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雌雄二蟋蟀放入小瓦器中,彼此先用了触角探知对方的存在以后,雄的即开
始呜叫。这时的鸣声与在田野时的放声高吟不同,是如位如诉的低音,与其
说是在伺候雌的意旨,不如说是一种哀恳的表示。雄的追逐雌的,把尾部向
雌的接近,雌的犹淡然不顾。于是雄的又反复其哀诉,雌的如不称意,犹是
淡然。雄的哀诉,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交尾时,雌的悠然爬伏于雄的背
上,雄的自下面把交尾器中所挟着的精球注入雌的产卵管中,交尾的行为瞬
时完毕。饲养在容器中的蟋蟀,交尾可自数次至十余次,在自然界中想必也
是这样。这和蜜蜂或蚕等只交尾一次而雄的就死灭的情形不同了。说虽如此,
雄蟋蟀在交尾终了后,不久也就要遇到悲哀的运命。就容器中饲养的蟋蟀看,
结果是雌的捧了大肚皮残留着,雄的所存在者只翅或脚的碎片而已。这现象
已超过女尊男卑,入了极端的变态性欲的范围了。雄的可说是被虐待狂的典
型,雌的可说是虐待狂的典型了吧。
原来在大自然看来,种的维持者是雌,雄的只是配角而已。有些动物的
雄,虽逞着权力,但不过表面如此,论其究竟,负重大牺牲的仍是雄。极端
的例可求之于蜘蛛或螳螂。从大自然的经济说,微温的人情——虫情原是不
值一顾的,雄蟋蟀的悲哀的夙命和在情场中疲于奔命而死的男子相似。
蟋蟀产卵,或在土中,或在树干与草叶上。先人泥土少许于玻璃容器,
把将产卵的雌蟋蟀储养其中,就能明了观察到种种状况。雌蟋蟀在产卵时,
先用产卵管在土中试插,及找得了适当的场所,就深深地插入,同时腹部大
起振动。产卵管是由四片细长的薄片合成的,卵泻出极速,状如连珠,卵尽
才把产卵管拔出。一个雌蟋蟀可产卵至三百以上。雌蟋蟀于产卵后亦即因饥
寒而死灭,所留下的卵,至次年初夏孵化。
蟋蟀在昆虫学上属于“不完全变态”的一类,由卵孵化出来的若虫差不
多和其父母同形,只不过翅与产卵管等附属物未完全而已。这情形和那蝶或
蝇等须经过幼虫、蛆蛹、成虫的三度变态的完全两样。(像蝶或蝇等叫做“完
全变态”的昆虫。)自若虫变为成虫,其间须经过数次的脱皮,不脱皮不能
生长。脱皮的次数也许因种类而有不同,学者之间有说七次的,有说八次或
九次的。每次脱皮以前虽没有如蚕的休眠现象,可是一时却不吃东西,直至
食道空空,身体微呈透明状态为止。脱皮时先从胸背起纵裂,连触角都脱去,
剩下的是雪白的软虫,过了若干时,然后回复其本来特有的颜色。这样的脱
皮经过相当次数,身体的各部逐渐完成。变为成虫以后,经过四五日即能鸣
叫,其时期因温度地域种类个体而不同,大概在立秋前后。它们由此再像其
先代的样子,歌唱,恋爱,产卵,度其一生。
蟋蟀能草食,也能肉食。普通饲养时饲以饭粒或菜片,但往往有自相残
食的。把许多蟋蟀置入一容器中,不久就会因自相残食而大减其数。
雄蟋蟀富于斗争性,好事者常用以比赛或赌博。他们对于蟋蟀鉴别甚精,
购求不借重价,因了品种予以种种的名号。坊间至于有《蟋蟀谱》等类的书。
我是此道的门外汉,无法写作这些斗士的列传。
秋林晚步
王统照
“枯桑叶易零,疲客心易惊!今兹亦何早,已闻络纬鸣。诅风灭且起,
卷蓬息复征。? 。百物方萧瑟,坐叹从此生!”
中国文人以“秋”为肃杀凄凉的节季,所以大高日回,烟靠云敛的话,
常常在诗文中可以读到。实在由一个丰缛的盛夏,转到深秋,便易觉到萧凄
之感。登山临水,偶然看见清脱的峰峦,澄明的潭水,或者一只远飞的孤雁,
一片堕地的红叶,? 。这须臾中的问隔,便有“物谢岁微”,抚赏怨情的滋
味,充满心头!因为那凋零的,扫落的,骚杀的,冷静的景物,自然的摇落;
是凄零的声,灰淡淡的色,能够使你弹琴没有谐调,饮酒失却欢情。
“春”以花艳,“夏”以叶鲜,说到“秋”来,便不能不以林显了。花
欲其娇丽,叶欲其密茂,而林则以疏,以落而愈显。茂林,密林,丛林,固
然是令人有苍苍翳翳之感,然而究不如秃枯的林木,在那些曲径之旁,飞蓬
之下;分外有诗意,有异感。疏枝,霜叶之上,有高苍而带有灰色面目的晴
空,有络纬,蟪蛄以及不知名的秋虫凄鸣在林下。或者是天寒荒野,或者是
日暮清溪,在这种地方偶然经过,枫,柏,白杨的挺立,朴疏小树的疲舞,
加上一声两声的昏鸦,寒虫,你如果到那里,便自然易生凄寥的感动。常想
人类的感觉难加以详密的分析;即有分析也不过是物质上的说明,难得将精
神的分化说个详尽。从前见太佯与人信中说:心理学家多少年的苦心的发明,
恒不抵文学家一语道破,? 。所以像为时令及景物的变化,而能化及人的微
妙的感觉,这非容易说明的。实感的精妙处,实非言语学间所能说得出,解
得透。心与物的应感,时既不同,人人也不相似。“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
故?”即合起古今来的诗人,又那一个能够说得毫无执碍呢?
还是向秋林下作一迟回的寻思吧。是在一抹的密云之后,露出淡储色的
峰峦,那里有肢陀的斜径,由萧疏的林中穿过。矫立的松柏,半落叶子的杉
树,以及几行待凳的秋柳,? 。那乱石清流边,一个人儿独自在林下徘徊。
天色是淡黄的,为落日斜映,现出凄迷朦胧的景象,不问便知是已近黄昏
了。? 。这已近黄昏的秋林独步,像是一片凄清的音乐由空中流出。
“残阳已下,凉风东升,偶步疏林,落叶随风作响,如诉其不胜秋寒
者!? 。”
这空中的画幅的作者,明明用诗的散文告诉我们秋林下的幽趣,与人的
密感。远天下的鸣鸿,秋原上的枯草,正可与这秋林中的独行者相慰寂寞。
秋之凄戾,晚之默对,如果那是个易感的诗人,他的清泪当潜然滴上襟
袖;如果他是个少年,对此疏林中的瞑色,便又在冥茫之下生出惆怅的心思。
在这时所有的生动,激愤,忧切,合成一个密点、的网于,融化在这秋晚的
憧憬的景物之中。拾不起的,剪不断的,丢不下的,只有凄凄地微感,? 。
这微感却正是诗人心中的灵明的火焰!它虽不能烧却野草,使之燎原,然而
那无凭的,空虚的感动,已竟在暮色清寥中,将此奇秘的宇宙,融化成一个
原始的中心。
一切精微感觉的迫压我们,只有“不胜”二字足以代表。若使完全容纳
在心中,便无复洋溢有余的寻思:若使它隔得我们远远的,至多也不过如看
风景画片值得一句赞叹。然而身在实感之中,又若“不胜”,于是他不能自
禁,也不能想好法来安排了。落叶如“不胜”秋寒,而落叶林下的人儿,恐
怕也觉得“不胜秋”了!况且那令人眷念怅寻的黄昏,又加上一层凋零的骚
杀的意味呢!
真的,这一幅小小的绘画,将我的冥思引起。疏言画成赠我,又值此初
秋,令人坐对着画儿,遥听着海边的落叶声,焉能不有一点莫能言说的惆怅!
五峰游记
李大利
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
都记不住时日。
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
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镇,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胁清
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
铭,参谋长白亚雨等殉难。?这是历史上的纪念地。
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有
一个行宫,地势很险,风景却佳,而今作了我们老百姓旅行游览的地方。
由横山往北,四十里可达卢龙。山路崎岖,水路两岸万山重叠,暗崖很
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由横山往南,滦河曲折南流入海,以陆路
计,约有百数十里。
我们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顺流而南,两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都很
茂盛,但已觉受旱。禾苗的种类,以高粱为多,因为滦河一带,主要的食粮,
就是高粱。谷黍豆类也有。滦水每年泛滥,河身移徒无定,居民都以为苦。
其实滦河经过的地方,虽有时受害,而大体看来,却很富厚,因为他的破坏
中,却带来了很多的新生活种于,原料,房屋老了,经他一番破坏,新的便
可产生。土质乏了,经他一回滩淤,肥的就会出现,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
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见他的破坏,看不
见他的建设,却很冤枉了他。
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
景色真是好看。
大到黄昏,我们还未上岸。从舟人摇橹的声中,隐约透出了远村的犬吠,
知道要到我们上岸的村落了。
到了家乡,才知道境内很不安静。正有“绑票”的土匪,在各村骚扰。
还有“花会”照旧开设。
过了两三月,我便带了一个小孩,来到昌黎的五峰。是由陆路来的,约
有八十里。从前昌黎的铁路警察,因在车站干涉日本驻屯军的无礼的行动,
曾有五警士为日兵惨杀。这也算是一个纪念地。
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离车站十余里,在昌黎城北。我们清早雇骡车运
行李到山下。
车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一路石径崎岖,曲折的很,两傍松林密布。
问或有一两人家很清妙的几间屋,筑在山上,大概窗前都有果园。泉水从石
上流着,潺潺作响,当日恰遇着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鲜。走了约四里许,才
到五峰的韩公祠。
五峰有个胜境,就在山腹。望海,锦绣,平斗,飞来,挂月,五个山峰
环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韩文公祠。下临深涧,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