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覆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领命!”毫不拖泥带水,也不管平王的要求是否有难度,王平坦然接下,在应了这一句后,他也没有犹豫之色,很干脆的便又问道:“殿下,末将此次计划是否要将韦和算在其中?”

算无遗策,对于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势都能妙到颠峰的将其利用起来,这便是王平最大的优点,也是平王李隆基最欣赏此人的一点,所以李隆基不奇怪王平会有此一问,因为这牵涉到王平接下来的整个计划。

韦和李隆基当然不陌生。他很清楚这是那少年的另一大依仗,除了京城的飞骑营,这少年还握着整个江南道的兵权,这同时也是李隆基最为惊叹的一处。

微微皱了皱眉,李隆基显然也是不解于那少年的安排,事实上将韦和调派到他的帐下,在事前他也是丝毫不知,所以他猜不透那少年究竟有着怎样的心思,但就表面看来,那少年似乎是真的在帮助他。

只是这种帮助无论怎么看都有着那么几分自不量力的成分,要知道,焦王本人毕竟是在洛阳城,而既然焦王都在洛阳城,那在他必定要保自己安然的情况下,洛阳城的防卫也必然是异常的牢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少年要进洛阳城救人本来就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可他偏偏还要将手中的力量分散将韦和派来帮助他,这样一来,那少年到底会有着怎样的安排?

他当然不可能只是个茫无目的不自力量,这一点李隆基自是能够肯定。

也是这么一个沉吟的功夫,李隆基便也不再深想下去,他所期待的一切在日后自然都会知道,因此他便决然言道:“要,当然要,既然张宏有如此好意本王岂能辜负。你非但要将韦和算在其中,更要不留痕迹的给此人一个不小的功劳。”

恭身应下,王平自是明白了平王殿下的意思,他也知道了平王殿下这是在那少年表示着什么样的讯息。

这同时,帐中始终未发一言的王琚却是缓缓眯起了眼睛,似乎是在沉思着什么,而至于王毛仲,则是表面微笑自若,心里却是反常的有些担忧。

平王李隆基抵达均州城之前的几日,王平之所以始终没有任何收获也不能做出计划,那是因为在那些时日里焦王府的人也是平静的异常;而现如今既然在平王到达了均州城之时,焦王府也终于动了手,那用三日的时间来收集一些必要的消息那对于这个出师于帝师的王平来说,并不太困难。他毕竟自小在帝师身旁所学便韬略,虽然帝师那老人教的有些驳杂,可王平却硬是能够做到但凡是帝师所教,他便无一不通且无一不精。

派出身旁最为强悍的前卫营在这山南东道四处打探了三日之后,一份由王平亲自拟订的计划便呈现了平王李隆基的面前,要说眼下这场动乱毕竟牵涉大唐国基,那么这份计划相对来说肯定也会异常的重要,但便是如此重要的一份计划,平王李隆基却是甚至根本看也未看,便点头允下。

这是李隆基给予王平最大的信任,同时王平也知道这或许便也是他人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考验。

有了计划那便须要立即执行,平王殿下的意思既然是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山南道之事平定,而不至于因这山南道累及整个大唐,那在计划拟订的同时,王平大营之中便再没有了以往的平静,无论是处处兵士整顿的声音又或是马匹嘶鸣的嚎声都在宣告着足够影响大唐百年基业的此次叛乱一事正式展开帷幕。

这一份出自王平之手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他所学毕竟乃属兵法正统,所以表面看来并无出奇之处,依旧是循规蹈矩的利用朝廷正军在山南道拖住焦王府的主力,阻止其前往洛阳与焦王殿下汇合,而至于王平手下的近万兵士则编排为奇兵,在这山南道上随时都准备给予焦王军有力且致命的一击。

不过,这计划中最为让王平帐下将士费解的却是,王大将军居然将最危险也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那位来自江南道的恶狗,韦和韦大将军。

韦和依着计划所负责的乃是前往邓州城一带等候伏击焦王军的粮草,焦王殿下毕竟是在洛阳城,那既如此,作为焦王大本营的均州城肯定是焦王此次用兵的物资囤积之地,就算在过往的一年里焦王殿下已经准备多时,但若想要瞒过朝廷将如此一批巨大的物资运往洛阳城,那也绝对是不可能的。

战争首先打的便是物资,这一点无置疑,所以在两军对战期间粮草肯定是重中之重,因此伏击焦王粮草这一任务绝对称得上是最为艰巨的任务,但同时肯定也有着巨大的好处,要知道,若是韦和真能完成此任务,那基本上就是平定大乱的最大功臣。

只是,这功劳是那么好拿的吗?

尽管并不知道王平怎会如此看得起他,将这么一个任务交给了他这个手下只带来了不到一万兵士的将军,但韦和依旧没有针对王大将军的计划而提出任何意见,他这个人再如何的没心没肺,却始终有着一个起码的基础,那就是对张宏的忠诚。

就算这忠诚无论是张宏还是韦和都极为清楚,只能是在张宏没死且拥有着护他安全的能力这一前提下。

所以也是因为张宏先前来信交代过他要完全服从平王殿下的安排,韦和在接到他所负责的任务之后看了一眼便点头应下,随即拔营向着邓州那方向赶去。

这是平王殿下赶到均州城的第四日,可韦和直到动身前往邓州之时也根本未曾见过平王一次,对此他同样的没有任何腹诽意见,他很清楚他这个韦氏余孽究竟是什么身份,而平王李隆基又是什么身份。

拔营出兵,一系列过程在韦和手中毫无滞停之感,谈不上行云流水,但确实可以看到江南道的一年里,韦和确确实实的是将他手下的兵士都训练成为了大唐合格的兵士。

邓州城同样处于山南道,山南东道原本面积便不广阔,所以从均州到邓州也确实用不了几天的时间,韦和率兵赶到邓州城附近的时候便停了下来,他在行事之前当然须要将此地的地形以及焦王军兵力情况模清楚,既然粮草乃是焦王军的重中之重,那韦和当然不会不自量力的便就这样大摇大摆前去伏击,他肯定须要找一个适合伏击且能够保证撤退时安全的地点。

这个地点,不好选。韦和赶到邓州城的第二日也还是未能选到他心目中的理想地点。并且非但如此,他除了没有选好伏击之地外更是没有等到王大将军计划中的朝廷正军。

既然粮草是那等的重要,那凭韦和这点兵力肯定是吃不下的,再者,韦和所接之命始终只是伏击而不是强击,所以在王平的计划中,原本应该有朝廷正军在这邓州附近的河南道做为牵制,那个时候才是韦和伺机伏击的最佳时间。

可是这两个先决条件在韦和赶到邓州城之后都没有实现。

事情远不止如此简单。

条件未能实现便也罢了,韦和起码也会有耐心在这一带暂且隐蔽下来等待时机的成熟,但偏偏就是这个时候,焦王殿下好象是事先便知道了王平的计划,他运送粮草物资的时间居然比王平所推测的时间提前了许多,甚至是韦和还没有找定暂时隐蔽之时,便已经看到邓州城内已经是有焦王的斥候往四面八方探路去了!

“这狗*养的王大将军!”这是韦和韦大将军在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暂且退出邓州城时所咬牙切齿留下来的一句话,他当然知道若是王平的计划完全失算,那他便极有可能会被困在这邓州城附近。那个时候身处山南道焦王大本营的他,肯定是插翅难飞。

东宫之争第三百零一章战前

东宫之争第三百零一章战前

均州焦王府。

当此局面下,自焦王府那一则关于焦王殿下誓要清君侧诛小人的檄文散发处之后,这焦王府本该处处彰显着紧张的氛围。然而,此时的焦王府上下却根本没有半点的紧锣密鼓之意,处处不闻人声的府内反而有许多于眼下之事来说并不吉利的死气沉沉之味道,这确实让人百般费解。

焦王府坐落于均州城的城中央,因为焦王殿下一向标榜的勤政体民,便让这处府邸在均州城内并不显得如何出众,论气势论造型甚至不如均州刺史府,仅由此一点,便足以看出焦王此人显然不是那等张扬跋扈的皇亲贵戚之流,他在这均州城乃至整个山南东道的口碑民意都极为不错,其中肯定有几分是因为焦王殿下一向的低调内敛。

此刻的焦王府正厅在满府上下沉寂一片的烘托之下让这并不宽阔的正厅显得尤其冷清,而便就是在这一冷清的大厅之中,端坐着一个人,这个人自然不可能是焦王本人,因为按照局势来看,焦王殿下此时显然是在东都洛阳城,而并非这均州城,所以那么一个如同处于自己家中一样,安然而坐在主位上的人便格外惹眼。

并且,若说这么一个居然胆敢坐在焦王殿下之位上的人,因为其座位便已经足够惹眼的话,那么此人的打扮装束则更加的惹眼。在这正厅之中,光天化日之下,他便蒙着一层黑巾罩住了自己的脸面,只露出一双满是鱼尾纹的眼睛,生生是映出了许多令人不自然的意味。

这白衫黑巾蒙面之人究竟是乃是何人?刺客?当然不可能,这种局面下想来也不会有刺客敢如此光明正大的出现在焦王府上,再者来说,又有哪一个刺客会如此安然而坐在事主家中?除非他根本就是个疯子。

不过此人显然不是疯子,自。然也更不可能是刺客。此时的他便就如此一手轻轻转动着茶杯,那双略显老态的眼睛也微微眯着,向着正厅之外望去,虽看不出其神态却分明能够让人感觉得到他此时的镇定自若,好似完全不受焦王府这几日来连续发生的大事所影响。

这时的他是在等人,等着那些该。回来禀呈消息的人。

事实上焦王府这几日来从檄。文到决定一切事情都是出自此人的意志,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也没有人知道为何焦王殿下会对此人如此的信任甚至是尊重,但尽管他在这焦王府仅仅是一个陌生人,可满府上下包括那些小王爷小公主们没有一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