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中国著名的性社会学专家潘绥明写过一篇文章,说中国出现“处女膜修补”,是一个丑恶现象。
我觉得太可怕了,若我当时有辨别能力,当时能像现在这样看待这件事,我的感情不会是这样的,我的生活也不会是这样的。我不会对一个人总是充满愧疚的,有许多事都是因为我自己。我选择了幸福,可我偏偏又离开了幸福。我觉得好多原因不在于我爱的那个人,而在于我自己,是我自己成长的代价。只不过别人的代价是一次失败,我的代价是失去了我喜欢的一个人。
当时做这件事时,心中最大愿望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愿望是完成一个仪式。完全是完成一个仪式,就是把自己放在祭坛上,祭天的一个仪式。我完成这个仪式,是我莫大的荣幸,是我特别大的愿望,但是对这件事本身我一无所知。
那你做这事时的压力是什么?
压力就是“处女情结”。
还有对父母呢?对社会呢?对老师呢?你就觉得丧失了做处女的资格?
啊?!对,没错!就是觉得把明明属于自己的东西给了别人,若别人不好好珍惜,我该怎么办啊?
只剩下无奈了
若有机会重新开始,你会选择在那段时间那个年龄做那件事吗?
不会,我觉得我不会那么做。如果在我知道做完后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的话,我不会那么做,因为我左右不了这种情结。我只能等我能够左右它的时候,再去承担它带来的后果,我肯定不会那么做。因为这件事这个情结改变一个人,太不值了。这可能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但真的它起了很大的作用。
你当时喜欢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他是我遇到的最好的男孩。
他的优缺点是什么?
CAMEL是个商人家庭出身的男孩,但是他的性格很实在,对生活的态度比较豁达。他家在经济方面对他非常宽松。那个年纪在一起玩的孩子,都没有生活来源。在一起玩他从来不在乎这个。他对朋友对很多事情都放得开。而且我以前就特别喜欢高大粗犷的小伙子,不光外表上是这样,他的心也很宽敞。还有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大家可以互相信赖,就是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当时那个年纪就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年纪,只能去梦想,当时我们曾经在一起构建过美丽的梦想,所以我总觉得生活充满希望。他想过一种探险般的生活,有新的挑战,亲近自然,我特欣赏这种感觉。
你俩现在关系如何?一点儿消息都没有吗?
很不尽如人意,也许在他生命里我已经轻得一阵风就能吹走了,没有任何重量。可能因为当时我太固执,好多说不清的原因,我俩分开了。并不
是有别人介入,而是无法再相处下去了,虽然彼此很喜欢对方,但互相的伤害已经很重了。
这个变化是否直接由做爱导致?
我觉得是,虽然好多人会回答不是。我曾经想过用什么方式留住他,我觉得他需要我,哪怕他不需要我这个人,只需要我的身体,我也会在他身边。但是没用,一点意义都没有。一个女孩若是那样就太没有自己的价值了,因为你已经不是在爱而是在妥协了。
当时是想嫁给他的吧?
想过,虽然我们当时挺小的,但是也许连我妈、他妈都曾经这么想过。
对学习有影响吗?
怎么说呢……老出去玩,特累,白天的课也不愿意上。但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我当时特别茫然我将来要做什么。
对你爱情观的影响呢?
虽然我失去了很多不愿失去的东西,却因此也得到更多的幸福。因为我学会了珍惜——这是非常实际非常重要的事,必须要去珍惜,否则你什么都留不住。朋友也好,爱情也好,家人也好,若做不到100%珍惜,你会后悔的。后悔的感觉太难受了。
它对你未来的影响呢?
我再不会因为一些较奇怪的事情,在一个人身上寄托太多的情感,对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压力。有时候太多的感情会产生伤害,太多的期望也会造成伤害。所以这仿佛做菜,盐、胡椒少许。对一个人不可能没有期望没有感情,但要少许,至于少到什么程度,我已有把握。
对中国的性教育怎么评价?
太糟糕了!快到极致了。我觉得即使有人在教育,但它完全是理性的。实际上这和感情和情绪有太大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性和爱不是一对孪生姐妹嘛,没有谁都不行。但你只讲生理知识而不讲心理知识,那不胡扯吗?!
你觉得父母应该怎么做?
最好别管!管了也白管。首先这比较敏感,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比较敏感,他们会带有一种“所属态度”去看,“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你不能轻易让人家碰”。要是老师还可能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这父母就不行了,会用偏激的眼光来看这事。
我觉得对待这件事全国青少年会团结起来。
绝对不能对他们说。一个朋友说:不和父母说,这是我生活的基础,是我的信仰,比宗教还厉害的信仰。
和他们说,世界就要大乱了。我妈不得急死?就是为他们好,也不能告诉他们,怕他们难受,而且这怎么开口啊?!
你觉得和同龄人应该说些什么?
探索,探索!每个人经历都不一样。
那你觉得他们是否该做?
花到折时只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第一章二 保护自己的前提是了解自己(5)
生命里应该有更多的阳光
你觉得这书该做成什么样子?能说明什么?
做个参考读本吧。都很愚蠢也很自以为是。也许大人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就没有脑子,没有自己的经历。我觉得恋爱,和自己喜欢的人发生关系,是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若不走出这一步,将来就可笑了。所以该学就得学。如果发生什么事是很自然的事,没必要太紧张也没必要很刻意。
我接受这个采访的一个动机就是站出来说几句。我太想告诉别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我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人一些启发,除了带给我一些帮助以外,也能给别人一些帮助。
对艾滋病了解多少?
实在太少了。我只知道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拥抱得不了艾滋病,接吻可能也得不了,蚊子叮可能需要200多只才能得一回,别的就没了。
觉得周围的生活安全吗?
我觉得没有会难为规规矩矩一夫一妻制的人,单就性行为的方面而言,若一个人不放纵,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你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吗?
别输血,否则应该去正规医院。已婚妇女和丈夫不用安全套吧?我知道要隔绝,要隔绝体液,只知道这些。
你对预防艾滋病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应该预防,这是人类的灾难。以前看荷赛WPT获奖作品的时候,不是还有一组艾滋病人的照片吗?我是个女孩,我更关注感情上的那种灾难。若你爱的人,你周围的人得了这种根本无法治愈且死得很惨的病,对自己来说是种煎熬。我的生命里应该有更多的阳光,所以我要保护我能保护的东西。我觉得这一切离自己的生活好像比较远,没有什么渠道,但这种事儿也没谱。没多想过,若有这方面机会去了解艾滋病,那么我愿意。
你觉得现在我国的媒体在青少年性教育方面做得好吗?
媒体这种东西现在太商业了,忽略了情感本身。还是应该维护一种特纯粹特真实的东西,比如情感……
我觉得“性”这件事没有什么的,但人为给它加了许多色彩进去,它就不再是简单的身体接触或简单的行为了,它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一种道德尺度。许多人现在仍觉得一旦俩人发生了关系,你俩的感情就必须上升到一定程度,以这个来划分。我不赞成过早对异性有深入的接触,但我能理解这种行为,很多人掺杂了许多东西在这里面,太严重了。特别对女孩,女孩比较脆弱。
你的人生观是怎么改变的?是因为考上大学这个事实,还是你本身发生了变化?
我忽然发现以前看待事物的那个方式是错的,太不全面了。只认识了冰山的一角,只能看到一点点,但我却坚信那是世界的全部了。那时候对学习,包括对恋爱,都太表面、太绝对了。
当我再次开始谈恋爱时,我才发现生活不一样了,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可以这样说:我用血和泪换取了“爱”的经验,得到了与异性相处的“真谛”,连滚带爬地长大,想想,真是太不易了。
别让我再过一次青春期,我已经幸运地、还算健康地从中逃出来了。
爱情是把锋利无比的剑,学会爱是项很强大的生活本领。当你不懂得爱时,会为一个人放弃整个世界;而学会如何爱,你便能从一个人身上看到整个世界。接触异性的身体和心灵都是一种探究生活的延展,爱与性是那么神奇的东西,它让原本不同的我们契合地交融。面对生活无尽延伸的路,有个亲密无间的伙伴同行会是幸福的一个理由。
经常地,夜半醒来我会循着远处飘来的声音黯然伤心起来。那种不知道身在何处的轻微恐慌,常把我直接带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