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荷兰殖民主义者统治台湾各族人民的一支别动队。郑芝龙在台湾北部建有城寨。大量从闽南移民开垦土地。他地势力现在受到荷兰殖民者的严重挑战,一山不容二虎。荷兰人是不容许他的存在,而他也不允许荷兰人的存在,荷兰人背后还有一个国家,而他一个海盗出身,根在福建,家人、族人都在福建,所以他也必须找到可以帮助自己对付荷兰人地强大力量。

荷兰殖民主义者的另一种掠夺方式是进行垄断性的贸易。他们用只能做一餐饭的面粉,或只能做一件衣服地棉布,有时甚至只用一袋烟,就从高山族人民手中换取一麻袋米,一袋糖,或一对鹿角、一张鹿皮。然后将这些不等价交换得来的货物,运销中国大陆或日本。再从中国换走生丝、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从日本换走白银。又把中国的货物运到印度尼西亚、日本或荷兰去销售。然后把从印度尼西亚用低价收购来地香料、胡椒、麻布、木棉、锡、铅等,转销到中国。这样贱买贵卖,从中牟取暴利。更可恶地是他们还在印度尼西亚等地种植鸦片,运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据荷兰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地账目显示,他们每年要从台湾掠夺七八千担糖,一二十万张鹿皮,几万担大米和其他许多土特产,他们的商业利润高达100-300。这种贸易手段使得做海上运营地郑芝龙损失很大,尤其是荷兰人逐渐主动与日本政府接触,使得他在日本国内的政治优势逐渐丧失,利润逐渐被荷兰人侵吞,虽然现在勉强能维持,但难保几年后会变成什么样,所以郑芝龙想找一个强大的靠山,这个靠山是谁都不要紧,只要能给了他大明官方的身份,得到国家的支持,为他打江山,这或许就是郑芝龙现在的心思,如果不出自己所料,南京魏忠贤的案头上不久或者已经摆放了一封与之内容相仿的信件!

史载郑芝龙对当时的台湾岛兴趣不大,不然也不会在归顺明朝之后迁居福建老家了,为何现在他的想法会于历史上的郑芝龙大相径庭呢?这个问题朱影龙自己一时也想不通,但这不会没有原因的,他相信。

虽然郑芝龙这些自私自利的想法有些令人不舒服,但这也不能说什么,至少他还是一个中国人,知道去打击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虽然他的动机不纯,可以说不安好心,说不定等拿下台湾,就可能会野心蓬勃,割据一方,但这个时候他既然要打荷兰人,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接受郑芝龙的招安是势在必行的,难就难在决不能让郑芝龙成为另外一个毛文龙,为此事,朱影龙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新科进士陈子华。

第十二卷:革弊图治之第四章:福建沦陷(一)

养大半月的袁崇焕终于恢复了健康,朱影龙下旨授袁总督,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衔,总揽蓟辽军政大权,即刻前往辽东接替熊廷弼,镇守辽东,皇太极很快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但两国已经签订了和平协议,协议对惩罚袁崇焕这一条已经去掉了,也不能说明廷背弃了协议,毕竟人家用什么人是人家的事情,于是急召范文程进宫商议明廷这一巨大的人事变动,袁崇焕不降反升,皇太极顿时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范文程早已料到明廷一定会重新启用袁崇焕,既然明廷用撤掉袁崇焕来迷惑了一下自己的主子,就一定会重新启用袁崇焕,明廷的那个年轻的皇帝不是傻瓜,现在袁崇焕病愈了,自然要重返辽东了,他劝皇太极宽心,明廷现在要做的安内和平叛,在辽东不会主动挑起战端的,皇太极听了范文程的分析后,觉得大有道理,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虽然相信了范文程的话,但心里总是有点防备,不断的命令范文程加强对明廷的渗透,派遣大量汉奸细作潜入南明收集明廷动向的情报。

这一日,忙完了手头上的折子,朱影龙伸了一个懒腰,又想起郑芝龙的那封信来,暗影早已对南京城进行了渗透,有沈家在江南的人脉以及东林党人的帮助,除非魏忠贤残酷清洗,否则面对暗影的渗透他也只能抓到一个算一个,抓不到的也只能没有办法,如今的暗影涵盖各行各业的人员,有的只是外围的,不涉及机密地,他们调查的也都是明的一些东西。基本没有什么危险,总之这就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所以朱影龙很快就印证了自己的猜想,郑芝龙也给南京的魏忠贤写了一封信,虽然信的内容暗影的人还没那么能耐看到,但朱影龙估计与自己接到的相差不到哪里去。

不好!朱影龙蓦然惊醒,这个郑芝龙太狡猾了,他想要的是福建而不是台湾,我怎么想地这郑芝龙为何与历史上的那个郑芝龙会如此的大相径庭呢?

“徐应元,快。快把孙承宗老大人给朕请过来!”朱影龙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这种预感越来越强烈。

徐应元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看到皇上一脸的焦急,忙抬脚跑了出去。

如果这个猜想被证实的话,朱影龙真是不敢想象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郑芝龙虽然手下只有三千多人,但这三千多可是能征善战的海盗,还有犀利的火器,军舰,福建加起来虽然也有两万多官兵。但凭着朝廷跟郑芝龙这数月来的合作,叶向高恐怕不会对郑芝龙太过于防备,这样以来,有心算无心。形势太危机了,由于通讯太落后了,如果此刻有两台电报机该多好呀!

“皇上急召老臣进宫所为何事?”孙承宗匆忙走进养心殿给朱影龙行礼道。

“郑芝龙要福建!”

“什么?”孙承宗大吃一惊道,“皇上何从得知?”

“就从他给朕写地这封信上面!”朱影龙命徐应元将信转递给孙承宗道。

孙承宗接过来迅速的浏览起来。他看完之后诧异的道:“皇上,老臣不明白,郑芝龙明明有招安的意思。皇上何以说他要福建?”

“老院长。你不明白我们这个大海盗地心思。从长远来看,台湾是块宝地。物产丰富,他当然想据为己有,但以他目前的实力,根本不是荷兰人的对手,所以他必须要扩充实力,扩充实力从哪儿来,福建,而朝廷是绝对不允许这样一支力量任意扩充而不闻不问的,势必要控制他手中地力量,所以他写信给朕不过是障眼之法,以先前朝廷跟他的合作让朕相信他愿意接受朝廷招安的诚意,但实际上,他还存了另外一份心思,那就是跟南京地魏忠贤也写了一封信,信地内容与朕地这份信中的内容大同小异,他在看说给地价码高,就跟谁。”朱影龙解释道。

其实真正的原因,朱影龙没说,这一切都是南北两个朝廷闹的,如果不是出现这样一个局面,郑芝龙的野心也不会膨胀的这么厉害,这么快就想着要做闽南王的美梦,郑芝龙又不同于毛文龙,郑芝龙可以不依靠福建大陆的补给,即便是赌输了,他可以去日本,可以投靠荷兰人,实在不行,他可以去南洋,因为他是做海外贸易为名的海盗。

“皇上的意思是,郑芝龙可能会投靠南京的魏忠贤?”孙承宗有些疑惑的道。

当然这些也都是朱影龙本人的主观猜测,事情究竟是不是这样的,还需要事实去证明,当下点了点头道:“朕也只是怀疑,所以这才找老院长前来商议的。”

“福建太国丈叶老大人手下两万精兵,郑芝龙不过区区三千多人马,恐怕郑芝龙没有这个胆量吧?”孙承宗道。

“两万兵马是不错,但对于训练有素的海盗来说,区区两万兵马可能并不能被这个郑芝龙放在眼里。”朱影龙摇头道。

“老院长还记得几个月前,郑芝龙派他的弟弟郑鸿逵来京打探朝廷的虚实吗?”朱影龙突然想起来问道。

“老臣当然记得,这个郑鸿逵在京中逗留了好几个月。前几天听说离开了,挥金如土,热情豪客,结交了不少士绅名流,到现在京城还有这个人的传闻呢!”

“哦,此人是何时离京的?”朱影龙精神一震问道。

“大概有十四五日了吧?”孙承宗仔细的回忆了一下道。

其实暗影早已对朱影龙禀告过了,只不过他太忙了,没有太在意,现在想起来的确是自己不够重视,但他又不是神人,怎么都未卜先知呢?

“算起来此时,他应该回到福建了吧?”朱影龙问道。

“如果海上顺风的话,此时应该回到福建了。”孙承宗在心中计算了一下,回答道。

“唉,来不及了!”朱影龙懊悔不已道。

第十二卷:革弊图治之第四章:福建沦陷(二)

皇上,果真这个郑芝龙投靠了魏忠贤,朝廷不得不提了,魏忠贤没有了后顾之忧,还有那云南的沐启元随时会倒向南京伪明朝廷的呀!”孙承宗听朱影龙这么一分析解说,也不禁担忧起来。

到底谁是正统,民间还有争议,尤其是朱影龙刚刚启动整顿吏治的第一步,各地的官员因为不甘心丢掉自己权力,以辞官挂职威胁朝廷的不再少数,朱影龙一天都要接到几十份这样的官员辞职的奏折,如果这个当口子,福建闹出异帜的事情来,不啻是雪上加霜,朱影龙都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在隐隐作痛,上天给了自己这么一个穿越的机会,却想不到给了自己这样一副烂摊子,难道自己真的是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吗,还是自己狂妄到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孙老院长,你说朕要是调川兵防守长江北岸如何?”朱影龙仔细斟酌了一下,除了京营的新军外,唯一能可以调动的就只有朱元的川军了。

孙承宗低头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道:“四川虽有天府之国之称,但境内匪患从生,还有与蒙藏交界,纵有兵力,恐怕也难起大用。”

“那怎么办,雄兆那里就只有五万的兵力,万一福建落入郑芝龙的手里,得益的必是魏忠贤,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他那在南京的几十万的军必然要北上,朕拿什么去抵御这几十万大军?”朱影龙忧心忡忡的道。

“皇上过于担心了,魏忠贤手中虽然手握数十万大军,但以老臣看来都是些乌合之众,如果不是有长江天险,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