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温柔的嘹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都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在遭遇这样的不幸的女人里,蘩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在火坑里,情热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与尊敬么?

  曹禺用这样很强悍的女人来批判怯懦的男人。

  第三条主要的线索是周朴园与鲁大海的阶级斗争。《雷雨》当然有阶级斗争的一面,而且30年代中国阶级斗争也是比较尖锐的。虽然这条线不是雷雨最主要的线,通过这条线也使得《雷雨》比较丰富。如鲁大海揭发周朴园怎么发昧心财。这都是原始积累所必须的,现在矿井一年砸死多少人,我们的石油煤炭都是怎么出来的?我们的课堂上都能感受到。当然曹禺在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少,鲁大海仅仅讲了很多正义性的话。

  除了戏中这几条线索,除了四幕主戏,《雷雨》原来还有《序幕》和《尾声》。为什么加上《序幕》和《尾声》味道就大不相同?原来《序幕》和《尾声》讲的是故事发生十年以后。我们看主要的故事是在24小时之内,一个标准的话剧。可是变成十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周公馆已经被周朴园捐给基督教会,成为一个慈善医院。在慈善医院里面,楼上和楼下住着两个疯女人。你们猜是谁?有一个老头每年除夕来看这两个疯女人,这两个疯女人就是侍萍和蘩漪。人死的死,疯的疯,死的是没有痛苦的,疯的人也没有什么痛苦。最痛苦的就是没死没疯还清醒的那个老头,就是周朴园。他每年都到这儿忏悔。这个时候教堂里孩子们在歌唱,一种弥撒的氛围,一种除夕的气氛就扑面而来,加上《序幕》和《尾声》就有宗教的情怀,而且更加增添了追寻命运意义的气氛。有了《序幕》和《尾声》,使得戏的主题不是集中在批判某一个人身上,不是某一个人能够挑起这么大的灾难,更多是人的命运的问题,而所有的正式演出从来就没有《序幕》和《尾声》。由于很多人没有接触到《序幕》和《尾声》,所以就会批判周朴园这个没良心的,大部分人都是这么去看。有人说观众为什么喜欢看《雷雨》:看这个没良心的人,再就是看乱七八糟乱搞男女关系。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1958年北京人艺演《雷雨》的时候,北京人是拿着凉席去连夜排队买票,非常多的人要看。




当年海上惊雷雨:曹禺的《雷雨》(8)




  我们看这个戏剧只是单纯讲这些人物和情节,就已经足以使它成为一个很好的话剧,而曹禺更精彩之处就是他的戏剧语言。中国传统的戏曲是唱和演,所以不注重戏曲语言的精炼、优美。为什么后来样板戏能够更上一层楼?样板戏把语言的精炼传统加上去了,样板戏唱词非常优美,从《红灯记》到《杜鹃山》,都是非常优美的语言,但是中国以前的戏曲,语言不好。而话剧到了曹禺,他把一种优美、天才的语言放在戏剧里面。他的戏剧语言充满了丰富的潜台词,他的语言具有惊心动魄的力量,或者说,曹禺的话剧语言是力与美的结合。话剧语言必须能够有力推动戏剧的发展,但同时又是优美的,所以他的剧本是可读性很强的,可以改为系列的戏剧小品。

  还有,曹禺在戏剧里面写了很多细致的舞台提示,这种舞台提示的效果就像读小说一样,特别是对演员了解人物非常重要。我读一下他对蘩漪的提示,曹禺有这样一段介绍:

  她一望就知道是果敢阴鸷的女人。她的脸色苍白,只有嘴唇微红,她的大而灰暗的眼睛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郁的,在那静静的长的睫毛下面。有时为心中的郁积的火燃烧着,她的眼光会充满了一个年青妇人失望后的痛苦与怨望,她的嘴角向后略弯 ,显出一个受抑制的女人在管制着自己。她那雪白细长的手,时常在她轻轻咳嗽的时候,按着自己瘦弱的胸。直等自己喘出一口气来,她才摸摸自己胀得红红的面颊,喘出一口气。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整个地来看她,她似乎是一个水晶,只能给男人精神的安慰,她的明亮的前额表现出深沉的理解,像只是可以供清谈的;但是当她陷于情感的冥想中,忽然愉快地笑着;当她见着她所爱的,红晕的颜色为快乐散布在脸上,两颊的笑涡也显露出来的时节,你才觉得出她是能被人家爱的,应当被人爱的,你才知道她到底是一个女人,跟一切年青的女人一样。 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像只恶狗狺狺地,不,多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郁的,她会如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来了。

  谁能演这样的女人?看过好几个演出版的《雷雨》,我说别的人还可以说哪个演的好,但是蘩漪演不好,没有一个人理解这样的女人,不知道她是什么样的。我们只会演“小燕子”那样的女人。像曹禺把这个人写到这样一个高度,使演员和导演都感到束手无策。这个戏剧像电影一样,必须有很多精彩的细节。没有细节,再好也演不出来。曹禺的细节就非常像戏,可以拿出来当段子欣赏。比如说周朴园让蘩漪喝药那一段:蘩漪在家里受到专制。不要以为专制就是命令你干这个、干那个。这种压制是很含蓄的,甚至是以善的名义、爱的名义。周朴园认为她有病,有病就得看大夫。但是一个人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有病”,说“有病”某种程度上就是剥夺自己的自由。周朴园的关心和爱恰恰是两个人不能沟通的原因。她不需要这种关心和爱,这种关心和爱反而成了一种特殊的专制方式。蘩漪喝药那一场是表现得很好的一场:蘩漪就是不喝药,但是周朴园命令周萍下跪,说请你的母亲喝下去,蘩漪受不了这个场面,把药喝下去了,最后说“这个药,太苦了”。这句台词非常好,不仅是指喝的碗里的中药。另外就是周萍要摆脱蘩漪,而蘩漪拼命抓住他,这种处理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两个人的性格也体现出来。一个软弱无能、苍白无力的青年,生活在父亲阴影里面的青年,与周朴园的关系也是一个强人和他软弱儿子的关系。一个伟人往往他的孩子未必行,因为孩子生活在伟人的阴影里面就变得非常柔弱,所以戎马一生的将军,儿子大都是文人。像周萍这样的人佩服他的父亲,但是他不能超越他的父亲。




当年海上惊雷雨:曹禺的《雷雨》(9)




  《雷雨》里面更为人欣赏的是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那一段。这是《雷雨》第二幕,周朴园回到公馆。这个戏总是渲染外面下雨,因为下雨就要找雨衣,这个时候鲁侍萍来找她的女儿四凤,以一个下等人的身份。周朴园并不知道她就是鲁侍萍,说:“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么?”他觉得是下人就应该问,而鲁侍萍说:“大概是的”。

  我们体会一下,她为什么说“大概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她说“大概是”,故意把语言弄得复杂,弄得有意味,进入一种“文学状态”。而且这个时候本来没有什么事,可是她下意识没有走,下意识地停留在这里,你说她是否是有所期待?

  周朴园说:“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周朴园一再跟她说要旧雨衣,以前的解释说,这是周朴园的虚伪,一个人怀旧就是虚伪。他没有听出侍萍“大概”话中的因素,他老要旧雨衣,反映出蘩漪与他的隔阂:蘩漪老不给他旧的,他老要旧的。他要旧雨衣,鲁侍萍不置可否。但是我们看到她将错就错,不去纠正对方,实际上是任事态发展。

  周朴园看她不走,就说:“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强调这间房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这就让人知道周朴园很重视这间房子。鲁侍萍说:“不知道,老爷”。故事向下发展,“你是新来的下人?”既然不知道,那肯定是新来的,“不是,我找我的女儿来的”。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鲁侍萍不直接说,不断制造小悬念。其实这场谈话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周朴园是主人,但是控制谈话的主动权在谁手里,是谁在操纵谈话?

  “你的女儿?”周的意思是问谁。

  “四凤是我的女儿。”这是什么话?正常情况应该说:“老爷,我有一个女儿叫四凤,在你们家干活”。但是她怎么说“四凤是我的女儿”?她显然要把对方拖进一场带有文化气氛的谈话当中,希望恢复当年两个人文学青年的时代,同时语调中表现出她的性格特点。

  周朴园说:“那你走错屋子了。”周朴园不知不觉也是这种说话方式了:“那你走错屋子了。”然后鲁侍萍说:“老爷没有事了?”没有事就走吧,这可以说没事找事。既然说“老爷没有事了?”老爷就说:“窗户谁叫打开的?”既是两个人的对话,但又不断向观众表明周朴园非常重视这个房子:这间房子不能乱动,窗户不能打开。因为当年鲁侍萍生周萍的时候,怕她受风,所以窗户必须关上。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把窗户关上,因为是习惯。可是周朴园一看她关窗户的背影,心里面一动,很奇怪:“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