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俗谛为主要内容的为不了义经,以胜义谛为主要内容的为了义经。所以初转法轮为不了义,中、后转法轮各有了义不了义两方面。
道差别,声闻、缘觉可证到法无我智,能取所取空的智慧没有,外境义执的分别心是所知障。果位,声闻、缘觉的所断障和所证无我没粗细分别,所以四双八辈都是一样的。大乘种姓的二障是渐渐断除的,当证八地时,烦恼障连带习气全断,以上都是自续派的观点,应成派认为虽然烦恼障是先断的,但并不是烦恼障没断尽时,就根本没有断除所知障的开始。
应成派是但提出应成某种过失,启发对方生起比量,使悟自宗的中观师,即在世俗名言中也不承认事物自相实际存在的无性论者,如佛护、月称、寂天等。
下面开始讲解《入中观般若论》。
一般论有初善义、中善义、后善义三部分,初善增上生义,中善决定胜义,后善成就二利义。此论第一段是初善义部分,就是表明造论的因缘,初发善义,一个是论名,一个是顶礼,一个是承诺自己开始造这个论。
首先是藏文转写的在梵文中此论名称的译音,这一方面是为表明此论来自印度,而且也是表示尊重。然后是在藏文中此论的名称,“入中观般若论”,这是本论的题目。
再后边是初译顶礼,这是译师加上去的,是原论本身没有的。这也叫三藏识别礼,一般律藏卷首礼一切智,经藏卷首礼佛菩萨,论藏卷首敬礼文殊,从顶礼就可以知道这个论属于三藏中的哪一个藏。文殊代表慧学,所有顶礼文殊菩萨的,那就是三藏当中的对法藏,比如本论阐发的就是般若的内容。
“稽首妙吉祥童子”,文殊师利菩萨为什么叫妙吉祥童子?妙吉祥这个词实际有很多意思,比如也有译作妙音的,是表示文殊菩萨体相集诸佛智慧之色,表相现十地菩萨之形,言辞无粗恶之过,语音有美妙之德。称文殊菩萨为童子,是因为他永远保持着十六岁的青春。
“入中观般若之义自当宣说”,就是承诺开始造论。
下面是中善义,就是正论。
所有的论分根本智位和后得智位,现在是根本智位,先讲见解:“破立二者,唯是有破,于实际边,无有破立。”在中观的立见当中,“破立二者”都可以成立,但是其中“唯是有破”,真正地“于实际边”,或是于胜义谛是“无有破立”,也就是破和立都是不存在的。“如是串习,当得圆满。崐”就是说只有能够了知和证到“于实际边,无有破立”的究竟空性才能够“当得圆满”,因为于空性起无缘大悲,空慧和大悲双运之后,佛的法身等四身才能圆满。
下面是后得智位,是用根本智的智慧来指导后得智,在这个当中行后得智。后得智当中“戒断十恶,奉行十善,禁耽著事,自无所立”,于一切事物、于一切诸法没有耽著,自己没有任何的所立。“此等起事,无真自性,离多一故,如实幻象”,这么多的主、客观事物,它是没有自性的,为什么?因为它离多、一,因为真实的多和真实的一是不能成立的缘故,它们就象幻象一样。
现在为了建立根本智,就是先有分别慧,来破有部、经部和唯识,然后具有无分别慧。
现在是破有部和经部的思想和它的理论。“多方分故,微尘非一,因无彼故,何有多者”,有部一般承认所取微尘的无方分和能取刹那识的无方分,刹那识的无方分这里没提出来,但是间接有这个意思,现在直接提出来破除的就是所取微尘的无方分。
所有的破可以分经破和理破,整个这个论是以理破为主。有部承认所取的最小的微尘是真实存在的,可以以此为基础来建立整个世界,这个最小的不可分的微尘就是“一”。这个论提出疑问把它破除掉,它说“多方分故”,就是微尘是可有方分的,就是最小的微尘它只要有上下四维,同样大小的几个微尘来围绕它的话,有没有没有挨着它的地方?肯定有的。所以它不是没有方分,而是有方分的,所以最后的“一”是不能成立的,所以说“微尘非一”,微尘不是单一的能够存在的,哪怕是再细微的也是不成立的。
“因无彼故,何有多者”,一不能成立的话,那多肯定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一和多是互相观待而成的,所以说“互绝性故,岂有别事”。因无别事,所以“由无彼故,聚彼粗色,及实质等,何有是者”,就是以微尘为基础的,聚集这些东西来形成的一些粗色,和一些实质等法,是没有的,任何地方都是不存在的。这样就基本破完了有部和经部的所取微尘无分和能取刹那识无分的思想。
下面开始破的是唯识。“所显万相,与识无异”,这是唯识的思想,就是所显万相中,不管是主的、客的,“与识无异”,因为万相是唯心所造,也就是万法唯心。“是故知识,亦变为多”,这样的话,识也要变成很多东西,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识和万相是有异的。“由相假故,识亦变假”,外境都是假的,所以心识也要变成假的,“所显万相”,不是已经承认“与识无异”吗?“若非如彼,即成实性”,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外境也就是真实的东西了,那就是相是真实的话,识也要真实,或者识是你承认是真实的东西的话,相也要是真实的,因为“所显万相,与识无异”嘛。
“因彼心生,断绝一多”,所以说心生,或者识生,它本身就是断绝一、多,既不可以称为真实的一,也不可以称为真实的多,它是“互绝因”的,一和多是相违背的,既然是一的话,那绝对不是多,既然是多的话,那绝对不是一,它们是互绝,所以一不可成立,多也不可成立。“互绝因故”,所以“诸事皆无”,就是一切事它不可真实成立,都是没有的。
这样说的话,明明摆着的主、客观世界又是怎么看?你不是说“诸事皆无”吗?他现在开始答复:“非是违乖,谓现前等,无察情计,吾本无遮。”就是说,现前主、客观的东西,我没有违背这些东西,我就是说,“无察情计,吾本无遮”,就是没有经过观察、没有经过正理的考察、妄情而流的这种情计所执的主、客观的东西,它本身你没有办法破除,这是可以存在的,那么我破的就是它的不真实的这一方面,现在我们所有的主、客观的现前,就是随情而流的这个遍计是可以存在的,所以说“吾本无遮”。
我承认有一个宗存在,比如说中观宗,这个我是从哪一方面来形成和承认自己有宗呢?“立唯名故,宗许非因”,就是我的所有的立,不是说我真正要立什么东西,我的这个宗许不是真正的因,这个宗许仅仅是立一个名,就是说世俗当中一切都只是空有一个名言的建立,它不是一个真实的、胜义有的,而是仅仅立一个唯名而成中观宗许、自己的教义。因为于无生的法界,本身就没有什么破立,这就是“于本无生,无所破立”。没有一法,胜过涅磐,我说涅磐,亦如梦幻,万法因无自性可得,所以“于无生性,有寂无崐别”,无生性的法界,本身轮回和涅磐都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它本身没有什么东西,所以连“无生”都是不可成立的,就是“无生事故,亦非无生”。这是分别慧建立,就是为了建立无分别慧,先由破除外境、建立自宗为生起无分别慧打下基础,这段就结束了。
从“多方分故,微尘非一”是起诤,然后是破诤,最后是断诤,先兴起与别人的争论,然后破除别人的见解,
下边就是无分别慧的根本智位。“世俗胜义,佛及众生,见修果行,皆等无有。当修彼义,由修所生,无分别慧,使趋自寂。”就是真正到根本智修行的时候,“世俗胜义,佛及众生,见修果行”都是没有的。修习这个义的时候,由修所生的慧,一般自己觉得是很好的无分别慧,也要“使趋自寂”。这个在《大宝积经》里通过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道理,就是两个木头通过磨擦生出火来,这个火又把木头烧成灰烬,最后一无所有,不留痕迹。
“无有体认,亦无散乱”,就是“世俗胜义,佛及众生,见修果行,皆等无有”,这个就是无有体认;“当修彼义,由修所生,无分别慧,使趋自寂”,这就是无散乱。“无有体认”和“亦无散乱”就是“无相之义”,这个“无相之义,当明修之”。到这里根本智的无分别慧就说完了。
现在就是后得智。后得智就是以根本无分别智来指导后得的行为,就叫做后得智。他这里说“后得所现,诸有事物,当知彼等,唯是幻有”,《金刚经》里说“如露亦如幻,应作如是观”,象那个也只能是后得智的范围,不能是佛的根本智和究竟智,从根本、究竟的上面来说的话,应该是“世俗胜义,佛及众生,见修果行,皆等无有。”
“诸有事物,当知彼等,唯是幻有”,这是后得智的见解,那么后得的行为,“应勤守护,三种律仪,七支等法,当加行之。”三种律仪是别解脱律仪、菩萨律仪和密乘律仪。七支,显宗一般是积资七支,《普贤行愿品》里面是积资七支,还有忏悔七支,这也是显宗里面的,也有密乘七支,三七二十一支。这个里面的七支指的是哪一个?三七二十一的七支也可以,《普贤行愿品》里面的七支也可以。“当加行之”,当然所有诸法的前行、正行、后行都可以有七支,但是一般指前加行的这一部分,所以既有加行一方面的意思,也有应当做的意思,所以译成“加行”最好。“悲心利志,亦当大发。”的意思很明了。
“于诸妄境,力断染着”,还是属于后得智的行为。于五境六尘,断除贪嗔痴等杂染,或避乡里、远亲族,摈割恩爱。
“如宾客者,当如是行。”是说不要贪恋一个地方,要象云水一样地流动。例如竹巴噶举的大师郭仓巴·贡布多吉凡是他到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