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芸苔合大芥食之,失味。
韭薤合食之,失味。
大芥合水苏食之,失味。
蓼合小芥食之,失味。
膳有糯食酢及酢菹食之,失味。
卷第二十九
诸果禁第十二
内容:《养生要集》云∶凡诸果非时,未成核,不可食。令人生疮,或发黄胆。
又云∶凡诸果物生两甲,皆有毒,不可食,害人。
又云∶凡枣桃杏李之辈,若有两核者,食之伤人。
又云∶凡诸果停久,食之发病。
又云∶凡果堕地三重,食之杀人。
《食经》云∶空腹勿食生果,喜令人膈上热,为骨蒸,作痈疖。
又云∶诸果和合食,伤人。
卷第二十九
诸菜禁第十三
内容:《稽康养生论》云∶熏辛害目。
《养生要集》云∶葱薤牙生不可食,伤人心气。
又云∶苦 瓠不以久盛食之;有毒,杀人。
马琬云∶葵赤茎背黄食之,杀人。
《食经》云∶诸菜和合食。
卷第二十九
诸兽禁第十四
内容:《食经》云∶凡诸兽,有歧尾奇纹异骨者,不可食,皆成病,杀人。
又云∶兽赤足食之,杀人。
又云∶凡臭兽无创者,勿食,杀人。
又云∶兽自病疮死,食之伤人。
又云∶肉中有腥如朱,不可食之。
又云∶凡避饥空肠,勿食肉,伤人。
又云∶生肉若熟肉有血者,皆杀人。
《膳夫经》云∶凡肉久置,合器中食之,杀人。
又云∶肉脯鱼腊,至夏入秋。不可食,令人得病。
《养生要集》云∶臭(自死)畜口不闭,食之伤人。
又云∶凡臭(自死)兽伏地,食之杀人。
又云∶癸肉自动,不可食之。
又云∶凡禽兽肝脏有光者,不可食,杀人。
又云∶凡脯置于米盆中不可食,杀人。
又云∶脯勿置黍瓮中,食之闭气伤人。
又云∶凡猪羊牛鹿诸肉,皆不可以 木、枣木为划炙食之,入肠里生虫,伤人。
又云∶铜器盖热害汁入食中食之,发恶疮肉疽。
又云∶凡生肉五脏等,着草中自摇动及得酢咸不及(反)色。随(堕)地不污,与犬,
犬不食者,皆有毒,食之杀人。
又云∶凡腻羹肉汁在釜中掩覆,若经宿,又在盆器中热,盖气不泄者皆杀人。
又云∶脯炙之不动,得水复动,食之杀人。
又云∶凡肉作脯,不肯燥食之,杀人。
又云∶秽饭 肉,食之不利人,成病。
又云∶茅屋脯名漏脯,藏脯蜜器中名郁脯,并不可食之。
又云∶凡夫阴积日及连两虫宿生鱼生肉脍等,不食,不利人。
《千金方》云∶勿食一切脑,大不佳。
卷第二十九
诸鸟禁第十五
内容:《七卷食经》云∶凡众鸟臭(自死),口不闭、翼不合者,食之杀人。
又云∶众鸟死,足不伸者,食之伤人。
又云∶凡鸟兽燔死,食之杀人。
又云∶凡鸟有 毛,不可食。(毛食不泽曰 也。)
又云∶凡鸟兽身毛羽有成文本者,食之杀。
又云∶飞鸟投人者,不可食。必者口中喜有物,若无,拔毛放之。
又云∶鸟有三足,鸡两足有四距,食杀人。
《膳夫经》云∶鸟死目不可合,食杀人。
又云∶诸卵有文如八字,食杀人。
又云∶凡鸟卵有文食之杀人。
卷第二十九
虫鱼禁第十六
内容:《食经》云∶凡鱼不问大小,其身体有赤黑点者,皆不当啖,伤人。
又云∶凡勿食诸生鱼,目赤者生瘕。
又云∶鱼身白首黄,食之伤人。
又云∶凡鱼有角不可食,伤人。
又云∶凡鱼头中鳃者不可食,杀人。
又云∶鱼有目KT ,食之伤人。
又云∶鱼二目不同色,食之伤人。
又云∶鱼死二目不合,食之伤人。
又云∶鱼腹下有丹字,食伤人。
又云∶鱼鳞逆生,食之杀人。
又云∶鱼肠无胆,食之杀人。
又云∶鱼腹中有白如膏状者,食之令人发疽。
又云∶凡鱼头有正白色如连珠至脊上者,食之破煞人心。
又云∶鱼子未成者,食伤人。(正月鱼怀子未成粒者是也。)
又云∶生鱼肉投地,(鹿)尘芥不着,食之伤人。
又云∶凡鱼肉脍、诸生冷,多食损人。断之为佳。而不能食,务食简少为节食之。若多
食不消成瘕。
又云∶食鱼不得并厌骨,食之不利人。(厌骨在鲤后,大如榆荚。)
又云∶虾无鬓亦腹下通黑,食之杀人。
又云∶蜚虫赤足者,食之杀人。
又云∶诸飞虫有三足者,食之杀人。
《膳夫经》云∶凡食鱼头,不得并乙骨,食之不利人。(今按∶《礼记》云∶鱼去乙。
郑玄云∶鱼体中害人者也,今东海KT 鱼有骨在目旁,状如篆乙,食哽人不可出也。)
又云∶鱼腹中正白,连珠在脐上,食之破心杀人。
卷第二十九
治饮食过度方第十七
内容:《病源论》云∶夫食,食过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眠卧不安。
《医门方》云∶治贪食多不消,心腹中坚痛方∶
盐一升,水三升,煮令盐消。分三服。当吐食出,便瘥。
《经心方》凡所食不消方∶
取其余类,烧作末,服方寸匕;便吐出。
《养生要集》云∶凡人饮食过度方∶
可生嚼菜菔根,咽之即消。又研汁服之。
《葛氏方》治食过饱,烦闷,但欲卧而腹胀方∶
熬面令微香,捣服方寸匕,得大麦、生面益佳。无面者孽可用之。
《新录方》治食伤饱为病,胃胀心满者方∶
十沸汤,生水共三升饮之,当吐食出。
又云∶灸胃管七壮。
卷第二十九
治饮酒大醉方第十八
内容:《病源论》云∶饮酒过多,酒毒渍于肠胃。流溢经络,便(使)血脉充满,令人烦毒、
昏乱、呕吐无度乃至累日不醒,往往有腹背穿穴者,是酒热毒瓦斯所为,故须摇动其身以消散
之。
《千金方》云∶饮酒则速吐为佳。
《葛氏方》云∶饮酒大醉,不可卧而上,当令数摇动转侧。
又云∶勿鼓扇当风,席地及水洗、饮水也,又最忌交接。
又云∶张华饮九酎,辄令人摇动取醒;不尔,肠即烂背穿达席。
《养生要集》治大醉烦毒不可堪方∶
芜菁菜并小米,以水煮令熟,去滓,冷冻饮料之则解,此方最良。
又方∶以粳米作粥取汁冷冻饮料之,良
又云∶赤小豆以水煮取汁一升,冷冻饮料之即解。
又云∶生葛根,捣绞取汁,饮之。
《集验方》治人大醉欲死,恐烂肠胃方∶
作温汤着大器中渍之,冷则易。(今按∶《葛氏方》云∶夏月用汤无苦。)
《录验方》治饮酒大醉方∶
煮菘汁饮之最良,人好轻其近易之。
《耆婆方》治饮酒连日不解,烦毒不可堪方。
取水中生虾蚬,若螺蚌辈,以 豉合煮,如常食法,亦饮汁。
又云∶食瓜及大麦餐。
又云∶食粟餐食并粟粥。
《短剧方》云∶饮酒醉吐,牙后诵血射出,不能禁者方。
取小钉,烧令赤,往血孔上一注即断。
《陶景本草注》云∶大醉,煮田中螺食之,又饮汁。
《苏敬本草注》云饮酒连日不解方。
食软熟柿。
《崔禹锡食经》云大醉方∶
煮鲶食之,止醉,亦治酒病。
今按∶《食经》云解酒毒物∶
龙蹄子(醒酒) 寄居(醒酒) 蟹(醒酒) 田中羸子(醒酒) 蛎(主酒热) 丹
黍(醒酒) 胡麻(杀酒) 熟柿(解酒热毒) 葵菜(主酒热不解) 苦菜(醒酒) 水
芹(杀酒毒) 菰根(解酒消食)
卷第二十九
治饮酒喉烂方第十九
内容:《葛氏方》治连日饮酒,喉咽烂,舌上生疮方。
捣大麻子一升,末,黄柏二两,蜜丸合之。
卷第二十九
治饮酒大渴方第二十
内容:《葛氏方》治饮酒后大渴方。
栝蒌(三两) 麦门冬(三两,去心) 桑根白皮(三两,切,熬)
水六升,煮取三升,分再服,不止,更作之。
卷第二十九
治饮酒下利方第二十一
内容:《葛氏方》治酒后下利不止方。
陟KT 纸二十枚,水KT 之,无者用黄连三两;牡蛎四两,末之;麋脯一斤,无者用
鹿,若无者,当归、龙骨各四两。合水一斗五升,一煮取八升,分三四服,不止更作之。又
方云∶寸单服龙骨末,亦单可煮饮之。
卷第二十九
治饮酒腹满方第二十二
内容:《千金方》云∶饮酒腹满不消方∶
煮盐以小竹管灌大孔中。
卷第二十九
治酒病方第二十三
内容:《病源论》云∶酒者水谷之精也,其气 悍而有大毒,入于胃则胀气逆,满于胸内,焦
(蘸)于肝胆,故令肝浮胆横而狂悖变怒,失于常性,故云恶酒也。
《千金方》治恶酒健嗔方∶
空井中倒生草,服之勿令知。
又方∶取其秫上尘,和酒饮之。
《苏敬本草注》恶酒病方∶
鹰矢白灰,酒服方寸匕,勿使饮人知之。
卷第二十九
治饮酒令不醉方第二十四
内容:《千金方》饮酒不醉方。
柏仁、麻子仁各二合,一服乃进酒三倍。
又方∶小豆若花叶,阴干百日,末,服之。
又云∶饮酒令无酒气方。
干芜菁根二七枚,三蒸,末两钱,饮酒后水服之。
《葛氏方》欲饮酒便难醉,难醉则不损人方∶
葛花并小豆花,干末为散,服三方寸匕。
又方∶先食盐一合以饮酒,倍能。
又方∶进葛根饮、芹根饮之。
又方∶胡麻能杀酒。
《枕中方》老子曰∶人欲饮酒不醉,大豆三枚,先服之讫,饮酒不醉也。
《灵奇方》止醉方∶
七月七日取小豆花,干之百日,末之。欲饮酒,先取门冬十四枚,与小豆花等纳口中,
井花水服之,则不醉。
卷第二十九
断酒令不饮方第二十五
内容:《千金方》断酒方∶
白猪乳汁一升饮之,永不用酒。
又方∶刮马汗和酒与饮,终身不饮。
又方∶自死蛴螬,干,捣末和酒与饮,永代闻酒名呕吐,神验。
又方∶酒渍汗靴沓一宿,旦空腹与即吐,不喜见酒, 取佛体上尘入酒服之,永不欲饮
酒。(《灵奇秘方》。)
卷第二十九
治饮食中毒方第二十六
内容:《病源论》云∶人往往因饮食忽然困闷,少时致甚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