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现在姓朱不合适了,不如跟着我的姓,姓李吧!”
朱云瑶的头立刻都是抬不起来了,谁想到李孟接下来的话语说道:
“我就认了你这个妹妹,算是多了一门亲戚。”
女孩的脸色顿时变的很难看。
家事变得轻松些,而且因为各处的生意周转,八闽商行的船队拉走了第一次盐,可从豫西那边过来的青盐却断了几次,量也是时大时小。
不过李孟的生意还是在稳定,迅速的增长着,因为被抽走了五万两白银而造成的经济紧张总算是得到了缓解。
王海在三月底从京师回来的,之所以在路上走的这么慢,主要是押运五万两白银的责任太过重大,必须要谨慎,白天最多走三十里到三十五里路,晚上一定要住在城镇和卫所里面。
这么一步三防的进入了京师,按照王海的话说,银钱是送到刘太监府上,刘太监好像是还在筹集其他的银两,不知道是在做什么,刘太监和府内的几个头目都是忙得要命,只是派下面几个管事来招待。
当然这个招待还是十分热情的,一概是以自己人的态度招待,彼此都不见外,王海在离开京师的时候,刘太监才召见见了一面,彼此就是说说家常,同时叮嘱莫要急躁,只要上面有人在,将来做一镇总兵也不是不行,稳稳向前就是。
李孟也琢磨不透,对方要钱到底做什么,不过这等政治投资,花出去了,再想也无用,只是嘉奖了王海几句,让他回家休息几天,再去军营就是。
崇祯九年四月,所谓年初的大捷造成的虚假欢乐气氛终于是被各地的坏消息一扫而空。山西大饥荒,人相食。河南旱灾,蝗灾,唐王聿键上表奏报,说是靠近山西的河南南阳因为饥荒有母亲吃掉女儿惨剧,请求朝廷赈济,永宁一带的矿工聚众反乱,接连打败朝廷镇压的人马。
李孟发现自己的承受能力确实是变得很强,居然可以看如此悲惨的描述而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而且在地方上表之后,朝廷确实是作出了及时的反应,崇祯皇帝下诏免除山西河南交界处几个州县的赋税,而且发银三千五百两赈济灾民。
三千五百两?堂堂的京师朝廷,皇宫大内,就拿出三千五百两银子赈济,地方上各级官员在例行克扣些,到地方上那些灾民手中还会剩下多少。
怪不得,闯王,闯将,八大王,恨天高,曹操这些乱贼的将领们,失败的时候也不少,却转瞬就能复起,朝廷和官府如此做派,民众怎么不反。
李孟有些麻木的看着这一切,好像是在看笑话,他也不知道历史是不是因为他的到来,改变了什么,因为普通教育所说的历史,根本没有涉及到这些地方。
实际上,是确有其事,正常的历史时空中,几年后李自成围攻洛阳,洛阳守军积欠军饷,根本没有士气,福王又是吝啬到极点的一个人,根本舍不得拿钱来助饷劳军,洛阳府的几位官员苦苦哀求,终于是下拨了一批银子,但那些官员收到银子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和同僚们扣下了常例的一份。
而且真正有银子的大户,那些藩王亲贵,朝廷却是严令禁止他们出银赈济,即便是有这个善心想要做些事情的,因为担心藩王借此邀买人心,趁机反乱,所以一概严格禁止。可周王一次给李孟这边养活女儿和封口的银钱就是将近三万几千两。
天下本是一体,河南山西大饥荒,山东和北直隶也是受到波及,地方上很是不稳,李孟也是做好了准备,不过胶州这边因为李孟在,还没有出什么乱子。
四月的时候,却有一件怪事发生在登莱各地,差不多登州府和莱州府所有的县城州城都是被人贴了揭帖和文告,这些告示都是半夜贴过来的。
事情神秘,告示上的内容却是大逆不道,惊世骇俗,说得是大明气数将近,天下灾厄,妖孽尽出,乃是末世之兆。龙气已然北移,后金大汗皇太极顺天景命,应天下万民之请及皇帝位,尊努尔哈赤为太祖,年号崇德,改国号为清。
实际上,山东,北直隶,山海关附近的州县之中,都是出现了这个文告和揭帖,不过迅速被紧张异常的地方官员们禁绝销毁,不过消息却传扬开来,大明的城墙在后金的细作面前有如筛子一般。
称皇帝,立国号,改官制,这是整理自己的政治体系,也是给自己竖立大义上的名份,标明有志天下的雄心,大明朝廷虽然是愤怒,却也是无可奈何,这才是真正悲哀的事情。
揭帖文告都是及时的被销毁,不过山东各处却是人心惶惶,更有谣传说是孔有德获封王后,要率领大军卷土重来,在登州登陆,结果有不少吓坏了的民众跑到了莱州府来,无论如何,东虏的这次舆论攻势很成功。
四月的时候,李孟和往常一样,安排信使给京师的刘福来送了一封私信,无非是讲讲家常,李孟在信中并没有提周王郡主的事情,也没有说那五万两银子,这种银钱投资没有必要宣之于口,大家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山东的巡抚和总兵参将,对李孟都是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倒不是那次的闹饷得罪了什么人,而是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李孟。
李孟而今是都司,率领的又是拿饷银不种地的战兵,凡是有战事也都是应当调动的,可他身后有位刘太监,大家实在是摸不准,刘太监是什么态度,比如说让自家的子侄上战场捞取军功,或者是在后方当个太平官,稳稳的升迁就行。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刘福来一直没有表态,这些山东大员们也不好做决定,好在李孟收下的兵马也就是两千出头,想必驻扎在登州的大军来说,实在是个零头,有他没他差不了多少,用不用不影响大局,放在莱州就是了。
有些细节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登州驻扎着朝廷的大军,但境内依旧是响马土匪横行,海盗也不时的骚扰,莱州府唯一算得上战兵的,也就是李孟下面的胶州营,可莱州府安定祥和,没有敢闹事的。
第150章 入寇
莱州府几家最大的土豪恶霸被李孟打下来之后,其余的人都是老老实实,压根不给李孟这个练兵的机会,这可苦了驻扎在逢猛镇胶州一带的胶州营,这些士兵平日训练是一点折扣不能打,军饷虽然发的十足,但训练项目考核上不行,马上就是扣饷银加练,若是五次考核项目都是劣评,马上就要到外地作盐丁或者是辅兵营去做辅兵,从这两个地方抽调优秀的人来补充。
饭吃的饱,饷银拿的足,也有精气神,就是练的辛苦了些,这些胶州营的老兵都是盼着打仗作战,因为这个最起码不用训练出操了。
李孟盘算着自己的财力,目前六千多人的规模差不多是自己的极限,尽管这六千多人里面,老兵是足饷,盐丁是半饷,辅助兵是三成饷,但是装备兵器甲胄等等的花销,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而且李孟要留下周转和储备的金银,总不能都花进去,总归是要有应急的钱财,说来有些可笑的是,按照李孟所了解的,即便是辅助兵的三成饷,比起山东境内的大部分战兵来说,赚的饷银也要足,何况这些豪强子弟大部分都是家里面供给。
既然扩军心有余力不足,那李孟只得尽可能的把军队练得更精良一些,每日里都是在部队里面跟着练习,领着练习,很晚才回去。
目前周举人和他尽可能的保持距离,身边没什么有见识的角色,李孟也对将来把握不清,很是迷惘。
朱云瑶在王府侍卫来过第二次之后,就正式成为李家的一员,有个国姓的美丽女孩,而且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的女孩,在自己家中被人看到,委实是让人怀疑。所以要改名,李孟的本意是让这个女孩改姓李,就说是自己的妹妹。
没想到的是,这个建议朱云瑶却坚决的反对,李孟也无所谓,让这女孩自己选择,结果最后的名字唤作木云瑶,对外称是李孟的表妹,表妹就表妹了,索性是定了下来。
按说,周王府那几万两金银,锦衣玉食的让木云瑶过一辈子也是足够,李孟的意思是,女孩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这边只是提供保护,并不干涉。
谁想木云瑶在确定自己确实成为李孟系统一员,成为李孟的家人之后,反倒是不愿意每天玩乐吃白饭,非要做些什么。
她一个从小在王府娇生惯养的女孩,还能做什么。对李孟来说,只求不添乱那就万事大吉了,可木云瑶很是坚持,最后李孟给女孩选定的差事是看邸报。
胶州营,都司衔,李孟这边也算是可以看内参的级别了,发到知州衙门和莱州府知府衙门的文告和文书,他都有权利观看知晓。
寻常的武官只是知道个大概的事情就罢了,不过李孟这边却在几个可以拿到邸报文书的地方安排有专人快马,只要是有消息过来,立刻是有人抄录,然后在尽可能快的时间之内传递出来。
邸报和文告上的消息其实颇为的丰富,朝廷的动态旨意之类的,还有各地战事的消息分享,但对于李孟来说,这邸报官样文章太多,有许多只有这个时代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或者说看清的东西,他这个现代人很难明白。
木云瑶在河南,在卢氏,对邸报发表的那些见解很是精到,最起码对于李孟说,这见解和见识已经是很不错了,既然如此,那就物尽其用,木云瑶每天的正式任务,就是看邸报并且把要紧的东西记录下来,并报告给李孟。
李孟也很促狭的想到,这也算是给自己配个美女秘书吧!
崇祯九年的四五六几个月,除去中原各处的灾荒之外,高迎祥,李自成依旧是在陕西和官兵鏖战,再就是朝廷一如既往加派税赋,名目繁多,有边饷,有平贼等等,这些事情好像是在崇祯年间年年如此,就连李孟都觉得如此的正常。
这时代如此的平静,一点也不像十年后就要天崩地裂,进入黑暗和毁灭。
到了七月初,一切差不多都是上了轨道,莱州府南部,都成了李孟的胶州营拉练演习的地方,人马喧嚷,这钱也是流水一般的花出去,不过紧张起来之后,也就渐渐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