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有什么其他过硬的本领说出来寡人听听?”虞公指着百里奚笑道,“如果他什么都没有,我可把话说在这里,我们虞国虽小,但也是当今天下的一等诸侯国,可不是什么人想来就来的,也不是什么人来了我就给他官当的。”
“君上,下臣以性命担保,这位百里奚先生绝对是一位经世治国的良臣,虽然他此前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当过官员,只能说是那些国家的损失,一旦我们虞国重用了这位百里先生,他绝对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臣请君上用百里先生为虞国的相国。”宫之奇再次拜道。
“什么?”虞公姬丑吓得差点站起来,指着宫之奇抖抖索索的说道,“你竟然让寡人用着这么一个平头百姓当相国,你莫不是疯了。”说此话的时候,虞公的声音都发抖了。我笨不打算用此人,你竟然还要让我用他做相国,虞国真的是没有人了吗?
宫之奇也觉着自己说话有些冒失,虽然自己很是欣赏百里奚,但他毕竟是没有一点从政的经验,猛然间给他一个相国确实有些过了,更何况人家虞国当下也有相国啊!于是宫之奇只好改口道:“君上,百里先生之才胜臣十倍以上,职位也至少应该在臣之上。”
虞公已经看出宫之奇是铁了心要推举百里奚在虞国任职。虽然他不知道这百里奚到底给了宫之奇什么好处,或者说是与宫之奇有什么样的特殊关系,但是既然是自己信任的人推荐百里奚,相比百里奚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于是只好依了他,:“既然爱卿如此看重此人,寡人就任命他为虞国的下大夫。”
“下大夫?君上这样实在是太委屈百里先生了,不行,绝对不行。”宫之奇一听说要任命百里奚为下大夫,立即提出了反对。
虞公有些不高兴了,这个名叫百里奚的人能力水平到底怎么样他都不知道,就给了以个下大夫,宫之奇还要反对。“好了,好了,既然爱卿反对,那就任命他为虞国的中大夫,我可说了不能再高了。”虞公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底线。
既然君上把话都说到这份上,宫之奇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对百里奚道:“百里先生,委屈你了。”
百里奚倒是没什么,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在虞国站住脚跟就行,不管怎么说自己总算是当上官员了,总比整天呆在蹇叔府里吃白饭强多了。
“微臣感谢君上。”百里奚附身拜道。
自此,年近五十的百里奚终于等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官职,中原小国虞国的中大夫。
第163章 世有伯乐
岐山。
这个对秦人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地方,自从周平王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赐给秦襄公那一天开始,秦人的先祖们无不壮志满怀,一心要打到岐山之边,拿回属于自己的地方。
自从秦公任好的父亲秦德公拿下岐山之后,就将这作为秦人的马场。
为什么要将这个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地方作为秦人的马场呢?
那是因为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时期,战马对于战争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个时侯军队的数量用兵车来计算,而兵车却要用马来拉,于是乎战马的多少就成了一个国家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秦德公当年之所以把秦国的马场放在岐山就是有以岐山为界,向东发展的寓意。
清晨的阳光照耀在岐山马场上,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光芒。
相马师孙阳走出帐篷,望着初升的太阳,连连打了两个喷嚏。
“孙师傅,你这么早就起床了?”两个年轻的驯马师上前,对孙阳问候道。
“这一起床就打喷嚏,看来是有人想我了。”孙阳笑道。
“您都来马场几个月了,家里人早就想你了吧。”驯马师笑着对孙阳说道。
孙阳摆摆手,“不是家里人想我了,我看是君上想我了,等着吧,不出三日君上定会来岐山马场。”
一听说国君要来岐山,两位驯马师都有些吃惊,“不会吧,君上那么忙,会来岐山马场?”
孙阳笑了笑,“你们不信?那就等着看吧。”说罢孙阳向马场走去。
阳光下,秦国马场里,成百上千的战马个个膘肥体壮、身形精神健硕,嘶鸣着、奔跑着,跳跃着、追逐着。
望着这些嘶鸣的战马,孙阳的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
两个驯马师也跟着过来了,“孙师傅,这么多的战马,您说说这里面有多少是千里马?多少是良马?又有多少是上等的战马?”
孙阳望着马场如此多的马匹,静静的,一言不发,似乎是在相马,又似乎是在思考。
孙阳,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伯乐”,也就是那个“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的主人公。他本是郜国人,说起来也同百里奚一样,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从小就喜欢马匹,没事就喜欢往自己的马厩里跑,观察每一匹马的长相、特征、奔跑速度等等,久而久之孙阳对于每一匹马的特长、特点,以及所要从事的方向易如指掌,在乡里引以为奇。长大后,孙阳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专门相马的官员,无奈郜国是在是太小了,根本给他提供不了发挥特长的机会。
于是孙阳只好离开郜国,前往临近的宋国求职,谁知道宋国也给他提供不了一个专门相马的职位。既然宋国给不了他相马的职位,孙阳只好继续向西而行,经过好几个小国之后,孙阳来到了周王室所在地,在这里他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相马职位。
养马到可以,随便给他一个职位也可以,毕竟在春秋时期,许多的王公大臣都需要马夫;但是单纯的相马,那就不必了,一般情况下,各位诸侯自己就能够自己完成这个任务。而且许多诸侯自己就喜欢通过相马来炫耀自己的眼力。
如此有成就感的事情,岂能交给别人?
所以孙阳所要求取的这个职位,走遍中原诸国,还是没有找到。于是乎孙阳只好一路向西而去,冥冥之中他有一种信念,那就是西边的秦国一定能够给他一个相马的角色。因为秦国本就是养马的出身,肯定有很多的马匹,到了那里一定会有他施展能力的机会。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在外奔波了几年之后,孙阳最终来到了大河岸边。
过了眼前的大河,再往西就是他要去的秦国了。
在下游看起来安安静静的大河进入潼关之后竟然变得如此暴跳如雷,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愤怒的冲击着两岸的高山峻岭。
孙阳站在大河岸边,望着愤怒的大河,心中不禁想起了秦国,新兴起的秦国难道不久像这滔滔的大河吗,下游的国家已经变老,而中游的秦国却在成长,愤怒、张扬、不羁、威猛,正跳跃着,虎视东方。
走过潼关,再往西走上百里地,才是秦国的地盘。
不过踏上这块土地的那一刻,孙阳就意识到自己这一步是走对了。渭水浇灌下的关中平原上庄稼茁壮成长,年老年少的百姓在天地里拔草施肥、青年壮年的士兵在城池周边操练,整个秦国给人一种热烈向上的感觉。
“有了这样的百姓,有了这样的士兵,何愁霸业不成。”望着渭水两岸的场景,孙阳心中暗暗想道。
几天后,孙阳来到了秦都雍城,见到了秦公任好。
在见到赢任好的那一刻,孙杨就知道了为何秦国如此奔放、如此具有活力的原因,原来秦国的国君就是一位年轻且具有活力的年轻人。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他能够感受到他求贤若渴的愿望。
“听下人说,先生走遍中原诸国,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一个相马的职位?”秦公任好问道。
“正是,孙阳自幼就喜欢马匹,对于没一匹马的习性和特征了如指掌,所以寻遍天下只为相马而来。”孙阳答道。
“好……,秦国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秦公任好高兴的说道,“我们的岐山马场有上千匹良马,正需要人来相马,寡人就任命你为秦国的相马师,专为我秦国相马,先生意下如何?”
“谢君上……”孙阳拜道,孙阳美玉想道,秦君连拷问都不拷问就直接任命自己为秦国的相马师。
秦公任好走下台阶来到孙阳身边,对他说道。“爱卿,不瞒你说,秦国地处西垂,地理偏僻,民风彪悍,正需要像先生这样的中原贤士来辅佐寡人,今天先生的到来,寡人如大旱逢甘霖,欣慰的很啊!”
听着秦公任好的话,孙阳感激的说道:“感谢君上对微臣的信任,臣当尽忠职守,为秦国的霸业尽心尽力。”
“此时的秦国还很弱小,霸业根本不敢谈,只希望能够有一个安定的发展的环境而已。”很显然秦君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对国家的实力还是看的很清楚,随后秦君对孙阳道:“秦国乃是养马出身,对马匹有着特殊的爱好,虽然喜欢养马,但对于马匹的习性只知其表不知其性,还希望先生的到来能够为秦国挑选出更多更好的马匹,为秦国的将来成就一番伟业奠定基础。”
“谢君上,臣一定会为秦国挑选出最佳的良马,为未来秦国一统关中服务。”孙阳朗声说道。
“好……,借先生吉言;王荡何在?”秦公任好道。
“末将在……”王荡出列。
“寡人命你护送孙阳先生前往岐山马场。”
“诺……”
“孙阳先生,今后秦国的军马可就要靠先生来挑选了。”临走前,赢任好对孙阳说道。
“臣定不负君上厚望,臣这就走了。”说完孙阳走出秦国大殿,迎接新的生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孙阳走遍天下,为的就是寻找一个相马的职位,结果到了秦国这才知道,秦国正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才,看来自己早就该来这里了。
在王荡的带领下,孙阳骑上骏马,走过北塬,穿过渭水,来到了秦岭边上岐山脚下。
岐山乃是秦岭中段的一座不大的山脉,南接秦岭,北枕渭水,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秦国占领岐山之后,在山脚下筑岐山城,管辖岐山周边土地。新建立的岐山城管辖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韦水河穿境而过,“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是岐山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
一来到这个地方,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