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辩宗论》附有道生的《答王卫军书》,这封信完全赞成谢灵运的论点。《辩宗论》
载在道宣(596—667)编的《广弘明集》中(卷十八、载《大藏经》卷五十二)。
    道生还有一个理论,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盘”(《法华经疏》),即
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他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也失传了,他这方
面的观点还散见于几部佛经的注疏里。从这些注疏看来,他认为众生都有佛性,只是不
认识自己有佛性。这就是“无明”。这种“无明”使之陷人生死轮回。因此他必须首先
认识到他有佛性,佛性是他本性里面本有的,然后通过学习和修行,自己“见”自己的
佛性。这个“见”便是顿悟,因为佛性不可分,他只能见其全体,或是毫无所见。这样
的“见”也就意味着与佛性同一,因为佛性不是可以从外面看见的东西。这个意思就是
道生所说的“返迷归极,归极得本”。(《涅盘经集解》卷一)得本的状态,就是涅盘的
状态。
    但是,涅盘并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生死轮回,佛性也不是外在于、迥异于现象世界。
一旦顿悟,后者立刻就是前者。所以道生说:“夫大乘之悟,本不近舍生死,远更求之
也。斯在生死事中,即用其实为悟矣。”(语出僧肇《维摩经注》卷七)佛家用“到彼岸”
的比喻,表示得涅盘的意思。道生说:“言到彼岸:若到彼岸,便是未到。未到、非末
到,方是真到。此岸生死,彼岸捏盘。”(同上,卷九)他还说:“若见佛者,未见佛也。
不见有佛,乃为见佛耳。”(同上)
    这大概也就是道生的佛无“净土”论的意思。这是他的又一个理论。佛的世界,就
正在眼前的这个世界之中。
    有一篇论文题为《宝藏论》,传统的说法说是僧肇所作,很可能不是他作的。其中
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
相所感,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喻彼真人,亦复如是。”(《大藏经》卷四十
五)意思是说:假设有个人在贮藏金器的宝库内,看见了金器,但是没有注意金器的形状。
或者即使注意了金器的形状,他还是认出了它们都是金子。他没有被各种不同的形状所
迷感,所以能够摆脱它们的表面区别。他总是看得出它们内含的本质是金子,而不为任
何幻象所苦。这个比喻说明了真人是什么。
    这个说法,可能不是出于僧肇;但是作为比喻,后来佛家经常使用。佛性的实在性
本身就是现象世界,正如金器的本身就是金子。现象世界之外别无实在性,正如金器之
外别无金子。有些人,由于“无明”,只见现象世界,不见佛性的实在性。另有些人,
由于觉悟,见到佛性,但是这个佛性仍然是现象世界。这两种人所见的都是同一个东西,
但是觉悟的人所见的,与无明的人所见的,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中国佛学常说
的:“迷则为凡,悟则为圣。”
    道生的理论中,还有“一阐提人(即反对佛教者)皆得成佛”义。这本是一切有情皆
有佛性的逻辑结论。但是这与当时所见的《涅盘经》直接冲突,由于道生提出此义,就
将他赶出首都南京。若干年后,当大本《涅盘经》译出后,其中有一段证实了道生此义。
慧皎(554年卒)在道生的传记中写道;“时人以生推阐提得佛,此语有据;顿悟、不受报
等,时亦宪章。”(《高僧传》卷七)
    慧皎还告诉我们,道生曾说;“夫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人理则言息。……
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同上)这也就是《庄子》说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
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中国哲学的传统,把用词叫
做“言筌”。按照这个传统,最好的言说是“不落言筌”的言说。
    我们已经知道,在吉藏“二谛义”中,到了第三层次,简直无可言说。在第三层次,
也就没有落入言筌的危险。可是道生说到佛性时,他几乎落入言签,因为他把它说成了
“心”,他给人一种印象:定义的限制还可以加之于它。在这方面,他是受了《涅盘经》
的影响,《涅盘经》很强调佛性,所以他接近性宗(“宇宙的心”宗)。
    由此可见,在道生时代,已经为禅宗作了理论背景的准备,在下一章便知其详。可
是禅宗的大师们,仍然需要在这个背景上,把本章所讲的各项理论,纳入他们的高浮雕
之中。
    在以上所说的理论中,也可以发现几百年后的新儒家的萌芽。道生的人皆可以成佛
的理论,使我们想起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也说: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但是孟子所说的
“心”、”性”,都是心理的,不是形上学的。沿着道生的理论所提示的路线,给予心、
性以形上学的解释,就达到了新儒家。
    “宇宙的心”的观念,是印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哲学中只有
“心”,没有“宇宙的心”。道家的“道”,虽如老子所说,是“玄之又玄”,可是还
不是“宇宙的心”。在本章所讲的时期以后,在中国哲学中,不仅有“心”,而且有
“宇宙的心”。

 
第二十二章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或“禅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译,原意是沉思、静虑。佛教禅宗的起源,按
传统说法,谓佛法有“教外别传”,除佛教经典的教义外,还有“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的教义,从释迦牟尼佛直接传下来,传到菩提达摩,据说已经是第二十八代。达摩于梁
武帝时,约520—526年,到中国,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禅宗传述的宗系
    达摩将心传传给慧可(486—593年),为中国禅宗二祖。如此传到五祖弘忍(605—67
5年),他有两个大弟子,分裂为南北二宋。神秀(706年卒)创北宗,慧能(638—713)创南
宗。南宗不久超过了北宗,慧能被认为六祖。禅宗后来一切有影响的派别,都说它们是
慧能的弟子们传下来的(参见道原《传灯录》卷一)。
    这种传述的早期部分可靠到什么程度,是很可怀疑的,因为还没早于十一世纪的文
献支持它。本章的目的不是对这个问题作学术的考证。只说这一点就够了:现在并没有
学者认真看待这种传述。因为中国禅宗的理论背景,早已有人如僧肇、道生创造出来了,
这在前一章已经讲了。有了这种背景,禅宗的兴起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实在用不着把
神话似的菩提达摩看作它的创始人。
    可是,神秀和慧能分裂禅宗,却是历史事实。北宗与南宗的创始人的不同,代表性
宗与空宗的不同,如前一章描述的。这可以从慧能自序里看出来。从这篇自序我们知道
慧能是今广东省人,在弘忍门下为僧。自序中说,有一天弘忍自知快要死了,把弟子们
召集在一起,说现在要指定一个继承人,其条件是写出一首最好的“偈”,把禅宗的教
义概括起来。当下神秀作偈云: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针对此偈,慧能作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据说弘忍赞赏慧能的偈,指定他为继承人,是为六祖(见《六祖坛经》卷一)。
    神秀的偈强调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说的佛性。慧能的偈强调僧肇所说的无。禅宗有
两句常说的话:“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现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现
了后一句。

第一义不可说
    后来禅宗的主流,是沿着慧能的路线发展的。在其中,空宗与道家的结合,达到了
高峰。空宗所谓的第三层真谛,禅宗谓之为“第一义”。我们在前一章已经知道,在第
三层次,简直任何话也不能说。所以第一义,按它的本性,就是不可说的。文益禅师(9
58年卒)《语录》云:“问:‘如何是第一义?’师云;‘我向尔道,是第二义。’”
    禅师教弟子的原则,只是通过个人接触。可是有些人没有个人接触的机会,为他们
着想,就把禅师的话记录下来,叫做“语录”。这个做法,后来新儒家也采用了。在这
些语录里,我们看到,弟子问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时,往往遭到禅师一顿打,或者得到的
回答完全是些不相干的话。例如,他也许回答说,白菜值三文钱。不了解禅宗目的的人,
觉得这些回答都是顺口胡说。这个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他的弟子知道,他所问的问题
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他也就明白了许多东西。
    第一义不可说,因为对于“无”什么也不能说。如果把它叫做“心”或别的什么名
字,那就是立即给它一个定义,因而给它一种限制。像禅宗和道家说的,这就落入了
“言筌”。马祖(788年卒)是慧能的再传弟子,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曰;
‘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古尊宿语录》卷一)
又,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
即向汝道。”(同上)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
是不可回答的。事实上,他的问题也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
万物者。如果真地超越万物,又怎么能问他“是什么人”呢?
    有一些禅师,用静默来表示无,即第一义。例如,慧忠国师(775年卒)“与紫磷(无
此字:ocr)供奉论议。既升座,供奉曰:‘请师立义,某甲破。’师曰:‘立义竟。’
供奉曰:‘是什么义?’曰:‘果然不见,非公境界。’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