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

说曹操,曹操到,杨潮刚送走了印刷师傅吴多鱼,黄凤府就走进了总督府。

“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黄凤府见面后只是沉沉喊了句大人,就脸色阴沉的立在原地。

“大人,诚意候来了!”

诚意候就是原来的诚意伯刘孔昭,朱慈烺登基,大赏功臣,也给他加爵一级成了侯爵。

杨潮早就知道诚意伯成了新的监军督臣,督师江北防务。

“来就来了吧。”

杨潮有些无所谓,就算刘孔昭来了,就算他成了自己的上司,又能怎么样呢?

不得不说小皇帝政治水平还很差劲,此时此刻要倚重杨潮的时候,偏偏来玩平衡,非要弄得督师、镇将不和,也不怕清军直接打到南京去。

“朝廷派来了扬州知府!”

扬州失陷,连史可法都不知所终,到现在依然没有消息,其他文官不是殉国了,就是投降了,没想到现在朝廷又任命了一个扬州知府。

杨潮算是知道黄凤府为何如此沉闷了,因为半个月前,杨潮派他暂时代理扬州知府,让他权署扬州府事,当时他那个激动啊,当时有多么激动,现在就有多么失落。

“凤府啊,莫急,你这次就当是先锻炼锻炼,下次有机会,我向朝廷保举你!”

黄凤府暗叹一声,却摇摇头:“属下说的不是这个。属下觉得大人还是得回南京去。”

杨潮疑惑道:“莫非又有其他事情?”

黄凤府点点头:“朝廷不同意大人扩编练兵!”

杨潮官职上是新江口水营团练总兵,他的士兵就是团练武装,并不算明朝正规军队,可是正规军是那些卫所兵,是京营、锦衣卫等,却又没有战斗力,有战斗力的基本上都是团练了,比如吴三桂就是从宁远团练总兵发家的。

“那北进的奏疏呢?”

杨潮又问。

黄凤府道:“朝廷要大人与诚意候相商,择机北进攻取淮安。”

杨潮不由冷哼,要扩军不同意,自己去打仗倒是应允了,没兵拿什么打。

内斗啊!大明何尝不是死在内斗上呢。要是文武群臣早早团结一致,李自成哪里能进北京。

现在让自己跟刘孔昭商量着北进,这是要让刘孔昭分自己的功劳,忧虑自己坐大啊。

“好,朝廷要打,那咱就打。正好扬州知府来了,你也就回来吧,正好帮我运筹。”

黄凤府疑惑道:“大人您不是说,要有取江北之力,才会取淮安。您不是说至少得练兵十五万,才能北进淮安,练兵三十万,才能北伐山东吗。”

杨潮叹道:“没错。我部本就有十万之众,扬州的降兵、民夫还有两万。扬州府下辖州县中,收编的乱兵、卫兵,也不下三万之数,本官要进取淮安,自然是集结军队。”

杨潮在扬州甄别出来一万降兵,有派兵去附近州县剿匪安定地方,将一些不是名气太坏,只是因为清军到来而拉起来的土匪和乱兵直接收编,裁汰老弱,训练起来,也有三万多人,只是朝廷并没有答应杨潮扩充兵额,贸然增添,怕是会让朝廷起疑。

“可朝廷那边?”

黄凤府忧虑道,最近发生的事情表明,朝廷在猜忌杨潮,这让他感到惴惴不安。

“朝廷又如何?我觉得我是太好说话了,反正朝廷已经在猜疑我,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该扩军就得扩军,江北四镇在的时候,想怎么扩军就怎么扩军,朝廷群臣说什么了。本爵一向做事规矩,他们反倒欺压上来了。这是不顾大局啊,这群蠢货!”

杨潮不由骂道,但是那些人并不蠢,他们只是没有战略眼光,他们只是短视罢了,都只看着眼前的权力,争来争去的,敌人都打到炕头了,还不肯停下。

所以杨潮决定抛开朝廷单干了,只是这样一来,他事实上就成了军阀了,成了四镇那样的军阀,但是他不干,恐怕在朝廷群臣眼里,也已经是一个军阀了。

谁让杨潮手握重兵,而且人力物力都能够自己掌握,事实上已经是一个军阀了,不怪那些人这样看他。

既然是军阀了,那就让那些人看看,什么是军阀该干的事情!

“传我的命令,让胡全带着炮营来扬州,这里多的是炮,让他把陈金带着,把这些炮验一验。”

胡全的大炮都沉没之后,他就一直留在江南看守左良玉那批降兵,扬州有的是炮,那干脆就让胡全过来。

“还有把我们营中的木匠调过来,给这些炮都装上炮车,北上用得着!”

刚刚离开知府衙门的黄凤府二话不说,立刻就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来,杨潮最看重的,就是他这股劲头,做事认真,而且不讲条件,不抱怨。而他回来的也正是时候,因为:

该反攻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二节轻松反攻

此时大明江北战局一片大好。

有杨潮在,扬州府已经稳若泰山,就是多铎用上次同样的兵力再来攻打,杨潮也能轻松应对,虽然不可能取得上次那样的战果,但是也没有风险,上次那种夜袭,完全是靠拼命,靠冒险得来的,运气成分太重,再来一次杨潮自己都不敢保证输赢。

在打,就该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了,李五六已经在海州开了一个好头,也算是杨潮的实验,证明自己的军队已经拥有了跟满清集团正面决战的战术能力,但是战略上还处于劣势,毕竟军队规模还比不上满清。

其他地方,安徽一带都是黄得功的地盘了,他的军队已经扩大到了十五万,江北就拥有三十万可靠的兵力,是时候该反击了,自己进取淮安,黄得功进取徐州,一举将满清集团赶出江南。

“给黄得功送五千匹马过去,告诉他本爵将不日克复淮安,问他愿不愿意分一杯羹。”

军事会议上,第一件事,杨潮打算联合友军。

打扬州,杨潮全歼三万八旗,缴获了五万匹战马,这个数字让杨潮没想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过去遇到清军,那至少都是双马,甚至三马的,可这次三万骑兵,竟然只有五万匹马,显然清军的战马损耗太大。

从北京也有消息传来,说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的时候,他是北路军,从山西西进,图中还跑了一趟蒙古索取战马,结果贻误战机,还被清廷下旨斥责。

显然连续的征战。让八旗的战马损耗太大,未必都是打死的,多半恐怕是累死病死的。但这足以证明,八旗战力此时处在一个虚弱的状态中。

杨潮就不相信。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一直追击李自成打到现在,清军不疲惫。

要知道李自成可是拖死了一个两亿人的王朝的。

这也是杨潮决定反攻的因素之一。

“派人通知李五六,让他出动三千人,向南进攻,攻取盐城!”

海州沿着海岸往南,紧邻的就是盐城,如果清军救援。自己就北进淮安,如果清军不救援,杨潮就打算一个县一个县将淮安周边的州县统统打下来,让淮安成为一座孤城。

有了海州那样一个钉子,杨潮就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

“郑永旺,你带一万兵马出发,还从海路去海州。汇合李五六后,即可向沐阳进发,做出攻打沐阳、宿迁截断淮安退路之势。”

如果旁边的盐城清军不在乎,那么仅靠淮安背后的宿迁他们还敢不在乎吗?

杨潮就要看看。多铎分兵不分兵!

“传令吕末,可以相机出动,试探虏兵反应!”

东北南。杨潮三面出击,看多铎如何反应,如果黄得功也从西面攻击,多铎只能应接不暇,没准不用打他,他自己就撤退了呢。

如果淮安能不战而下,杨潮自然很高兴,因为那座城他太熟悉了,知道那座城池的防御构建极为合理。防御方太占便宜。

六月初,吕末先后三次传回消息。他三次出击,三次打败清军。最近一次逼近淮安城边校场。

吕末表示清军极为疲弱,一触即溃,一溃既逃,不堪一击,吕末打听到一些消息,说清军主力已不再淮安,询问是否可以发兵攻城。

杨潮心中疑惑,他判断清军确实疲惫,战斗力肯定有所下降,但是不信如此不堪一击,第一反应这是清军在诱敌。

但是如此明显的诱敌,吕末不可能看不出来,杨潮还是选择相信前线的将军,依然让吕末相机行动。

可是很快就传来败绩,吕末声称自己攻城之时,清军军势极强,足足数万精兵,吕末稳扎稳打,总算有半数士兵逃回了宝应,正在拒城坚守,请求杨潮责罚。

胜败乃常事,如果真的像消息所说,清军已然撤退,那么轻易收复淮安就是大功,只是显然上当了,清军给吕末好好上了一课。

所以杨潮并不会真的责罚,只是罚了他半年军饷,然后又发下公函要他继续留守宝应,同时让高邮派去援军。

……

“准塔,本王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留守淮安,我要你最迟坚守到七月。少守一日,我砍你的脑袋。”

淮安城中,多铎刚刚打了一次胜仗,几乎是全军出击,将明军万人击败,可是却让他们跑了五千回去。

“你该故布疑阵,相信经此一败,明军三五天之内绝不可能再来进攻。”

准塔还有什么说的,海州战败之后,他围了数日也找不到明军的弱点,野战都打败了,还能指望攻城吗,在城外滞留了三日后,被多铎召唤回了淮安。

接着很快就遇到明军的行动,多铎让准塔带领残兵败将迎战,三战三败之后退到了淮安,这时候明军又来攻城,多铎所幸全军出击,正面防守,两翼出城攻击,结果打败明军。

准塔不认为是多铎够强,只是多铎的兵多,要是自己率领三万八旗主力,也能打败明军那一万来人,但是他不敢反对多铎,只能答应下来,困守孤城。

然后当夜,多铎的主力,就悄悄离开了淮安。

……

扬州,田宅。

在杨潮放贷之下,扬州城百姓慢慢将家园重建,甚至为了给百姓一份工作,杨潮还花费了上百万银子,将扬州城一些无主的宅子修复起来。

这个田宅就是其中之一。

田宅面积应该算得上扬州城第一大家宅了。

这里不是别人家的,正是跟杨潮有怨的田畹的宅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