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妖眼看西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得不犯了!上帝好生,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吾所不服。'十王皆茫然半晌道:'或者老龙前世有冤孽,故北斗星君报于今世。'孙小圣道:'若说今世无罪遭刑,足以报前世之冤孽,则善恶之理何以能明?若今世仍使其犯罪致戮,以彰善恶之不爽,则前世之冤愆终消不尽。况前世又有前世,后世又有后世,似这等前后牵连,致使贤子孙终身受恶祖父之遗殃,恶子孙举世享贤祖父之福庇,则是在上之善恶昭然不爽,在下之善恶有屈无伸矣!恐是是非非如此游移不定,不只足开舞文玩法之端乎?'十王齐拱手称扬道:'上仙金玉之论,几令我辈搁笔不敢判断矣!'孙小圣笑道:'这总是混沌留余,实非列位贤王之罪。'〃
 〃北斗何心,独驱老龙于死地〃?很明显,泾河龙王的《生死簿》极有可能已经给做了手脚,对于一个这样的家伙,若是没有上头的暗示,谁能做手脚,又有谁敢做手脚?这明显是天庭的一个阴谋,一场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的谋杀——这泾河龙王的确也是倒霉到家了,它的死已经提前写进了〃天庭内参〃这样一本报告里,这已是无可更改的事实了,所以它必须死。
    可我们还是有疑问——任何一个案件,都是要有充分的动机,天下没有无动机的案件,更加没有无动机的冤假错案,如果说〃泾河龙案〃是天庭处心积虑策划的一个冤案的话,那么他们的动机在哪里呢?表面上看,泾河龙王被杀之后,只是找了唐太宗的麻烦,导致他来了一趟〃地狱旅行〃,回来之后开了一场水陆大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招来了观音菩萨,引出了三藏法师的取经之路。一路上看来,好像天庭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且其他人也没有在〃泾河龙案〃中获得什么利益——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关键线索还是出在泾河龙王身上。
    泾河龙王出事后,袁守诚告诉它的方法并不是叫泾河龙王去阴司送礼,或者向上天伸冤,或者是干脆别引颈待戮,直接逃跑,而是向魏征的上司唐太宗求情——这个方法略有点儿说不通:魏征只是个刽子手,就算皇上能给龙王讲情,难道魏征就能这样放过它不成?难道这天上的刽子手也和民间的刽子手一样也学会了徇私舞弊?要知道,不管怎么样,皇帝的圣旨还是干不过玉帝的金旨啊!可偏偏我们的倒霉的泾河龙王居然也相信这话,而且执行得很到位,尽管唐太宗答应帮助,但最终还是没有保住泾河龙王的老命——袁守诚的方法彻底宣告失败!
    而且按照规定,这泾河龙王本来应该斩首示众的,而现在首是斩了,却没有拿来示众——天庭上有人把龙头从天上扔了下来,而且还不偏不倚地落在了长安城里,被人捡去送给了唐太宗,这个异常现象也是值得怀疑的。
    还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泾河龙王为什么要跑去找唐太宗算账?唐太宗的确是答应给泾河龙王求情,但求情也不能明说,除了留魏征下棋,貌似也的确没有其他的办法不让魏征自由行动了。所谓办事求人,尽人事而听天命也,谁也不敢打那个保票,太宗皇帝保得住它的命是人情,保不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也只是个人情,尽力就好。作为一个曾经的管理者,泾河龙王不会不明白这一点点儿的人事。而泾河龙王来找唐太宗算账的时候,所说的话却是大有问题:〃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
看这一段话,很多人很容易一扫而过——这不就是个埋怨吗?可大家只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龙王并不是说〃你明明说要救我,为什么不救我〃,而说的是〃你明明答应要救我,为什么今天反宣魏征来杀我〃,这一个〃宣〃字大大的重要,简直是道破了天机:如果不是〃宣〃字,而是个〃放〃字,我们还能够理解,那是老龙王责怪唐太宗没看住魏征,放他出来杀了自己。但它用的是〃宣〃字,那意思就是控诉唐太宗不守信义,当面答应背后戳刀子,命令魏征来杀自己。
    若真是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泾河龙王的那种怨恨了——可它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有人在泾河龙王临死前告诉他,魏征是唐太宗派来杀你的!你要找他报仇就去吧!这分明是给唐太宗背上了一口莫名其妙的黑锅!而且如果按照正常的程序走,泾河龙王死后,灵魂就应该被黑白二位勾魂使者用〃无常牌〃大铁链锁上押走,连猴子要死的那次也不例外,而到了泾河龙王这儿,不但灵魂没有被押走,而且还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走动,还可以梦中显灵来找唐太宗的麻烦——这肯定是有预谋地把他放出来的啊!更何况泾河龙王折腾唐太宗的时候,是观音菩萨解的围,她老人家轻轻地把泾河龙王赶跑了。按理说,泾河龙王好歹也是个老资历的公务员,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这位皇帝竟然有观音菩萨出面护着,应该不敢再来恐吓才对。可是第二天,这位提着自己的头的泾河龙王又来了……这就没道理了,观音菩萨出面维护的人间皇帝,竟然都不买账,你说要是没有大人物在背后主使谁信啊!
    还有,按照阎王的逻辑,〃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十个阎王对唐太宗始终保持着一种异常的恭敬,而泾河龙王身死之后不识好歹,竟去阴司递状子,状告太宗皇帝——倒霉的公务员要状告人间的帝王,阎王对此竟然批准了,这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何况观音菩萨都出面驱赶泾河龙王,阴司还敢受理此案件,简直〃公正无私〃得过分了。
    就算阴司偶有公正之举,还真把太宗皇帝〃拿〃到阴司衙门,那么按照审判流程,该原告被告对簿公堂吧!可很神奇的是,唐太宗一到地府,泾河龙王就不见了踪迹,到哪里去了呢?阎王说的一段话简直不可理喻:〃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辨,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话说到这个份上简直是混账之极!被告刚一拿到地府,这几个阎王就把原告给送入〃轮回隧道〃了,这是彻头彻尾的阴谋啊!这个场面赫然使我想起了《聊斋志异》中的席方平被阴司衙门推入轮回隧道中的可怕故事,想来那泾河龙王也是受了阎王的骗,就这样被〃送入轮藏,转生去了〃,真是恐怖之极……
偶尔地府的冤假错案,也会立时得到平反,当然,这样的事情相当稀罕。据宋人洪迈《夷坚志》中〃刘小五郎〃一文所载——汉州德阳(今属四川)有个叫刘小五郎的人,梦见自己被鬼卒押到了阴司德阳办事处,只见两个管事的干部搬出了一面大镜子(疑似投影仪),里面映射出了一幕恐怖的杀人惨剧,看得刘小五郎一身汗毛直竖。更可怕的是,镜子里被杀害的女子,就站在旁边,满眼仇恨地盯着他。过了一会儿,只听两个干部说道:〃不好意思,错了错了,这女子是被南剑州的刘五郎所杀害的,而你是汉州的刘小五郎,完全是个误会。这女子早上就来告状了,要勾你魂抵命,现在事情已经查清楚了,你可以回家去了,不要害怕。〃于是刘小五郎被无罪释放,女子泫然泣下,叹道:〃茫茫寻不得,漠漠归长夜。〃随即就不见了,刘小五郎这才苏醒过来。(《夷坚丙志》卷二)这段记载虽然简单,倒也五脏俱全,从〃缉拿嫌犯〃到〃原告和被告〃,从〃开庭会审〃到〃案情重现〃再到〃无罪释放〃,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地府的司法公正,地方基层的确要比权力最中央的森罗宝殿透明许多。
    让我们整理一下纷乱的思绪——天庭要龙王死,天庭派魏征执行,天庭派袁守诚对龙王说找唐太宗……我突然有点儿恐怖:作为天庭专员的袁守诚,为什么要龙王去求唐太宗?只因为唐太宗是魏征的顶头上司,那么天庭为什么要选择魏征作为刽子手呢?为什么杀龙的时候要嫁祸给太宗皇帝?为什么杀完龙之后要把龙头扔到长安?为什么要把龙的冤魂放出来送进太宗皇帝的梦中?
    原因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天庭要把泾河龙王与唐太宗扯上联系,换句话说,天庭要拿泾河龙王的龙头去恐吓唐太宗——这样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原来天庭给泾河龙王玩的把戏,竟然是〃借头一用〃,其目的只是把唐太宗送进地府。至于这个人间的皇帝到了地府会有怎样的好处,则是揭秘〃泾河龙案〃的重大关键,也就是那埋在水面以下的八分之七的冰山。
 第五回阳间三事
    回到阳间的太宗皇帝一睁眼,就开始忙活起来——既然平白无故捡到了二十年的阳寿,无论如何也要按照阴司的意思来做事情嘛!
    于是头一件,就是〃刘全进瓜〃——阎王特意嘱咐太宗皇帝,说阴司地狱里什么都好得,唯独南瓜吃不到。唐太宗牢记在心,全国海选去阴间送南瓜的人,可惜做明星人人争,去阴间人人都不想去,结果只有一个叫刘全的人来报名,当然被批准:
    榜张数日,有一赴命进瓜果的贤者,本是均州人,姓刘名全,家有万贯之资。只因妻李翠莲在门首拔金钗斋僧,刘全骂了他几句,说他不遵妇道,擅出闺门。李氏忍气不过,自缢而死。撇下一双儿女年幼,昼夜悲啼。刘全又不忍见,无奈,遂舍了性命,弃了家缘,撇了儿女,情愿以死进瓜,将皇榜揭了,来见唐王。王传旨意,教他去金亭馆里,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那刘全果服毒而死,一点魂灵,顶着瓜果,早到鬼门关上。把门的鬼使喝道:〃你是甚人,敢来此处?〃刘全道:〃我奉大唐太宗皇帝钦差,特进瓜果与十代阎王受用的。〃那鬼使欣然接引。刘全径至森罗宝殿,见了阎王,将瓜果进上道:〃奉唐王旨意,远进瓜果,以谢十王宽宥之恩。〃阎王大喜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