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王道:“好给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东海归顺大雍是大势所趋,也无人可以改变,只是这次为什么会突然中立,还支持北汉和我们作对,别告诉我是你暗中算计,若是皇上怪罪下来,本王可不替你说情。”
我漫声道:“好啊,到时候就让皇上治我的罪好了,最好去了我的爵位,我带着长乐回东海隐居,你说随着海氏的船去海外看看好不好?”
齐王啼笑皆非地道:“好了,你就别气我了,是不是你和皇上有了什么共识,我总要给下面的将领交代清楚吧。”
我沉默了一会儿,道:“什么时候王爷需要向下面的将领交代了?我可以说给王爷知道,不过下面的将领还是暂时不要知道的好。”
齐王过来的时候,我们两人身边的侍卫都散了开去,将周围护住,不让我们的谈话外泄。我也就没有顾忌地道:“现在东川庆王有了反意,南楚虽然被安抚下去,可是还要担心他们的反复,若是东海现在归顺大雍,南楚、东川迫于压力,一定不顾一切向大雍挑战,现在东海表示中立,而且支持北汉粮草,不论天下人做何想法,都会暂时松口气,甚至认为大雍会陷入和北汉的苦战中,能够拖延一下南楚和东川的动作,这是第一个好处。另外,大战一起,我们就可以截断东海和北汉的通路,所以北汉还是会陷入钱粮不足的困境,而且,我们这次作战可不是准备长期围困的,北汉钱粮充裕与否并不重要。这件事情我已经托长乐向皇上陈词,等到北汉灭亡之后,东海再归顺不是锦上添花么?再说未虑胜先虑败,若是这次进攻不顺利,东海还可以继续中立,维持和北汉的关系么。”
停顿了一下,我淡淡道:“再说,这样做,我还可以趁机留下秋玉飞在东海,我不想他死在战场上,他的琴艺举世无双,这样的人不应该死在沁州。”
齐王古怪的看了江哲一眼,道:“本王可不信你会因为私情作出这样的决定,说罢,你这次准备如何利用秋玉飞,上次用他施展反间计还不够么?”
我有些恼羞成怒,瞪了齐王一眼,道:“你急什么,等到了最后关节你自然知道了。”这人总是揭穿我的险恶心思。不过我也不由汗然,比起秋玉飞来说,虽然他对我存了杀机,可是他确实真诚的多。转念一想,我也不过是在保住他的性命的时候,让他替我作些事情么,否则他一个魔门弟子,我怎么冠冕堂皇的保下他呢?
齐王倒也知趣,见我气恼,便岔开话题道:“随云,对于这次出兵沁州,你可有什么计策么?”
我懒洋洋地道:“出兵的日子早就定了,殿下准备这次怎么做?”
这可说到了齐王的痒处,他兴奋地道:“走,到你帐内去说。”说罢大步流星地走入我的营帐,我也跟了进去,亲自取出一张地图放到案上。
齐王指着地图道:“我已经让荆迟带五万人提前出发,从镇州经太行白陉攻壶关,我自带大军十五万北上,辎重随后军走沁水,两路夹攻,在沁州合兵,你看如何?”
我心中已经有了定计,道:“殿下带十万人足矣,留下五万人在泽州,而且要多张旗帜,做出十五万大军的样子,另外沿途请殿下派出斥候和谍探,截杀北汉军斥候谍探,绝对不能让他们穿过大军防线。”
齐王眼中闪过寒芒,道:“随云,皇上和你可是有了什么计策么?”
我微微一笑,低声指着地图将自己的全盘计划说了出来,齐王一边听一边点头,最后傲然道:“或许用不到这一步棋呢,我的十万大军加上荆迟的五万,难道不能拿下龙庭飞么?”
我轻笑道:“若是殿下能够立下这样的大功,那就更好了,不过龙庭飞不是平常人,这次北汉必定倾全国之力抵抗大军,殿下不可轻视。”
齐王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若有所思地研究我的战策,最后终于道:“好,不过这样一来你还要随军北上么?”
我叹了口气道:“我也不想冒险的,可是我若不显身,只怕北汉谍探会拼了性命到后方探查军情吧,我可不想这样,不过一想到骑马坐车,我浑身都觉得酸痛。”
齐王笑道:“我令人给你准备一艘快船,你沿沁水北上,让你免受路途之苦,沁州路途不好走,你的马车派不上用场的。”
我们两人计议已定,这时帐外有人高声道:“王爷、监军,皇上旨意已经到了大营。”我和齐王都是兴奋的向帐外走去,按照时间,皇上允许出战的圣旨应该是这几天到了。走出营帐,天边正是阴云密布,想来天地也知道将有一场血战,因而为此忧心忡忡吧。
第五部 纵横捭阖 第十章 沁水初战
隆盛元年戊寅,二月十六日,太宗下诏,遣齐王显、楚乡侯江哲攻沁州,雍汉战事乃起。
——《雍史·太宗本纪》
隆盛元年二月二十七日,沁州最南端的防线,凌垣堡,战云密布,大雍边境封锁一冬,就是最精明能干的斥候也没有办法传出消息来,但是人人都知道大雍不会这样罢休,战事将起。
一座城堡孤零零地矗立在小山冈之上,冈下就是沁水南流,每年初春时节,冰雪融化使得沁水高涨,沿河各地都要提防沁水泛滥,但是今年看来水位不高,应该无碍,这一带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土地肥沃,两岸有十数村庄,而山岗上面的凌垣堡就是北汉军驻扎之处,这里也是沁州最前沿的战线,过了此处五十里,就是冀氏县城,沿沁水而上,到处都是碉堡城寨,易守难攻,而安泽、沁源、沁州城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隘。
一队北汉士卒站在城墙之上,留意着南面的动静,自从年后,上面传下军令,让他们时刻提防大雍军进攻,所以他们丝毫不敢松懈。一个士卒大概是有些倦怠,回过头去想和同袍说几句闲话,但是一回头却看见同袍目瞪口呆地看着前方,他下意识地回过头去,只见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了青黑色的线条,不过转瞬之间,那青黑色越发浓厚,虽然十分遥远,可是在那士卒眼中,仿佛已经看到了大雍的军旗,他声嘶力竭的喊道:“快敲警钟。”一个有些发愣的士卒清醒过来,三步并成两步奔到钟楼,将铜钟撞响,然后号角声在城堡里响起,从各处营房奔出许多披挂整齐的北汉士卒。一个身穿偏将服色的将领奔到堡楼上,惊怒地道:“派出去的斥候怎么没有回报,快去点燃烽火。”他的亲卫匆匆走到城堡最高处,点燃了烽火。滚滚的狼烟直直地指向苍穹,自从大雍武威二十二年之后,大雍军第一次踏上了北汉国土,一场关系北汉生死存亡的大战即将爆发。
大雍军先锋夏宁,齐王亲信爱将,望见远处狼烟滚滚,不由哈哈大笑,勒马扬鞭,指向前方道:“他们纵然发现我军又能如何,小小的一个凌垣堡难道还能挡住我们的兵锋所指。众军听令,一举拿下凌垣堡,奉齐王将令,大军清野。”说罢一马当先奔去,身着青黑色衣甲的雍军高声呼喝,随着夏宁冲去,小小的凌垣堡就是奋起反抗,也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不过半个时辰,凌垣堡已经被攻破,雍军四面围住,北汉军无一生还。凌垣堡本就是负责探察敌情的战线前哨,一旦雍军大举进攻,凌垣堡不可能固守,所以派到此地的军士都是心存死志,雍军初战,也没有劝降的意思,铁蹄之下,骨肉成泥。
夏宁见凌垣堡已经攻破,令人毁去城门和守城器械,然后大军向四面的乡野杀去,这一次齐王颁下严令,不能在身后留下敌人。一座座村庄被焚毁,虽然青壮男子大半从军,可是北汉民风彪悍,就是壮妇和孩童老人也都随时可能拿起刀剑攻击雍军士卒,所以在夏宁的命令下,雍军铁骑几乎是将这些村庄堡垒碾成了废墟,而幸存下来的平民则被刀剑驱赶着奔向端氏、安泽。大雍军没有轻骑突进,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前进,所过之处,留下荒废的村庄和无人耕作的田地。唯一令北汉平民庆幸的是,雍军统帅齐王军令,不得滥杀平民,所以只要不反抗,不仅能够保全性命,甚至还可以有机会带上一些财物,只不过,除了北上之外,他们没有别的方向可以去。
沁水岸边,一群衣衫褴褛的老弱妇孺相互扶持着艰难的向北走去,队伍中只有几辆破车,上面装着一些米粮,几个实在无力行走的孩童和老人坐在车上,神情满是凄惶,他们都是体弱无力之人,基本上在北上的流民中已经落到了最后面,而雍军铁骑更是已经过去了无数,他们经常会遇到往来搜索的雍军。而将他们逐出家园的雍军将领说得很清楚,如果三月十日之前,他们不能赶到端氏,那么就将被当作北汉军的奸细处死。凛冽的春风从河面上吹来,让一些衣衫单薄的老弱缩成一团,沁州的春天仍然是十分寒冷啊,前途茫茫,想到可能会被雍军当成奸细处死,队伍中一些老人已经是泪尽泣血。
谁会想到雍军会用这样的手段呢?六年前雍军也曾攻入沁州,却对沿途村寨秋毫无犯,如今却是一律踏平,几个老人私下谈起,都说这也难怪,昔日统军的是如今的大雍皇帝李贽,今次却是齐王李显,谁不知道李贽宽宏,齐王残狠呢?
一个坐在车上的小孩儿目光无意中掠过河面,他突然惊讶地指着河心道:“爷爷,那里有大船。”跟在车边踉踉跄跄行走的老人举目望去,也是呆住了,只见沁河中央,百余艘大小船只正溯流而上,其中一只楼船最是巨大坚固,船头树着一面大旗,上面是一个大大的江字。船上甲士林立,周围二十多艘战船将楼船护在中央,其后是装满雍军辎重的货船。老人的惊呼让其他人也都转头看去,看到雍军的水军快船和船上兵甲鲜明的士卒,他们几乎是再也无力行走,上次大雍军进攻北汉,可没有使用这么多水军,这一次,想必大雍是势在必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