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贤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的本意是好的,但他的做法却无法叫柴冲认同。可问题是李纲在朝里朝外的名声却很响亮,这次抵抗金兵,若不是李纲出头,这大周最后一丝尊严都有可能被大周的君臣丢尽。

可现在李纲死了,即便柴冲第一时间处死了负责天牢的官员,也无法堵住悠悠之口。天子擅杀有功之臣的黑锅,柴冲不想背也得背。金兵一次南下,顿时就叫柴冲在大周的支持度掉到了冰点。老百姓还不敢多说什么,但那些被柴冲让人冲进家抢走传家之宝的各大家族就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了。

房学度对完颜宗弼所说的话其实也不是很准确,京城的权贵人家的确派出家中子弟前来向安西讨要各自的传家之宝,但在这些人里面,同样也混杂了大周朝廷的特使,不为别的,单是大周积蓄了百多年的国库,就由不得大周天子置之不理。

当然想要从李墨的嘴里夺食,那也是异常困难的一件事。古玩字画好办,那些东西说是无价之宝也不为过。但无价之宝的含义有两个,一个是指此物价值连城,另一个含义则是一文不值。而在李墨眼里,这些古玩字画远没有金银珠宝有用。

古玩字画可以变成金银珠宝,但却不能直接当做金银货币来使用。对于急需发展资金的安西来说,古玩字画远没有实际的物资有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对将古玩字画还给各大家族一事李墨并无意见,但想要要回家传之宝,总不能光张嘴却一毛不拔吧。好在各大家族里的明白人不少,随同这些家族子弟一同到达安西的还有大量安西急需的各类物资。

第364章 和谈

战争即将告一段落,但以李墨为首的安西势力集团却清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和平只是短暂的,只要大周亦或是大金养好了伤口,一场比现在更大规模的战争就会爆发。

对大周,李墨感觉复杂。大金好办,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打就是了。但大周,那都是与李墨来自同一个族群,自相残杀的事情李墨还是希望尽量避免。当然李墨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只是自己一厢情愿。即便安西日后不主动挑衅大周,大周也不会忘记“收复失地”的重任。

与大周一战在所难免,安西能做的,就是不断壮大自己,争取在日后爆发战争之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大周。别看此次安西成了最大的赢家,但李墨却清楚要是论起战争潜力,安西比不得大周,其关键原因,就是大周拥有这世上谁也无可比拟的人口优势。

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是决定一场胜负的关键。只要激起了血性悍不畏死,那人海战术是任何名将都会感到头疼的问题。大周现今的人口已有近亿,虽然这几年连番作战,但这对总人口的影响未见得能有多大。

而李墨的安西虽然先是继承了原本辽国的大部分遗产,后又吞并了西夏,但在人口这个关键问题上,数量依然连大周的四分之一,甚至连五分之一都没有。当然比上不足,不下有余,比起崛起的金国,安西倒是可以笑上两声。

辽国的人口分布多是聚集在幽云十六州,也就是西京道以及南京道,中京道的人口虽然也不少,但为了躲避战祸,大部分生活在中京道的百姓在金国与耶律定交锋的时候不是被金人裹挟去了北方,就是举家迁徙至了相对安稳的西京道。后来南京道被金人所占,生活在南京道的百姓又纷纷举家迁徙,也转移到了西京道居住。换句话说,辽国的近七成人口如今是在李墨这里。

地广人稀就是金国目前的现状。金国的上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短时间内他们也没有好的解决之策。当初杀伐痛快,肆意劫掠,那此时的苦果就只能由他们自己去吞。大周庞大的人口资源令人垂涎,可问题是金国这次对外战争几无收获,又赶上皇位交接的关键时刻,即便金人有心南下从大周的身上割肉,也不得不按耐下这份冲动。

与安西的停战就是在金国这种内忧外困的前提下出现的。金国必须要休养生息,必须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整顿内部,而最重要的是,新任的金国皇帝吴乞买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会对外宣战。因为战败的后果,吴乞买承受不起。

完颜宗弼期待着大周对安西开战,只是这份期待终要落空。要说起来,大周的军事实力在这连番作战中损失并不是很大,除了前期与河北齐王的势力作战有所损失外,金兵南下之时,几乎并没有损兵折将。毕竟完颜宗望在实际上并没有与大周的军队正面交锋,虎威军坚守大名府之时,完颜宗望只是留下完颜宗翰率部监视,并未爆发什么大战,而等虎安、虎贲二军率部赶回京城救援时,完颜宗望又见机得快,提前跑路了。

可没想到大周是这么的没骨气,放着大军不用,却向安西派出了和谈的使者。这在完颜宗弼的眼里自然就是懦弱的表现。只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完颜宗弼不了解目前大周的情况,这才会有了这个武断的看法。

大周天子柴冲自然是想要挥军解决安西的,自当初李墨就任安西大都护一职,柴冲就与李墨之间没有了丝毫情谊可言。可理想往往会被现实打倒,柴冲想要对安西宣战,可皇帝不差饿兵,自被金人抢走了国库以后,大周的朝廷目前正处于缺钱的状况,而想要解决安西这个大敌,没有大量银钱作为资本,大周的文武百官是不会眼看着天子任性胡为的。

打仗其实就是打钱,兵马粮饷哪一样离得开钱。大周此时会对安西低声下气,说白了就是人穷志短闹的,大周的君臣还指望能从安西手里讨要回一部分国库,又怎么会在此时跟安西翻脸。

而安西也知道大周是什么打算,国库里的金银财宝那是不可能还的,但那些古玩珍藏倒是可以用来打发大周。当然白给是不可能的,大周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大周与安西的谈判,所围绕的也是这个问题。

虽然还没有到刀兵相见的地步,但无论是大周还是安西,心里都清楚二者之间已经是国与国的关系。大周想要凭借以前的附属关系来达到目的绝无可能,负责此次谈判的宿元景心里那是心知肚明。

谈判其实就是相互妥协,在无法一口吃掉对方的前提下,各退一步也就成为了必然。宿元景与徐和一样也是大周太上皇时期的老臣,原本担任太尉一职,不过在新皇柴冲上位以后,宿元景的太尉就被高俅顶替了。这次金人南下,李纲乘机除奸,干掉了胖子身边的宠臣多人,只是由于在李纲上任之前高俅与秦桧这二人被下了大牢,反倒躲过了此劫。胖子重掌大权之后,高俅与秦桧也因祸得福,重新获得了重用。可出使安西这种事胖子却舍不得派高俅或者秦桧出面,没办法,自己身边的亲信眼下就剩这二人,而李墨做事往往又出人意料,万一高俅或者秦桧一去不回,那损失的可是胖子。

闲赋在家的宿元景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了任命,负责此次代表大周出使安西。临行之前,胖子给了宿元景底线,只要安西愿意将缴获的国库归还,就是对李墨封王也不是不可。可问题是安西也不傻呀,一个空头的王爵,又如何会把已经进嘴的好处再吐出来。

面对宿元景的到来,安西方面请出了一直在为安西教育事业发挥余热的徐和。作为宿元景的老相识,徐和说话自然也就不需要太客气。在第一次与宿元景见面之后,徐和就直截了当的告诉了宿元景,用一个王爵换国库,绝无可能。

老相识的好处是彼此说话可以直接一些,但坏处也很明显,知根知底,心里想什么很多时候都会被对方猜到。好在宿元景也知道安西不好糊弄这个事实,在被徐和明确拒绝后,便接手了安西所提的要求,开始逐条研究。

安西对大周开出的条件有三个,首先就是双方停战十年。这一条宿元景倒是不怎么在意,停不停战并不是一纸合约便能束缚,相信安西也清楚一旦大周缓过劲来,随时都有可能开战。

其次就是新一任安东大都护的人选必须由安西推荐,当然安西也不是一步不让,安西承诺只要大周答应这一条,河北之地可归大周,安西不会染指。可宿元景却不敢做主答应这一条。一个安西,一个安东,那都是大周的隐患。如今好不容易安东出了变故,秦八郎那个短命鬼挂了,眼下正是朝廷收回安东的好时机,就这么放弃,任由安西吞并安东,这样的大事不是宿元景这样一个使臣可以决定的。

最后一条则是国库的归还,安西不可能将整个国库归还大周,除了古玩珍藏外,银钱方面安西只答应归还一成,而且在安西归还国库一成后,大周也要将境内的流民悉数交由安西处理。

大周人多地少,流民的数量超过百万,这对大周来讲的确算是个不安定因素。可宿元景更明白将这百万流民交给安西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安西提的三个要求,除了头一条宿元景可以做主答应外,剩下的两条没有一条是他可以答应的,只能命人将安西的要求快马加鞭的送往京城,等候当今圣上拍板。而在宿元景等待京城回复的时候,安西与大金的谈判也悄然展开。

与大金的谈判,安西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毕竟此时的安西是站在胜利者的位置,而大金则是有求于安西。战俘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七万女直战俘目前还在安西手上。好在安西也没有再拿那些女直战俘做文章,而是对大金开出了其他的价码。

负责与大金谈判的主使是房学度,而金人这方面则是完颜宗弼。双方都不是头回见面,也没必要瞪眼拍桌子。

安西对金国所提的停战要求同样也开出了三个条件,一是停战十年,这是糊弄傻子的,完颜宗弼也没往心里去。其次就是要求金国停止对朝鲜半岛的侵扰,与此相对的,安西可以承诺将南京道交给金国。最后则是要求金国承诺,不会阻止治下百姓的迁徙。

与宿元景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完颜宗弼也是除了头一条其他两条都需要慎重考虑。朝鲜贫瘠之地,在尝过辽国、周国的甜头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