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明护生画的长久生命力。同时,也为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体会弘一大师的持戒精神提供了帮助。
第三部分歌曲寻绎(1)
李叔同可谓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艺术全才。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金石书画、诗文、戏剧、音乐和艺术教育等样样涉及且成就非凡。
歌曲总说
李叔同在俗时和出家后作有大量脍炙人口、荡人心魄的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润泽过千万青少年的心田,有的甚至在今天仍是人们乐于咏唱的曲目。
根据目前的考证结果,李叔同的歌曲有近百首。这其中有他作词作曲的,也有作词而选曲的;有他配曲选词的,也有他作曲别人作词的……他的歌曲丰富多彩,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辉煌的一页。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叔同开始创作歌曲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中国近代音乐发端之际。他的贡献实际上也就有了拓荒性的意义。我们知道,中国近代音乐,或说得更具体——中国近代歌曲,除了民歌之外,实际上是从学堂乐歌开始的。而在学堂乐歌的创作上又以沈心工与李叔同两人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曾志忞也具有相当的成绩。汪毓和先生所著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一书中,对清末民初的歌曲作者进行了一番比对介绍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总之,李叔同的许多歌曲在艺术水准上是超过了他的同时代人。”这段评价值得人们玩味。
对于李叔同的歌曲,有学者将其大致分为三类,即: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等;抒情歌曲,如《春游》《送别歌》《早秋》等;哲理歌曲,如《落花》《晚钟》等。这当然是李叔同歌曲的基本情况,如要细分,还可以从这三者中再分出所谓的“古诗词新曲”、“歌曲小品”、“弘法歌曲”等等。李叔同作歌词,受中国传统诗词影响颇深,个别的也受到了日本歌曲作者的熏染。他的歌词,往往声情并茂,韵味十足。他偏爱选取欧美曲调,像意大利的贝里尼、德国韦伯的歌剧选曲,英国的麦肯齐、胡拉的合唱曲,美国的福斯特、奥德威、海斯的艺人歌曲,乃至欧美的赞美诗、儿童歌曲、民歌等都成了他的选择对象。此可谓李叔同歌曲的一大特色。当然,李叔同自己也作曲,比较有名的《早秋》《春游》《留别》等也都优美动听,并且成了中国近代较早用西洋作曲法创作的歌曲。
李叔同创作的歌曲虽多,但由他本人结集出版的只有《国学唱歌集》一本(1905年5月初版,次年5月再版,上海中新书局国学会发行)。除此之外,在他编辑的《音乐小杂志》《白阳》杂志上也只发表了《我的国》《春郊赛跑》《隋堤柳》《春游》四首。相比之下,李叔同的歌曲,大都收集在别人编的歌曲集里,主要有:《中文名歌五十曲》(丰子恺、裘梦痕合编,1927年8月开明书店)、《中国民歌选》(钱君匋编,1928年9月开明书店)、《仁声歌集》(杜庭修编,1932年12月仁声印书局)、《李叔同歌曲集》(丰子恺编,1958年1月音乐出版社)。而上海音乐出版社于1990年9月出版的《李叔同——弘一法师歌曲全集》则是相对收集李叔同歌曲较全且编辑较严谨的一本,共计74首。本节即是对这74首歌曲分题别类地作一番探寻演绎,以期通过这样的工作,使读者对李叔同的歌曲创作情况——背景、心境、影响等,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为李叔同歌曲研究提供一条线索。相信这项工作还是有必要的。
《国学唱歌集》十五首:谱以新声,仍其古调
1905年初版的《国学唱歌集》中共收录21首歌曲,其中前15首分别采用《诗经》《楚辞》以及古诗词曲为歌词,李叔同配曲;另6首则为“杂歌十章”。这里仅说前者。
毫无疑问,这15首歌曲是被李叔同视作《国学唱歌集》之主干的。他将这十五首歌——《葛藟》《繁霜》《黄鸟》《无衣》《离骚》《山鬼》《行路难》《隋宫》《扬鞭》《秋感》《菩萨蛮》《蝶恋花》《喝火令》《柳叶儿》《武陵花》——分成“扬葩”“翼骚”“修诗”“摛词”“登昆”五个部分。从选词、配曲的情况看,李叔同显然是有意弘扬国学。他在序言中是这样说的:
乐经云亡,诗教式微,道德沦丧,精力灾摧。三年以还,沈子心工、曾子志忞介绍西乐于我学界,识者称道毋少衰。顾歌集甄,佥出近人撰著;古义微言,非所加意,余心恫焉。商量旧学,缀集兹册,上溯古《毛诗》,下逮昆山曲,靡不鳃理而会粹之;或谱以新声,或仍其古调,颜曰《国学唱歌集》,区类为五:
《毛诗》三百,古唱歌集,数典忘祖,可为于邑,扬葩第一;
风雅不作,齐竽竞嘈,高矩遗我,厥惟《楚骚》,翼骚第二;
五言、七言,滥觞汉魏,环伟卓绝,正声罔愧,修诗第三;
词托比兴,权兴古诗,楚雨含情,大道在兹,摛词第四;
余生也晚,古乐靡闻,夫唯大雅,卓彼西昆,登昆第五。
第三部分歌曲寻绎(2)
李叔同在这里已说得十分透彻,他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倍感“古义微言,非所加意”,从而“余心恫焉”。李叔同颇费苦心地把这些歌分为五类,“或谱以新声,或仍其古调”。只是非常遗憾,歌集中的每一首歌曲均未注明词曲作者,所以后人就很难确考这“新声”、“古调”究竟在哪几首中表现出来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叔同在这十五首歌中有配国外之曲的,比如《行路难》原曲是美国艺人歌曲(Minstrel Song)《罗萨·李》(Rosa Lee);而歌词也有李叔同自作的,如“摛词”部分的《喝火令》便是。
李叔同在编《国学唱歌集》时,在书中是附以简谱的。这在他当时看并没有什么不妥,可是他于次年(1906年)在日本办《音乐小杂志》时,对此举感到后悔了。他在《音乐小杂志》中的一篇《昨非录》里写道:“十年前日本之唱歌集,或有用1234之简谱者。今者自稚园唱歌起,皆用五线谱。吾国近出之唱歌集与各学校音乐教授,大半用简谱,似未合宜。”于是他又说:“去年余从友人之请,编《国学唱歌集》,迄今思之,实为第一疚心事。前已函嘱友人,毋再发售,并毁版以谢吾过。”
然而,不知是他的友人未收到信,还是未听从他的意见,《国学唱歌集》于1906年5月照样再版发行了……
《国学唱歌集》“杂歌十章”:男儿自有千古,莫等闲觑
所谓“杂歌十章”,共包括六首歌,即《哀祖国》《爱》《化身》《男儿》《婚姻祝辞》各一章,《出军歌》五章。它们虽作为《国学唱歌集》的附录,却都是李叔同早期歌曲创作的重要作品。像《化身》,它是李叔同的第一首弘法歌曲(后文详谈),其他诸歌,在当时也都十分流行。
综观这六首歌,颇有一些男儿以国为家、炉冶群贤的味道。他哀祖国:
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豺狼当途兮,人类其非矣。凤鸟兮,河图兮,梦想鸟劳矣;冉冉老将至兮,甚矣吾衰矣。(《哀祖国》)
仅仅是哀祖国还不足以明志。他以为:
男儿自有千古,莫等闲觑。孔、佛、耶、回精谊,道毋陂岐。发大愿作教皇,我当炉冶群贤。功被星球十方,赞无数年。(《男儿》)
于是,他又有了“一轮红日东方涌,约我黄人捧”的《出军歌》(歌词后录)。即便是像《爱》《婚姻祝辞》这样的歌,同样也展现出宏大宽阔的胸襟:
爱河万年终不涸,来无源头去无谷。滔滔圣贤与英雄,天地毁时无终穷。愿我爱国家,愿国家爱我,愿国家爱我,灵魂不死者我。(《爱》)
《诗》三百《关雎》第一,伦理重婚姻。夫妇制定家庭成,进化首人群。天演界,雌雄淘汰,权力要平分。遮莫说男尊女卑,一般是国民。(《婚姻祝辞》)
早在1905年李叔同就提倡男女平等,这不就是宽大胸襟的最佳体现么?
四首单章歌曲的歌词均由李叔同所作。《男儿》和《化身》采用的是美国作曲家洛厄尔·梅森的赞美诗《上帝,我靠近你》的曲调。《爱》采用美国作曲家布拉德布里(Willian B。Bradbury;1792~1973)的赞美诗《耶稣爱我》(Jesus Love Me)的曲调。《哀祖国》则采用了法国儿歌《月光》(Au dair de la Lune)的曲调。《婚姻祝辞》作曲者不详。
《出军歌》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一首学堂乐歌。作曲者不详,词则由李叔同根据清末诗人黄遵宪(1848~1905年)的《军歌二十四章》编配。李叔同编此歌时,正值黄遵宪辞世之年,是否有纪念意义,尚不能断定。
《出军歌》歌词(五章)
第三部分歌曲寻绎(3)
四千馀岁古国古,是我完全土。二十世纪谁为主?是我神明胄。君看黄龙万旗舞,鼓鼓鼓!
一轮红日东方涌,约我黄人捧。感生帝降天神种,今有亿万众。地球蹴踏六种动,勇勇勇!
绵绵翼翼万里城,中有五岳撑。黄河浩浩流水声,能令海若惊。东西禹步横庚庚,行行行!
南蛮北狄复西戎,泱泱大国风。蜿蜒海水环其东,拱护中央中。称天可汗万国雄,同同同!
剖我心肝挖我眼,勒我供贡献。计口缗钱四万万,民实何仇怨!国势衰颓人种贱,战战战!
《化身》:众生皆仙
化身恒河沙数,发大音声。
尔时千佛出世,瑞霭氤氲。
欢喜欢喜人天,梦醒兮不知年。
翻倒四大海水,众生皆仙。
这首《化身》是一个四部合唱,作于1905年,收在李叔同自编的《国学唱歌集》里。从目前能够考察到的资料来看,《化身》当是李叔同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