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眼看西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四肢无力心惊肉跳不已。
    于是〃泾河龙案〃催生出了一个极具商业价值的东西——门神。为了驱赶噩梦的侵袭,敬德和秦叔宝在门上一站就是上千年,不过光是驱邪并没有什么用处,唐太宗依旧染病,行将弥留,于是魏征上前,想了一个托阴司人情(或是鬼情)的办法:〃魏征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太宗道:'崔珏是谁?'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遂瞑目而亡。〃
唐太宗一闭眼,就来到了阴司地狱,果然见到了判官崔珏,于是赶紧递上了魏征的〃人情信〃,这个信上写得分明:〃辱爱弟魏征,顿首书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台下:忆昔交游,音容如在。倏尔数载,不闻清教。常只是遇节令设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弃,梦中临示,始知我兄长大人高迁。奈何阴阳两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觌。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对案三曹,必然得与兄长相会。万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阳,殊为爱也。容再修谢。不尽。〃
    这个崔判官,活着的时候曾在大唐当过教育部的副部长,到了阴司亦从事笔头工作,做了阎罗王的高级书记员,加之又与魏征交好,而后代子孙亦得了不少好处,所谓〃人情天大,天大人情〃,有了魏征这样一封人情厚厚的书信,太宗皇帝算是走运了。于是两人携手走进了〃幽冥地府鬼门关〃,见到了十殿阎罗王——毕竟是皇帝到来,平时凶恶的阎王这次殷勤得有些令人受不了,大家谈论了龙王之死的道理,又查看了太宗皇帝的寿数,正好给崔判官了一个机会,于是迅速涂改,这一段甚为精彩: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分宾主坐定。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进言曰:〃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何也?〃太宗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辨,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言毕,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如此彬彬有礼恭恭敬敬的阎王老子,实在是少见——当然,按照《西游记》的人事内幕来看,这倒也不算奇怪,翻开一本密密麻麻的〃南天门神仙转世出入记录〃,但凡能够托生于帝王将相之家的,几乎都是有〃大腰〃撑着的关系户,比如百花羞公主是披香殿侍香的玉女,天竺国公主是素娥……能做到唐太宗这样尊贵的凡人,估计前世也是天上的贵族,这样的人物,别说阎王了,就是满天的神仙也要对他们客客气气的,君不见那乌鸡国的国王就是死了,尸体也有井龙王保着?君不见那朱紫国王的老婆金圣宫娘娘,竟有紫阳真人献上旧棕衣,以保护她不被妖怪玷污?所以阎王们对太宗皇帝极尽恭敬也不足为奇。
阎王们向唐太宗汇报了泾河龙王最后的下落——送入轮藏,转生去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此了解到《生死簿》的一点儿细节,它竟是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小写数字写成的……这叫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推广〃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这几个大写数字的重要性,看来不光是银行要用大写,就是阴司也要吸取经验赶紧推广啊!这一番交谈之后,阎王发现太宗皇帝既没有犯事,又还有寿数,于是就恭敬地请他老人间还阳了,无奈正应了那句〃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太宗皇帝被那些枉死的冤魂给缠住了:
    前又到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见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慌得那太宗藏藏躲躲,只叫:〃崔先生救我!崔先生救我!〃判官道:〃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太宗道:〃寡人空身到此,却那里得有钱钞?〃判官道:〃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方得过去。〃太宗问曰:〃此人是谁?〃判官道:〃他是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借用过他的,到阳间还他便了。〃太宗甚喜,情愿出名借用。遂立了文书与判官,借他金银一库,着太尉尽行给散。判官复吩咐道:〃这些金银,汝等可均分用度,放你大唐爷爷过去,他的阳寿还早哩。我领了十王钧语,送他还魂,教他到阳间做一个水陆大会,度汝等超生,再休生事。〃众鬼闻言,得了金银,俱唯唯而退。判官令太尉摇动引魂幡,领太宗出离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阳大路,飘飘荡荡而去。
    由于及时使出了漫天撒钱的〃金遁术〃,太宗皇帝终于成功地摆脱了死鬼的纠缠,还阳成功。还阳后的太宗皇帝连忙筹备〃水陆大会〃来超度那些冤魂们,一时间忙碌不堪,暂且不提。
第四回借头一用
    一出〃泾河龙案〃虽然疑点重重,但在明眼人看来,处处都是破绽:
    表面上泾河龙王的死是因他私改了下雨的时间和雨点数。但是根据阎王的说法:在那龙未生之时,南斗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这一句〃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实在是有问题得很!其他人的《生死簿》没看过,但猴子的大家都看过,上面写着〃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按照标准的格式,《生死簿》应该是只写出生年月以及死亡年月才对,最多再加一个定性的结论,如〃善终〃或是〃暴毙〃之类,而不应该写上太过具体的死因以及谁下的手啊!比如,泾河龙王就是不更改降雨的时辰和点数,难道也能按照生死簿上写的那一天,被魏征给咔嚓一刀杀了不成?而到了龙王要死的那一天,它自己先服毒自尽,难道这也关魏征的事情吗?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按照这个逻辑,那么有关唐太宗的《生死簿》上就应该写明〃贞观十三年,为恶龙冤魂吓病,卒于宫内〃才对,可在第十回原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很明显,唐太宗在《生死簿》上,也只有生卒年月而已,并没有写上什么具体的死因以及详细的报告。我们很有理由相信,泾河龙王在《生死簿》上的有关记录是被动过手脚的。
    再者,根据《西游记》的说法,阴司是可以进行金钱交易的地方,若是此龙出生的时候,《生死簿》中就写上了死于魏征之手的记录,那么,如果阴司有熟人的话,这个信息应该早早地透露到本主耳朵里,难道是泾河龙王的社会关系特别寡淡吗?似乎也不是这样,在第四十三回中写得明白,他可是西海龙王的妹夫,九个儿子个个都是基层领导干部,分散在天庭、西天和人间各个重要的地段,社会关系实在算不上简单:〃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官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
    九个儿子其中五个是水利系统中的工程师,三个是天庭公务员,一个是西天公务员,依照他的家庭关系网而论,这样性命攸关的事情,应该早早地就知道了,纵然是早先不知道,那么死到临头这一家子准备礼物,找找判官买通上下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呀!偏偏这一家子统统按兵不动,彻底一个〃等死策略〃,死得这样窝囊又是何苦呢?这是〃一家无能〃还是〃天意难改〃?
    对于〃泾河龙案〃的众多议论之中,唯《后西游记》中的小行者对的一句〃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说得爽快之极,又可浮一大白:〃孙小圣道:'我闻善恶皆因心造,这龙王未生时,善恶尚未见端,为什么北斗星君先注其合死人曹官之手?既先注定了,则老龙擅改天时克减雨数这段恶业,皆北斗星君制定,他不得不犯了!上帝好生,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吾所不服。'十王皆茫然半晌道:'或者老龙前世有冤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