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厥东西两部,整合整个汗国上下,与中原隋朝争雄决战势头,其势力极强,数十万骑兵,这是一场极其重要的大决战,双方都在全力以赴。易风觉得自己不能在这个时候,扯大隋的后腿。
历史上,隋朝打赢了这战,本来就要一统突厥的达头败了,突厥再次失去了重新崛起的机会,突厥汗国也彻底的分裂,东西各建立了汗国。
易风不想自己到了这个时代后,最后还反让中原王朝败于突厥人之手,给予突厥人期盼了二十年的重新一统。
“那些我们不能动。”虽然百万石的粮草、四十万套战甲的确诱人,可这些东西易风不能动。
杨雄听到这个答复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不过看到易风那坚定的神色,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眼中恢复了些清明,“殿下说的没错,那些不能动,我一时糊涂了。”
“郡王明白就好。”易风笑笑,“其实不是杨谅的这份,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和朝廷在太原储存的数百万粮草、数十万的军械比起来,杨谅的家产确实远远不如,可只要不是过于贪心,那么杨谅的这上千万的家业,也足够让人满足了。起码,易风就很满足,不光得到这上千万的财产,还得了几万杨谅的私军呢,此外还有杨谅的小军械库。另外,杨雄那帐本上没有记录的还有杨谅手下那些心腹们的家产,如萧摩诃、王頍等一众心腹大将军师们在太原都有产业,抄掉他们,又是一笔不小的进帐。
“让下面动作快点,把所有的东西打包装车,直接经井陉送去恒州真定城先,过了太行就是我幽州府的地盘了,东西就保险了。”易风可不想忙碌了半天,最后等杨勇过来,一把又给占了去,那就白忙了。
“东西太多啊。”杨雄这个时候又发现,这笔横财还真有是些多,哪怕只是运输到太行隔壁的恒州,也是项很巨大的任务,眼下这季节,路不好走。
易风教杨雄,“把太原那几万官兵也调动起来,让他们帮忙运输,想必他们不会拒绝吧?大不了,给他们一份丰厚的报酬就好了。”
“这个可以,容不得他们拒绝,不给钱都行,给钱那是殿下仁厚。”杨雄笑道。
太子杨勇本来也是和易风一起出京的,不过他是太子,又是北伐大元帅,一路上行进缓慢,慢腾腾的,易风过了黄河,他还刚出京没多远。不过杨勇的行辕就是要设在太原的,早晚他会来的,易风得快点行动。他可不想再和杨勇在太原碰面,没那心情。
杨雄离去后,刘文静过来见易风:“殿下,已经派人给京中送奏本了。”
在太原搞了这么多事,又是杀人又是捉将又是抄家的,最终总得给皇帝一个报告的。易风已经把此次太原事件的前前后后,详细的做了一份报告,派人送去京中呈给皇帝。
“殿下,这份奏折送入京中,虽然能给杨谅一个重击,可只怕,会让杨广就此脱身泥潭啊。”刘文静道,“把杨谅打下水,却又让杨广上了岸,这是不是有些不划算啊?”杨谅和杨广两个人相比,无疑杨广的威胁性更大。
易风倒是不在意这些,或者说他觉得自己在意也没用,杨广现在因刺案软禁在京,可他从皇帝上次下令五王对调,把杨广从扬州调到并州的决定中,隐约猜出皇帝对于杨广依然还是很看重的。要不在,直接把杨广调为益州总管,扔去四川蜀中不是更好。并州可是天下第一大总管府,重之又重,杨广又曾两度任并州总管,这里可以算是他相当熟悉的地盘。先前刘文静等人劝易风借刀杀人,把这次的刺案推到杨广头上去,给他来个落井下石,可易风最终拒绝了,杨广还没有失去皇帝的信任,这个时候嫁祸栽脏杨广有些不明智,反容易彻底得罪杨广。
眼下易风还是想要维持与杨广之间的秘密联盟,哪怕已经同床异梦,可也还没有到决裂的时候。
“便宜杨广就便宜了吧。”易风淡淡的道,“嗯,你一提醒我倒是想起来,我现在应当给晋王写封信,告诉他我拉了他一把,你说,他会承我这个情不。”
刘文静有些跟不上易风的思路,只能是摊摊手,无言以对。
第423章按下葫芦浮起瓢
(感谢liujunliu的支持,谢谢,求票!)
大兴宫甘露殿。
杨坚问王海:“太子到哪里?”
“回陛下,太子昨日已入晋州,再过几日就能到太原了。”
杨坚皱了皱眉,对于杨勇的行军速度有些不满,离京这么多天了怎么才到晋州,太子这次主动争取挂帅领兵,杨坚还是很高兴的,特别是当出了晋王卷入皇太孙的刺案之中,有重大嫌疑后,杨坚不得不换掉杨广这个北伐元帅后,杨勇能主动站出来请命挂帅,算是解决了他的一大麻烦。可眼下太子行军速度如此缓慢,让他不得不想,太子是不是畏惧战争,所以才每日行军这么缓慢。
“有长孙晟的消息了没有,突利那边如何了?”杨坚又问。长孙晟是朝廷里最精通突厥情况的官员,而且箭术了得,曾经一箭双雕,多次出使突厥,在突厥之中也有很高的威望。杨坚这次也派了长孙晟去漠北,让他去联络突利,做为隋朝的使者,负责与突利联络,让突利配合隋朝此次的北伐,一起对付达头与都蓝。杨坚很在意突利这个盟友和女婿,突利位处漠北,在都蓝之北,达头之东,只要配合的好,能大大的牵制住达头和都蓝的兵马,必要的时候,可以去抄二人的老巢,使得二人不敢轻易倾巢南下。只是长孙晟派出去了这么久,却并没有消息回来,这让杨坚十分担心,突利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如果这次战争中没有这么力量,那么隋军的进攻力量中将削弱不少。
“须弥好像已经到了太原吧。”心绪不宁的杨坚干脆丢下了笔。不再批阅奏章,他问起杨林的情况。杨林的行军速度很快。前日就已经到了太原。太子与他同日出京,可现在还刚到晋州,杨林却昨日就到了太原,前后相差了好几天的路程。
“是的陛下,说不定今日太孙已经过了井陉到了真定了。”王海笑着回道。
“怎么,须弥今天没有奏章送回吗?”杨林行军路上,每天都会送一封奏章回京呈递于他,有时说的是战略布署,有时只是说一些沿路风闻。有时也会谈一些时政之事,或者一些朝廷制度之类的事情。虽然谈的事情总是不同,可杨坚很喜欢看孙子的奏章,每份奏章都言之有物,特别是奏章总是写的很特别,用的是全新的格式,没有什么华丽空虚无用的修饰,总是开门见山,然后一二三这样的陈述。有时甚至还配有表格,上面有具体的数据,甚至有时还会配上插画,有的只是简笔。简单几化,有时却是相当复杂的彩色画,偶尔还会画上一些美丽的风光。杨坚很喜欢这些画。特别是喜欢孙子画的一些各地的景观,以及市集乡村的真实情况。画的都非常真,看着那画。就恍然身如其境,亲自看到一样。杨坚很少离京,称帝后一般也就是去京西仁寿宫,灾年时去过洛阳就食,最远一次是去泰山。可他出行总是大队人马,全副仪仗,地方早有准备,黄土垫路,净水泼街,根本很难看到真实的世俗百态,百姓生活。杨林的画却让他看到了这些,杨林就仿佛成了他的眼睛,把他看不到的那些真实的画下来,送给他看。他尤其喜欢杨林的画法,没有什么各种渲染之类的手法,完全就是把事物临摹下来,如真实再现,虽然有些画匠批过于俗气,匠气,可杨坚喜欢,这能让他看到一种真实。
只是今天的奏章却到现在都没来,甚至昨天也没有送来。
杨坚揣着满脸狐疑,也不知道杨林遇到了什么事情。
“晋王这些天怎么样,在府里有没有怨言什么的?”杨坚又想起二儿子杨广,幽禁府中也有段时间了。
王海认真回道:“据那边的人回报,晋王每日在府就是舞剑、看书,然后写写字,并无怨言,表现很平淡。”
杨坚眉头皱了皱,眼光里闪过一道狐疑,他觉得二儿子这个表现有些太过于冷静平淡了。临时被换帅,又被卷入刺案之中,还被软禁府中,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动,特别是他相信所谓刺案嫌疑一事,杨广并非真正的幕后凶手,可杨广如今这份淡定的反应,让他觉得这个儿子有些过于平淡了,甚至觉得他是在演戏。这让他觉得十分不高兴,甚至想起了这些年来杨广的一贯表现,难道他一直在演戏,所有的一切,贤明、孝顺、睿智,这些都是他表演出来的假象,只是装的?
就在他静静思虑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
“启奏陛下,皇太孙殿下有奏折到!”
禀报的声音打断了杨坚的遐思,听到是孙子的奏折到了,他脸上露出了丝笑容,“这小子,我还以为他已经不愿意给我这老头写奏折了呢。”
“估计是路上风雪耽误了吧。”王海见皇帝露出这样罕见的笑容,也不由的轻笑着说道。
奏章呈送到杨坚面前,他笑着接过,迫不急待的打开,想看看皇孙今天又给他记了哪些路途风闻,画了哪些画,结果奏折一翻看,刚看了两眼,他的笑容就开始凝结,然后越看脸色越黑,最后甚至两道眉头都挑了起来,如两把剑出鞘,寒气逼人。
待看到最后,杨坚已经是怒不可遏,一掌重重的拍在御案上,胸脯不住的剧烈起伏。
“气死朕了,就没有一个省心的,放肆,大胆!”
皇帝突然震怒,本来刚刚还因皇帝高兴而跟着高兴的侍女火者们一下子都懵了,纷纷跪下头也不敢抬一下,有些胆小的甚至浑身颤抖起来,生怕皇帝震怒之下迁怒于他们头上。
就连一直跟着皇帝身边的内侍王海也是心下不安,好半天才小声道:“请陛下息怒,莫要气坏了身子。”
“息怒,朕怎么息的了怒,你看看,你看看,这不孝子这是想要气死朕啊。”杨坚一把将那奏折扫到地上。王海移步上前,小心的捡起奏折,皇帝既然让他看,那他也就大胆的看了。一看之下,他却也是吓的面无人色。实在是这上面的内容太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