚宴席间,不知怎么提起了同性恋
的话题。
当场一位什么青年会的〞高干〞就站起来得意洋洋的宣称:〞我们中国,绝对没有
什么同性恋!绝对不可能!〞
我一直认为,这个高干的发言,正具体标示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地文化高度的差距
。中国的高干什么时候可以面对同性恋,就稍有可能靠近多元化的社会一小步了。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