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6章 胜利
李立国一直很好奇,西罗马帝国本身腐败的非常彻底,并且内部元老会和领兵将军甚至是帝国皇帝之间的矛盾重重,基本上在西罗马帝国后期,能打胜仗威望极高的罗马将军都没得到什么好下场,那些元老们别的没学会,吸取的被将军夺权的经验那是相当丰富,整那些威望高的罗马将军几乎是一整就死……
就这样,西罗马帝国还拖延了数十年才灭亡,甚至还一度死灰复燃!
原来西罗马帝国面对的敌人都这个奶奶样……
主流观念西罗马帝国是毁灭于日耳曼蛮族手里,其实日耳曼这个名词是当年凯撒大帝首次提出的概念,他把莱茵河周围以及东面的地盘通称为日耳曼尼亚,意味邻居的人,其实莱茵河那面实行的是部落联盟制,不光和罗马人常年敌对,他们自己也经常会产生内战,完全就是一副野蛮人的姿态。
但是,罗马军队的到来,让那些所谓日耳曼人明白什么叫做罗马式和平的同时,也让这些野蛮人学会了该如何打仗,当然,由于部落联盟制的落后,这些日耳曼蛮子学会的仅仅只是皮毛罢了,那些罗马帝国的完善军事制度他们是万万学不来的。
体制差距的体现!
不过就算日耳曼蛮族中出过不少有能力将大多数蛮族部落捏合在一起的英雄类人物,但和罗马帝国,哪怕是腐败的罗马帝国军团正面对战,还是败多胜少!
可以说,罗马人的军队主要是在内战中和被自己人玩坏的,而不是被那些日耳曼蛮族给打垮的!
日耳曼蛮族往往起着补刀的作用,毕竟蛮族的数量还是很多的嘛。
就如同现在,对面的勃艮第人即使分出了正面进攻军队,俩翼迂回兵力,他们的大阵中还有数千预备队无所事事,这些人可以在前方取得优势时进行致命一击,也可以在前面溃败时起到狙击敌人的作用,让战争不要败得那么惨。
在关羽率领的斯巴达枪骑兵和另一面的斯巴达重骑兵进攻下,那些散乱的步兵冲锋阵列,再一次诠释了步兵在平原地带,千万不要跟骑兵对冲,千万不要列出松散的阵线,不然一定会死的很难看的真理!
就这样,李立国愉快的看着自家的骑兵部队,以几乎零伤亡的代价,将那些满嘴口臭还不断大吼的勃艮第士兵给冲的稀里哗啦!
不错,就是完美的,有着战争艺术感的稀里哗啦,那毫无反抗力摆着各种造型被践踏而死的勃艮第人,在李立国看来是那么的有喜感,前一刻还表现的跟一个勇猛的战士一样前冲的勃艮第人,在下一刻却如同被强、、奸的小姑娘一般惊恐的四处溃逃,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斯巴达必胜!”
中央的斯巴达长枪兵似乎也受到了俩翼胜利的鼓舞,士气开始回升,并爆发出极大的战斗热情,一声声斯巴达必胜和俩翼友军被践踏的景象,让中央的勃艮第人慌了。
理所当然的,为了避免被包围他们慢慢向后撤退,然后被充分发扬进攻优势的马其顿方阵给追着屁股一路捅过去,就如同古代大多数战场上那样,即使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军队在战场上突然撤退都很难把持住不崩溃,更何况这群组织力一般的不能再一般,在李立国眼里看来,组织力跟垃圾没什么区别的蛮族士兵的撤退?!
接下来就是愉悦的扩大战果了!
局部崩溃如同传染病一般,迅速让整体的勃艮第人崩溃,那些连个统一军装都没有的勃艮第人哭爹喊娘的互相拥挤着,只求能以最短的距离逃出战场,躲避身后追杀的斯巴达军队!
勃艮第人现在似乎想起了斯巴达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民族,曾经也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只不过太过久远而被人民所遗忘,今天,他们亲眼见证了斯巴达人的重新崛起!
只是,任何一个勃艮第人都不希望见证斯巴达崛起的第一个倒霉蛋就是自己……
在战局崩溃的情况下,那些作为预备队的勃艮第战士执行了他们的责任,他们为了自己崩溃的同胞堵住了后路,这些还有着一战勇气的勃艮第人试图用他们的牺牲争取到整个部落的逃亡时间!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如果李立国没有那成规模的骑兵部队,或许勃艮第人真的能达成美好的愿望,让自己那些战败的同族成功逃离这片恐怖的屠杀场,可惜,这个世界上的如果太多了,勃艮第人没有遇到他们所期望的那个如果……
关羽大将在看到勃艮第人的殿后部队后,利用超高的个人魅力和斯巴达枪骑兵的强大纪律性,迅速收拢了上千名斯巴达枪骑兵,摆好了冲锋阵势,然后就是如同雪崩一样的冲锋!
隆隆的马蹄再次响彻大地,将勃艮第人最后的逃脱希望给彻底断绝,即使处于防守状态,这些勃艮第人还是无法列出那种有效的密集对抗骑兵的步兵方阵,唯一比之前强一些的,仅仅只是让斯巴达的骑兵部队出现了十多个伤亡数字!
在费劲力气杀死了十几个斯巴达枪骑兵后,勃艮第人的阵线再次被凿穿,然后就是教科书式的分割包围全歼或者崩溃!
勃艮第人显然等不到全歼的时刻,他们在关羽突破后不久,就如同之前的勃艮第人那样,又一次成了逃兵!
斯巴达的万字鹰旗在战场上滚滚向前,斯巴达的怒吼声让勃艮第人彻底丧失了对抗的胆气,斯巴达骑兵沿途跪满了投降的勃艮第人,李立国毕竟和罗马人还是有些不同的。
虽然李立国对那个罗马式的和平大使非常感兴趣,但现实让他不得不仁慈一些,也要麻烦一些,因为他所控制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这些蛮族勇士可个个都是壮年的劳动力,而且这个世界有一种非常流行的士兵,叫做奴隶军团,罗马人在四处征战中,就利用奴隶给李立国立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27章 声名鹊起
奴隶啊奴隶,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在罗马时代奴隶是理所当然,非常‘科学’而有必要的存在,没有人会感到奴隶制太过残暴,更没人会感到奴隶制会侵夺那虚伪的人权!
甚至,在这个时代里,罗马人光明正大的用他们的附属民族组建奴隶军团,哦,罗马人给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辅助军团,嗯,这个名字不错,起码能让那些实际上和奴隶没什么俩样的仆从军团去帮助自己打仗。
这个时代是奴隶时代最后的辉煌,在罗马帝国崩塌后,曾经大多数身份是罗马人奴隶的民族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然后他们就非常自然的取缔了这个对他们来说有着污点的奴隶词汇,奴隶制帝国也彻底从欧洲消失,欧洲就在这样一群奴隶翻身做主人的蛮族统治下,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封建王朝并立的欧洲黑暗中世纪甚至还没有罗马时代显得更加文明,无论是军队还是文化程度,处处都透露着一股子野蛮的味道。
奴隶虽然没了,但是封建领主发明了一个族群,这个族群叫做农奴!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反正对于现在的李立国来说,奴隶制的盛行,让他可以非常开心的去处理这些投降的勃艮第人!
李立国有时不禁感叹,要是文明试炼场的百姓能接受奴隶制的思想该多好啊……
可惜,那些文明试炼场各个领主下的领民,都是领主们的根本,为了得到他们的拥护和凝聚更强的向心力,出身于现代社会的领主们自然不会去搞彻彻底底压迫的奴隶制,起码表面上也要阐明人人平等不是?
能不能做到人人平等和能不能说出人人平等完全是俩码事情嘛,别说古代了,就说现代国家,哪一个国家不是天天喊着人人平等?
实际上呢?
无论是哪个国家人都是分成三六九等的,一个平头老百姓,你永远也别想绊倒一个政府官员,所有落马的政府官员,不是政治上站错队,就是被比他权利更大的官员查出来影响国家形象和建设的污点。
平民检举永远都存在于乌托邦似的梦想世界,俗话说得好,国家就是一台强行统治人民的暴力机器!
李立国很幸运,他自己本身就是这台暴力机器,屁股决定脑袋,所以他非常满足于现状,也非常看好那个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度!
那些勃艮第人能上战场的士兵被他一番忽悠下,编组成了辅助军团,而确保这些勃艮第人在战场上不至于倒戈的,就是那些被斯巴达士兵看管的蛮族士兵亲人!
当然,李立国不会像罗马人那么狂妄,用辅助军团去镇压屠杀他们的本族人,他的目标不是那些穷的叮当响的日耳曼蛮子,而是富饶美丽,内部却腐朽的西罗马帝国!
相信,这些勃艮第人在面对罗马士兵时,应该能爆发出最基本的战斗力吧。
还有一点让李立国感到开心的是,在打败并俘虏的几乎全部的勃艮第人后,他得到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提示音,他在这个战役副本中取得了一场规模不小的胜利,击垮理论上超过10万的蛮族,绝对算得上是一场大胜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立国的斯巴达王国威名将会传遍莱茵河和高卢地区,甚至只要时间足够久,遥远的意大利半岛上的西罗马帝国那帮脑满肠肥的帝国元老们,都会听说有一只名字叫做斯巴达的蛮族崛起了……
他们是绝不会承认自己麾下的斯巴达人会反叛自己的!
或许,只是一只叛逃出境的斯巴达分支吧,嗯,这个理由虽然有点牵强,但没人会去为了这个微不足道的名称跟罗马帝国高高在上的元老们计较就是了。
这场胜利被计算进战役副本评价的成绩中了,当然,对整场战役副本来说,这个胜利的成绩只是一点点罢了,但是,这场胜利让李立国切身体会到的实惠,是在他领着军队回到特里尔城!
那些特里尔人的眼神,从最开始的鄙视和冷漠,转化为畏惧和尊敬。
罗马军团虽然不是这些勃艮第人一方毁灭的,但特里尔人可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他们只知道,前去镇压蛮族叛乱的罗马军团被人全歼了,然后那些蛮族一路推过来想要把他们这些实际上并不是罗马人血统的平民一起毁灭,而这个刚刚露头的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