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了。
让我担忧了好久的人口结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让我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消化同化了。
这些人口一到,我马上就做出了调整。
那些主动投诚龙族的,应该比较可靠,所以留在山谷驻地,接受先进技术与知识教育,纳入龙族的核心,其长老根据每个人的技能知识,人尽其才,为我所用。
那些被武力征服的,则被配到狼族平原,一边劳动,一边充当第一线警戒部队。
而狼族的奴隶,主要是已经交换过来家人的那部分,包括家眷,有将近七百人,开始向海族迁移。
而海族那边的人口,除去技术指导迁移过去的狼人外,迁移一半来龙族这边接受先进知识与技能教育。
……………………………………………………………………
前面了两个二十七章,因为今天的章节是昨天定期布的,而且VIp章节标题不能修改,就这样了,感谢提醒的朋友。
第三卷·激烈碰撞三十一,喜事连连
更新时间:2011…8…1919:19:09本章字数:6894
三十一,喜事连连
三十一,喜事连连
前面有章节重复。所以这里编号跳过一个,并非露章,特此说明。
…………………………………………………………………………………
将各部族人口混编,山中部族、海族与狼人之间距离太远,没有交集,与狼族打起来自然是你死我活,不像狼族奴隶,万一形势不利,很容易投靠过去,怎么说也是同胞嘛。
这样一来,非老龙族部族人口混合后,彼此牵制,便于我们控制,省了我们不少力气,降低了叛乱的可能性与危险性,同时因为得到了大量的奴隶,现在龙族的铜矿、硫矿与制盐业都是全力展,为科技进步与人民生活、对外交流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捕鱼与拾海的丰厚收获,则足以提供龙部落冬天以前的全部食物还有结余,而秋天还有各种庄稼收获呢。
不过现在龙族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吃是一个大问题。主食还好,就是蔬菜,平原上野菜也都给挖得差不多了,去冬洒下的菜籽虽然不少,但是被这么多张口吃起来,也只剩下少数做种子的了,好在现在毛笋出土了,毛笋肥厚,味道鲜美,美中不足的就是吃了毛笋,据说会刮掉肠里的油水,让人肚子更容易饿,不过现在族人只能以肉食为主食,对身体不利,这毛笋正好弥补这一缺点,加上今年洒下的种子里,瓜类不少,什么南瓜黄瓜冬瓜丝瓜的(不要对我说有的是外来的,也许这根本就不是地球那个时空),还有葫芦,这些产量大得惊人,而且有的已经开花结果,很快就能供应上,所以也不用愁。
吃得饱,吃得好,族人的干活劲头也就涛涛逐浪高,新城很快建成了。大部分三合土墙茅草顶,少部分是青砖瓦房,后者自然是给老龙族人的,其余部族居住情况比起原来来已经是天地之别,所以也是毫无怨言,原来挤在一起的族人,尤其是奴隶,都分到了自己的新房,亢奋无比,半夜都可以听到叫春声。
我与夫人团自然占有了一套大房子,其实类似于庄园,前面是一个大厅,专供龙族长老团议事用,两厢是六部长老办公处,后面是一个勉强算作花园的东西,不过里面种的都是瓜果蔬菜,这年头,实用第一,没有那么多人力物力搞虚的。
再后面,就是我金屋藏娇的所在了,一个大坑。无数兽皮,可以躲猫猫了,不过天热,兽皮用不着了。
说到这里,我唯一苦恼的就是没有办法展纺织业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到麻类与桑蚕,族人还是一色草裙,看来要是再不行的话,只好用韧性较高的草来试试纺织了。
不过没衣服穿还不是太大问题,不影响龙族展,所以除了每天给那些充当教师的比较机灵聪明的族人授课雷打不动外,我的注意力还是放到矿产开利用与捕牛上面。
比较遗憾的是,尽管我派到各部族原驻地的族人已经尽可能扩大搜索范围,并且带来很多西里古怪的石头,但是,经过冶炼,并没能炼制出有用的金属或者非金属产品,当然这也难怪,原始人的活动范围实在有限,龙族现在也不过达到方圆几百里范围,不可能找到很多矿产,况且,很多矿产都在地下,无法用平常手段得到,再一个就是我们的矿物知识与冶炼手段不足,没有煤炭,温度不够,这些都限制了我们得到更多有用矿物。
…………………………………………………………………………………………………………………………………
不过同时,也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原来,大个子强的捕牛队因为追踪野牛,意外现了我说过的那种桑树,同时也找到了野蚕。
这个我可是太兴奋了,蚕可以一年三次吐丝结茧,而且一个蚕茧最多几个就可以得到一张蚕种,现代养蚕业一张蚕种产量甚至过百斤呢,虽然野蚕产量远远低于家蚕,但是这样的繁殖度,不用一年就能普及,唯一的制约就是桑树不够。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大个子强他们现的湖边桑树是长在一个高台上的,上面挂着黑里透红的果子,族人采来尝了,酸里透甜,大家分享了,才想起,这个是不是就是族长说过的桑树,大家分析后,觉得很可能就是,又现了树上爬着的野蚕,季节也正好是五月份,这才确定就是桑树。这才汇报给我。
这桑树的繁殖与别的作物不同,桑葚并不能长出小桑苗,所以都是用扦插繁殖,但是要等桑苗长大,至少得几年,其中还要嫁接,没有嫁接过的桑树还是野桑树,虽然植株很大,但产叶量很低,这些外行人是不懂的,估计将这几棵桑树的枝条全部用来扦插。明年也养活不了一张蚕种(一张蚕种很多了,要好多竹匾)。
所以因为受到桑叶资源的影响,蚕桑的普及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还有抽丝,这个在现代就算是用先进的剿丝工具,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的书写几千族人用筷子卷,一天就得到几万斤丝,真是太逗了,假如几千万族人还差不多,这个就不说了。
养蚕一年可以收获三季,也就是春蚕夏蚕与秋蚕,现在春蚕刚刚结束,大个子强他们得到了三十几个蚕茧,其实多几个少几个没有什么意义,这种蚕茧比起现代蚕茧来是又小又黄,就是起到一个繁殖作用,而繁殖,只需要零点零零几张蚕种就够了,根本没有那么多桑叶,而且,养蚕是很费功夫的,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大量得到丝绸,现有生产力下面,普及困难,要想真正展纺织业,还得靠麻。
不过,现了蚕桑,还是开了个好头,至少原来龙族的部众,明年可望得到一件丝绸内裤了。
我在得到现蚕桑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太湖现场,马上命令将树上的野蚕移入室内,开始剪下桑枝进行扦插,地点就在高地周边,这桑树特别喜欢湖中淤泥,几十年前。杭嘉湖一带老百姓还捻河泥呢,这里靠近太湖,河泥来源倒是不成问题,虽然应该叫湖泥。
……………………………………………………………………………………………………………………………………
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就在我忙于桑树扦插的时候,大个子强又派人送来一样植物,我一看心就怦怦跳了起来,没错,这东西正是苎麻!
苎麻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我国国宝,我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国际上称为“中国草”。苎麻适宜种植在温带及ya热带地区,苎麻单纤维长度为六十到二百五十厘米之间,是麻类作物中最长的。生育期头麻约八十到九十天,二麻五十到六十天,三麻七十到八十天,全年生育期二百三十天左右,不过,采用先进的培植技术,可多收获一期。
因为野生苎麻在我国广泛分布,所以现苎麻也不算稀奇,苎麻一年可以收获三期以上(菲律宾一年可收十三次),而且繁殖手段多样,所以很容易大规模生产,而且用工远远低于丝绸业,从而带动整个纺织业高度展,是这个年代选的纺织原料。
所以,我马上就扔下进行到一半的桑树扦插,赶到现苎麻的地方去。
大个子强现苎麻的地点是在一个小山脚的冲积土上,这里土地肥沃,所以植物包括苎麻长势很旺盛,因为捕牛的族人需要燃料,所以专门派人来拾柴,结果就现了这一片麻地。
虽然这块大约三亩的苎麻地杂草丛生,但是苎麻本身具有优势,所以长得还是很旺盛,数量不少,足够我们大规模种植了。
苎麻的繁殖方法很多,据我所知,就有种根繁殖(分蔸繁殖)、扦插、压条与种子等等,我们自然是多管齐下,除了种子要秋后无法获取外,其它都可以采用。
所以,我马上调来了一千名族人与奴隶,驯服了的水牛五十头,铁犁二十五架,这边翻耕土地,那边种麻。
先将一部分麻杆用于扦插,然后挖出麻的地下根茎也就是麻兜,这麻兜具有分得越小,得越快的特点,所以,一个麻兜可以分很多,将麻兜挖掉百分之九十,剩下的苎麻就用于压条繁殖。
这样一来,估计可以种植的苎麻在两百亩以上(主要是野生苎麻虽然有三亩,但是里面并不是全是苎麻,幸好多年生苎麻蔸很大),经过二麻三麻的繁育,明年就可以上万亩,麻地种一次可以收获很多年,长的可以过百年,所以,可谓是一劳永逸。
经过仔细考虑,我还是决定,在蚕桑产地与苎麻产地分别建造一些房屋,不过,蚕桑产地是用来养蚕喂蚕,而苎麻产地则主要是给管理麻地的族人住的。这是因为,养蚕不可能离桑地太远,而产出来的麻是可以运输的,反正作为原料,产出成品也要运回去,而蚕茧体积很小,重量很轻,就算有一千人养蚕,收获也只要一只竹筏就可以带走。
…………………………………………………………………………………………………………
其实这年头,蚕丝与麻的重大意义在于制作绳索与细线,绳索与细线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有了麻,就可以大量编制渔网,大大提高渔业产量,相比之下,衣服因为冬天有兽皮,夏天可以光膀子,倒属于锦上添花性质,不过,我下定决心要早日织出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