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财问与答(小学部分)
1.
问:我是私营企业主,虽然收入可观,但支出也比普通家庭翻了几倍。且女儿出国早,高中就在国外读,每年15万的开销更是惊人。就我目前在女儿身上的教育投入而言,一般的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所能提供的保障都明显不够。而且小型个人企业贷款困难,流动资金关乎生死,将大笔的钱投入储蓄中也不合适。请问我应该如何调整家庭理财模式,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呢?
答:公司资产是公司资产、个人资产是个人资产,即便是个人企业主的公司资产,与自有资产同样有本质的区别,不能合并计算。只有当个人企业主将投资公司所产生的利润拿回家中供家庭使用、这部分资金不进行再投资时,我们才确认这笔钱计入个人或家庭资产。
孩子的教育费用理应从个人和家庭的资产中开支,但问题中提到“一般的教育储蓄和教育保险所能提供的保障都明显不够,而且小型个人企业贷款困难,流动资金关乎生死,将大笔的钱投入储蓄中也不合适”,想必是这个企业主没有区分公司资金与个人资金,资金不用时想留在企业维持生产,需要时作为孩子的教育经费用。这样安排资金不仅不符合会计标准中的专款专用原则,而且会碰到孩子需要交学费时,资金正好被企业占用没钱周转的窘境。所以说,公司理财有小额企业贷款等方法来处理,而个人教育经费则有教育储蓄等个人理财手段来筹措,切忌一款二用。
2.
问:我的女儿成绩优秀,但考试的心态总是不够好。本来我们都觉得她考进重点高中没什么问题,没想到中考时她发挥失常,没有上线。这下为了筹集一笔入学“赞助费”,收入普通的我们可伤透了脑筋。女儿现在念高中,我很担心到高考时又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请问在这几年中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好一笔“风险储备金”,在孩子的求学计划无法如愿实行时顺利地助她一臂之力呢?
答:如何准备好一笔“风险储备金”,无非是投资非风险(固定收益)和有风险的金融产品获取金钱收益来解决。投资首先要有本钱,另外还会遇到固定收益产品利率低、收益有限,风险产品有获取高收益的机会,但是也存在亏本的可能,无收益保障等问题。想无本就能找到灵丹妙法准备一笔“风险储备金”不太可能。
然而,这笔“风险储备金”的真正用途,是为了应付孩子高考失常、名落孙山时能进大学给学校的赞助费,是买学籍、买文凭的费用。钱的用途不但有违规之嫌,而且不太道德。以笔者愚见,这笔“风险储备金”不筹也罢。孩子平时成绩优秀,只是考试的心态总是不够好,才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其实,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有人指导克服考试时临场的紧张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取得好成绩名正言顺地进入大学,而不是靠“赞助费”。用赞助费换重点高中的经历还有可能使孩子放弃努力进取,产生反正有父母“搞定”的依赖思想。因此,与其有钱搞“风险储备金”,还不如花钱帮助孩子练习如何克服考试紧张,甚至可以考虑就诊心理医生。相信孩子考试发挥正常了,不但能堂堂正正地跨进大学校门,还能帮助父母省下一笔不菲的赞助费。
3.
问:我的孩子没有上高中,而是在职业技术学校读书。目前她的学费比其他孩子要略高一些,且考虑到她求学时间短,参加工作也早,所以孩子将来的很多开支就要提早准备起来。我们家目前的年收入稳定在20万元左右,且有近30万元闲置资金。请问如想现在就开始为女儿将来的就业(如补贴她在外租房或购车等)和婚嫁打算,我们应如何调整家庭理财计划?
答:在外租房或购车与就业好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笔者从跨出校门那天起屈指数来已经工作一十又五年,至今没有购车,一直享受地铁、轻轨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高速和便利,从没有感到无自备汽车对工作有任何影响。也从来没有在外租房,婚后居住至今的二室一厅也是夫妻两人共同奋斗买的,没有要双方父母一分钱。
本问题的主人公可以继续进行自己原有的理财计划,不要承担、也不必考虑孩子在外租房或购车的费用。孩子就业以后,可以自己建立一份理财计划,仔细权衡日常工作是否真正需要使用汽车?有无在外租房的必要?根据收入情况,量力而行安排自己的购车、租房、买房婚嫁等各项事宜,父母在其买房时可以提供一次性的帮助。雏燕终有自己翱翔蓝天的一日,父母应该让孩子早日经济独立,拥有自己的理财规划。
4.
问:我们是工薪家庭,收入在8万左右,虽不多但很稳定,且暂时没有换房买车的打算,也没有贷款负担。儿子在公费学校读书,学费还能由教育保险承担一部分,所以目前我们的负担不算很重。尽管孩子还小,但我们从长计议,还是希望他将来出国留学。现在家里全部的存款都放在银行,虽然觉得这样不太合理,但又担心盲目投资会有风险。请问如想在保证稳定的前提下筹足孩子将来的教育费用,家庭的下一个理财“五年计划”应该如何安排?
答:孩子将来的教育费用多少才算筹足了?以笔者一直推崇的“基础教育在中国、研究生、博士课程去国外”的教育顺序,到国外读研究生总计花费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家庭年收入8万元,年节余估计有4万元,这样7年可以筹足教育费用。
然而笔者认为:如果每年的4万元中3万元,投资于固定收益品种:银行的教育型理财储蓄、货币市场基金、中短期债券基金、国债、企业债、回购和将来可以支付学费的保险等,另外1万元投资于有风险的股票、股票型基金,都将帮助这个家庭缩短筹足孩子将来的教育费用所需要的时间。
5.
问:现在有种流行的说法叫“给孩子攒钱不如在早期教育上花钱”,意思是让孩子在义务教育之外再学点专长,将来更有竞争力。我从小由着孩子的天性发展,现在也开始在这种大趋势下对他的未来产生危机感。可是如今的课外培训班一个比一个收费昂贵,一年下来等于多付一份学费。我和丈夫的年收入总共不到10万,还有房贷在身,家庭可支配的金钱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为支付这份额外的“学费”,我们应该如何理财?
答:据笔者对这种“额外教育”的多年观察,这种教育付费的是家长,收益的不是孩子,而是举办各种形形色色“额外教育”的学校和老师。之所以称为“额外教育”,就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是多余的、无用的。试想中国的基础教育如此扎实,学生再个个额外学有专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么哈佛、耶鲁、斯坦福、剑桥、牛津等世界名牌大学应该早已是清一色的中国学生了,外国学生想进去可能连座位也没有。然而,事实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中国学生每年能进入这些世界名校的屈指可数,成就佼佼者更是凤毛麟角。笔者经常有机会碰到饱受“额外教育”的学生来公司申请职位,感觉这些老兄知识多而不实,好高骛远、心态浮躁,笔者从来不敢把公司的职位交给这些人。
笔者认为一点点“额外教育”比如数学和音乐(拉小提琴、弹钢琴)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十八般武艺样样要学,上课赶场子式的“额外教育”不仅得不偿失,而且劳民伤财,这种学费不付就是最好的理财。
6.
问:孩子今年进入寄宿制高中读书,很多事都开始学着自理,我和太太的负担就轻了许多。孩子平时不在家,我们的空余时间也增加了。而且我和太太的事业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期,家庭收入也在向高峰值靠近。目前我们的家庭年收入近30万,请问在这个“有闲有钱”的人生阶段,有什么合适的积极型理财方式,能让我们在这几年内积累更多的财富,为孩子上大学和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答:积极型理财是建立在家庭收入与开支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年收入近30万,年开支建议控制在6万元之内,平时家庭中可以常备15000元现金。年节余的22万5千中,应该拿出7万5千元用于年缴保险金,为夫妻和家庭成员购买人寿、健康、意外等商业保险。剩余的资金,三分之二投资股票、股票型基金和作为购买房地产的首付和用来归还每月的银行按揭贷款。最后的三分之一,应当投资于固定收益品种。
一、谁为贝贝的未来基金买单?
贝贝念上大学了;那几天,妈妈真是做梦也会笑出声来。
但兴奋之外,妈妈又开始为贝贝的大学开支发起愁来,看多了大学生因无力支付学费辍学的新闻,妈妈预感到,在接下去的四年里,贝贝的教育费用仍然会成为全家开支的重头。
深夜的台灯下,妈妈在给贝贝算账:大学学费每年7500元,1200元宿舍费,500元书费,300元杂费。每个月要给贝贝500元零花钱,再给他换个手机——先前那个已经太旧了。这样算来,单单开学就至少用1;2000元,这还不包括贝贝在学校的饭费。更何况贝贝总不能念个二流大学的本科就算完了吧,他还要读研出国,未来还要结婚买房……总不能一点都不替他打算吧?这又得要多少钱呢?几万?几十万?谁能数得清……
“贝贝,大学毕业后你准备干什么呢?”妈妈问。
“赚钱!”
“怎么赚?”
“呃,不知道……”
刚念大学的贝贝对未来一无所知,他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每天为了一堆微积分、线形代数题目怨天咒地,但对自己每个月怎么支配500元都不清楚。往往月底还没到,就厚着脸皮跟妈妈要。心软的妈妈又怎么能够拒绝,毕竟不能让孩子没钱吃饭吧。
在诺贝尔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