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 *
阿难,虽然你曾悟解到妙明觉见的本性不在因缘,亦不是自在自为,但是,你仍然
没有明白这个妙觉的根本,既不在妄念的因缘和合,也不在妄念的非因缘和合。阿
难,我再以面前境象问你。你现在仍然以为世间一切都是妄念的因缘和合,从而自
己已是迷惑不已,甚至要证明那菩提妙心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那么,你那妙明本心
到底是与光明和合而生,还是与昏暗和合而生?是与通阔和合而生,还是与堵塞和
合而生?如果是与光明和合而生,那么你观看光明,光明即现示面前,哪里会掺杂
著观见?如果观见是可以分辨出来的,那它会是什么形象?如果分辨不出观见,又
说什么看见了光明?如果那就是观见本身,又说什么看见了观见?观见一定是圆满
不可分的,那么它在哪里与光明和合?如果光明是圆满不可分的,就不会与观见和
合,如果与观见是和合而生,则这个观见一定是另外一个光明。两个光明相杂相混
就失去了原本所说的一个光明的本义,如此一来,说观见与光明因缘和合而生并不
正确,这个道理,对于说与昏暗和合,与通阔和合,与堵塞和合等等,都是一样
的。另外,阿难,你现在认为那妙明净见的根本,在于其与光明和合,与黑暗和
合,与通阔和合,与堵塞和合等等。如果是与光明和合,那么在与黑暗和合时,光
明的相就应消逝了,而观见不能与种种黑暗和合,还说什么看见了黑暗呢?如果看
到黑暗时又不能与黑暗和合,那么与光明的和合,就不能看见光明,既然如此,又
说什么与光明和合而生?看到光明就看不到黑暗,这个道理,对于说与黑暗和合,
与通阔和合,与堵塞和合等都是一样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佛
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
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
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
所在。畔云何成。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
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
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
复如是。*
* *
阿难对如来说:世尊,如果我认为这个妙明觉心本来就不与种种世间事物和种种识
心妄念和合而生呢?如来说:你现在又说妙明觉心不是因缘和合而生,那么我再问
你,这个妙明觉心的根本不是因缘和合,它是不与光明和合,还是不与昏暗和合?
是不与通阔和合,还是不与堵塞和合?如果是不与光明和合,观见和光明就处在对
立两边,你仔细观察,哪边是光明?哪边是观见?光明和观看以什么为边界?阿难
啊!如果在光明这边没有观见,那么观见就没有涉及到光明,自然也就看不到光明
在哪里。如此说来,边界怎么能安立呢?这个道理,对于说不与昏暗和合,不与通
阔和合,不与堵塞和合等等,都是一样的。说妙明觉心的根本不在因缘和合,不与
光明和合,也不与黑暗和合,不与通阔和合,亦不与堵塞和合。那么,如果不与光
明和合,观见与光明就是相抵相乘的,就像耳朵与光明毫不关联。观见已然不知道
光明在哪里,还去辨明什么和合与不和合的道理?这个道理,对于说不与黑暗和
合,不与通阔和合,不与堵塞和合等等,都是相同的。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
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
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
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 *
阿难啊!你仍然没有明悟到,世间一切浮物,一切幻化物象,它们在哪里出现,随
即就在哪里灭尽。幻象妄念只是外相,它们的本性原来都是妙觉清净本体。像五
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所有的因缘和合,虚妄事物,因缘离合,虚妄灭绝等
等,都不知一切的生起灭去,原来都是如来藏,都是常住圆明妙觉之中,都是如来
真如自性。要在这如来真性常住不动之中,寻求生死、去来、迷悟、生灭等等,是
永远不可能得到的。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
唯一晴虚。回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
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
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
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
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
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
缘。非自然性。*
* *
阿难,为什么说五蕴原来都是如来自性妙明真如呢?阿难啊!譬如有人用澄明之眼
观看晴明的天空,只看到那晴空虚廓,并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这时那人不会徒然去
转动眼睛。等到瞪视已久,眼有烦劳时,眼才有所动作,于是就会在虚空之中看到
摇动的光华,随即就会生出种种摇荡狂乱的妄相。色蕴也是这样产生的。阿难,这
种种摇荡光华,既不是从虚空之中生出,也不是从眼睛产生出来的。阿难,如果光
华是从虚廓的空中产生,就应当既能出来,又能进去,但是,有光华的出来进去,
天空就不会是虚廓的,如果天空不是虚空,自然也就不会有虚妄的光华在那里生起
灭去,这就好比已有的阿难躯体不会再容载另一个阿难一样。如果这些光华从眼睛
产生出来,就应当既能出来,又能进去。由于光华从眼睛里产生,就应当能够被看
见。如果有能看见的东西,这东西被除去时,那光华就应当不在,随即就只看得到
眼睛。如果眼睛没有可以看到的东西,那这眼睛是长翳膜,但是,当眼睛又看到光
华时,说明这眼睛应当是没有长有翳膜的。如此说来,还说什么晴明虚廓的天空,
说什么清明无碍的眼睛呢?所以,色蕴只是虚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是自
在自为。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
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
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
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
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
名为触。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
阿难,譬如有个人,其手足安好,身体调适,一副安乐长生的样子,没有不顺适的
地方,这个人无因无由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两只手掌无端就生出涩、滑、冷、热
等感受。受蕴也是这样。阿难啊!这种种虚妄触受,既不是从空无中产生,也不是
从手掌中产生。阿难,如果是从空无中产生,既然它能触摸到手掌,为什么就不能
触摸到身体,虚空之触并不会去选择其所要触摸的地方。如果是从手掌中产生,用
不著两只手掌的摩擦,自然就在手掌上。如果仍然是从手掌上产生,那么,当手掌
去触摸到它时手掌就能感受到它,手掌离开后,它就应当重归于手掌,那么,它应
当也能进入种种能够触受的地方,譬如像手腕、手臂、骨骼、神经等地方,都应当
能够感受到它产生的痕迹。如果这当中一定有能觉知的心,觉知到触受的产生和进
入,那就应当有一个东西在身体中往来,为什么非要等到手掌的应合触摸才有触受
呢?所以,应当知道,受蕴亦是虚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是自在自为。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
如是。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
何待人说。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
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 *
阿难,譬如有人说到梅子时,口中就会淌出口水,有人想到站在悬崖边上,脚底就
会抽蓄紧张,想蕴也是这种情形。阿难,说梅子时口中生出酸味,既不是从梅子这
里生出来,也不是从口里生出来。阿难,如果讲梅子生出酸味是从梅子里生出,那
么,这个梅子自己就会去说,何须要人去说?如果酸味从口里生出来,口自己应当
尝得到,何必要用耳朵去听?如果只是耳朵听到的,那口水为什么不从耳朵里淌出
来呢?心里想像站在悬崖边上的情形,与口说梅子时的情形,其道理是一样的。所
以,应当知道,想蕴也是虚妄,既不是因缘和合而生,也不是自在自为。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阿
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如是阿难。若因空
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
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若离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