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山夜话 作者:邓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外,大豆中还有胡萝卜素、硫铵 素、核黄素、尼克酸等为人体所必需也最容易吸收的营养素。这更是瘦肉、鸡蛋、牛奶 以及其他畜产品所少有的。

  我们平常把大豆拿去榨油,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取它所含的脂肪,殊不知榨油以后的 豆饼,仍然保存着很多营养素。据化学分析的结果,豆饼中还有百分之四十二到四十五 的蛋白质含量,也还有百分之二点一到七点二的脂肪含量。如果用豆饼催肥“克郎猪‘ 和饲养乳牛,那是最好不过的。至于用豆饼做肥料,它的肥效更比牲畜粪肥的效能要高 得多,这更是大所共知的了。

  许多地区的农民,往往还把大豆当作间作和轮作的最好作物。这是因为大豆自身具 有一种独特的作用,它能够把空气中游离的氮素固定下来,供应它本身生长和发育的需 要,使土壤肥力的消耗量降低,更多地节省地力,对农田大有益处。

  大豆的秸秆同样有许多用处。最明显的是把它作为家畜的饲草。据分析,大豆秸的 营养价值也比谷子秸、水稻秸、小麦秸都要高。正因为这样,所以北方的牧民们,每年 秋收的时候,就大量收集豆叶、豆皮、豆蔓等,留作冬季的主要饲草。至于用大豆秸作 青饲草,虽然不如苜蓿草等来得合算,但是它的营养价值却又比芷蓿草等为高,这一点 大概也没有疑问。

  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大豆在工业上的作用。按照专家的估计,用大豆做原料制成的 工业品已有约三百种以上,其中包括了化装用品、医药用品、纺织用品、塑料、胶体以 及军需用品等等,将来还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代替钢铁,它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

  在我国的广大地区,自然条件基本上都能适合大豆的生长,各个地区又适合于其他 若干豆类的生长。因此,除了其他豆类可以因地制宜广泛种植以外,大豆的种植范围显 然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条件,希望各地家业科学家共同努力,多加提倡、试验,并在条 件具备的地方适当地加以推广。

  燕山夜话(四集)  多养蚕

  读了北京晚报发表的言佳同志写的《蓖麻蚕》一文,我很高兴,愿借此机会,也来 谈谈养蚕的问题。

  先要来“正名”。蚕字现在流行的简体字写成“蚕”字,这是不妥当的,似乎应该 考虑改正。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释名中说:“蚕从朁,象其头身之形;从虫,以其繁也。俗 作蚕字者非矣。蚕音腆,蚯蚓之名也。”

  我们对于李时珍在几百年前说过的意见,虽然不能盲从,但是,如果他的意见正确, 为什么不可以采纳呢?假定可以接受李时珍的意见,为了简化,我以为把“蚕”字改为 “蠶”字似乎要好一些。

  蚕的种类很多。据《尔雅》《释虫篇》所列举的有:“蟓,桑茧;雔由,樗茧、棘 茧、栾茧;蚢,萧茧。”晋代郭璞的注解,在“蟓,桑茧”下注:“食桑叶作茧者,即 今蚕。”在“雔由,樗茧”下注:“食樗叶”;在“棘茧”下注:“食棘叶”;在“栾 茧”下注:“食栾叶”;在“蚢,萧茧”下注:“食萧叶”。然后总括一句说:“皆蚕 类。”宋代邢昺的解释是:“此皆蚕类作茧者,因年食叶异而异其名也。食桑叶作茧者 名蟓,即今蚕也;食樗叶、棘叶、栾叶者,名雔由;食萧叶作茧者名蚢。”这个解释就 很清楚了。

  从这些注解中可以知道,我们现在用桑叶喂养的家蚕,原先都是野蚕,而且只是野 蚕中的一种。还有吃樗树叶的野蚕。樗权就是臭椿,它的叶子是另一种野蚕——雔由的 食物。雔由也能吃棘树的叶子。棘就是小酸枣树,它的叶子也是雔由这种野蚕的好食物。 还有栾花树的叶子也是雔由爱吃的。至于蚢,则是吃蒿草的又一种野蚕,萧就是蒿草, 又叫做野艾。臭椿、酸枣、艾蒿等都是北方常见的,所以雔由和蚢也是北方野生的。

  我们还可以看看,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一节专论“种桑柘”的。他写道: “永嘉有八辈蚕:蚖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初绩;爱珍,五月绩; 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蚕有八辈, 这在南方并不稀奇,北方恐怕很不容易做到。但是,其中柘蚕是吃柘树叶的,和吃柞树 叶的柞蚕差不多,这在北方却也容易生长。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野生的蚕茧丰收的记载。如《后汉书》《光武本纪》写道:“王 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至是(建武二年)野谷旅生,麻OE*尤盛;野 蚕成茧,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又如《宋书》《符瑞志》载:“宋文帝元嘉十六年, 宣城宛陵广野蚕成茧,大如雉孵,弥漫林谷,年年转盛。”到了宋孝武帝大明三年,又 载:“五月癸巳,宣城宛陵县石亭山,生野蚕三百余里,太守张辩以闻。”唐代贞观十 二年,据《册府元龟》载:“六月,楚州言野蚕成茧于山阜;九月,楚州野蚕成茧,遍 于山谷。”这些例子也只是说明南方的情形。

  至于在北方,这里无妨再举一些例子为证。据《宋史》《五行志》载:“(哲宗) 元祐六年,闰八月,定州七县,野蚕成茧。”又一条记载是:“元符元年七月,藁城县 野蚕成茧;八月,行唐县野蚕成茧;九月,深泽县野蚕成茧,织纴成万匹。”还有, “政和元年九月,河南府野蚕成茧”。以及其他等等记载,在这里用不着一一抄录了。

  如果说,用雄的樗蚕蛾和雌的蓖麻蚕蛾进行杂交,经过选育后得到的杂种蚕,就能 适应我国的环境,便于保种过冬,传种接代。那末,无妨再做一个小小的试验,把其他 野生的蚕蛾与家蚕蛾杂交,或者用两种野生蚕蛾杂交,看看是否能够得到便于大量培育 的、能吃各种野生树叶和草叶的新品种,使我国的蚕丝生产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言佳同志在文章中提到,蓖麻蚕的经济价值很高,它的茧可以制造许多纺织品,蚕 粪能做肥料,蚕蛹可以榨油或者做酱油。我想还应该提到蚕的药用价值。

  据李时珍说:“凡食叶蚕类,俱可入药。”比如“白殭蚕”能“治小儿惊痫”; “为末,封疔肿,拔根,极效”。蚕蛹“为末,饮服,治小儿疳瘦,长肌退热,除蚘虫; 煎汁饮,止消渴”。蚕茧用以“烧灰,酒服,治痈肿无头,次日即破。又疗诸疳疮及下 血、血淋、血崩。煮汁饮,止消渴、反胃,除蚘虫”。蚕蜕“治目中翳障及疳疮”。甚 至于缫丝汤,李时珍也说它能够“止消渴,大验”。

  趁着现在大家注意养蚕的时候,我希望能有几位研究过这些问题的专家和热心的朋 友,把北京郊区附近的野蚕种类及其生长情况,做一番调查研究,并加以小型试验,以 便早日提出发展养蚕的有益建议。

  燕山夜话(四集)  咏蜂和养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有。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这是唐末五代的著名诗人——罗隐《咏蜂》的七言绝句。从前四年制的中学生大概 都读过这首诗。有的老师还出了一个作文的题目——《读罗隐咏蜂七绝有感》。更有的 老师叫学生自由地写一首和诗,可以交卷也可以不交卷,谁交了的就多给几个分数。我 当中学生的时候,就曾经写过一首和诗,并且是步罗隐原韵的。和诗的原句是:

  “踏遍溪山十二尖,艰难生计不须占!

  世间多少伤心客,何惜捐输一滴甜?“

  现在看起来,我的和诗当然十分幼稚。不过,那时候对于蜜蜂的辛勤劳动和人间为 生计而操劳的广大群众,已经有了相当的同情。这许多年来,进一步从生产的角度认识 了养蜂的重要。前些日子,有两位记者访问了香山的养蜂场。他们的报道又引起了我在 这方面的一些回忆和新的兴趣。

  蜜蜂对于人类的益处很大,而它们自己的寿命却很短。酿蜜的工蜂顶多能活七、八 个月,有许多只活了一、二个月就死了。它们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五十万朵左右的花 粉。所以,在采蜜最忙的季节,许多工蜂往往飞在中途就力竭而死。

  一群蜜蜂,除了一个蜂王和几个雄蜂以外,主要是由工蜂组成的。每个蜂群一般要 有两三万头工蜂,达到此数或者多于此数的称为强群,少于此数的则是弱群。养蜂要养 强群才有利于生产,否则不但不利于当前的生产,而且有长期不利的影响,甚至于蜂种 都会变坏了。

  凡是养蜂的人都知道,好蜂要有好种。而品种优良的蜜蜂,古书中叫做“,或叫 ”范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说:

  “蜂尾垂锋,故谓之蜂。蜂有礼范,故谓之。礼记云:

  范则冠而蝉有緌。化书云:蜂有君臣之礼。是矣。“

  只要稍加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每一群蜜蜂都是一个组织严密的集体。它们内部有 分工,无论营巢、采蜜、保育幼虫、清理蜂房等杂务,都有专责。并且所有的蜂群,照 例“一日两衙”,非常有规律。李时珍还说:

  “凡取其蜜不可多,多则蜂饥而不蕃;又不可少,少则蜂惰而不作。……取惟得中, 似什一而税也。”

  可见李时珍简直把蜂群看成和人类社会差不多,把割蜜也比做“什一之税”,主张 不过多又不过少。与李时珍的这些观点相似的,在明代还有一个宋应星,他在《天工开 物》中写道:

  “凡蜂不论于家于野,皆有蜂王。王之所居,造一台,如桃大。……王每日出游两 度,游则八蜂轮值以侍。蜂王自至孔隙口,四蜂以头顶腹,四蜂傍翼飞翔而去。游数刻 而返,翼顶如前。畜家蜂者,或悬桶檐端,或置箱牖下,皆锥圆孔眼数十,俟其进入。 凡家人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