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百里奚这样一说,秦公任好刚刚还急切的心情稍稍有所平息,他很清楚此时的晋国无论是人口还是土地都比秦国要多的多,“那依相国之意,我们当如何?”
百里奚稍稍一想道:“这就要看国君是想把晋国当做敌人,还是当做盟友了。”
“此话怎讲?”
“敌人有敌人的对策,盟友有盟友的办法。”
秦公任好想了想道:“亦敌亦友呢?”说这话的时候,秦公任好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君夫人,毕竟自己的君夫人穆姬可是晋国人,若自己一心把晋国当做敌人,今后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夫人。
当然了晋国也不是自己的盟友,毕竟秦国东进,晋国始终是其最大的敌人。
于是乎,秦公任好说出了“亦敌亦友”的决断。
亦敌亦友吗?
百里奚想了想说道:“亦敌亦友吗?这确实有些难。”
见百里奚面露难色,秦公任好道:“那就请相国说出另外两策,让寡人来决断。”
“如果我们把晋国当做敌人,当此晋国无君之际,我们就应该想办法让晋国的内部斗争扩大化,进而拖垮晋国;如果我们把晋国当做盟友,那我们就出主意化解晋国国内的矛盾,让晋国尽快走出困境。”百里奚说道。
“相国的话,我有些听不明白,还请明言。”
“君上,诸位大人。晋国虽说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了国君,但据我的观察,晋国将会从重耳或者夷吾两个人中选择一位来当国君。这两个人各有特色,重耳为人方正,重信重义;夷吾为人圆滑、诚信不足。”
虽然没有见过这二人,但是秦国国内对于这二人还是有所了解的,毕竟秦晋两国谁都睁大了眼睛注视这对方,能不关注他们的君位继承人吗。
“如果重耳继位,对于晋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国君;但是晋国的好国君,对于秦国来说恰巧就是有力的对手。”百里奚的话说到了点子上,对手的明君,绝对是秦国的有力对手。
“相国的话说的太对了,我们绝对不能让重耳继承君位。”秦公任好说道。
“臣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应该扶持夷吾回国继承君位,像夷吾这样以诚信不足的人回国之后,一定会在晋国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内耗,最后拖垮晋国;到那时秦国在出兵占领西河之地就唾手可得了。”
继续扩大内耗?
什么意思?
秦公任好不解的望着百里奚。
第232章 夫人之见
百里奚毕竟是上来年纪的人,说一会儿就要稍稍缓一缓,随后继续说道:“因为夷吾这样的人,为了能够当上晋国的国君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比如事先许诺给里克等人一定的职位或者城池,可一旦等他当上了国君,肯定又会翻脸不认账,这样一来,无疑会加大里克等人与国君之间的矛盾,诸位试想一下,里克什么样的人,已经杀了两位继承人,他还怕杀第三位继承人吗?说不定晋国的下一次屠杀还会来到,到那时,晋国一定会陷入无休止的屠杀与内斗中去。这样无休止内斗的晋国对秦国来说是不是好事吗?”
听完百里奚的话,秦公任好连连点头,“相国说的很对,不过,既然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难道晋国的大臣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吗?想想狐突、士蒍、郭偃等等这些大臣都是当今的名士,他们一定会极力劝诫里克迎接重耳回国继承君位的。到那时秦国要想离间晋国可就难了。”
“重耳必不会回国。”百里奚肯定的说道。
“相国为何如此肯定?”莫要说是秦公任好,就是群臣也对此很是吃惊,为什么百里奚就敢如此肯定重耳必不会回国继位。
“因为重耳是个明白人,他很清楚当下的晋国凶险万分,这个时候回国就等于是把自己的性命放在案板上。如果通过出卖晋国的利益让秦国或者是齐国帮助他上台,重耳又做不出来,于是他就只好放弃晋国的君位了。”
刚才百里奚已经说过重耳的为人,结合这一点,秦公任好一想或许重耳真的不会去当国君。于是说道:“既然这样,我们该当如何?”
“静待时日,扶持夷吾回晋国。”
“对,扶持夷吾上台,总比扶持重耳对秦国有利,顺便借此机会让晋国划出土地给秦国。”秦公任好说道。
听完百里奚的分析,秦庭也不在那样激动了。随着实力的增大,秦国的文武百官也知道除了武力之外,智谋也是打垮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付那些大国更需要智谋。
过了一会,秦公任好问道,“相国,虽然我们说了这么多,万一夷吾不派人来请秦国出兵呢?我们岂不是要失算了。要不我们可以遣使前往梁国,主动向夷吾示好。”
百里奚想了想道,“这也可以,大凡国君继位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国内的太子顺利继位成为下一任国君,另一种就是外逃在外的公子在大国的护送下强势回国继位。现在夷吾身在国外,肯定需要大国的支持他才能够堂而皇之的会晋国继承君位。若国君有意,可派人前往梁国与夷吾商谈。”
“嗯………,那就派公子挚前往梁国与夷吾商谈此事。最好能够让他答应把晋国的西河之地划给秦国,至少也应该划出五座城池来。”自从上次帮助梁国打败茅津戎之后,秦国已经从梁国西边划得了两座城池,这一次若能帮助夷吾上台,再得到晋国的五座城池。何必要出兵占领呢?
就在秦庭商议准备扶持夷吾继位的时候,晋国公子夷吾的使臣郗芮已经走在前往雍城的路上了。
雍城大郑宫。
回到宫里,秦公任好便将晋国发生的事情跟君夫人穆姬说了,毕竟夫人也是晋国的公主,母国发生这么大的事情能不跟她说吗?
穆姬听罢,泪水就下来了,“千错万错,要是当年君父不听信骊姬谗言的话,又怎会发生今天的一切?”
说白了,今天之所以发生如此多的事情,其实还是由于晋公诡诸一心要换掉申生,重新册立奚齐为太子引起的。
说完了,哭够了。穆姬问道:“不知国君想扶持哪位公子为晋国的下一任国君?”
穆姬突然问道这个问题,让秦公任好有些吃惊,虽然他的心中早就有了人选,但他不想在夫人当面说出来,于是极力掩饰道:“夫人何出此言?晋国的国君人选,应该由晋国的文武百官决定,我秦国岂能插手他国内政?”
“夫君,话虽这样说。但是天下谁都知道,秦晋在地理上相互依存,更何况我还是秦国的君夫人,如今晋国发生如此大的事情,秦国岂能袖手旁观;即便是秦国想袖手旁观,估计也不可能,毕竟重耳、夷吾两位兄长若想顺利回国登基,都需要又大国的支持,试想一下,当今天下,除了秦国还有那个国家能在这个时候出手相助。”从小就在晋国公室生活的穆姬虽说是一个女子,但是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还是有所了解的。秦公任好此时想瞒她不是那样容易。
既然君夫人已经把话说得如此明白,秦公任好也不好继续隐瞒下去,于是问道:“那以夫人之见,我们应该支持哪位公子?”
“二哥重耳。”穆姬很坚定的说道。
“重耳?为何不是夷吾?”秦公任好反问道。
“重耳重信重义,若他能在晋国登基继位,秦晋之间将会长期友好,对于两国来说,将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会。至于夷吾吗?我不好说,但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重信义之人,若其登基,迟早有一天秦晋要兵戎相见。”穆姬诚恳的对秦公任好说道。
兵戎相见?
秦公任好听完这几个字心中能想到:哼………,秦国巴不得有朝一天与晋国兵戎相见呢?我早就想把晋国这个绊脚石搬开了。
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是嘴上却不能这样说,于是道:“嗯………,寡人知道了,我会认真考虑你的意见。”随后秦公任好问道,“太子罃(yīng)呢?”太子罃也就是后来的秦康公,由于是秦公任好与君夫人的第一个孩子,为长远着想,生下来不久就被册封为太子,现在已经三岁多了。
“奶妈带到花园里玩去了。”
“哦……,是这样,寡人过去看看他,好几天都没见到孩子了,怪想的。”秦公任好准备前往花园与孩子逗乐逗乐。
刚走出寝宫,内侍总管就过来了,“禀国君,相国百里奚求见。”
刚刚下朝,相国就来求见,看来必有要事,“请相国大殿等候,寡人即可就来。”
秦公任好疾步匆匆的向大殿走去。
第233章 五座城池
“国君,夷吾的使臣郗芮来了。”见到秦公后,相国百里奚道。
“哦,这么快就来了,看来这个夷吾已经急了。寡人是不是要见一见这个郗芮?”
百里奚摆摆手,“他急,我们不急,国君不应急着见他,我们应该想派人过去先听听他们怎么说,再看看他们的条件,再决定国君要不要见他。”
“嗯,相国说的对,如果条件达不到我们的要求,寡人可以不见,让他们继续加码,等到了我们的要求再见不迟。”秦公任好理解了百里奚的意思,“我看就让公子挚先去会会这个郗芮。”
“臣也是这个意思。”
秦国驿馆。
晋国公子夷吾的使者郗芮正焦急的等待着秦公的接见,已经通禀了三次,宫里的人都说国君正忙,让他静候。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不,手下已经第四次回来了。
“情况怎样,秦君答应见我们了没有?”郗芮上前焦急的问道。
手下人摇摇头,“宫里的内侍说,国君正与大臣们商议重要的军国大事,暂时没时间见我们。”
郗芮隐隐的感到,不是秦君没有时间,而是人家有意为之,故意拖延不见。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晋国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在晋国除了重耳和夷吾之外,还有好多的公室子弟都又当国君的可能,到底是哪一位想与夷吾抢国君之位呢?不行,我得赶紧将此事报告给我家公子,郗芮心中想道。
就在郗芮准备给夷吾写信之时,手下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哎呀呀!公子怎有时间来我这里,快快快,里面坐。”来人了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