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设计的概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论

P1  设计的概念

    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动。

P2  设计与相关学科:

A、设计与技术

B、设计与艺术

C、设计是一种艺术活动 

1、设计 (Design) 概念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2、设计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所谓设计创造是设计师的创造活动,它是通过产品或设计作品来实现,在设计的产品中体现出设计师个性情感,技艺与手段,以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诸多因素。 

3、设计是一种合目的的创造活动。设计有重要的商业目的。日本著名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大智浩和佐口七朗在《设计概论》中说:“所有称为设计的东西与主观的纯艺术不同 ; 它必须满足各种各样的条件。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的造型才是设计。当然,产品设计也不是超出在这一范畴的设计。” 

     D、设计与心理学

P8  怎样认识设计文化?(可参考作业本)

设计从一开始就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设计与文化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设计的发展与运用往往是由文化所决定的,另一方面,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又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人们从事的设计活动又反作用于文化,不断推动着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文化的发展方向。

设计的过程表面上是新生事物构思和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不断的设计实践中创造自身未来  也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

1、设计是一种文化制造 

2、设计扩大了审美空间。

3、设计源于文化。

P8  什么是现代设计意识?(作业本)

现代设计运动从荷兰的“风格派”出现到德国的“包豪斯”的成立,以及美国的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兴盛,成为20世纪影人注目的一种重要设计文化形态。

它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一种问题求解运动,其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定方案的活动。

西方现代设计理论是以现代建筑设计为起点,推崇“功能至上”的国际风格,延伸到工业、商业、文化的许多领域,为更多的社会大众改善生活提供了方便。

设计是物质文化过程,设计人员“造物”意识和素质决定了职业类型的进步,也决定着设计事业的地位。

第一章 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 设计的发生

P11 弓箭的出现,是石器时期众多的设计发明中最奇特的武器之一。

P12 原始陶器的出现,使人类的设计有新的提高。

P13 原始设计思维1、“天人合一”观2、“整体相关”观3、“运动变化”观

P14  1、人类模仿自然的形态,以拓展人的本质力量,在生活器物中常常运用着这些原理因此,模仿是设计发生的起源,石器和陶器是人类设计文化的开端。

   2、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的设计文化的开端。

第二节 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

P15 先秦时期彩陶文化的出现,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

P15 原始半坡型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图未标题…61 ),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P16 马家窑型彩陶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P16 尖底瓶(彩陶文化中最具有设计思想的)

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仰韵文化半坡妙底沟,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是仰韵文化的典型器之一,制作材质以泥质和陶质居多。

主要特点:小口、长腹、尖底,但各文化遗址出土的器形略有差异,半坡时期使用的尖底瓶颈短、腹鼓,口部部面呈方形、圆形、半月形、包苞状、葫芦状等不同形式。腹部两环耳用于穿绳,饰以向左斜的细绳纹,晚期使用的颈长、肩阔、器身呈倒垂的长腰三角形。

P16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夔纹。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P16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模法。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失蜡法铸造的。所以用失蜡法制造的铜器,层次丰富,精巧细致,具有特殊的立体装饰效果。

P17 斗拱

    斗拱,是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拱,并将屋面的大面积荷载经斗传递到柱上。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 

P16、18《考工记》

    曾被后世奉为经典的春秋末年的《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手工业专著,《考工记》总结了我国古代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最可贵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不仅在当时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即使在今天仍然可以作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考工记》也载有都城设计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与居民区。

P17 瓦当设计

    瓦当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中国古代瓦当一般都是半圆形和圆形。是一种富有运动感和韵律美的圆,著称于世的秦始皇陵所出土夔纹“瓦当王”, 直径61厘米,高48厘米,边轮宽2。5厘米,其形体庞大、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气势宏伟、立体效果极佳具有很高的实用和装饰艺术价值,可谓古代艺术作品中运用圆弧装饰美的典范之作。设计师运用了“大半圆”的造型,意欲突出的是一种像兵马俑军阵那样的雄奇博大和力度。以不封闭的曲线给人以一种无限延伸、扩张的联想,再配以屈曲蜿蜒、气魄雄伟的夔龙纹饰,图案左右对称、回旋得体、极好地表达了这种博大的气魄的主题,构思精妙。

    四神纹在汉代极为流行,汉代把四神看成了与辟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被广泛应用。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汉代瓦当以四灵纹最为出色,可称汉图像瓦当的代表之作。四神与龙凤一样,也是我国古代人们文化心态的典型代表,有多重含义。首先是表现了古代人的地理观念,以青龙指东方,朱雀指南方,白虎指西方,玄武指北方。

P18 秦汉至隋唐时期

    艺术作品中突出的形式是(雕塑),如秦兵马俑、汉霍去病墓石刻、汉画像砖石、六朝陵墓石刻、唐陵石刻等。

P19 秦朝官方推广:小篆。

    秦汉民间流行的书写方式:隶书

P19 长信宫灯

    汉代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灯体成圆形,有两块瓦状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一优美的仕女塑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又例如卧羊灯,整个灯为羊形,羊背为活动的盖,翻开即为灯盘,可平置在羊头上。

P20 仰覆莲花瓷尊

    南北朝有一种具有较高艺术性设计的瓷瓶,又名仰覆莲花瓷尊,该瓶新颖别致,尊体以腹为中心,上下部塑饰各为相向的三层莲花瓣,层层相接,尊底也塑成莲花瓣形,全尊共七层。肩部有耳,颈部塑出花鸟云龙。此尊高66。5厘米,口径19。2厘米,现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P21 赵州桥

    赵州桥,建于1300多年前的隋朝,是一座敞肩式单孔圆弧石拱桥,比欧洲19世纪兴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