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苍穹龙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功进入!

指挥中心大厅内一片欢呼声,老美们可不在乎那艘太空梭是不是他们自己的,只要太空望远镜没有看到轰然炸开的火光,那就毫无疑问是一个好的开始。

玛希娅的声音又插了进来,她说道:“万户号太空梭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毕竟小行星带到地球之间的遥远距离所造成的通信延迟,甚至比从地球文明到苍穹星的通信延迟还要严重,我们现在看到的画面,实际上是事后的,想想看,如果外星人此时瞄准地球发射一道足以毁灭星球的粒子束,哈哈哈,我们连反应的机会都不会有。”

讲解到最后,她讲了一个不是很好笑的冷笑话。

能够进行太空旅行的文明,在科技水平上绝对能够超过地球文明一大截,至今仍未能走向大宇宙时代的地球人类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

“发现不明亮光,有异常电磁信号,X波雷达显示正前方有一个巨大的物体,准备绕开,等等……减速91%,有发现,那是,那是……”

寄托地球人类无数期望的太空梭进入小行星带没多久,那些打着太极拳慢动作的巨大陨星之间隐约露出了一个不同寻常之物的身形。

第1163节几何的侵略性

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指挥中心大厅内突然沉寂下来,只剩下一个声音。

在场的不仅有来自于中国的航天专家,还有美国的航空航天从业者,在相邻的十几个房间内同样云集了美国最资深最权威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等人类文明传承领域最出色的精英人员。

这次太空探索被定义为两个文明之间的首次接触,初始默认为对方是中立甚至善良守序阵营(地球人类只能单方面想像,却没有任何选择权)。

组成小行星带的密集陨石挡住了太空望远镜的视线,原本所有人以为万户号太空梭需要搜索一段时间,或许会有所发现,却没有想到甫一进入没多久,就有了非同寻常的一幕。

尽管免费提供发射场和各种相关设备,为来自于中国的发射团队提供一应协助,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事实上美国方面并没有亏本,能够参与这次足以载入史册的伟大探索,为人类踏入星尘大海的第一步奠定基础,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珍贵的数据和经验,同样也会在与外星文明的接触过程中获得技术进步的启发。

许多重大发明只不过是灵光一闪,SO元素周期表、电灯、造纸、火药、计算机、硫化橡胶、各种数学猜想……案例多的无法想像。

接触新事物,意味着会使这种灵光获得的机率大增,就像连锁反应般引起一系列科技进步的浪潮,距离上一次技术革命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谁也不知道下一代技术革命将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引爆。

因为机缘巧合,这样的机会就摆在眼前,打死老美也不会拒绝中国方面的请求,哪怕倒贴也干。

经过一阵眉来眼,原本就是干柴烈火的两国一拍即合的成就了好事。

在一主两副三具火箭强大推动下,万户号太空梭顺利进入外太空,以每秒15公里的速度轻而易举地挣脱了地球和太阳的引力圈速度,利用恒星与行星间的引力牵引,在充满太阳风粒子和各种宇宙射线的无尽虚空中,画出一条贴合斐波那契螺旋曲线的轨迹直奔发现异常反应的小行星带。

“那是,是几何?生命的象征!是外星文明!”

数学家在第一时间大叫了起来,世间任何东西都会说谎,都会骗人,唯独数学不会,数学才是唯一的真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还真不是糊弄小孩子的。

一个个深邃的六边形框架结构密密麻麻的组成一个庞然大物,在大大小小的陨石中间若隐若现。

几何图形中的六边形在许多人印像中都会不可避免的与蜂巢联系起来,同样的,蜂巢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体系。

一位语言学家乐观地说道:“看起来就像一个大马蜂窝?!呵呵!”

“应该没有恶意!万户号没有受到攻击,而是被允许接近,感谢上帝!它们是善良的。”

哲学教授布尔森向周围的人散布这种积极的情绪。

“不,这不是什么好事!布尔森教授,你只看到了表面!”

生物学家威廉·高森脸色迅速变得惨白,他原本就是白色人种,此刻更是面无人色,甚至有一种死灰的模样。

“威廉,你说的表面究竟是什么意思?咦!你的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布尔森教授有些惊诧,却很快发现了对方的异样。

“威廉说的没错!这就是一个大马蜂窝,上帝保佑,希望我们不会捅开它!”

专家群里又有一个颤抖的声音响了起来,分明带着极度恐惧。

“阿道夫教授,你的脸色怎么和威廉一样难看,你们这是怎么了?”

不少专家学者相继发现他们之中少数人身子瑟瑟发抖,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物。

“蜂巢结构意味着昆虫族群的社会体系,而且是大规模族群,因为六边形是材料结构最有效率的几何形状,这样的族群和社会体系往往是最具侵略性的,蜜蜂,蚂蚁,都是如此,更可怕的是,一旦被缠住,便极难脱身。”

生物学家家威廉·高森哆哆嗦嗦的为众人揭开那些六边形背后所代表的特殊意义。

无论是蜂群还是蚁群,都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体系,意味着它们的反应不会有太多的迟疑和考虑,往往会按照本能自发性的行动,这就有了“捅马蜂窝”的说法。

只不过这个马蜂窝却不是寻常的马蜂窝,若是捅开了,可是真的会要老命。

就像台风过境,摧枯拉朽席卷而过,十几个房间包括指挥中心大厅陷入一片死寂,万户号太空梭一下了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进是找死,退是等死,横竖都是个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与第三纪元文明打得正欢乐的地球文明怎么也没可能无视小行星带的异变。

尾部散发出幽幽蓝光的万户号太空梭无声无息地穿过重重陨石,按照预设程序,缓慢无比的渐渐接近那个被无数陨石包围的巨大物体。

在进入小行星带后,太空梭就受到了一丝几近微不可察的异常引力影响,这是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出现的特殊规则反应。

借助于跨越遥远空间的星光和万户号太空梭自带的探照灯光,勉强可以看清这个文明造物的轮廓。

黑黢黢的蜂巢六边形框架组合成一个巨大的球体,根据毕达哥拉斯定量,纯六边形是无法组成一个立体造物,因此在两端,可以看到其他更加细密的几何结构。

纯黑色的六边形框架内部同样是层层叠叠交错的六边形框架,没有外壳,在幽暗的深处隐约可以看到时不时闪烁的幽蓝,正如万户号太空梭的磁等离子体引擎发出的光芒一般无二。

忽然间,任由太空梭接近的庞然大物突然投射出一道光柱,紧紧攫住万户号,以至于传送过来的画面突然陷入一片纯白,但是在两秒钟后,光学镜头自动加载了滤镜并调了ISO光感度,避免了CMOS芯片被突如其来的强光烧毁。

第1164节乱入的塞伯坦

“上帝啊!是《独立日》!”

许多屏幕上骤然一片雪白,陷入死寂的指挥中心大厅内突然响起一声惊呼。

所有人条件反射般转过视线齐齐望去,却见一个穿着工装的技术人员尴尬地摸着剃成板寸的后脑勺,干笑着说道:“呵呵,那只是电影,好莱坞的老片子,里面恰好有这么一幕。”

不少人初始还疑惑,不过旋即明白过来。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在1996年上映的科幻电影《独立日》中,就有体形庞大的外星飞船抵达地球,傻乎乎的美国人以为是和平使者,还派出阿帕奇直升机凑上去打信号表示友好,结果热脸贴上冷屁股,直接被打爆。

这个桥段看起来确实是一个不好笑的冷笑话,当真的发生在人类文明身上时,便越发冰冷刺骨了,就像数九寒冬一般。

再加上方才对六边形框架结构作进一步推断得出的外星文明社会体系特征,所有人几乎快要吓尿了,哪里是什么中立或善良守序,分明是猫戏老鼠的邪恶守序阵营,恶意满满的。

这下子可真是捅了马蜂窝!

地球文明要完蛋了!恐怕第三纪元文明也会被拉作垫背。

许多科学家和航天中心工作人员可没有那么好的心理素质,无形的压力使他们连气都快喘不上来,少数人直接两眼一翻,晕了过去,其他人却面如土色的,没有一个人能够顾得上他们。

早死晚死,反正没什么区别,所有人的生命包括整个地球文明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饶是看惯了末日大片,虽然眼下没有爆发出各种歇斯底里,可是不少人的心理防线已经处于即将崩溃的边缘。

“通信没有中断!只是正常的光感反应!感谢上帝!万户号还在!”

坐在控制台上的一位技术人员大声叫了起来,其他人这才纷纷向主屏幕望去,不少人为看个仔细,踉踉跄跄扑到大屏幕前。

尽管无线电信号有延迟,可是并没有如所有人想像的那样,遭到突如其来的攻击后,信号直接中断,反而依旧保持着链接状态,陷入一片雪白的屏幕再次清晰起来,虽然有些异样,但是依然可以分辨出是一道巨大无比的光柱将万户号太空梭整个儿覆盖了进去。

它们发现我们了!

这个念头不约而同的从所有人心底升起,尽管只是普通照明光源,可是对于任何一个能够进入宇宙空间的智慧文明,想要摧毁一艘太空梭,那简直是轻而易举。

如果不是无人模式,恐怕地球上根本找不到能够驾驭太空梭坚持到小行星带的宇航员,狭小的舱体内再加上无垠的宇宙空间,那滋味比关小黑屋还要恐怖。

再加上如今这一幕,换作任何一位现役宇宙员,多半心头都会掂量一下。

“万户号还在!上帝啊!它还在!”

“我们的希望还在!真是太好了!”

“感谢上帝!外星人是善良的!”

……

指挥中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